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遍尋多時依然沒能找到那所謂的蠱術殘卷。
這時李蓮花巡視著此處,半晌後出聲道:“怕是有人在咱們之前就已經來過此處了。”
幾人抬頭看向李蓮花,翁豈看了看四周問道:“此處並無異處,公子為何如此說呢?”
李蓮花回道:“此處荒廢百年,灰塵極厚,咱們走過的地方腳印十分清晰,我們自東而入,而這裡。”李蓮花用火把指向那處“為何會有兩排自西南處往返的腳印呢?”
幾人聽後走向腳印處。
“或許是我們當中誰無意過去踩到的呢。”
“先不說咱們所到之處皆把壁上油燈點燃,那裡漆黑又與這堆物相較甚遠,誰又能走去那裡呢?”
“可是,若之前便有人進來,腳印又那麼清晰,為何在入口的路上沒有看到腳印呢?”梵影終於找到與李蓮花對話的機會。
李蓮花並未回答梵影的問題而是問向翁國公,雖知不是刻意針對不理他,但梵影還是覺得有些失落。
“翁國公,你確定此地的入口只有這一處。”
翁豈想了想說道:“據當年我所聽說的和輿圖來看,確是如此啊。”
“過去瞧瞧便知道了。”笛飛聲說完直接走入黑暗處。
隨著走近看到了一處牆上被砸開又被草草封上的印記。
“這……這是怎麼回事?”翁豈眼神掃著李蓮花三人不解的問著。
“此處較暗,又有石柱遮擋,如此還真是不好被發現這裡有個破口呢。”方多病回答著。
“對面是何處啊?舅父你可知道。”
還未等翁豈回答笛飛聲說道。
“你們退後。”話畢笛飛聲抬掌用梵影舅甥倆認為的不費吹灰之力擊開了碎石。
幾人扇著撲面而來的灰塵,塵土散去映入眼簾的是燈火通明的……
“是王陵。”翁豈驚歎出聲。
幾人走入王陵,翁豈與梵影雙手交叉胸前放在肩上躬身對著先人棺槨行禮。
李蓮花三人也微微頷首以示尊敬。
後幾人巡視著四周,又盯向破開的洞口。
“奇怪,為何這棺槨上很多被掌風擊中的痕跡呢,此處為王陵誰會如此不敬呢?”方多病詢問的看向翁豈與梵影。
“王陵之處向來把守森嚴,唯有王族後人方可入內,此處皆是我們的先人,作為子孫定然不會如此不敬。”梵影也覺得的很是奇怪。
而一旁的翁豈卻若有所思,他眯著眼說道:“我看不一定。”
幾人看向翁豈等著下文。
翁豈看向梵影說道:“你別忘了,楓王對這王陵可是頗有微詞呢。”
梵影想起楓王母親並未葬在王陵,而自已的母親下葬王陵時楓王也並未出現,此時翁豈又這樣說,“難道這裡有什麼事是自已不知道的,此舉真的是楓王所為。”他在心中呢喃蹙起了眉。
李蓮花看了看二人表情,最後將目光定在翁豈身上問道:“翁國公何出此言呢?”
翁豈目光深遠似是想著曾經過往隨後說道:“這件事說來話就長了。”
“先王后也就是梵楓的母親,在王上還未被立為儲君時便嫁給了王上,封為柳妃。”
“她乃將門柳氏嫡女,可以說王上登位柳妃的助力不小。”
“後來在朝堂之上柳氏一族獨大,王族內不容於此,王上恐有後患便娶了各氏家族之女以牽制柳氏。”
“而我翁氏世代輔佐王族亦不想被踢出局,家妹便入了宮嫁給了王上。”
“那時正值柳妃有孕在身,王上欣喜至極本一直圍在她身側,其他妃子不過空話。”
“家妹本以為會同其他妃子那樣孤獨生活在這宮中,後來無意之中與王上碰了面,自此便改變了家妹的一生。”
“那一面讓王上對家妹有了印象,後來慢慢的家妹深得王上之心,漸漸冷落了柳妃。”
“自此向來享受獨寵的王后漸漸生了醋意,便總是為難家妹,王上懼柳氏軍力,也對柳妃心生愧意,便立了柳妃為後以安撫她的心。”
“王后自那後便不再為難家妹,直到家妹有了影兒,王后因早年隨軍征戰多年才懷得子嗣,而家妹入宮不過數月便深得王上寵愛現下又有了身孕,再受柳氏家族的吹風全不能忍。”
“其實這些年王上妃子不乏有人誕下子嗣,但王上從未上心,又因皆是小氏之後王后知道威脅不到她隧未過多在意,但是家妹不同,王上對家妹甚是上心。”
“屆時王后覺得屬於她的寵愛皆被家妹奪了去,她之前熄滅的妒忌心思瘋長,但那時月份已大正值臨盆便未有太大動靜。”
“後來王后因動不了家妹,便對後宮其他妃子出手洩憤,王上知曉後雖未如何,但對王后漸漸冷淡。”
“王后便將這些都安在家妹身上,她知王上對家妹的保護她不能像處理其他妃子那樣,便換了法子假意好心接近家妹,家妹心思單純自是欣喜,不曾想王后將慢性毒藥下在了家妹身上。”
方多病不懂女人心思,他十分不解為何是慢性毒藥,而不是一招即中以絕後患,隧問出了口:“為何是慢性毒藥呢?”
