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這次非我前往不可,我們不比世家豪族,我們名聲不顯,想要拿到身份並不容易,何況我還有其他事情。”劉牧堅定的說道。

此去長安,劉牧真正的目標是毒士賈詡,這個被不少人譽為東漢末年第一聰明人的毒士,一手掀起大漢的腥風血雨,劉牧很想前去會會他。

劉牧接著說道,“我走後,幾個鄉所有的事情全部由老胡負責,劉能,你協助老胡。

記住,你如何對待我,就如何對待胡先生。”

“喏!公子放心。”劉能跟著劉牧一段時間,劉牧的話他是不敢違抗的。

“公子,你還有什麼交代?”胡溫心裡不感動是假的,自已前來一個月,劉牧居然把自已的一切都交給自已,這是多大信任?

“老胡,一切以穩、隱為主,不能暴露我們實力和目的。

和甄家生意,依然由劉能負責接洽。

運輸過來的糧食要分散安置。”

“公子,我記住了。”

……

薊縣(今天天津北部薊州區),這裡是幽州治所,自然也是幽州牧劉虞所在地。

此時的劉虞四十多歲,頭髮花白,一身粗布衣服,頭髮和衣服很整齊,很難讓人將他和一個州牧聯絡在一起。

劉虞善待百姓,無論幽州的漢人,還是鮮卑人、烏桓人、羌人,他都平等善待。

歷史上,他被公孫瓚殺死以後,他的部下和周邊的鮮卑人、烏桓人等都主動為他報仇,公孫瓚更是直到死也沒有解決幽州內部矛盾。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公孫瓚殺死劉虞,將自已推進了萬劫不復的境地。

“子泰,公孫伯圭和我們矛盾背後好像有人推波助瀾,你怎麼看?”劉虞開口問道。

劉虞對面的人二十多歲,名叫田疇,是劉虞幽州牧府的從事。

“主公,此事不用想,一定是袁本初所為。”田疇顯得很自信的說道。

“去年的界橋之戰公孫瓚雖然敗了,但是他的實力依然強大。”劉虞有些頭痛,自已雖然是幽州牧,但是根本指揮不了奮武將軍、薊侯公孫瓚。

初平二年,青州、徐州黃巾軍大肆入侵渤海,試圖與太行山的黑山軍匯合。

時任中郎將的公孫瓚帶領三萬步兵和騎兵,大破三十萬黃巾軍,斬首三萬餘,接著,公孫瓚趁黃巾軍逃過黃河時,突然發起進攻,又斬首數萬,天下震動。

時任董卓掌權,封公孫瓚為奮武將軍、薊侯。

公孫瓚也藉此擴兵和擴大地盤,青州事實上已經成了公孫瓚地盤,加上幽州大部和冀州一部,公孫瓚實力上已經超過袁紹,成為北方最大的諸侯。

“主公,眼下不是和公孫瓚決戰的時候。

袁紹就是等待我們兩敗俱傷,他好趁機進入幽州。”田疇勸道。

“子泰,現在不是我們打不打公孫瓚的問題,而是公孫瓚打不打我們的問題。”劉虞一臉苦笑。

此時的公孫瓚大本營在易京(今天河北雄縣)。

“主公,今年幽州蝗蟲肆虐,如果此時開戰,必定民怨沸騰。”

“你有什麼好辦法?”

“主公,我們可以派人傳出訊息,就說這是袁紹的計策,希望我們兩敗俱傷,他好坐收漁翁之利。”

劉虞說道,“我擔心公孫瓚他不聽,此人好殺。”

“我親自前去一趟,說服公孫瓚。”

劉虞點了點頭。

劉牧或許不知道,從他介入進來,歷史的車輪開始出現偏轉了。

雄壯威武的公孫瓚聽完田疇的話以後,臉都黑了。

他的確想除掉劉虞,因為劉虞是名義上的幽州牧,佔據大義,只要劉虞在,他必然受到掣肘。

公孫瓚沒有第一時間亮明態度,而是找來自已心腹田豫。

田豫才華橫溢、文武雙全,曹魏時期更是威震北疆。

“國讓,你怎麼看待此事?”

此時的田豫二十多歲,身長八尺,一臉剛毅。

“主公,劉使君在幽州聲望很高,如果殺了他,恐怕人心不服。”田豫有些擔憂,劉虞在幽州民望高到什麼程度,烏桓人和鮮卑人打仗,劉虞一封信就能讓他們退去。

歷史學家評價漢靈帝劉宏時,對他使用劉虞擔任幽州牧幾乎是一致好評。

劉虞可能不是雄主,但是主政一方一定是一名好官,他在幽州從不穿華服,普通百姓吃什麼他吃什麼,這是一個難得的好官。

“劉伯安在幽州對我們發展掣肘太大了。”公孫瓚搖了搖頭。

“主公,就算要除掉劉使君,也不能我們動手。

否則,他死了,幽州必然生亂,袁紹一定會打著幫他復仇的旗號攻打我們。”

公孫瓚此時也沒有了主意,眼下,幽州的蝗災也不輕。

“看來只能過了今年再做決定。”公孫瓚給了一個模稜兩可的說法。

田豫也無法多說什麼,他雖然欽佩劉虞為人,但是他的主子是公孫瓚,何況公孫瓚對自已不錯。

公孫瓚一直有爭霸天下的決心,否則也不會打冀州的主意。

當初,他和袁紹約定,公孫瓚出兵威脅韓馥,而袁紹答應將冀州渤海郡和章武郡給他,沒想到袁紹反悔,雙方接著爆發大戰,公孫瓚先勝後敗,界橋之戰還讓他損失一員大將嚴綱,嚴綱可是公孫瓚最強戰力白馬義從的統帥。

這讓公孫瓚下定決心復仇袁紹,但是,他和劉虞的理念衝突很大,公孫瓚擔心自已和袁紹開戰,劉虞在背後捅自已刀子,同時為了掌控幽州,因此他才有了攻打劉虞的想法。

而如今,劉虞主動示弱,公孫瓚就算想出兵,也不能出兵。

劉牧帶著張強幾個人前往長安。

一路上,劉牧一行見到最多的就是皚皚白骨。

到處都是流民,這些流民彷彿倒下去就再也起不來了,瘦弱是流民身上最真實的寫照。

劉牧一路上話很少,帶的乾糧也早已經分給流民。

“公子不必難過,這就是我們平民的命。”張強知道劉牧心裡不好受。

“統治者為了自已權柄,將天下百姓禍害到如此地步,難道他們就不是人嗎?”

華夏幾千年歷史,圍繞最多的議題就是普通人也想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