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幾日,陽光炙烤著土地,熱氣蒸騰而上。

雨後潮溼悶熱的感覺比純粹的熱要更難熬些,祝松山家裡卻涼風習習。

胡開踏進院門就感覺一縷涼風掃過他的身體,將他的一身暑氣都帶走了。

“嚯,祝老弟,你家裡可真涼快,等過幾日我也往院子裡栽棵樹算了。”

祝松山把胡開迎進家裡,他可不敢說這絲涼意是因為祝嬈的關係,只打了個哈哈糊弄過去了。

祝嬈沒在家裡,劉新月帶著她去了鎮上。

鎮上本就有些荒涼,如今天氣熱起來了,白天裡沒什麼時辰是不曬的,鎮上的人更是屈指可數,少數幾家開著的店鋪門可羅雀。

走到何歸青的醫館時,反而聽到一些喧鬧的人聲。

前不久又是大雨又是潮熱,這附近不少人家生了病,來醫館拿藥的人也就多起來了。

劉新月抱著祝嬈走進醫館時,何歸青正在醫館中坐著。

他年事已高,又帶出來了幾個徒弟,人再多也輪不到他這個老師傅坐下看診,他只喝著茶鎮場子,有徒弟解決不了的病症才出手。

劉新月一進來,他就看見了。

這回是劉新月一個女眷獨自過來,何歸青也不方便將她邀進後院,就招呼劉新月到他旁邊的椅子上坐下。

劉新月也不是頭一回獨自帶著祝嬈來了,大大方方地走過去坐下,謝過何歸青給她倒的茶後說起了這回來的原因。

“上回您給開的藥嬈嬈都喝完了,現在身子壯實了許多,再勞煩您給看看要不要再鞏固一下。”

何歸青看著祝嬈有了些肉的臉蛋,笑呵呵地直捋鬍子,仔仔細細地給祝嬈把了脈之後,他臉上的笑意更甚。

“已經大好了,不需要再喝藥了,只要平時吃食注意些,她定會健健康康長大的。”

何歸青話音剛落,劉新月還未來得及道謝,就聽一道脆生生的少年音從後門處響起。

“何爺爺,是這株藥材嗎?”

一個八九歲的小小少年郎撩開後門的門簾,踏進藥房,他一抬眼,就看到何歸青身旁坐著個婦人,那婦人懷裡是一個白嫩嫩的小娃娃,看髮髻的樣式是個小女娃。

他年紀小但聰慧,從何歸青的表情看出來了他與這婦人是熟識的,他規規矩矩地走到何歸青身旁,向劉新月作揖問好。

“這是我之前給你們提過的,要來鎮上的那小孫子。”

何歸青說起,劉新月才乍然想起他跟自家相公提過要讓自家一雙兒女來醫館這邊讀書這事兒。

他們當天回去之後就同祝老爺子說了,祝老爺子沒說答不答應,只說他親自去和何歸青說,可這幾天又是收麥子又是挖井的,一家人忙得昏頭,都將這件事忘了。

劉新月一拍腦袋,連忙向何歸青解釋祝老爺子這段時間的忙碌,沒來得及拜訪何歸青的事。

“無妨無妨,我雖然沒種過地,也知道這幾日下雨是要搶收麥子的。我家小子昨天才到鎮上,他和先生都還得休整一段時間,這事兒不著急。”

見祝老爺子沒有怪罪,劉新月才長舒一口氣,見何歸青這邊實在忙碌,就抱著祝嬈向兩人道別了。

雲璞瑜看向何歸青:“何爺爺,剛剛那小孩兒就是您昨日跟我說的病娃娃嗎?”

何歸青被說得一陣語塞:“人家現在病好了,可不是病娃娃了。”

雲璞瑜被何歸青這老小孩兒一樣的神態還有心虛找補的話逗得發笑,看上去冷冷清清的眉眼笑開了,如冰雪初融一般,饒是何歸青都看得一愣,小小少年郎已有清雅矜貴之姿。

這長大了得禍害多少小姑娘啊。

何歸青想。

次日,祝老爺子上門拜訪,把兩個孩子到何歸青這兒來讀書的事商定了下來。

祝老爺子的意思是該給的束脩還是得給,這是給先生的,他們雖交不起京城那邊那樣貴的束脩,但是按這邊鎮上的規格給兩位先生備點禮還是能做到的。

祝文光這個年紀的孩子讀書算得上是拜師了,俗話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該有的禮節不能免。

何歸青將兩位先生叫來商討了一下,兩位先生只收了一份束脩,祝嬈的那份他們沒肯要。

對他們來說給一個孩子啟蒙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最多照看孩子要費些心力,但他們連京城裡那些鼻孔朝天的少爺小姐都帶過,還怕一個村子裡長大的小女娃嗎。

見兩位先生堅持,祝老爺子也沒再強求,幾人將開始讀書的日子定在了一月後。

也是來這一趟時,祝老爺子知道了那小公子名叫雲璞瑜,同何歸青不是一個姓,擺明了不是親孫子。

祝老爺子是明事理的,見何歸青沒解釋他也沒多問。

他知道他這老哥哥身份是有些神秘的,何歸青剛到寧安鎮附近時被一眾人追殺,是祝老爺子上山打獵,遇到了山林中奄奄一息的何歸青。

他當時也沒想何歸青是好人還是壞人,又為何會受一身這樣重的傷,只想著好歹是一條人命,先給人救回來再說。

兩人因此結緣,何歸青沒說過當時自已為何被追殺,又為何要定居在寧安鎮這個偏僻鎮子裡,祝老爺子也從未問過,他們大人物之間的事不是他一個莊稼漢能摻和的。

祝老爺子願意將孫子孫女送到何歸青這邊也是這麼多年相處下來,對他的為人放心。

祝家院落裡,工人們的神情都是輕鬆愜意的。

一是因為祝家的院子裡實在涼快,他們幹著體力活都沒出多少汗。

再則是因為這口井挖得異常順利,在第一個定下的井位上就挖出了水,要知道他們平日裡挖井,時常遇到換了兩三個井位才挖出穩定的水源。

挖井時的土也相對鬆軟很多,沒有攔路的石塊兒樹根,順順利利地就挖下去了三米深。

家裡自已用的井要不了多寬,工人只開了半米多的井口,夠日常取水就行。

胡開帶來的人多,沒兩日就將井的深度挖夠了,接下來只需要用石塊加固井沿,再壘出一個井口就完工了。

祝松山怕家裡的孩子在井邊玩的時候掉下去,額外向胡開定了一塊兒石板當做井蓋,石板相對木板要重一些,風吹不走,小孩也推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