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還有什麼要說的嗎?”

“扶蘇公子感激君恩,託我向您表示,定會以雷霆之勢取得勝利,絕不讓您失望!”

“嗯,這孩子不錯。”秦王微微一笑,看向滿臉焦急的華妃。

“只有一句話要傳話,還要和華妃說什麼?”秦王接著問。

“確有此事,扶蘇公子要我轉交給華妃娘娘一封信!”傳旨太監從懷中掏出一卷布匹。

“是書信嗎?請給我!”華妃立刻起身,但發現自已失禮,立即雙膝下跪:”懇求王上的諒解!”

“無妨,母愛無私,這本是人間最深情的行為。

母親怎能不關心孩子的事務?華妃,拿著信吧。”秦王溫和道。

華妃顫抖著手接過信,卻被秦王阻止。”愛妃,先不要著急,我要處理政務,讓人護送你回去。”

“是!”她心存感激,向秦王躬身致意,”奴婢這就退下。”

離開書房後,羋華急匆匆地趕回自已的居所。

沿途中,她感受截然不同於疾病纏身時的狀態,無論是宮女還是嬪妃,對她都無比恭謹,行禮如儀。

母憑子貴,在臨淄,她的兒子被冊封為主帥領導六十五萬兵馬之事已廣為朝廷知曉,宮裡的情形更為顯明,看到自已兒子的表現,儘管喜悅,對於其他宮中嬪妃的示好卻並未表現出欣喜。

危難關頭,她清晰記得兒子被貶離開咸陽時那些人的冷漠態度,唯有她的兒媳始終關懷備至。

提到兒媳,剛送上糕點就擔憂起扶蘇的情況,於是前去找秦王詢問,這一去卻耗費了一個時辰……清秋恐怕等得急壞了,都怪秦王……此刻,她不禁加快步伐,急於一睹兒子寄來的信,整整一年,盼望著這個時刻的到來。

這一年,從怒犯龍顏、被迫離京出使至臨淄建功封帥,扶蘇已度過無數磨礪和戰鬥,母親怎能想象那背後的故事和他在嚴苛的戰場所受的錘鍊?對他,她的關愛和擔憂如影隨形。

這封信,她期盼已久。

自從臨淄失守後,城中的政務繁忙無比,特別是在不得擾民的軍令下達後,軍事任務急劇增長,幾乎無暇分身。

扶蘇日夜忙碌在軍務上,明白不能輕忽,以免動搖秦軍軍心,這個職責他絕不含糊。

夜已深,疲憊不堪的扶蘇終於返回自已的住處,疲憊地跌坐椅上。

寂靜的深夜裡,他下意識地尋找桌子上的那杯熱茶。

摸索了許久,卻找不到那可以驅散疲倦的香茗。

桌面明明擱置著茶杯,只是茶水已冷卻如冰。

過去三年養成的習慣,早已烙印於他的身體動作中,儘管曾經那個為他斟滿熱茶等待的人此刻已經不在。

三年裡,他們的婚事是由父親直接安排的,那位素未謀面的女人名叫王清秋,是名震沙場的大將軍王翦之女,背景非凡,他們的結合是政治聯盟,而並非情感交流。

對這場聯姻,扶蘇心中頗覺苦澀,但他不敢違逆王者之意,自我認為他是政治的棋子,而她,更是無辜。

王清秋性格優雅大方,溫文爾雅且知識淵博,僅僅為了讓自已的身影留在他視線裡久一些,這一點在母親的話語中得以體現。

她是武將世家的女兒,自然不同於尋常的嫻靜女子。

然而,從前的扶蘇只是一名書生,固守儒門之道,他的心中理想伴侶是那種舉止文雅又知書達理的人。

為贏得他的喜愛,王清秋改變了自已,甚至不惜壓抑自我。

王清秋每晚都會準備一杯熱茶等他回家,那輕盈一笑只因能看到他在身邊的每一分秒,哪怕他對她的態度依舊冷淡無聲。

那些溫暖的記憶湧來,讓這副肉殼習慣了歸家後有熱茶陪伴。

但內心深處,原版的扶蘇依然被冰冷佔據。

手中的茶已成冰涼,此時,若有機會,他真想朝那個昔日的自已一巴掌揮去,這樣的善待換來的竟只有無動於衷,真是鐵石心腸的極致!如此深情的關懷都無法打動他,扶蘇,你的確讓我另眼相看了。

真希望你能有堅韌的性格,那樣我或許不會選擇穿越到這個時代,既然命運將我牽來這裡,我就定要在此改變些什麼。

握著碎裂的茶杯,扶蘇眼中閃爍堅定。

他告訴自已,他就是扶蘇,而那個溫柔細膩、心存憂傷的女子清秋,將是他無法忘懷的存在。

在遙遠的記憶角落裡,王清秋正是自已摯愛的妻子,這一生中,無論如何都要緊握她的雙手,這大概就是夢中醒來後的深切覺醒!

