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大秦,永不會倒!
大秦:家父祖龍,你如何看待 安安好好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我本已在官場退隱了,那天的高唐戰役後,陛下再次召喚老朽和諸位長者,藉機決定了扶蘇成為新帥。
這次的群聚肯定會有大事件!”
王翦頗覺憂慮,他們王氏一族聲譽響亮,威震秦國,竟然連同父親與他,聯手擊潰五國,如今過分插手朝中事務,這實則是危險之舉。
功績太高往往招致猜忌,所以最好的辦法只有讓自已顯得黯淡,才能免遭禍端。
“對了,父親,你知道在咸陽流傳的那個小道訊息嗎?”
“什麼事啊?”
“是一首詩,是今早我無意中聽聞到,是有關公子扶蘇的一首。”
說完後,清秋把當天聽到的事情詳細地說了一遍。
“秦國有百萬披甲的勇士,鎧甲深處是忠誠的內心,向君主示以仁慈和用和平方式降伏敵軍,贏得了軍心。”這是讚揚扶蘇憑藉德行和智慧,不費一兵一卒就獲得了軍隊尊重的好事!
這個小子還有點兒本事,我原本以為他只會大談高論,至於對待我的乖女兒,就是一味的蠻橫了吧?”
王翦憤憤不平,作為岳父,他對女婿自然看不順眼。
這個所謂的公子到底有何能耐,能奪走了自家美若仙子的女兒。
聽著父親的埋怨,清秋臉龐微紅,嬌憨道:”爸,你胡扯什麼呢!”
“不必為他辯護,我知道自家的女兒,委屈有沒有,心裡最清楚。
真他娘地,敢欺負到我女兒頭上,如果不是靠著 的關係,我早就教訓他一頓了!”說到憤怒處,王翦忍不住哈哈大笑。
“你說的……是二哥?”秋兒聞言震驚得捂住了嘴,滿是不敢置信的樣子。
有兩位兄長,長兄王戍,是個書生氣質的人,跟自已的夫君相處甚歡;至於二哥王賁嘛,那還用提!
想了一陣,清秋眼睛靈動一閃。
“爹,您都不去嗎?二哥竟然無聊到做這種事!”
“咳咳,我...我只不過是順道去看看,教訓了兩句而已!”
“爹啊,您真是老小孩兒一個!”
“哼,那混小子欺負我女兒,活該受教訓!”
“既然是為了女兒,為何大哥也受打了?”
“因為皇上大兒子扶蘇和咱王翦的兒子一起在咸陽飲酒,竟被別人打了,若只是扶蘇一人被打,皇上那邊可不好交代。”
望著父親懊悔的神色,清秋忍住不笑,這幾個大男人發起脾氣來還真跟小孩子一般稚氣呢。
還記得那天回家時,夫君一身鞋印,可慘了。
第二天一早醒來,他還記得是二哥將他護送回來,並央求夫妻倆一塊去王府致謝。
難怪當日二哥鬼祟,而祖父滿臉笑容——他肯定心知肚明發生了什麼。
“爹,現在公子待我很好,您別再生出那些蠢念頭了!”清秋輕斥。
“放心吧,你爹我又不是傻子,既然扶蘇小子轉變,何必跟他糾纏不清。”
“但現在的問題是,謠言顯然直接針對扶蘇呢!”
有狂人在黑夜磨利兵器,星辰閃爍暗示帝象波動不定。
天地動盪自此開啟,無需吝惜力量揮灑汗水。
而這尾句尤其刻薄,指出扶蘇憑藉軍隊忠誠奪得兵權後,變革勢如破竹,這是在慫恿皇上與扶蘇父子產生間隙,
並借用皇上的力量除去扶蘇。
真是一場用心險惡的心理攻防戰,巧借他人之力剷除敵人。
王翦淡然陳述。
“啊!公子到底招惹何人,才會遭到如此狠招?”
“傻孩子,扶蘇哪怕再忠厚,只要他的地位擋住別人的路,那些人必定無所不用其極地除去阻礙!
更何況他眼下立下了大功,自然會讓人按捺不住動手。”
“這麼說來,誰得利益就可能是誰的所作所為?”
“這話我並未明說,你也切莫妄言。
有些事情大家心照不宣就好,說開了反而引火燒身。”
這時,王戍匆匆趕來。
“大哥!”清秋立即見禮。
“妹妹,我剛出門打聽到一件新鮮事兒,如今咸陽滿城風雨都在流傳關於扶蘇的誹謗!說他掌握軍權,意圖篡位!哎呀呀,這傢伙,真是一舉動便能扭轉乾坤呢!”
