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面突然一閃,一個新的影片映入眼簾,標題赫然寫著:【所以,大明的遺憾是什麼呢?】。朱元璋,這位大明開國皇帝,在看到這個標題時,心中湧起了一瞬間的迷茫。他剛剛開啟這個影片,怎麼就直接提到了遺憾呢?

影片繼續播放,畫面上出現了一段段文字描述。

【是乞丐出身,早年喪父晚年喪子,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朱元璋。】朱元璋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從一個乞丐,一步步走到了大明的開國皇帝,這其中付出了多少艱辛和努力。然而,即使他最終登上了皇位,也難以避免人生的遺憾。早年喪父,晚年又親眼目睹了兒子的離世,這種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是任何人都難以承受的。

【是允許女子出嫁穿戴鳳冠霞帔病逝的馬皇后。】馬皇后,朱元璋的結髮妻子,也是他最深愛的人。她賢良淑德,為朱元璋和大明江山付出了許多。然而,在她病逝的那一刻,整個大明都為之哀痛。馬皇后的離世,讓朱元璋失去了最親密的伴侶和最重要的支持者。

【是被眾望所歸卻天妒英才的懿文太子朱標。】朱標,作為朱元璋的嫡長子,自幼就備受寵愛。他聰明睿智,才華橫溢,是大明未來的希望。然而,天妒英才,朱標在年紀輕輕的時候就因病去世。他的離世,讓朱元璋痛失愛子,也讓大明失去了一個可能的偉大君主。

畫面定格在皇太子朱標的葬禮上。百官皆穿素服,神情哀慟,哭聲震天。這個場景,是大明歷史上最為悲痛的時刻之一。朱標的離世,不僅僅是一個人的離去,更是大明未來的希望和夢想的破滅。

“馬皇后去世之後,世上再無朱重八,只剩洪武大帝。”這句話道出了朱元璋在馬皇后去世後的心境變化。他從一個深情丈夫,變成了一個冷酷無情的帝王。馬皇后的離世,讓朱元璋更加堅定了自己治國理政的決心。

“馬皇后去世的時候,那些大臣哭的比朱元璋還難受。”這句話反映了馬皇后在朝臣心中的地位。她不僅僅是一個皇后,更是一個深受朝臣愛戴和尊敬的人。她的離世,讓朝臣們感到無比的悲痛和失落。

“一個完美到史官找不出缺點,只能說大腳的女人。”這句話是對馬皇后的高度評價。她賢良淑德,仁慈寬厚,為大明江山付出了許多。她的離世,讓大明失去了一個重要的支柱和靈魂。

“馬姑娘死了,那天開始,天子之劍,再無劍鞘。”這句話道出了馬皇后離世後朱元璋的心境。他感到自己失去了最重要的保護和支持者,感到自己的統治變得更加孤獨和艱難。

“朱元璋傾力培養朱標一人。朱標死後就沒有多餘的精力再去培養新的接班人了。”這句話揭示了朱元璋對朱標的重視和期望。他傾盡全力培養朱標成為大明的接班人,然而朱標的離世卻讓他失去了這個機會。這也為大明的未來埋下了隱患。

“還漏掉一個,皇太孫朱雄英。”這句話提醒我們不要忘記了另一位早逝的皇室成員——皇太孫朱雄英。他也是大明未來可能的君主之一,然而卻同樣因為疾病而離世。

“大明最可惜的就是開國太子朱標和皇太孫朱雄英全部早逝。兩人但凡有一個能多活幾十年,大明是非常有機會重塑大唐巔峰的。”這句話道出了大明歷史上的最大遺憾。如果朱標和朱雄英能夠多活幾十年的話,那麼大明完全有機會重現大唐的輝煌和繁榮。然而歷史沒有如果,這些遺憾只能留給我們後人去感嘆和緬懷。

朱元璋愣住了,手中的玉如意瞬間滑落,哐噹一聲砸在地面上,碎成無數片,清脆的響聲在空曠的宮殿中迴盪。他愣在那裡,雙眼緊盯著那碎裂的玉如意,彷彿整個世界都隨著它的破碎而崩塌。

這位大明開國皇帝,此刻的心情如同跌入了萬丈深淵。他感到整顆心都被一種無形的力量揪住,無法呼吸,無法動彈。他想起自己的一生,從乞丐到皇帝,充滿了艱辛與坎坷。他付出了無數的努力和犧牲,才換來了這大明的江山。然而,這背後卻隱藏著如此深重的遺憾。