在秦國咸陽的皇宮內,還有深疼自已的皇太后,記憶裡自已被流放到外時,皇太后內心的憂慮定是無盡。

每憶起過去的點滴,在寂靜的夜晚,都使得扶蘇心生愧疚、淚盈滿眶。

如同一個漂泊多年的心靈,孤獨且經歷過風雨滄桑,而這些過往的記憶卻給予他一份獨特的溫暖感覺。

想著那個端莊嫻淑的婦人,扶蘇的嘴角揚起微笑,然而淚珠滑落嘴角,帶著一絲苦澀,那種酸楚是清秋已經品嚐過整整三載光陰的痕跡。

清秋,原諒我!

這世上毫無保留、全身心關愛他的,僅有這兩個女子,以前的我讓她傷感落淚太過頻繁,尤其是清秋,幾乎可以說是殘忍和刻骨銘心。

深切的思戀攪擾著扶蘇,讓他無法平靜。

他又端起另一杯冷茶一飲而盡,簡單包紮好傷口後,移步走到書房,提起毛筆在簡陋的竹筒中留下字句。

月光皎潔如霜,時光匆匆流淌,每一字句傾訴著內心深處的情感,但是,僅是那些竹簡遠遠不夠表達,書桌的下面就堆滿一疊又一疊。

放下手中的竹簡,他知道,數量太多了,這樣一封簡信絕無可能送到她的手中。

無奈之餘,他取出一方白色的手絹,才寫下真正意義深遠的書信。

皇宮裡,王妃華妃的寢殿內,一位女子神情焦灼地不停走動,潔白面板映照出她嬌俏的容顏,眉間的哀愁更增添了幾分柔美——那正是王清秋。

“哎呀,清秋姑娘,你不要再亂跑了,歇一歇嘛。”身邊一個裝扮成侍女的姑娘蹲在地上勸說,無所事事的模樣卻難掩焦慮。

“小月啊,你知道的,公子因得罪皇上,已經被驅逐出宮了。

現在王后去打聽訊息,要是皇上看不見他滿意的一面……”清秋的聲音充滿憂慮。

“真是造化弄人,你說的 ,那個薄情寡義,鐵石心腸的傢伙。

清秋姑娘日復一日的對他忠誠付出,卻換來了他冰冷的眼眸,真令人憤慨。”小月心中充滿惋惜。

清秋的臉色頓時黯淡下來,的確,三年了,明明是夫妻一場,如今卻似仇寇對立。

兩人能說的話似乎屈指可數,黑夜裡只能看到他空洞的目光中無盡的疏離。

公子,究竟為何待我這般冷酷無情?

“好了,小月,不必再說。

縱然 如今如何,母后對我始終關愛,這就夠了。”

清秋淡笑著寬慰道。

“你說的那個傳言,關於 的那些英勇行為,在戰場為臨淄百姓 、拯救六十萬人……”小月話鋒一轉,繼續說道,”聽說他在賜婚之前還有其他心儀的人選,你要小心提防哦!”

聽著小月的話, 緊緊蹙著眉頭,顯得惶惑不安,於是小月急忙安慰道:

“別擔憂, 本是你家 婚由皇上欽賜,花轎盛舉,名份尊正的正妻。

公子最重規矩,不會做出那樣之事的!”

聽見小月這句話,清秋的面色更加顯得蒼白。

公子本來就對她態度淡漠,對於這場婚事更是心存不滿。

倘若公子在立下戰功後, 獎賞於他,那時他又提出休掉自已,那清秋豈非只剩死亡一條路嗎?想到此處,情緒再忍不住,兩行淚水落下。

“傻孩子,笨丫頭,都是小月該死,嘴巴太賤了,不小心說了不該說的話,不許哭!”

小月趕緊奔到清秋身邊,輕輕地攬住她。

兩人從小一起長大,彼此更像是姐妹多於普通主僕關係。

正當這時,宮門外傳喚聲響起:”清秋,清秋。”

清秋拭去眼淚,露出一個強裝的笑容,還不忘詢問小月道:

“怎麼樣,沒有問題吧?你看得出我剛剛哭過嗎?皇后身體不佳,我不能再讓她擔憂了啊!”

“沒事,沒事,你太好了!真的看不出來,一點破綻也沒有。”

得到回覆後,清秋急忙應道:”母后,您去了這麼久,王上為難你了嗎?”