王戍一臉驚愕地陳述。
“大哥,這又是什麼謠言?您剛才還在詩詞裡隱晦,現在卻明目張膽了!後面會不會寫公子很快就不領軍返朝,而是攻打皇宮啊?”清秋瞪著眼睛嘲諷。
“小妹,你怎麼猜測得這麼準?”王戍更加驚詫了。
“咦?真的啊?”
「沒錯,現在咸陽的形勢如同煮開的粥,民間的輿論迅速改變,原本對扶蘇崇敬的人,此刻全部轉為咒罵!」
「啊!該怎麼辦?」清秋明白了他們為何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一來缺乏實質證據,二來能使皇上有疑惑。
更惡劣的情況下,扶蘇的名譽可能因此受損。
此舉簡直是無往不利,因為現在的主角在咸陽並不在場,所以他們可以說什麼就說什麼,沒有任何約束。
「臭小子,說話怎麼急促不安,慢慢說清楚!」秦王翦狠狠蹬了長子一腳。
「啊,爹爹,你不要這樣不公平啊!」
「下次若讓我看到你還恐嚇清秋,我不但會保持公正,甚至可能打斷你的腿!」父親警告道。
「哎,算了算了,妹妹別害怕,皇上下令了,命虎賁侍衛與咸陽令一道調查,傳播謠言者必誅!」
「哼,哥!」清秋回了哥哥一眼。
「皇上下場干涉了嗎?」王翦問道。
「是的,爹,這是皇上下達的明確指令。
」清秋答道。
「這不符合皇上的處事方式,告訴我宴會的詳細計劃吧,閨女。
」
「哦,宴會嘛,一切都由母妃負責,皇上只讓她操持,並派我去替公子出場。
」
「你,替代扶蘇參加,他的座位在哪邊?文臣還是武將?」
「皇上說我和您好久沒團聚了,在宴會上會坐您身邊。
」
「你會坐在我旁邊?」
「是啊!」
「傻姑娘啊,知道皇上此舉的意思嗎?以你的名義出席,卻坐我這邊,你知道這對你會帶來怎樣的危機嗎?
女子參與如此盛宴已是恩賜,華妃當然沒有意見,但你代行扶蘇的席次且在武將高位上,這就等同成為眾矢之的啊!
按我的預判,你一旦到場,針對扶蘇的彈劾文猶如雪花一般湧入皇上的案頭。
屆時,我們王家和蒙家難免受牽累。
」
「啊,怎麼會這樣?皇帝怎麼會這麼做?」
「不是皇上刻意為之,這只是他展現立場的手段,平衡各大軍門世家的立場。
你作為參會者,無疑將獲得極高的榮耀,然而這將讓你在朝臣間面臨各方的指責。
他們會抓住機會推波助瀾!
可能皇上真正目的是警醒所有武將功勳集團,尤其是我們王家與蒙家。
」
「父親,皇上看重咱們家族與蒙家啊,怎麼會這麼做呢?」
「為什麼?想想吧,扶蘇、蒙恬、王賁掌控秦國八成軍隊,你想過這背後的意味嗎?」
「權力制衡之策,在於平衡二字,不是嗎?」
「過來清秋,既然宴會出自華妃的安排,你告訴華妃不用安排你專門的席位,宴會時就留在華妃近旁不離左右。
同時你要記住,以王室成員身份出席,應少與為父和朝廷 互動過多,」王翦沉聲道。
王上期望的是砥礪臣子意志,那麼我們表明立場就足矣,至於接下來的事情,等大部隊歸師之後再說吧!”
