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劉邦:我大漢亡了?
劇透歷史,從紅場閱兵開始 浮黎 加書籤 章節報錯
【11:15:43,項羽垓下戰敗,自稱難以面對江東父老,自刎烏江。劉邦稱帝,漢朝建立。】
自天幕先前曝光項羽大敗秦軍之後,項梁就深感不妙,正收拾細軟,準備帶著項羽蟄伏一段時間。
項梁是楚國貴族的後代,是項羽的叔父,而項羽的祖父是項燕,楚國大將,曾經大敗李信因此在秦國都十分出名。
項梁曾因殺人,與侄子項羽避仇來到吳中,項梁在吳中威信很高,賢士大夫皆出其下,當地的大事全由他出面主辦,他無時無刻不想著反抗大秦,恢復楚國的河山,重現當年的榮耀。
俗話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就是這麼個道理,楚國貴族們無時無刻不想著復國。
項梁心裡很清楚,如今秦始皇看到天幕資訊,必定會有所動作,大肆搜查他們的下落。
項羽從小武力出眾,力能扛鼎,是他復國的希望。
如果被抓的話,恐怕這復國的想法就胎死腹中了。
此刻項梁看到項羽自刎,劉邦稱帝的資訊,虎目之中殺意迸發,他銀牙緊咬,恨不得把這個叫劉邦的傢伙碎屍萬段。
“給我找到這個劉邦!”
“殺了他!”
項羽大敗了秦軍,最後卻是被這個劉邦登基。
豈不是被劉邦摘了桃子。
項梁不允許有這種事情發生。
(實際上,項羽就算是沒輸,也做不了太久皇帝,他沒什麼氣量,手裡的印信都磨禿了也不肯賜給手下,甚至還懷疑過自己的亞父范增,要沒有范增,他早涼涼了。)
在沛縣任泗水亭長的劉季,此刻還未改名為劉邦。
聽到天幕道劉邦稱帝,他咂摸了一下:
“劉邦,這個名字總覺得有些耳熟。是不是在哪裡聽過啊?”
“不管了,天幕之事與我何干。”
“酒家裡面新來的小娘子不錯。”
“晚上接著去喝酒。”
【11:18:14,劉邦駕崩,呂后專政,嚇死了劉盈。】
【漢惠帝劉盈雖然登基皇位,但朝政卻一直被呂雉掌控。】
【呂雉後將戚夫人殘害成了人彘,把胳膊腿全砍了扔到豬圈裡讓劉盈去看,結果劉盈看了之後終日抑鬱,借酒消愁,最後抑鬱而終。】
【呂雉大肆殺害劉氏王侯,繼而冊封大量呂氏王侯。】
漢高祖時期...
劉邦面色嚴肅地看著天幕上面的字,心情瞬間凝重了起來,他知道呂雉是個強勢的女人,沒想到自己駕崩之後要專政?
她怎麼敢的?
這怎麼能行,他劉邦是怕老婆不假,可是想要謀劃自己皇位和大漢江山的人不是自己的老婆,
是自己的敵人!
剛從呂雉那裡出來的劉邦,停下了腳步,扭頭折返了回去。
天幕上的資訊依舊徐徐播放著。
【11:23:37,文景之治,大漢的百姓得以休養生息也為將來漢武帝的強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1:37:43,漢武帝劉徹登基,史稱漢武盛世。】
【劉徹在位期間,東並朝鮮、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大漢的國力日益增強,將帥瀕出。三朝元老李廣、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都是大漢的忠臣良將,為大漢立下了汗馬功勞!】
漢武帝劉徹坐在龍椅上,身體微微前傾,目光如炬。
他喃喃自語道:“朕開創了一個盛世嗎?”
旁邊的宦官見狀,小心翼翼地湊上前來,輕聲問道:“可喜可賀啊,陛下,這樣看來,您的功績十分了不起啊。”
“是了,漢武帝,朕以武為諡號,足見後人對朕的評價之高。”
劉徹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得意之色。
他微微點頭,沉聲道:“朕在位期間,開疆擴土,攻打匈奴,戰績赫赫。這漢武帝的諡號,定是對朕的肯定。”
宦官連忙附和道:“陛下英明神武,開創盛世,實至名歸。後人定將銘記您的功績,傳頌千古。”
劉徹心中狂喜,卻又故作鎮定地擺了擺手,道:“朕還需繼續努力,掃清匈奴,揚我大漢國威。朕的功績,還需後人去評判。”
【11:42:03,衛青北擊匈奴。】
【11:45:41,霍去病與衛青率軍深入漠北,於漠北之戰中消滅匈奴左賢王部主力七萬餘人,追擊匈奴軍直至狼居胥山與姑衍山,分祭天地,臨翰海而還。此戰使“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
漢武帝坐直身體,緊緊地盯著天幕,
他深吸了一口氣,以一種難以置信的語氣輕道了一聲:“去病?”