華妃臉龐微紅,揮手示意侍女們退下,只剩下華妃和清秋留在殿堂內。

“有些事情耽擱了一下,你看看,這是蘇兒來的信。”說著,華妃展開了布匹。

“公子他回信了!”

清秋心下驚喜,連忙接過信紙展開,只見上面寫著:

“恭請母后的不孝子扶蘇叩拜,信中有情書無言。

前些日孩兒冒犯父王,已被貶至邊塞燕地,匆忙告別,未能告慰母心,孩兒罪該萬死。

如今齊都淪陷,我用自已的身體阻擋烽火,以情感平息戰事,令六十萬臨淄百姓免受災禍!母后毋須掛念孩兒,反是您體弱多病,兒未能盡職陪伴,請安心休養,無論悲喜、言行皆要保重!

已央請內侍,向父親求恩,望御廚選用滋養品調理,切莫忘記服食!此信無法言盡百態,待歸期至,必以人子之儀向您致歉。

別掛念,願母安全!”

華妃皇后望著信上的字,手顫抖不已,已是泣不成聲:”這個混小子,出趟門就這樣輕浮,還把自已當孩子的母親哄著玩。

明明在外面受的苦都不提一句,就是怕我知道,蘇兒,你也確實長大了呀!”

旁邊觀看的清秋也眼眶微溼,被信裡的深情深深觸動。

但讀完信,卻沒提及身為結髮妻子的自已,心中頓生一絲莫名的苦澀。

分離了一整年,你還是那麼無情無義?

可是,我為你日夜思量,幾乎痛徹心扉,你知道麼?每晚抱著熱茶等待你歸來,可你卻未曾現身。

清秋腦海中不禁又浮現起他昔日冷漠的目光,無一點憐愛之情,如刀切割,直達她的內心。

得知此事,華妃也感同身受,不滿地斥責:”那個小頑皮不知道找塊大的布來,你看這內容寫不下都要漏出去了!”一邊暗中注視著自已的媳婦。

雖然兒子本無可挑剔,但他對妻兒的情感淡薄得如常,時間流逝也無絲毫改善!

“青秋,你放寬心,那小子回來後我定要重重訓誡一番!”華妃滿懷憤怒地說。

僅僅對孃親關愛有何用,妻子同樣需要疼惜,兒子的作為實在叫人生氣!華妃越想越氣。

“母后大人,您就別再提了,他在外征戰勞累無比,我不忍增添他的負擔,母后,請勿再生氣,公子話語雖簡單,每字句都飽含敬母深情,這便說明他心中對您的思念深切啊!”女兒勸解著。

“唉,可憐的孩子,承受如此委屈。”就算局面艱難,清秋依然維護著她的丈夫。

華妃輕摟著清秋入懷,卻意外注意到布匹反面還有字跡,慌忙分開。

“快來瞧,青秋,後面竟然還寫了東西!”

趕緊轉過布匹,幾個大字映入眼中。

看完這一行字,青秋瞬間如被驚倒,幾乎暈厥過去。

“文字有限,情感難全書寫”

“青秋,抱歉,等我回家!”

簡短的話語,卻令積壓了三年的委屈奔湧而出,清秋號啕大哭,女子悲痛的哭音迴盪在大廳每一個角落。

華妃也難以自抑,淚水縱橫。”苦孩子終於等到解脫。”她溫柔擁抱清秋,輕撫她的脊背安撫她激動的情緒。

良久後,清秋顫抖著再次拿起布幅,生怕剛才的一切不過夢幻般不存在。

那些字句醒目地躍於眼前,眼眶裡淚水又湧動不已。

再仔細一看,大字下方,還有兩行情詩。

“秀美佳人,舉止婉約”

“巧遇良人,合我的心願”

淚花再次奪眶而出,而她的臉頰上卻泛起幸福的笑容。

她倔強地擦去淚水,低聲道:

“扶疏山上枝,溼地出芳華”

“子都未謀面,偏逢你這狂生”

對於扶蘇和青秋這對夫唱婦隨的愛情,這裡有個小小的解釋哦!

扶蘇的情詩:

“遇見你這位明麗淑雅的佳人,心絃觸動無比美妙。

此生與你共相逢,即刻深深鍾愛無悔!”

而清秋的回應,以他名字”扶蘇”的隱義,表達了:

“在清秋的時節見得你的秀美,在荷花叢中遇見了你,本意尋找絕世風華的子都,誰料竟是遇上這狂妄的小人。”

這裡的詩詞互動真是既深情又有趣啊,希望大家喜歡!讓我們進入“臣本已竭力將一份額量的食物分成兩半使用,但局勢愈發嚴峻,糧食已近乎耗竭,難以維繼,” 站在大殿門前,齊王仰首觀天,意識到齊國正面臨最緊迫的危機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