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殿試上,李曌正在出題考核上榜者。

李奕之安靜站在官員前列,看著他們,使用能力慧眼。

蕭鈞:【武力:十里挑一

治理能力:一省之才】

白東俊:【武力:……

治理能力:一省之才】

東門元:【武力……

治理能力:一省之才】

……

這是何等的盛況,前十名有三位國士,四位一省之才,三位郡才,李奕之沒想到能網到這麼多天才。

真是意外之喜。

面對李曌的考核他們應答如流,自信的模樣讓大臣們心中升起自已已經老了的傷感。

“不知閣老有沒有題目來考核一下?”

李曌突然發話,所有人都關注點都聚集在李奕之的身上,李奕之沉思片刻這群人的才能都過關了不用考,那就來一個開放試題看看心性,緩緩開口。

“諸位,我聽說上古有賢人必躬必親,強國富民,早生白髮,這件事你們怎麼看?”

排名第十三的考生率先開口,“吾輩楷模!……”

緊接著是對賢人的用華麗辭藻堆積的讚美,以及表示自已將來會向這位賢人學習的態度,中規中矩的回答,不能說錯,但對的不多。

張居正觀察的閣老的表情,見李奕之好像不滿意這個答案,意識到這一問其中的奧秘,心中結合自已的前路第二個給出回答。

“賢人死去之日,該國衰敗之時。”

“所謂治國不能只靠一兩個人賢人,而是要靠……”

張居正深入闡述自已對治國的理解,治國重要的不是一兩個天才,而是建立一個經得起時間考核的框架,能讓合適的人才到合適的地方。

“所有事繫於一人,這對於國家的發展極不健康。”

張居正的回答出乎眾人意料,人群中蕭鈞接連點頭,太對了,他是齊國人,齊國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管睿生前管所有事,死後面對突然空出來的巨大權力真空,官員們相互爭奪,無心處理政事。

李奕之微微點頭,考生最前面趙婉兮站出來,趙霖渾身一震精神來了,眼裡滿是驕傲,自已女兒是狀元。

趙婉兮將張居正提出的概念往更深處引。

“人力有窮時,而眾人之力可無窮。”

“我一個人都精力有限,如果要我事必躬親,那我最多隻能管理一個鄉,每日都疲於鄉里間瑣事。”

“如果說我的能力上限是100。”

“基層官吏的幫助,他們能將鄉里的事從各地傳給我,收集其中的資訊、細節,我只需要學習大周法律做出判斷即可,我的能力也就被他們加持,提升1000。”

禮部有官員恍然大悟,王昱拍手稱讚,“其中不止這麼簡單,制定法律的官員,他們制定合理明確的法律,避免了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大大簡化了官員做判斷的時間和查閱檔案的精力,同樣提升了你的能力。”

趙婉兮點頭,“而到了管理一縣之地,1000的能力又不夠用了,需要有專門管理稅收、治安……的部門,他們將我的能力能提升到10000以上……但要是內部出現吏治混亂,貪汙腐敗,將減少我的能力。”

“上古的賢人沒有培養建立一個優秀的機構,若有這樣的機構,能將賢人的能力提升到難以想象的地步,沒有日夜的操勞,沒有早生白髮,沒有身體與精神的巨大虧空,這樣的賢人沒多活一天對國家都有巨大的好處,還能培養出一批精於政事的骨幹。”

