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浩望著照片裡那些被凍得發紅的指尖,忽然笑了。遠處的風電場開始轉動,葉片在晨光中劃出金色的弧線,與光伏陣列的藍色波濤交相輝映。他想起三年前在這片戈壁上插下的第一塊光伏板,那時所有人都覺得他們瘋了——在連草都長不出的地方,想種出清潔能源的未來。

而現在,那些曾經的瘋話,正在變成腳下的路。

天剛矇矇亮,戈壁灘上的風還帶著凜冽的寒意,智慧能源中心的燈光已經次第亮起。吳浩站在觀景臺的玻璃幕牆前,看著光伏陣列在晨霧中漸漸顯露出深藍色的輪廓,像一片等待喚醒的海。齊廣坤的電話打過來時,他正對著手機螢幕上的沙打旺照片出神——那是妻子凌晨發來的,嫩芽頂著露珠,在熹微的晨光裡透著倔犟的綠。

“吳總,光伏陣列的感測器換得差不多了。”齊廣坤的聲音帶著熬夜後的沙啞,背景裡傳來扳手敲擊金屬的脆響,“第三組板群的支架螺絲有點鬆動,我們順便做了加固。”

吳浩轉身下樓時,走廊裡撞見抱著工具箱的魏兵。他軍綠色的作訓服袖口沾著油汙,帽簷下的黑眼圈比昨天更重了。“生物實驗室的安防系統升級完了。”魏兵敬了個標準的軍禮,掌心的繭子在燈光下泛著白光,“凌晨四點做了抗干擾測試,防駭客入侵的響應速度提高了0.5秒。”

走進主控室時,張小蕾正趴在桌上打盹,平板螢幕還亮著,上面是液冷系統的三維模型。吳浩輕輕碰了碰她的肩膀,姑娘猛地驚醒,筆從指間滑落,在藍圖上劃出一道歪斜的線。“艦艇設計院的王工剛發來回饋。”她揉著眼睛遞過平板,“他們建議把冷卻介質從矽油換成氟化液,說在-20℃的艙室環境下更穩定。”

窗外的太陽剛躍出地平線,第一縷陽光穿過光伏板的間隙,在地面織出金色的網。吳浩忽然想起周院士說的“細節堆出來的可靠”,此刻看著團隊成員眼底的紅血絲,忽然明白這句話的分量——所謂可靠,不過是把別人看不見的縫隙,用一個個凌晨和深夜填滿。

張小蕾的實驗室裡,藍色的冷卻液在透明管道里無聲流動。她把一塊超導材料樣本放進低溫艙,儀表盤上的數字瞬間跳到-40℃。“氟化液的沸點比矽油高15℃,但粘度也大了20%。”她用鑷子調整著感測器的位置,指尖在操作檯上的公式推導紙上劃過,“昨天測試到凌晨三點,發現泵體的磨損速度比預期快了1.2倍。”

電腦螢幕上跳出兩組對比曲線,紅色代表矽油,藍色代表氟化液。在某個節點,藍色曲線突然陡峭地上升。“這是30兆瓦功率輸出時的壓力波動。”張小蕾指著拐點解釋,“氟化液的流動性差,在管道彎頭處容易形成湍流,這會讓電磁炮的儲能模組產生共振。”

門口傳來敲門聲,艦艇設計院的工程師提著工具箱走進來,安全帽上還沾著港口的海鹽味。“我們帶了實船的管道樣本。”他掀開保溫箱,裡面的鋼管內壁結著層薄薄的冰,“南海的護衛艦艙室溼度常年在90%以上,你們看這鏽蝕程度——冷卻系統的密封材料必須換耐鹽霧的。”

當張小蕾在實驗室裡除錯新的密封墊圈時,齊廣坤正蹲在光伏陣列間的沙地裡。戈壁的正午已經熱得燙腳,他摘下安全帽擦了把汗,帽簷上的鹽霜簌簌落在光伏板上。“第17組樣品的玻璃基板有細微裂紋。”他用放大鏡貼著板面觀察,聲音被風吹得有些散,“昨晚的溫差測試果然沒騙人,-15℃到35℃的迴圈,讓矽膠密封層出現了0.2毫米的收縮。”

助手遞過來的紅外熱像儀上,光伏板的溫度分佈像一幅抽象畫,邊緣的紅色區域比中心高出5℃。“這就是周院士擔心的熱疲勞。”齊廣坤在筆記本上畫著草圖,“我們得在邊框加一層相變材料,就用趙博士他們研發的石蠟複合膜,55℃時能自動吸熱。”

遠處的風電場突然揚起沙塵,齊廣坤抬頭時,看見魏兵的越野車正碾過沙丘駛來。車頂上的通訊天線在風中劇烈搖晃,車身上還沾著生物實驗室的消毒水味。“邊防連的張連長來了。”魏兵把一份加密協議拍在引擎蓋上,紙張被風吹得嘩嘩響,“他們帶來了實裝的電臺,說要現場測試同步誤差。”

張連長的迷彩服上還帶著高原的塵土,他蹲在沙地裡畫著通訊鏈路圖:“上個月演習,我們的加密電臺突然斷聯3分鐘,後來查出來是和友鄰部隊的新裝備存在頻段衝突。”他指著協議上的某個條款,“你們的跳頻演算法得再加兩個備用頻段,戈壁的電磁環境比實驗室複雜十倍。”

魏兵的手指在軍用電腦的鍵盤上翻飛,螢幕上的波形圖逐漸變得平穩。“同步誤差從0.8秒壓到0.3秒了。”他摘下耳機時,耳郭上壓出了深深的紅痕,“但在強電磁干擾下,還是會出現丟包——得加個慣性導航模組做冗餘。”

太陽偏西時,吳浩收到林溪發來的衛星定位。“沙行者”團隊的車隊剛翻過崑崙山的達坂,照片裡的機器人被凍在冰面上,履帶結著層白霜。“-32℃時,光伏板的轉換效率掉了12%。”小姑娘的語音帶著喘息,背景裡能聽到風雪聲,“我們給電池組加了加熱片,現在續航能維持8小時。”

吳浩放大照片,看見機器人的機械臂上綁著塊饢。林溪的文字跳出來:“當地牧民說,這是抗凍的偏方——其實是我們的保溫材料不夠了,臨時用饢的油脂做了層密封。”他忽然想起昨天深夜,姑娘在會議室裡改演算法時,啃的就是這種裹著芝麻的饢。

暮色漫過智慧能源中心的蜂巢外牆時,張小蕾終於調出了穩定的液冷曲線。氟化液在管道里形成均勻的湍流,溫度波動控制在±2℃以內。“艦艇設計院說,這組資料能直接用在新驅的應急電源上。”她把咖啡杯倒過來,最後一滴褐色液體落在藍圖上,暈開個小小的圓點,“他們邀請我們下個月去船廠,現場測試在海浪顛簸中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