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這席對話過後,公子沖默然無語
大秦:家父祖龍,你如何看待 安安好好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不過冥冥中彷彿自有安排,無法逃脫的命運之下,他們在類似的場景下再度相遇。
“我是齊王,要見面的人是誰?”齊王站在城牆上,儘管內心慌亂,表面依舊錶現出堅毅不屈。
“呵呵,來了,將軍,我去定了!”手握令牌,扶蘇單獨策馬直奔高唐城。
他身穿白衣飄逸,騎在駿馬上神采飛揚,看起來根本不像來交戰的樣子。
扶蘇到達高唐城下,翻身下馬,恭謹地行禮。
“秦國長公子扶蘇參見齊王大人!”他莊重地說道。
城樓上,齊王本來心緒不寧,但未料想來人如此禮貌,令他有些吃驚,因為在高唐被困的情況下,他確實佔據弱勢。
“公子無需行禮,您便是秦國的扶蘇公子,真是儀表堂堂,溫文爾雅。”齊王微笑著回應。
“多謝王上的讚賞,王上您的賢明與仁德天下皆知。”扶蘇笑道,順帶恭維了一下。
公子在城頭上暗暗翻了個白眼,這樣的交流讓人誤解成友好的程度,要知道現在是幾十萬軍隊對峙的時候啊。
“扶蘇,快說你的事,兩國關係並未和睦,說完後趕緊走,想打儘管打,我齊國會應戰的!”公子急切地在城樓上叫喊。
“放肆,不許無禮!”齊王呵斥制止他。
“父王,提防其中有詐!”公子擔憂道。
“住口,扶蘇公子以仁德著稱,面對秦軍攻城時,公子為了保全齊民,甚至殺了他們一部分士兵,我銘記於心。
公子既然來訪,寡必將以禮待之。
孩兒魯莽,請公子見諒!”齊王對扶蘇說。
世間有句話,笑臉相迎不好動手,扶蘇對此策略信心滿滿。
“敢問公子到此有何貴幹?”齊王追問。
“王上深知,今日扶蘇非公事出訪,而是誠心誠意與王上探討些私事,關乎兩 事衝突之外。”扶蘇解釋。
“哦,孤願傾聽。”
“齊王大人,臨淄淪陷,我認為是您彰顯仁德的結果,不願百姓受戰亂之苦,然而統一全國一直是我國和大秦世世代代的心願。
因此這場戰鬥無法避免,但您匆忙離開臨淄,家人仍身處困境。
我保證,大軍進入時,命令嚴禁傷及王上的家人,亦不損毀齊國宗廟。
日後我會派人接王的家人至高唐。
即使兩國交鋒,家人應免遭戰禍。”扶蘇闡述了自已的立場。
“感謝公子大仁大義,家人問題是寡人的憂患,沒想到公子如此深具人情味,實在令人欽佩!”齊王感慨道。
“戰爭殘酷,我難以想象高唐之地將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作為一位英名的統治者,我相信您不會願意面對那般慘景。
然我軍六十多萬兵馬已圍困高唐,開戰只會導致更大的悲慘。
故我請求,王上請憐憫天下生靈,考慮和平談判!”扶蘇請求。
“荒謬,你們想要不戰而勝嗎?企圖說服我國俯首,想得太美!扶蘇,回你們秦國去,齊國絕不會輕易屈服!”齊王怒聲反駁。
“啪!”一道清脆的巴掌聲迴盪於戰場上。
“叫你不講話!”
公子捂嘴退下,滿心不甘的樣子。
“大王,和平談判,我同意。
但具體如何進行呢?”齊王開始詢問具體的方案。
“陛下,臣恭請王封您為諸侯,賜予您五百里的領土,尊奉齊國先祖廟宇,安享皇室榮華。
不過請陛下放棄齊國國號,從今往後,世間只有大秦。”
“不可能!公子,你這不是要朕降服於秦嗎?朕豈甘居於這種下賤境地!”齊王憤怒地說。
“陛下,雖齊國看似 ,但您的決定已保下無數生靈。
陛下,臣深知您的抱負,不希望後世指責詆譭。
可是,陛下是否想過,如若堅持抵抗,秦軍終將攻克高唐,到那時,血流成海,死者數以百萬,齊國破碎,宗廟化為灰燼,甚至是您的歸宿亦會陷於血泊,陛下認為,這值得嗎?
秦軍枕戈待旦,為何陛下要堅持抗爭?扶蘇在此,敬請陛下深思,微臣告退!”
離開後的扶蘇,守衛們回報高唐四周的秦軍正緩慢撤走。
齊王站在高唐城牆上,凝視逐漸撤離的敵軍,低嘆一聲。
“衝兒,你覺得痛嗎?”
“父親,孩兒無礙,但心上苦澀。
為何父王要向扶蘇妥協?即便是一場戰役又如何,不正是他扶蘇期望不用武力便可征服齊國?哪有這般容易的道理?”