趙婉兮的回答讓所有人陷入思考,對這個狀元有了新的認識。

李曌突然感到好奇,自已手下的六部,他們對自已能力的提升是多少,內閣又是多少。

要是按剛剛婉兮的話,治理一鄉的能力要求是1000,那一個縣是10000,十倍來算,往上是郡、省,那自已的能力被提升到2500000。

但自已現在處理政事得心應手,管理大周也是異常輕鬆,說明真實能力應該遠超2500000,不對,這隻有治理上的提升,身為君主,她手上還有大周軍隊這個組織能提升能力。

如果引入軍隊的話,那還要引入邦交。

李曌感到頭大,其中關聯太過複雜,難以理清。

李奕之也是眼睛一亮,沒想到到趙婉兮的回答這麼出色,看向趙婉兮,正好她也在看他,四目相對,趙婉兮俏皮一笑。

有趙婉兮的回答珠玉在前,後面的回答都顯得平平無奇,前十名的排名最終沒變,後面的排名倒是根據他們殿試的表現經過微調。

李曌從後往前將他們安排在合適的位置上,輪到趙婉兮時,卻是直接將她安排進內閣,雖然她早就在內閣做事了,但沒人知道,見李奕之都沒反對,其他人自然也沒有反對的理由。

可馬上李曌賜尚方寶劍,讓群臣羨慕至極,這是何等的恩寵,再想到她和李奕之有著婚約,心中也只能感嘆兩句,好深的聖眷。

李奕之的耳中同時響起系統的提示。

【真理,越辯越明,難度:B級(已解決)】

【結算中……】

【透過全民性質的辯論,使百姓參與進國事之中,大大加強了百姓的愛國之心,增加工作效率(獲得謀士值89047)】

【在你的教導下趙婉兮提出了遠超時代的理論(獲得謀士值105749)】

【官吏改革,任用有才之人,增強吏治效率(獲得謀士值62934)】

【……】

【最終獎勵謀士值:368711】

加強零零碎碎的收穫,他現在又有了四十萬謀士值。

接下來一段時間,張居正在李奕之的安排下前往各地考察,開始著手準備改革。

王守仁透過洛邑時報不斷髮表文章,事實上成為了洛邑時報第一撰稿人,他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不少人自稱他的門徒。

科舉選出的人才也被分配前往各地,他們在實踐中增長執政經驗,慢慢成長,燕地開始恢復人氣,百姓開始認同大周的統治。

民間有著天價訂單的存在,家家有餘糧,大周整個社會開始飛速發展,百姓創造出不少用來打發時間的遊戲,有了錢有了閒,對美食的追求也起來了,正好之前李奕之獲得過不少調味品的種子。

廚師們透過不斷鑽研,出現了許多菜品,因為在戰亂中大周吸納了來自各國的流民,在洛邑城品通堂建立的美食街中,你能吃到來自各國的美食。

李奕之的婚禮在一片向好的環境中舉行,婚後一段時間二人“躲在”房中,無事不出門。

至於那四十萬謀士值李奕之當天就抽了,出來不少促進民生的東西,看得出來系統也認為現在的大周發展才是最要緊的事。

一年後,張居正遊遍大週二十五郡回來。

在家中閉關半月,寫出984字的強國書獻上。

李曌看後連連拍手叫絕,當場下令讓張居正主導改革之事,李奕之在其中掛了個副職,李曌的意思就是讓他看著,如果發現不對的地方可以干涉。

大周經過長時間的工廠模式,加上李奕之放出話來,“能改進生產流程者,重賞!”

各類商品的製造流程不斷改良,成本不斷降低,但質量卻在上升,靠著這兩點優勢在周邊國家的市場上攻城掠地。

大周製造的頂級商品更是各國王公貴族的心頭好,比如請客時用的器具要不是大周生產,會被人看不起;大周的文化更是各國文化人的追求,交談時,你不懂知行合一是要被人嘲笑是白丁的。

光上層就這樣,下面更不用說,在百姓的口口相傳中,大周已經變成了地上天國。

張飛這一年也經常往返於大周大明兩國,每次來都要購買一大批的生活用品。

大明的有錢人無不追捧大周製造,張飛每次前來,隨行的都有大明豪強,他們又將在洛邑城的所見所聞帶回去,更多的人在洛邑城客棧長租。

不是沒錢買房,而是李奕之提前佈局,對買房的稽核極嚴,這些外來者幾乎不可能在洛邑城中買房。

有鬼才發現盲點,在花樓包個姑娘,一年的花費比住一年的客棧還要低,而且還有姑娘作陪。

“吃我一矛!”

張飛怒喝,一擊將對手打倒在地,靠著蛇矛支撐著自已在原地大口喘氣。

“可以啊,實力變強了不少。”

對手不在意的躺著地上喘氣,在他的不遠處還躺著五個人,都是剛才被張飛打倒的,“阿哥,一會兒兄弟我帶你去吃好吃的。”

“好,剛剛下人通知公子回來了,我有事報告給公子,等我。”

張飛走在熟悉的院子中,回想起自已當初跟著公子殺匈奴,出使諸國,助大明平叛,當時除了他和阿青姑娘,還有七個親兵,再見面,就只剩四個相熟的親兵了,其他都是公子在化龍城招的,只聽過名聲。

“公子。”

李奕之點頭,給張飛倒上一杯茶。

“大明現在怎麼樣?”

張飛一臉喜悅拿出一封信,“這上面有大明官員簽名,他們願成為我大周的臣子。”

李奕之接過一看,上面密密麻麻的人名,心中大喜,上面沒多少世家,因為當初李奕之幫助大明平定內亂時帶著私心,殺了不少世家大族,離開後又交代張飛打壓他們,世家的勢力在大明降到頂點。

“明皇的身體日益衰弱,已經要不行了。”

李奕之馬上打起精神,明皇的孩子現在最大的才9歲。

接下來的劇情就是明天子禪讓給周天子,大周和平吞併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