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越來越趨向“速食”化,而飲食的用具也越來越便捷,但是你可知道,這些飲食用具為我們帶來了健康危害。

一、一次性紙杯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紙杯主要有三種:一種由白卡紙製成,用來裝幹東西,不能盛水、油;第二種為塗蠟紙杯,這種紙杯用蠟泡過,因此能夠防水,比較厚實,但是杯子中的水溫一旦超過40c,蠟則融化,蠟中含有致癌物質多環芳烴;第三種是紙塑杯,外面一層紙,內裝淋膜紙,製作材料或工藝不佳,則產生有害物質。

此外,有的生產廠家為了讓杯子看起來更白,加入大量熒光增白劑,殊不知,這種物質進入人體後,很可能會致癌。

二、一次性餐盒現在,國內的很多廠家生產的一次性餐盒質量都不合格,在經過高溫加熱之後會產生二噁英,這種物質能夠致癌。

並且,這些餐盒的主要組成成分不易被分解,嚴重威脅著我們的生存環境。

我國早在幾年前就已禁止使用一次性餐盒,但由於民眾的無意識性,使得餐館中仍舊大量使用一次性餐盒。

三、一次性筷子現在,很多人,尤其是上班族,認為一次性筷子未經他人之口,安全衛生。

實際上,質量達標的一次性筷子都是用上等木料製成,未經包裝,使用起來較安全,但費用相對較高,很多小工廠為了牟取暴利,不惜用劣質木材製成一次性筷子。

這些筷子的顏色較黑,為了避免消費者認出,很多廠家在製作這些筷子的時候會對其進行漂白,漂白過程中使用的物質就是硫黃。

人們應用一次性筷子的過程中,二氧化硫會從鼻子進入人體呼吸道,引發哮喘、咳嗽等症,這種筷子對人體健康的傷害是非常大的。

四、塑膠袋塑膠袋錶面上看起來非常乾淨,實際上,多數塑膠袋都是廢舊塑膠再加工而成的。

廢舊原料經過粉碎、高溫熔化、重塑,並且在製作過程中新增大量化學物質,這些原料若未經徹底消毒,還可能攜帶病菌。

很多廢塑膠可能包裝過化學用品、農藥等,對身體健康的危害都非常大。

此外,再生塑膠中可能含有著色劑等物質,直接用它盛放食物,這些物質便會黏附到食物上,危害人體健康。

此外,多數一次性塑膠遇到燙熱食物會釋放有毒物質,人們進食的過程中,有毒物質會隨食物進入人體,經常食用塑膠袋盛放的食物,容易導致慢性中毒。

五、食物保鮮膜如今,市場上出售的保鮮膜品種繁多,但構成原料無非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三種物質。

常見的是聚乙烯製成的保鮮膜,這種保鮮膜製作的過程中不會新增增塑劑,因此,使用起來較為安全。

聚偏二氯乙烯為原料製成的保鮮膜不但價格昂貴,並且製作困難,因此平時很少看到。

但是,以聚氯乙烯為原料製成的保鮮膜在同食物一起加熱的過程中,保鮮膜中的增塑劑會滲入食物裡面,汙染食物。

聚氯乙烯保鮮膜應用廣泛,因此對人體健康威脅很大:這種保鮮膜中所含的氯乙烯單體超標,危害人體健康;這種保鮮膜製作的過程中新增了適量增塑劑,為的是增加保鮮膜彈性、透明度,但增塑劑中含有一種對人體傷害很大的化合藥物,會影響人體內分泌系統,導致人體激素代謝紊亂,這種物質很容易滲入食物,尤其是肉類。

超市、商店中,我們常常會看到包裹著生、熟肉的保鮮膜,豈不知,毒素正在慢慢滲入其中。

六、彩色筷子現在在超市中,我們常常會看到五顏六色的噴漆筷子,豈不知,這種筷子在帶給我們視覺享受的同時也危害著我們的身體。

噴漆筷子所用的漆中含有一定量鉛、汞、有機苯等化學物質,它們都有一定的毒性。

並且,在使用過程中,如磨損、熱燙等,筷子上面的漆皮都可能會脫落,隨著食物進入口中,進而對身體健康產生影響。

塑膠筷子也要避免使用,因為塑膠硬度不足,經過高溫容易變形、熔化,在我們進食的過程中,無形中吃下某些有害物質,進而對身體健康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