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家安全的重要屏障,在當前的華夏大地上有著四道堅固的防線。】

【這四道防線分別是“華夏糧倉”的糧食儲備、乙醇汽油的試點推廣、肉類供應鏈的穩健運營,以及袁隆平院士的雜交水稻技術。】

【這些措施共同構成了國家糧食安全的堅實基石。】

【首先,我們來看“華夏糧倉”。在2020年,華夏大地上所有的糧倉加起來儲存了驚人的9.1億噸糧食。這是一個令人震撼的數字,它代表著國家糧食儲備的雄厚實力。】

【即使在沒有任何新增糧食的情況下,這些儲備也足夠全國人民吃上兩年之久。

這種儲備能力,不僅保障了國家的糧食安全,也為應對各種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提供了有力的物質保障。】

然而,當唐太宗李世民被這些數字震驚之後,他卻只是淡淡地咂摸了一下嘴唇,說道:“只夠兩年吶。”

他的表叔隋文帝曾經積累了更為龐大的糧食儲備,為國家的長治久安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魏徵聽後,哈哈大笑,解釋道:“陛下也不想想,華夏現在的人口是多少,而隋煬帝時期的人口又是多少呢?”

李世民聞言點了點頭,自己居然把這茬忘了,眼下這兩百萬人口連十四億的零頭都不夠,後世華夏的存糧要是放到現在,恐怕就算是吃到唐玄宗那時也吃不完啊。

【乙醇汽油試驗點是一個具有創新性和戰略意義的專案,旨在透過糧食發酵的方式生產酒精,進而與普通汽油混合製成乙醇汽油。】

【在這個過程中,玉米是主要的原料,經過發酵後轉化為酒精,再與90%的普通汽油混合,最終形成乙醇汽油。】

【這種新型燃料相較於傳統汽油,具有更清潔、更環保的優點,並且能夠有效地消化多餘的糧食,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

【自2017年起,華夏各地開始大力推廣乙醇汽油試驗點。在糧食有剩餘的年份,我們積極推廣乙醇汽油的生產和使用,以消化多餘的糧食,減輕糧食市場的壓力。】

【然而,當玉米等原料作物出現減產時,我們也會靈活調整策略,減少甚至暫停乙醇汽油的生產,以穩定糧食市場價格,保障糧食供應。】

【乙醇汽油試驗點的推廣,對於糧食市場來說具有重大的意義。】

【它就像一塊大海綿,能夠根據需要調節糧食市場的供需關係。在糧食過剩時,乙醇汽油專案能夠吸收多餘的糧食,減輕市場的壓力;】

【而在糧食緊張時,又能夠減少生產,降低對糧食的消耗,穩定市場價格。這種靈活調節的機制,使得乙醇汽油成為了糧食市場的重要穩定器。】

【此外,乙醇汽油的推廣還有助於推動清潔能源的發展,減少對傳統化石能源的依賴,降低環境汙染。】

【隨著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和清潔能源技術的不斷進步,乙醇汽油作為一種清潔、可再生的能源,將在未來的能源市場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看到天幕上的文字,歷朝歷代的人們有些摸不著頭腦,可是彈幕卻是熱鬧了起來。

“乙醇汽油好是好,可是我以前一箱油跑400,現在350。”

“就是,以前咱們車放一個月都不帶有事的,可是乙醇汽油時間久了會分離啊。”

“樓上兩位,這是不能碰的滑梯。”

“紅薯,作為一種高產且適應性強的作物,源自菲律賓,後傳入中國。”

“它的到來極大地豐富了中國南方的農作物種類,特別是在貧瘠的土地上,紅薯的種植為農民提供了穩定的糧食來源。”

“玉米和土豆,這兩種來自美洲的作物,在明朝末期透過不同的路徑傳入中國。”

“玉米自美洲進入菲律賓後,幾乎在同一時間傳入大明,而土豆則是從東南亞一帶傳入。”