“幼年喪父,中年喪妻,老年喪子。”朱元璋喃喃自語,每一個字都如同重錘般砸在他的心上。他想起自己年幼時失去父親的痛苦,那種無助和孤獨至今仍讓他難以忘懷。中年時,他失去了深愛的馬皇后,那一刻他感到整個世界都失去了色彩。而到了晚年,他又要面對兒子的離世,這種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更是讓他心如刀絞。

“這是乞丐逆天改命的代價嗎?”朱元璋的聲音中充滿了無盡的悲涼和無奈。他一生都在與命運抗爭,試圖改變自己的命運。然而,即使他最終成為了皇帝,也無法逃脫這深重的遺憾。他開始反思自己的一生,是否真的有意義?是否值得?

朱元璋從未設想過會失去馬皇后和標兒的情景,他更不敢想象這種痛苦。作為一個幼年全家相繼離世、曾淪為乞丐,甚至做過和尚的人,他早已習慣了世間的冷暖,對人情世故看得極其透徹。但那些所謂的人情冷暖,在馬皇后和標兒面前,都變得不再重要。

當他起義時加入義軍,被元帥的女兒看中,那時的他或許還沒有意識到,這個女子將成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入獄的日子裡,元帥的女兒不顧一切地來看望他,將大餅藏在胸口,甚至因此燙傷,只為給他帶去一口熱食。這些細節,都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中,成為他日後珍視的回憶。

終於,他成功了,成為了九五之尊,擁有了大明江山和萬世之功。

然而,這一切對他來說都不及馬皇后和標兒重要。他依賴馬皇后,信任她,將她視為家的全部意義。

標兒,他的嫡長子,也是他傾注了無數心血和希望的人。

但天幕卻殘酷地告訴他,馬皇后會病逝,標兒也會早逝。

這對他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為了培養朱標,他花費了太多的精力,甚至傾盡了大明的資源。如今,天幕卻告訴他,這一切都可能白費。

標兒死後,他恐怕真的沒有多餘的精力再去培養新的接班人了。

這一刻,朱元璋的表情逐漸變得悲慼,眼眶泛紅,淚水在眼眶裡打轉。他無力地癱坐在龍椅上,彷彿被抽乾了所有的力氣。

一瞬間,他感覺自己彷彿蒼老了十歲,所有的堅強和毅力都在這一刻崩塌。

他無法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更無法想象自己未來的生活將如何度過。

馬皇后的淚水在眼眶裡打轉,但她卻努力微笑著安慰朱元璋:“做皇后是做夠了,但做重八的妹紙卻沒做夠。”她的聲音雖然微弱,卻充滿了堅定和溫柔。

“生死有命。”她接著說,“如果真有那麼一天,你可不能因為自己的病怪罪太醫。”她的話語中透露出對朱元璋的深深理解和寬容。

“只願陛下能求賢納諫,有始有終。子孫個個賢能,百姓安居樂業。”馬皇后頓了頓,一臉鄭重地囑咐道。她的每一個字都充滿了對大明未來的期望和祝福。

然後,她深情地呼喚了一聲:“重八!”她的聲音中充滿了不捨和牽掛,“切莫犯下太多殺戮,不然我走的都不安心。”她的話語中透露出對朱元璋的深深擔憂和關愛。

朱元璋聽到這裡,再也忍不住,淚水奪眶而出。他怒吼道:“不!咱不信這天幕!”他的聲音充滿了憤怒和不甘,“咱要你們都活著!”他的誓言迴盪在宮殿之中,震撼著每一個人的心靈。

文武百官看到天幕上的情景,都偷偷抹起了眼淚。他們中的一半大臣都曾被馬皇后救過,一大半被她的仁慈和恩德所感化。他們深知,如果馬皇后真的離世,那麼大明將失去一位偉大的皇后,而朱元璋也將失去一位最親密的伴侶和最重要的支持者。

天幕上的話語再次響起:“馬皇后要是死了,天子之劍將再無劍鞘。”這句話如同重錘一般砸在每一個人的心頭。他們知道,這意味著大明的未來將充滿不確定性,而朱元璋也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毫無疑問,如果這是真的的話。