一旁侍立的宦官連忙躬身道:“陛下,霍將軍年少有為,英勇善戰,實乃我大漢之福。”
漢武帝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驕傲與欣慰,“去病年少有謀,朕早就覺得他不一般,沒想到如今竟然能封狼居胥,立下赫赫戰功!好!朕....”
然而,他的語氣突然一頓,眉頭緊鎖,臉上的笑容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深深的憂慮。
他清楚地看到,天幕上的大字預示著霍去病英年早逝的命運。
【11:46:26,霍去病英年早逝。】
“只是...”漢武帝長嘆一聲,語氣中充滿了無奈與不甘,“朕的去病,怎會如此命薄?”
他站起身來,走到窗前,望著窗外的星空,心中充滿了不安與焦慮。
他知道,時間對於霍去病來說並不充裕,他必須儘快採取行動,才能避免那個不幸的結局。
漢武帝急忙命人將霍去病召來宮中,同時又叫來太醫準備仔細檢查他的身體。
他焦急地等待著,心中充滿了期待與擔憂。
不久,霍去病便匆匆趕來,他一身戎裝,英姿勃發,但臉色卻顯得有些蒼白。
漢武帝見狀,心中更是一緊,連忙上前關切地問道:“去病,你身體如何?”
霍去病微微一愣,隨即拱手道:“陛下放心,末將身體無恙。”
漢武帝卻不放心,他示意太醫上前為霍去病診脈。
太醫小心翼翼地診查著,臉上的神情越來越凝重。
漢武帝見狀,心中更是忐忑不安。
終於,太醫診查完畢,他躬身向漢武帝稟報道:“陛下,霍將軍身體確實有些虛弱,需要好好調養才是。依老臣之見,若不是及時發現,假以時日恐怕會讓霍將軍變得像被蟲子蛀空的朽木一般,一不小心就會碎裂。”
漢武帝聞言,心中一沉,但表面上卻強裝鎮定,“朕知道了,你且下去開具藥方,務必讓去病的身體儘快恢復。”
太醫領命而去,漢武帝則拉著霍去病的手,語重心長地說道:“去病啊,你是朕的得力干將,大漢的棟樑之才。你一定要保重身體,不要讓朕失望啊。”
霍去病感受著漢武帝手心的溫度,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鄭重地點了點頭,“陛下放心,末將定當竭盡全力,為大漢江山盡忠職守。”
漢武帝聞言,心中稍安,他知道,自己必須儘快找到辦法,為霍去病調理身體,讓他能夠繼續為大漢江山效力。同時,他也在心中默默祈禱,希望那個不幸的結局不要真的發生。
【11:56:06,司馬遷寫下史學鉅作《史記》。】
【12:32:00,王莽篡漢。建立新朝。】
【史稱西漢。】
【12:37:48,劉秀昆陽之戰推翻王莽,東漢建立。】
【13:35:12,黃巾起義爆發,漢末群雄並起。】
【13:41:23,官渡之戰,曹操稱霸北方。】
【13:46:17,劉備佔領益州,確立三國鼎立局勢。】
【13:48:20,曹操去世,曹丕稱帝,國號大魏,追曹操為魏武帝。】
【東漢滅亡】
【天下進入三國鼎立時代,國恆以弱滅,而漢獨以強亡,大漢前後國祚四百餘年,在歷史上留下來濃墨重彩的一筆!】
【13:48:42,劉備稱帝,建國蜀國。】
【13:49:03,孫權稱帝,建國吳國。】
曹操看著天幕上的文字張了張嘴,他有些好奇的嘟囔了一句:“怎麼是曹丕繼位,曹昂呢?”
還有,自己對外宣稱了半天漢臣,這小子一下子給自己封個魏武帝,這不是拆臺嗎?