這兩種作物的傳入,不僅增加了中國的糧食產量,還改變了人們的飲食習慣和農業結構。

“前面說的有道理,可是當這些農作物剛傳入中國時,它們並沒有被當作重要的糧食作物來對待。

以玉米為例,它在嘉靖年間就已經傳入中國,但當時的人們更多的是將其當作觀賞植物來種植。這可能與當時的社會風氣和統治者的興趣有關。嘉靖皇帝熱衷於修仙煉丹,萬曆皇帝則長期不上朝,天啟皇帝則沉迷於木工製作,這使得朝政荒廢,無暇顧及農業生產和糧食作物的推廣。”

“直到明朝末年,隨著社會的動盪和戰爭的頻繁,糧食短缺問題日益嚴重,人們才開始重新審視這些農作物的價值。”

事實上,等大明朝意識到這一切的時候都已經晚了,此時的明朝已經風雨飄搖,無法再像初期那樣進行大規模的農業改革和推廣。

崇禎皇帝雖然是一位有抱負的君主,但他在位期間面臨著巨大的內外壓力。一方面,他要應對日益嚴重的農民起義和地主階級的反抗;

另一方面,他還要面對來自女真族的威脅。這使得他無法全力以赴地推動農業生產的發展和改革。

……

朱元璋的憤怒與擔憂在此刻達到了頂點。

這些能夠救命的糧食,如玉米和土豆,在傳入大明後竟然被長期忽視,甚至只是被當作觀賞植物,這讓他感到無比的氣憤和痛心。

他深知,這些作物如果得到合理的利用和推廣,將會對大明的農業生產和民生產生巨大的影響。

陳振龍的後人,一直肩負著推廣番薯的使命,這份家族的傳承和責任感讓朱元璋深感敬佩。

然而,與此同時,他也對那些身居高位的皇帝們感到失望。

他們或修仙、或掛機、或做木工,對於國家的農業生產和糧食安全漠不關心,這讓朱元璋感到無比的憤慨。

“好好的糧食這般糟踐!”朱元璋怒吼道。

他無法容忍這樣的浪費和忽視。他深知,這些作物是上天賜予大明的寶貴財富,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利用,那就是對天意的褻瀆。

“瞧瞧老四的種都在幹什麼!咱是要飯的,怎麼,他們一個個也是木匠,道士不成?”

朱元璋隨後又想了想,喃喃道:

“女真族是吧!洗乾淨脖子等著吧!”

“咱這就把你們的根給拔了。”

“等老四回來讓他去打女真族!”

然而,朱棣此刻還不知道自己已經被朱元璋安排了這麼多工。

不過他就是知道的話,恐怕也會十分開心。

朱四爺首先是徵北大將軍,然後才是皇帝。

朱元璋隨即冷靜下來,他明白現在最重要的是要找到這些被忽視的糧食作物。

他命令朱標派人去調查,並提醒他們這些作物都是自海外傳入,因此應該優先在沿海都城尋找。

……

永樂年間,皇宮內氣氛緊張而壓抑。朱瞻基,作為朱棣的孫子,此刻正感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天幕上不斷閃現著他後代做出的種種荒唐事,讓他不禁感到一陣頭皮發麻。他深知,這將會引起他爺爺朱棣的極大憤怒。

果然,不出他所料,朱棣已經怒火中燒,拿起了棘杖,準備對他進行責罰。

朱棣的聲音充滿了憤怒和失望:“好聖孫,可旺三代!你就是這麼旺的嗎?你看看你的後代在幹什麼!”他的話語如同雷霆般轟擊在朱瞻基的心頭。

“也不是沒旺,只不過旺的前三代。”

朱瞻基嘟噥著說道。

“你說什麼?”

朱棣勃然大怒,抄起身邊的刀鞘就要打過去。

朱瞻基嚇得連忙跳了起來,試圖躲避朱棣的怒火。

他連連往父親朱高熾身後躲去,希望能得到一絲庇護。

然而,朱高熾也害怕被父親的怒火波及,只能往旁邊挪了挪,心中默唸:“好兒子,對不起了啊。”

朱棣看著朱瞻基躲閃的身影,更加憤怒了。

他舉起棘杖指著朱瞻基,大聲吼道:“你給我站住,真是豈有此理!”

“爺爺您先消消氣。”

“想想那什麼大清朝的康熙,同樣是老四繼位,您看雍正他.....”

“你還有臉說?”