馬皇后的離世對朱元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而緊接著太子朱標的早逝更是雪上加霜。

他心中的支柱似乎在一瞬間崩塌,讓他感到前所未有的絕望和無助。

每當上朝,朱元璋都感到如同上墳一般沉重。他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不確定和憂慮,甚至開始考慮為自己準備一口棺材。這種心境的沉重,讓人難以想象他作為一代帝王的壓力與痛苦。

然而,朱標雖然早已猜測到自己的早逝命運,但他卻平靜地接受了這個事實。他沒有被命運所擊垮,反而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他深知自己的大兒子朱雄英也將早逝,但即便如此,他仍然保持著冷靜和堅強。

“父皇切莫悲傷。”朱標的聲音平靜而堅定,“如今既已知曉未來,定不會讓未來之事重演!”

朱元璋聽到朱標的話,彷彿被一股強大的力量所拯救。他拭去眼角的淚水,目光重新變得堅定而明亮。他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改變命運的可能。

“標兒說的對!”朱元璋大聲說道,“那是原先的未來!”

“咱要逆天改命!”他的聲音充滿了決心和勇氣,“妹子、標兒、雄英,都會好好活著!”

這一刻,那個殺伐果決的洪武大帝又回來了。他微眯雙眼,眼神中迸發出一股凌厲的殺意。他掃視著文武百官,彷彿要找出那些可能導致朱標和朱雄英早逝的隱患。

百官們只覺得脖頸一涼,心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他們知道,朱元璋已經下定了決心,要逆天改命,保護他的親人和大明江山。

接下來的日子,他們將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考驗。

秦始皇站在大殿之上,目光深邃,望著遠方,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唏噓。他想起那個曾讓他寄予厚望的皇太子扶蘇,心中不禁感慨萬分。

“皇太子眾望所歸,想必是年紀輕輕便對政務輕車熟路。”

秦始皇喃喃自語,回憶起扶蘇年幼時便展現出的聰慧與才幹。

他記得扶蘇讀書勤奮,對政務有著濃厚的興趣,常常與他討論國家大事,見解獨到,讓他深感欣慰。

“仁德寬厚又甚有威信,朝堂官員忠心耿耿感恩戴德。”

秦始皇繼續回憶著扶蘇的為人處世之道。

他深知扶蘇性格溫和,待人寬厚,深受朝臣們的愛戴和尊敬。

每當他外出巡視時,百姓們都會爭相前來迎接,場面壯觀,這讓他對扶蘇的期望更加堅定。

此時,李斯站在一旁,也陷入了沉思。

他忽然想到了大明王朝的太子朱標,與太子扶蘇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同樣是開國皇太子,同樣仁德寬厚,被寄予厚望,都有著殺伐果決的父皇,最終也都英年早逝。這其中的巧合讓他不禁打了一個激靈。

“這朱標的遭遇,怎麼和太子扶蘇如此相似啊!”李斯低聲說道,聲音中充滿了震驚和疑惑。

李斯站在大殿之中,腦海中突然閃現出大明太子朱標的身影,他忍不住打了一個激靈。朱標的遭遇,與他曾親身經歷的太子扶蘇的命運竟是如此驚人的相似。

同樣是開國皇太子,同樣仁德寬厚,被寄予厚望,身後都有一位殺伐果決的父皇。

然而,他們的結局卻都如此悲慘,英年早逝。太子扶蘇是被胡亥矯詔登基殺害,而朱標則是因病離世。

想到這裡,李斯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寒意。

他意識到,這其中有他的手筆。作為秦始皇的丞相,他在太子扶蘇的廢立問題上扮演了關鍵角色。

雖然他並非直接殺害扶蘇的兇手,但他的行為無疑加速了扶蘇的悲慘命運。

現在,面對朱標的遭遇,李斯不敢再往下想了。

他摸了摸自己好不容易保下來的腦袋,心中充滿了恐懼和不安。

他深知,皇權的鬥爭是殘酷的,一旦捲入其中,便很難再抽身而退。

與此同時,漢武帝劉徹也在關注著這一幕。

他目光呆滯,久久無法言語。

原來他穿越成了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他心中不禁對朱元璋產生了敬佩之意,一個乞丐出身的人,竟然能夠成就如此偉業,確實令人佩服。

劉徹想到了自己大漢高祖劉邦,同樣是出身低微,卻能夠建立大漢江山。他感嘆道:“假使朱元璋出生在秦末,這天下鹿死誰手,猶未可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