接著,他看到了劉備稱帝的訊息之後,眼中閃過一絲晦澀的情緒,他回想起與劉備的種種過往,心中五味雜陳。
想當年,劉備在被呂布打敗後,落魄地來到許都投奔於他。
曹操不僅大度地接納了劉備,還讓他擔任了豫州牧,更是慷慨地提供了糧草兵馬,希望他能重整旗鼓,再展雄風。
然而,命運似乎總是在捉弄人。
劉備出兵後,卻再次被呂布擊敗,甚至連他的妻子都落入了呂布的手中。
曹操看到劉備的落魄模樣,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同情和憐憫。他看不下去了,於是決定親自率軍東征,與劉備聯手擊敗呂布,為劉備報仇雪恨。
在擊敗呂布後,劉備感激涕零,跟隨曹操回到了許都。
曹操對劉備的看重並沒有因此而減少,反而更加器重他。他上表朝廷,封劉備為左將軍,與他同車出行,同席而坐,親如兄弟。
然而,那時的劉備雖然勢力微弱,卻已經打出了梟雄的名號。
不少謀臣都看出劉備的野心和才能,紛紛勸諫曹操殺掉劉備以除後患。
曹操心中有所猶豫之時,卻不小心讓劉備在追擊袁術的時候趁機逃跑了。
如果自己把他抓回來,是不是這一切就都不會發生了?
想當年他和劉備煮酒論英雄,這小子隱藏的夠深的,恐怕那把筷子掉在地上的操作都是故意的啊!
搖了搖頭,曹操還是拋開了這些事情,管他誰繼位,自己後繼有人就行,眼下最為緊要的是找張繡的嬸嬸鄒氏,聽聞她美麗非凡,眼下合該去敘敘舊,探討一些人生大事。
.....
漢獻帝劉協看到天幕上顯示的曹丕,劉備,孫權三人紛紛稱帝的訊息嚇癱坐在地上。
有一個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還不夠。
又來兩個!
漢獻帝劉協獨自一人坐在龍椅上,目光空洞地望著天幕上顯現的震撼訊息。
曹丕、劉備、孫權三人紛紛稱帝的訊息,如同晴天霹靂,讓他無法承受,瞬間嚇得癱軟在地。
他回想起曹操那不可一世的身影,心中不禁哀嘆:“有一個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就已讓我痛苦不堪,如今竟然又來了兩個!”
劉協雙手抱頭,淚水在眼眶中打轉,他長嘆一聲:“唉,天下大亂,何時能有個安寧之日啊?”
他的聲音充滿了無奈和絕望,彷彿在訴說著一個王朝末日的哀歌。
回想起自己先前的反抗,劉協心中更是苦澀。他曾不甘於當這個傀儡皇帝,悄悄寫下衣帶詔,試圖除掉曹操。
然而,事情敗露後,曹操為了平衡大局,並未殺他,只是將他軟禁在宮中。
天幕上繼續閃爍著光芒,講述著曹丕稱帝后東漢正式結束的歷史。
劉協看著這一切,心中一陣驚慌,他明白自己的命運已經岌岌可危。
“這稱帝人中有劉姓者,會是我漢朝皇室嗎?”他低聲自語,心中充滿了期待和疑惑。
他希望這位劉姓的稱帝者能夠重振漢朝的輝煌,將大漢江山從崩潰的邊緣拉回來。
然而,他也清楚自己的無力迴天。
他只能默默祈禱,希望最終的勝利者能夠是那位劉姓的稱帝者,讓大漢的江山得以延續。
淚水終於忍不住從劉協的眼眶中滑落。
......
劉備此刻還未稱帝,他的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迷茫與期待。
在先前諸侯混戰的歲月裡,他歷經風霜,創業之路屢遭失敗,可是每一次的跌倒都讓他更加堅定心中的信念。
他曾先後依附過多個諸侯,歷經磨難,卻始終未能實現自己的抱負。
劉備獨自站在營帳外,抬頭仰望蒼穹,心中充滿了疑惑。
直到天幕上的大字顯示出來,劉備的臉上才露出了喜色。
他立馬反應過來,對諸葛亮深深作揖道:“先生,請相助與我。”
諸葛亮放下手中輕搖的羽扇,走到劉備身邊,輕聲問道:“主公折煞我也,不知主公想讓亮做什麼?”
劉備深吸一口氣,沉聲道:“天幕上顯現了我稱帝的資訊,這讓我感到十分疑惑。”
諸葛亮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道:“這或許是天意所示,主公應當順應天命,成就大業。”
“亮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幸得主公不棄,三顧草廬之恩,亮銘記在心。”
劉備感動地握住諸葛亮的手,道:“先生過謙了,若非先生智謀過人,我劉備豈能走到今日?我知先生心中有天下蒼生,望先生助我成就大業,讓天下百姓過上安寧的生活。”
諸葛亮眼中閃過一絲感動,他深深的點了點頭,繼而看著劉備充滿了感激之情地說道:“亮願助主公一臂之力,共謀天下大事。”
君臣的手緊緊的握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