朱瞻基被朱棣的怒吼聲嚇得不敢動彈,只能站在原地,低著頭,不敢直視朱棣的眼睛。

朱棣深吸一口氣,這都是什麼事啊。

是,他也是老四,可是自己兒子不是弘曆啊,弘曆能活成太上皇,可.....

越想越氣,朱棣乾脆一把抓住朱瞻基打了起來。

“啊,疼啊皇爺爺。”

大殿上,朱瞻基的慘叫聲逐漸消散,只留下一片寂靜。

朱棣在發洩完心中的怒火後,情緒逐漸平復,開始冷靜地思考起來。

與朱元璋一樣,朱棣也認為玉米、土豆這些高產作物很可能已經傳入大明,只是尚未得到廣泛的種植和推廣。

“高熾!”朱棣轉向身邊的兒子朱高熾,命令道,“你即刻派人前往沿海地區,尋找玉米和土豆的蹤跡。一旦發現,務必立即上報!”

“是,父親!”朱高熾恭敬地應道,轉身準備離開大殿去安排人手。

接著,朱棣又將目光轉向了身邊的太監鄭和(三寶是他的別稱),“三寶,你立刻率領船隊前往呂宋,尋找紅薯的蹤跡。紅薯是我們急需的高產作物,如果呂宋有,你必須將其帶回大明!”

鄭和深知朱棣的決心和霸氣,他毫不猶豫地應道:“遵旨,陛下!臣定當竭盡全力,將紅薯帶回大明!”

朱棣滿意地點點頭,他的臉上露出了堅定的神色。有了這些高產糧食,他就可以大舉北伐,開疆拓土,實現自己的宏圖偉業了!

“這玉米、紅薯、土豆,我朱棣都要定了!”他霸氣地宣佈道,大殿上回蕩著他的聲音。

……

雍正年間

伏在案牘上批閱了很久奏摺的雍正皇帝緩緩摘下自己的老花鏡。

他的腦海裡出現了剛才天幕上的影象。

雖然汽油是什麼他不知道,但是,他很在意後世發生的事情。

“把弘曆叫過來。”

他想了想,還是得說道說道,所謂的閉關鎖國,簡直就是固步自封。

這怎麼能行呢?

為了大清的基業,為了萬千子民,他也得把這件事掰開了,揉碎了,給自己的兒子講清楚。

……

古人們並不瞭解現代科技中的乙醇和汽油,但他們對糧食的渴望和對高產作物的追求卻是古今共通的。

當糧食富餘到需要專門的專案來消耗時,這無疑是古人眼中的一個巨大機遇和挑戰。

這樣的局面更加堅定了他們尋找高產糧食的決心。

從皇帝到官員,從農民到商賈,所有人都開始摩拳擦掌,準備投身於這一偉大的事業中。

歷朝皇帝們更是親自出馬,他們意識到,尋找並引進高產糧食不僅能解決國內糧食短缺的問題,還能為國家的繁榮和穩定打下堅實的基礎。

因此,他們紛紛下令造船出海,派遣使者前往世界各地尋找那些傳說中的高產作物。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遇到了各種困難和挑戰。

有的使者因遭遇海難而喪命,有的則因語言不通發生衝突。

各種各樣的事情,在歷朝歷代裡面上演著。

天幕繼續播放

【肉類供應鏈在當今華夏社會中確實扮演了一個極其重要的角色,它不僅滿足了人們日益增長的肉類消費需求,還成為了一個優秀的資源調節器。】

【在當前的華夏大地上,肉類供應豐富,使得每一個居民都能夠享受到充足的肉類食品。】

【據統計,2019年華夏人均肉類消耗量達到了61.8千克,這一數字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的43千克。】

【這一成就不僅體現了華夏在畜牧業和農業方面的巨大進步,也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結構的轉變。】

【然而,我們也要意識到肉類生產和消費對糧食資源的巨大影響。糧食到豬肉的能量轉化率僅為10%至20%,這意味著在肉類生產過程中,大量的糧食資源被消耗掉。】

【因此,適度減少肉類消費,不僅可以節約糧食資源,還能為其他糧食需求提供更多的空間。】

【以華夏的14億人口為例,如果每個人少吃一斤肉,那麼就可以節省出140億斤糧食。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它足以滿足數百萬人的基本口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