“慢性毒藥不易察覺,他知道若一招致命,王上定不會如之前那樣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過她。”
“多年後待發現毒時已深至肺腑,即便毒師再強也無可奈何”
“王上知曉是王后所為後,念及舊情將她禁閉在後宮不得出,直到王后鬱鬱而終都未見得王上一面。”
“舅父,若真是如此,王后對我母親恨極,又下毒害她,但她為何從未對我出手不僅如此還對我很好呢。”梵影印象中王后向來慈善,從不似舅父所說那般狠絕,他有些不敢相信翁豈口中的人是他認識的那個王后。
翁豈嘆了口氣,其實雖恨王后害死了家妹,但夾在王族與柳氏中間,雙方用她來平衡當下,王后也算是個苦命人,她本巾幗不讓鬚眉,隨軍征戰乃是民間佳話,奈何入了後宮又受他人蠱惑生了妒心,終是落得鬱鬱而終的下場。
他回答道:“王后她雖妒忌心切,害死了很多人,但因她的孩子來之不易,作為一個母親她從不忍傷害,隧對你們一向視如已出。”
雖翁豈只是寥寥幾句代過了王后一生,但李蓮花幾人覺得頗為唏噓,一代巾幗英雄因妒忌鬱鬱而終。
良久梵影出聲:“舅父,你的意思是說楓王是因此恨上了我,還要殺了我?那與這王陵有何關係。”老實說他之前真的不解為何明明是兄弟楓王卻對他如此趕盡殺絕,現下知道這些往事,他抓到了一些原因。
“你難道忘了葬在此處的是你母親,而王后葬在外氏。”
被他這麼一提醒梵影便明白了,早前他從未想過這些,認為母親入王陵是應該的,但卻忘記了那個初時就伴在父王身邊的王后。
她助父王登位,一心繫在一人身上,最後卻不得同衾同穴。
他不禁想到若是站在楓王的角度上他該如何呢,但他又想到不管如何自已的母親都是無辜的。
“不管誰是誰非,這一切都不該是她害人的藉口,王后如是,若真是楓王所為,亦如是。”方多病雖對王后之事唏噓但他絕不認同王后的極端方式,那些死去的妃子與翁妃何其無辜。
“舅父,母親身中慢性毒藥後不得解才……,但你當日卻說是楓王害死了母親,這又是何意。”梵影突然想到那日舅父對他說的話。
“還有我實在不明白,楓王為何來王陵?”
“他來王陵所為何我不曾得知,但你母親死的前夜,楓王去見過你的母親。”
梵影驚疑的抬起頭“為何我不知道這件事。”
“那時我們皆被悲傷籠罩,全然不顧其他,這件事還是後來我無意在宮外遇到你母親寢宮的侍女方得知的。”
“所以我懷疑,你母親的死不單單是王后的毒,與楓王也脫不了干係。”
“我想他來王陵還真是奔著你母親來的。”李蓮花在他們說話時便一直在仔細觀察著王陵。
他手摸了摸被掌力所傷的地方,隨後繼續說道:“他在王后身邊長大,自是十分了解王后想要什麼,而你母親葬在王陵王后卻不然,怕是已成了他心中的一根刺。”
“但因你母親入葬時他並未前來,故這次未如所願找到葬翁妃之處,氣急之後才有的如此景象吧。”
“那他來尋我母親又是為何呢?”
“怕是隻有他自已知道了,眼下我們該關心的是另一件事,他此次來雖未如意但卻不算一無所獲,他無意中開啟了旁邊禁地,或許我們沒有找到的那半張殘卷已入了他的手。”
梵因鵠坐在案前,案上的水壺正冒著嫋嫋蒸汽,有人進入他深知是誰所以並未抬頭,只是給對面倒了杯茶後道了句。
“來了。”
而來人不是別人正是梵楓。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