“唉,這是為了給所有人保留一條生路,尤其是給這裡的百姓。
我明白秦意向何在,但我們連拒絕的權力都欠缺。
今日的齊國落此田地,寡人難以自辯,我們本不想戰鬥,一旦交鋒,恐正如扶蘇所言,血債累累啊。”
“況且,我們真有能力對抗嗎?衝兒,你看得到一絲勝利曙光嗎?蒙恬數十萬鐵甲與我對峙時,就註定了我們的弱勢。
今天秦國增兵,又將何去何從,齊國何以為策呢?”
這席對話過後,公子沖默然無語。
在咸陽宮大朝禮結束之後,秦王回到皇宮料理政務,短短一日,御書房中的竹簡堆積如小山般。
秦王逐一開啟那份份卷軸,裡面的內容大多是各國的重大事件記錄。
當前已有五國歸於大秦,下面的日常政務繁如細沙。
這還僅僅是最為重要的部分,需要由他親自審閱的奏疏。
皇宮門外,一隊侍姬們優雅行進,為首的女子儀態端莊,佩戴的珠寶華貴,彰顯出無盡的華貴氣質。
她斂眉含笑,行走輕盈,然而頭頂繁重的飾品卻紋絲不動,顯得無比的優雅和尊貴,令人不敢直視。
這樣的一位貴婦走向御書房,面容雖然精緻但帶著幾分疲憊,她是大秦的夫人宣後羋華。
原系楚 族女子,因兩國聯合婚禮,嫁給秦王子贏政成為側妃,不久誕下嫡子。
此刻,他的孩子正是在高唐率領全軍對敵齊國的勇者!
受嫪毐事件的衝擊,秦王嚴令後宮不得干涉國事,至今未冊封新的後,導致後宮群芳爭豔,各妃子竭力爭取寵愛以謀取更高的地位。
而羋華因為養育了長公子,被封為了華妃,她的地位在這眾多妃子之上,甚至隱隱有著後宮實際主事者的風範。
然而,當秦始皇二十五年的戰火燃燒到齊國時,因扶蘇在戰爭中直言勸諫觸怒秦王,秦王命令扶蘇赴燕地任職監軍,立即動身。
來不及向他的生母皇太后與妻子告別,王犢侍候了他二十載,兩人一同奔赴燕境。
這種處置方式,或許是對他的嚴厲期盼,期望透過實地鍛鍊讓他有所成,但對於有心人來說,這無疑暗示扶蘇失去了皇帝的寵愛。
作為長子,遠離政治中心被派遣到偏遠之地,無疑是失寵的象徵。
後宮裡,鬥爭殘酷而隱秘,為確保子嗣坐上龍椅,嬪妃們用盡詭計,宛如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局。
表面上姐妹情深,其實心底藏有冷酷的謀算,勾心鬥角猶如暗潮湧動。
皇宮裡,那些年輕的芳華從未綻開,只剩歲月蹉跎,韶華逝去後的落魄哀愁;她們困居深宮,承受著無盡孤寂,生命被禁錮在金戈玉牆之內,一切夢想皆被束縛。
她們低微的身份如同宮廷的附庸,是君主解憂的玩物。
即便如此,她們仍期望受到君主寵愛,哪怕只有一次,那就能提升地位,由奴隸變為貴婦,甚至一躍成為皇后如履平地般的地位提升。
在咸陽宮殿裡,因皇帝尚未立皇后,後宮如同無主之地,明爭暗鬥越發激烈。
扶蘇離朝那一天,羋華察覺許多嬪妃看待她的目光變得不同,那種笑容下面藏著無形的嘲諷和難以言表的嫉妒。
對此,羋華並未太多思考。
自從兒子遠行後,她陷入疾病中,她的扶蘇——那個文質彬彬、品性端正的孩子。
每一個母親都認為自已的孩子無比卓越。
一聲王命將他送到兇險重重的燕地,投身戰火之中,母親的牽掛讓她積鬱成疾。
這段患病期間,除貼身侍女陪伴之外,竟無人前來探望。
她明白那些宮女恐怕都在暗自發笑,甚至是希望她的離去以排除自已在權力之路的障礙。
所幸有她那豁達大氣的兒媳婦悉心照料。
這女孩本是大將軍王翦之女,晚年得來的瑰寶,總是為她帶去新鮮糕點,設法逗她開心。
羋華對兒媳婦極其滿意。
然而,這段聯姻是由王上欽定,扶蘇內心有所不願但又無從抗拒。
他們的夫妻關係並非蜜裡調油,更像是君子間的清淡交往,僅限點頭寒暄、默不作聲,甚至到了後來,兩人開始分床而睡。
儘管如此,羋華仍然數次糾正扶蘇的態度,他卻無動於衷。
反過來,對於這位兒媳,他知道兒子心中歡喜,聲稱兩人的關係相處得和諧無礙。
不過,她眉宇間的隱約愁雲卻掩藏不住,這樣的女子才智在深宅中長期沉浸,會慢慢失去那份鮮活的活力與活潑,成為一個沉思而憂慮之人。
“陛下,華貴妃前來拜見!”門前的內侍通報道。
“嗯,傳她進來吧!”
