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還在修整著,祝松山和祝老爺子趁著天氣好將家裡的麥子拿到外面寬敞的地方晾曬。
如今天氣放晴,土地也乾燥了許多,正是適合曬麥子的時候。
他們家這幾天忙著修井的事,麥子曬得算是比較晚的了。
有一些人家麥子收得晚,麥粒淋了雨,在太陽剛冒頭時就將麥子鋪開晾曬了。
可這雨下得時間還是有些長了,大半麥子都捂得發芽黴爛了。
那幾日裡村裡各處都能聽到低低的哭泣聲和咒罵聲。
這還是祝松山一家提前和村長說了可能要下雨,村裡還有許多人受災,祝嬈都不敢想廣平村之外的地方,會受到多大的影響。
這場大雨敲響了災厄的鐘聲,拉開了旱災的序幕。
與此同時,京城。
一場大雨致使寧北郡周圍幾個郡縣糧食近乎絕收的事快馬加鞭送到了京城,奏摺放到了皇帝面前。
皇帝眉心緊皺,面上掛滿疲憊。
如今長州國境內災報頻發,前有南方水患洪水淹城,後有西北風暴捲走城鎮農田,如今北方又傳來糧食絕收的訊息。
他縱使歸為一國之主,在如此境遇下也只覺得一股疲倦纏繞著他。
“減稅吧。”他說道。
底下跪著的臣子齊聲接旨。
這些日子朝堂上上下下沒人不焦頭爛額的,前不久剛送下南方一批賑災糧,西北處的災民還沒安置好,如今北方糧食減產,稅收不上來,國庫又入不敷出,時間一長局勢定會動盪不安。
但沒人有更好的辦法,他們都被接踵而至的災難推著走,只能見招拆招。
下朝之後,皇帝回到自已辦公的殿堂,坐在寬大的桌子後按壓著自已的眉心。
他在還是太子時就聽他父皇常說,做昏君易,為明君難,又聽父皇說過自古人禍易破,天災難防。
如今他真切地體會到了他父皇話裡的意思,疲憊和無力感深深地裹挾著他,他卻不敢懈怠分毫。
他自認不如父皇那般英勇神武,能親自率領將士前往戰場收復失地,又治國有方,開闢盛世,可他也不能連父皇留下的基業都守不住。
朝堂的事太過遙遠,廣平村裡,祝嬈樂呵呵地蹲在地邊看著後院那塊地裡的土豆苗苗,長勢都極好,地裡的玉米、紅薯、棉花也長勢喜人,一點沒受那場大雨的影響。
另一邊,村裡的人們又開始下地忙活了。
種地是個一年四季靠天吃飯全年無休的活計。
廣平村這片地界種的都是秋小麥,這一茬小麥收上來之後要隔個三五個月才能種下下一茬小麥。
這時農人們會將地裡的麥稈燒了,用灰燼漚肥養地,再種上一些熟得快的蔬果。
這些蔬果都是種著夠自家吃就行,面積不會太大。
祝嬈打算將找到的紅薯土豆全部育苗,隨後種到家裡的大田裡。
紅薯土豆都是能固氮的植株,種在地裡也能肥田養地。
這幾日裡家裡修井,人多口雜,她沒敢太頻繁往山上跑,只能讓祝雨和祝文光幫忙,有空了就往後山多轉轉,看看能不能再找到一些作物植株。
收穫沒有祝嬈一起跟著上山時那麼多,但每天也都能帶下來四五株,品類不一,以土豆紅薯為主,玉米和棉花相對少很多。
家裡修井的工人只以為這兩個半大孩子都是上山打豬草找野菜去了,還跟祝松山誇過幾次這倆孩子懂事。
這日,家裡的井終於修繕完成,祝老爺子親自上手打出第一桶水。
工事完成照例是要請一眾工人一塊兒吃一頓飯的。
飯桌上,祝嬈幾人找來的紅薯土豆都上了桌,紅薯只簡單用水蒸熟了,土豆則做了兩種吃法。
一是將土豆切成片,放了點油、醋和幹辣椒絲,炒成了酸辣土豆絲,這個年代油精貴,用量並不多,卻也香辣可口,另一種則是將土豆煮熟之後加上兩個熟雞蛋碾成泥,裡面再撒上些鹽和香料,攪拌均勻後就是一盆噴香簡單的土豆泥。
工人們滿目新奇。
“老哥,這些東西是個啥?還挺好吃的。”
“這是家裡孩子在後山玩的時候找到的,我們試過了都能吃,還頂飽。”
胡開連連點頭,他愛吃甜,紅薯深得他的喜愛,簡單上水蒸熟之後就甜絲絲軟糯糯的,他這樣的大漢吃上一個都能有五六分飽。
他有些意動,直接問祝松山:“這東西好種嗎?”
祝松山回道:“好種,我家後院還種著些。”
說著,他指了指桌上的一盤青菜:“這是拿紅薯秧子炒的,這些都是好東西,根和苗都能吃。”
這頓飯吃完後,對土豆和紅薯感興趣的人都跟著祝松山一塊兒往後院那塊田去了,細細聽著他將要怎麼打理。
這些人臨走前都買走了一些土豆紅薯,準備拿回去自已育苗種植。
拿到土豆時,祝松山還特意叮囑了一句,如果土豆發芽了最好別吃了,如果要吃也得把發芽的那一塊兒切掉,不然會中毒的。
眾人聽說後猶豫了一番,還是把土豆帶回去了。
都是些地裡刨食的,有不少作物在烹飪前都帶點毒性,這年頭食物中毒可不是稀罕事。
祝松山已經提醒他們了,他們只需要照做就行。
祝嬈樂呵呵地看著,心裡直誇自家爹爹聰明,她還在想要怎麼把這些土豆紅薯推廣開來,這活招牌就自已找上門了。
現在的人沒幾個是不會種地的,即使是他們這些做工討飯吃的也如祝松山一般,回到家裡還得幫著自家爹孃媳婦種地,就連胡開這樣住在鎮上的家裡都有些田地租出去給佃農種著。
當朝實施土地私有制,有條件的的人都會買上幾塊地,農耕社會里土地是安全感。
家裡堆積的土豆紅薯賣出去一些後,庫房看上去空了些,祝嬈美滋滋地想著過幾天要多去後山幾趟,說不定能找到些別的作物呢。
祝松山當真是勤快得不行,次日一早祝嬈剛睡醒去找她孃親時,就看到祝松山蹲在院子裡給土豆紅薯育苗。
後院的兩畝地都種滿了,接下來育出來的苗則是要種到大田裡。
另一邊,祝老爺子和徐芳也拿上了鋤頭準備出門整地。
現在天氣熱,大家都是趁著早上出門,在正午前回家,若有沒做完的活也都等到太陽快落山時再去做。
祝文光也背起自已的揹簍準備上山打豬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