“呵,朝堂之人心思難測!秋兒,等到扶蘇迴歸之後,你把這些告訴他,從今往後,不要再去幹預這些紛爭了。”
秋兒聽的一愣一愣,這幾句看似平淡的話語,其實暗含深意,著實讓她驚愕。
“怎麼,感到驚訝嗎?朝堂不過兩字而已,然而背後潛藏的勾心鬥角與腥風血雨卻是數不盡。
我很讚賞秦惠文王時代的相國張儀的一句話。”
“天下熙攘皆為利往,廟堂紛爭只為名留。”
如今的朝堂格局難道不正是這句至理名言所揭示的樣子?朝廷的大臣助力大秦一統天下,也藉此揚名於世。
爭奪地位,獲取利益,青樓倡館間的柔情厚意比起朝堂的明爭暗鬥顯得純淨得多。
因此,我希望你往後萬萬不能再攪合進去。
以前是看輕扶蘇,但現在看來,他對這類事務應付得遊刃有餘。”
“今日父親要去參加晚宴,也許在這尋常之夜,宴會的一舉一動將決定我大秦未來的發展之路。
六 族覆滅,到底是遵循古訓還是開創革新?這一切,必定引發新一輪的激烈較量。”
……
這是一個過渡章節,略顯平淡,需要為扶蘇重回咸陽作伏筆。
秦國吞併六國,是要沿用周朝制度進行分封諸侯,還是要革新出一套前所未有的集權體制,這成為了爭議的核心。
秦朝廷堂的守舊派與激進的革新派之爭,勢必要掀起一場堅守傳統與倡導革新的劇烈碰撞。
且看秦王將以何等霸業掃清各方紛擾,建立空前絕後的龐大帝國。
二千年的歲月流轉,扶蘇與秦王此次的重逢,又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讀者朋友有任何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夜色降臨,儘管咸陽城經歷了白日的風雨變幻,民眾間的歡愉氣氛卻毫無減損。
月光下的咸陽披上了節日的新衣,街巷兩側掛著燈籠裝飾出星星點點的燈光,連同那匯聚成河的光亮,照亮整座城市。
今夜宵禁也被解除,人們穿梭在喧鬧的集市裡,孩童的笑聲和銀鈴般的歡叫回蕩於城市上空。
點點燈火照耀著咸陽的道路,同時也映照在百姓們的臉龐上,洋溢位最淳樸的笑容。
今晚是大秦統一後首個輝煌夜晚,充滿無限的光明與生機。
秦王嬴站於咸陽宮塔頂,俯瞰全城的繁花盛景。
那璀璨燈光在他眼底流轉,雖身處高空,仍能感知秦國臣民們此刻的喜悅輕鬆氣息。
這場征服戰爭已走過十餘個春秋,秦國孤軍獨抗六國,表面平靜,實則承受巨大的壓力。
雖然征戰中不乏挫敗,但在百萬國民堅定的支援下,
大秦,永不會倒!
而國家的壓力自然也會擴散到國民個體,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對每個人來說,也重如泰山。
然而即使如此,他們仍堅韌不屈,他們的丈夫,他們的兒子,他們的父親,個個毅然走上前線!
他們用血染紅了秦國的威嚴,書寫下萬里的疆域!
“秦國雄兵英勇,共擔國難!”
“血未流乾,誓死抗敵不止!”
難以揣測在兩千年前的那個歲月,秦國民眾持有著這樣堅定不移的決心和信念。
秦國,無論後世如何評判,它的偉業永載史冊,創下了空前絕後的統一。
秦王注視著咸陽微弱的火光,內心猶豫不決。”秦國百萬大軍,究竟應停戰還是南征?”
君王似乎舉棋不定。
就在這時,趙高前來報告:”啟稟王上,朝中的官員大多已到場,晚宴也準備好,是否現在開宴呢?”
“人員齊全了,那我下去罷。
華妃呢?”
“華妃在寢宮中等候王上。”
“知道了!”
此刻的皇宮內殿熙熙攘攘,僕人們穿梭捧上精美食餚,一派熱鬧景象。
朝廷大臣,武將、文臣分列兩旁,清晰劃界。
王翦與蒙武手執令牌走入大殿,群臣紛紛起立行禮,恭敬喊道:
“恭賀老將軍!”
“見過老將軍!”
“多謝!”
“嘿!各位大人物沒忘記咱這倆老人吶,哈哈!”
王翦緩步進入大殿,看見 見他神色專注,忙上前說道:”老丞相,您在思索何事?這麼大歲數了,還在這麼辛勞,可別先我一步離開!”
“嘿,難得見你這個老骨頭現身,不必過分擔憂。
你尚在,我哪敢先行退位啊?”
“呵呵,看來您學會說笑話了,丞相以往可比頑石,又臭又硬!”
“這話怎講?”
“你這是什麼意思?!”
“老東西,你懂不懂?!”
“這才是真正的丞相嘛,我喜歡!”
秦國皇室貴族目睹文武大臣如此親暱互動,面色不豫。”文武之間過分親近,這不是好事,渭陽君,你怎麼不去提醒 ?”
“少說一句!老將軍王翦豈容你隨意指摘?與其在背後煽風 ,不如自已言行檢點!今兒,宴會是用來慶祝的,若有人 ,
“你以為只有你會說話嗎?魏陽侯難道不清楚?可老將軍都已經親自前去向老將軍道謝,你覺得你在搞什麼鬼,若非你出身皇家血脈,你現在什麼都算不上!”這是胡亥的聲音。
“十八兄,住口!”
“大哥,我可沒說錯。
老將軍退出軍界已經兩年,今日參加宴會,卻被別人指點評說,弟弟怎麼能忍受這種氣焰!”胡亥一說完,那邊就再無了聲音。
而此時,一些將領們也注意到這邊,紛紛向胡亥投來讚賞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