“遵命,娘娘請進!”
羋華緩步走進宮殿,只見秦王深陷一堆卷宗之中,文書堆積如同小山,宦官趙高仍然在一旁忙碌地呈閱著公文。
“臣妾拜見陛下!”
“好了,華貴妃,免禮免禮,起來吧,你身子素來不佳!”秦王連頭也不抬,一心處理政務。
“謝謝陛下的關心,臣妾身體已恢復不少。”羋華低頭立於大殿下。
“什麼恢復了,你的身體本就虛弱,需好好調養,我已經下令御膳房與太醫院為你的飲食做調整,新增些補益品。”秦王抬起頭來,疲態可見於眼中,隨即轉向趙高下令道:
“你先離開吧!”
“遵命,臣告退!”
秦王站立起來,活動下筋骨,走向一旁的龍案前。
御書房設施周全,考慮到 繁忙,這裡不僅包含了一應辦公設施,甚至在書房深處設有休息室。
“怎麼傻愣在那裡,到朕這邊來!”秦王說著坐了下來,今日的早點還擺在桌上未動。
羋華輕柔地走到秦王身邊,開啟自已的餐盒取出一些糕點。
那是她媳婦準備的,正適合孝敬王上品嚐。
“王上,早膳都涼了,您嘗些糕點解解乏吧!” 羋華優雅地把點心擺在桌上,蔥玉般的手指和細膩的動作無不透出她的韻味,儘管已經成為母親,她成熟的魅力卻愈發引人。
即使經歷了多年的辛酸,那風韻仍舊讓人感動。
“呀~”
忽然,羋華驚叫一聲,秦王已將她溫柔擁入懷裡,輕撫著她的臉頰。
“變瘦了,也顯得疲憊許多,這些年,受了不少罪啊!” 秦王用關切的眼神低語,語氣溫柔。
聽聞此情此景,羋華內心不禁湧起一絲悲涼,瞬間眼眶變得溼潤,強忍淚水的背後,她曾承受了多少不為人知的苦楚,尤其是作為一名楚國公主,在那次秦國伐楚後被冷落,而直到最近她的處境才稍稍好轉。
今天能得到王上這般關注,對她而言已值千金。
但她的堅韌仍在:”王上,妾身無妨,只是陛下太過操勞,這些年太疲憊了!”她顫抖著手,輕輕撫摸著秦王的臉龐。
秦王聞言微微嘆口氣,是的,這些年來,國事繁多,每日處理無數奏疏,審視各方戰爭戰報,大秦的統一,無數人在幕後奉獻青春與熱血,讓他不敢有絲毫懈怠。
他勤奮理政,正是為了維護秦朝的大廈。
做一個稱職的 固然辛勞,成為一國英明君主則更加疲倦。
此刻,秦王才感輕鬆,緊握住羋華的手:”的確,很疲憊,還好,咱們的兒子讓寡人才真正看到了希望,這些都是你的功勞啊!”
秦王開玩笑似的戳了下華妃的鼻尖。
“唔,這和我有什麼關係?全是陛下的教誨之效。”華妃微笑著辯解,卻在內心滿是自豪。
秦王呵呵一笑:”怎麼沒關係,若非你,寡人哪有今日之子嗣?”說完,他又將懷中的女子緊緊抱起,走向書房裡的私室。
“哎呀,還大白天的!”懷中佳人害羞不已。
“大白天怎麼了,普天之下,唯有我能享受這片刻安寧,今個兒,就讓寡人好好寵愛你,華妃。”秦王的話音逐漸帶上挑逗之意。
殿外,滿臉塵土的傳旨使者正雙膝跪地,與趙高眼神交錯,等待秦王的旨意。
大約半個時辰後,御書房內響起秦王充滿魄力的聲音:”傳召他過來!”
“華妃,你這次來莫非是想要助扶蘇那小子嗎?一會兒你就待在一旁聽好了!”秦王牽著華妃的手說道。
“王上,後宮不可涉足朝政的事務。”華妃顯得有些虛弱。
“不用擔心,這並非正式的政治,你可以旁聽。”秦王寬慰道。
傳遞聖旨的太監一夜勞頓,回宮後又在外殿外長跪半個時辰,以致步履蹣跚,被內侍扶持進入大殿。
“臣見過王上,見過華妃!”
“起來吧,傳令入座!”
“多謝王上!”
“有什麼進展嗎?”
“回稟王上,皇命已下達,扶蘇公子接到指令後正在集結將領,商議討伐齊國的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