京城,學士府,書房。

大儒蔡倫正手持毛筆,全神貫注地在宣紙上揮灑筆墨。

只見他筆走龍蛇,如行雲流水般自然流暢,每一筆都蘊含著深厚的功力。

片刻之間,一幅精美的書法作品便呈現在眼前,讓人驚歎不已。

蔡倫滿意地凝視著自已的作品,忍不住嘴角微微翹起,顯然他對自已的這幅作品頗為滿意。

如果將其放在市面上怕是有人要出萬金求購。

端起一旁的茶盞,輕抿一口,他的目光瞥向侍立良久的小廝蔡安。

“說吧!是不是姜小子那邊有訊息了?”

聽到問詢,蔡安慌忙上前:“老爺明鑑,小侯爺孝期已滿,已經出發朝著京城這邊來了。”

蔡倫微微點頭,下一刻他的眉頭突然皺起,似乎想到了什麼重要的事情,不禁問道:“哦!他不是有一門親事嗎?難道發生了什麼變故?”

蔡安面露憤恨之色,咬咬牙說道:“聽說是徐家人悔婚,小侯爺一個人回來的!”

聞言,蔡倫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下來,一股怒氣從心底湧起:“細細說來!”

蔡安不敢有絲毫怠慢,連忙將自已打探到的訊息一五一十地告訴蔡倫。

隨著蔡安的講述,蔡倫的臉色越發難看。

不待蔡安講完,蔡倫已是怒不可遏,猛地將手中的茶盞砸到了地上。

茶水四濺,碎片散落一地。

“準備朝服!我要進宮面聖!”少頃,蔡倫面色凝重地說道。

... ...

御書房裡,建武帝正埋頭於案几之上,專注地批閱著堆積如山的奏摺。

如今的國事看似繁花錦繡,實則暗潮洶湧,稍微一個不注意,便會出現重大變故。

“陛下,蔡老學士求見!”大太監吳越人小心翼翼地推開房門,輕聲稟報。

建武帝放下手中的摺子,揉了揉疲倦的眉頭,心中暗自納悶。

“這老貨不在家中專心治學,今日怎會突然進宮?莫非京城之中出了什麼變故?”

“回陛下,近日京城之中一切安好,並無要事發生。”吳越人趕忙回答道。

建武帝心頭疑惑,卻也不便多問,畢竟蔡倫乃是三朝元老,如今雖然賦閒在家,但德高望重,也不容小視。

眾皇子年幼之時多在其門下學文。

細算起來,建武帝與這老貨也算是有著師生之誼。

朝中百官多以能在其門下聽課為榮,在士林之中有著無與倫比的影響力。隨著影響力的增長,這老頭也很識趣的在家治學,並未將手伸向朝堂,對朝中之事也少有過問,平日裡更是很少進宮。

細細想來,這老貨上次進宮還是在八年前。

原因只是一件小事:一個紈絝子弟當街縱馬,碰到了行人,之後便揚長而去。

哪知,被這老頭看到,他心中不忿,狠狠的參上了一本。

由此引發了朝堂動盪,包括兩位尚書在內的數十名高官被罰。那個縱馬的紈絝子弟更是被其父打斷了雙腿,數月不能下床。

這也是京城中有名的,紈絝子弟縱馬事件。

這老頭雖然脾氣古怪,但為人清高。在民間,朝堂都有很高的聲望。建武帝對他也一直敬重有加,其他人等自然不敢輕易怠慢。

“既然如此,那便宣他覲見吧!”想到此處,建武帝吩咐道。

吳越人連連應諾,急忙轉身去傳旨。

不多時,蔡倫身著朝服,邁著穩健的步伐進入御書房。

見到建武帝后,他跪地行禮,高呼萬歲。

建武帝微笑著示意蔡倫起身,並賜座。

待蔡倫坐定,建武帝詢問道:“蔡師,你此番進宮所為何事啊?”

“陛下,鎮北候逝去已經三年,其府中幼子守孝期滿,老朽今日求見,實在是有些冒昧。只是那姜家幼子自幼便在老朽門下學習,今日特來替那苦命的孩子求個恩典。”蔡倫連忙起身行禮,十分真誠的回道。

建武帝想起了鎮北侯姜行楚,大乾王朝以武立國,皇子但凡成年都要前往軍中歷練,當年他還是太子之時,初入軍中便是在鎮北候麾下。二人亦師亦友,是戰場上拼殺出來的情誼。

建武帝肖浩然一身沙場征戰的本領,多都是從姜行楚那裡學來的。

三年前姜氏一門戰死沙場的訊息傳入京中,對建武帝來講不亞於晴天霹靂。

他有如失去了左膀右臂,迫於朝中壓力他不得不收回姜家封地。如今蔡倫提起此事,他不免有些傷感。

“姜家幼子我也見過,那時他還是一個三四歲的小娃娃。不曾想,他還是蔡師門下弟子。”

“唉!”嘆息一聲,蔡倫接著說道:“這孩子也是命苦呀!如今也沒了家人依靠,一些事情只能由我這個老師出面!今日來此主要是為他襲爵之事,還望陛下不要怪罪老臣多管閒事。”

三年前鎮北候戰敗一事卻是幫建武帝的太子,今日的大皇子背的黑鍋,這事朝堂之上有頭臉的人物都是心知肚明,只是顧忌皇室顏面不能輕言罷了。

“怎會責怪蔡師,鎮北候府已經沒人了,蔡師此舉乃是替朕查漏補缺,如果不是蔡師此時提起,朕險些忘記此事,那豈不是寒了將士們的心。他們為國征戰,朕就要保他們後顧無憂。”

蔡倫感慨道:“鎮北候一門忠烈,如今只剩姜維一個文弱書生,偌大的侯府眼看就要沒落,還望陛下今後多加照拂,鎮北候一生光明磊落,鐵骨錚錚為大乾立下了無數戰功,如今只剩一子... ...”

說到這,蔡倫眼角有些溼潤,他與鎮北侯相交莫逆,三年前突聞鎮北候戰死,他可是大病一場。如今聽聞,其幼子也是他的關門弟子受了欺負,他怎能不有所動作。

建武帝也陷入了回憶,想起鎮北侯的赫赫軍功,想起戰場之上的救命之恩,想起那個多年未見的稚嫩幼童。

建武帝朗聲道:“朕允了,今日便下旨讓工部修繕京中的鎮北候府,待姜維回京便令其繼承父兄爵位。”

雖然收回了鎮北候的封地,卻並沒有剝奪鎮北侯的爵位。這也是軍中將領力保的。只要爵位還在,鎮北候府就有復起的希望。

蔡倫見建武帝應了他的請求,只覺心中一鬆,連忙拜謝:“如此,老臣便替那個不成器的徒兒謝陛下恩典!”

見蔡倫拜下,建武帝連忙起身將其扶起,心中感慨頗多:“蔡師替朕查漏補缺,應該是朕謝你才對,等小姜維回到京中,你帶他進宮來見朕,日後,朕便是他的靠山。”

“謝陛下!”蔡倫還要再拜,卻被建武帝扶著,怎麼都拜不下去。

待蔡倫離去,建武帝喚來吳越人:“你去查一查,姜維那邊是不是有什麼事情發生,得到訊息速速報來。”

蔡倫這老貨不問世事已久,今日特意為姜維來尋我,其中定有變故。說不得是那小姜維在外邊受了欺負。再說這鎮北侯府,也是我皇室虧欠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