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能,

守護者的土壤,侵犯失陷的土地。

士卒以誠摯的心肝付出,將帥投身於戰火,

英勇帥氣,長槍上沾染著鮮紅。

王,劍鋒熠熠生輝。

擊破強敵,蕩除倭奴巢穴,

歷經狂瀾湧動,惟堅毅精神得以依靠。

炎黃子孫挺直腰桿,華夏精魂代代相傳!

臨淄雄偉的城門緩緩敞開,齊兵整列隊伍步出,繳械於扶蘇膝前,俯首致敬。

扶蘇抬眼望向那染血的城牆,內心激盪,轉身凝視陣列城下的秦國騎兵,微微頷首示意。

王賁抽出腰佩長劍,舉過頭頂,鋒芒耀眼,照亮劍刃,清風輕輕掀動著秦國的獵獵旗幟。

“自此時刻,唯大秦為尊!”

言出之際,秦軍如同洪潮翻湧般怒吼。

“秦 ,王 !”

“秦 ,王 !”

“進發!”

“鳴號——咚!咚咚!”

號角響徹雲霄,秦軍整齊如矩,昂首闊步踏進了齊都臨淄。

坐在戰車之上,王賁伴隨入城的行列來到城門,”公子,上車,共我一同步入臨淄!今日一戰,皆公子功勳,此事必報大王,懇請您功!”

“王將軍,請代我表彰秦軍勇士,他們終結了兩國百年的戰亂。

不妨設一場慶功盛宴,慰勞他們,但切記,勿擾民眾安寧。”

至於我自已,無需功績,本來就是為了磨礪而來。

身為秦國公子,無所求,為諸位將帥和英勇之師請功是必需,但我暫且不去進城。”

“公子寬容體察,賁代大秦士卒致謝!”

在臨淄城外眺望,望著那矗立的城牆,上面的齊國旗幟被秦兵連根拔去,狼藉拋擲於牆頭。

齊國旗影緩緩滑落,沉沉墜地,混於鮮血中,一個亂世的篇章已然終結!

公元前221年,王賁統軍圍攻臨淄,臨淄軍民無力抵抗秦軍,城門洞開降服,齊國衰頹,從此,天下六國皆亡,唯剩大秦獨尊!

......

齊王建畏戰早潰,拋國逃生。

高唐還有五十萬齊軍滯留,面對敗國之實,齊王建是否會有轉變,臨淄戰役落幕後,秦的輝煌初露,扶蘇能否在這風浪中保全自已,革新大秦?

兄弟們給予更多支援,您的鼓勵,是我勇往直前的力量!

第十八回 凝目世變,護航真理之光

目睹那秦國旗傲立於臨淄頂端,扶蘇並未因此而心感輕鬆,反有一種深沉壓在他的心頭。

新生大國崛起之際,問題無數,加上父王執政中的隱患,諸多問題困擾他思考,他應如何去諫,又如何改變這片遼闊版圖?

他從血水中撿起屬於齊國的象徵,輕輕擦拭去表面汙漬。

此旗,他將永遠留存,用以警惕自已,警示這殘酷現實。

沒想到,他那一細微的動作卻讓旁側的齊國士兵悲從中來,放聲痛哭。

他們的國家覆滅,大秦鐵騎如洪水般將他們吞沒,往昔的輝煌也隨之消逝,遭到羞辱。

然而現在,有人仍在尊重他們,他們的榮譽並未被忽視,這一切都要感謝他,從而保全了臨淄六十萬平民,使他們免受戰火侵襲。

“公子!”八千齊兵齊聲呼喊,隨後整齊跪伏在地上。

扶蘇注視著眼前整齊跪拜的八千齊軍,邁步走向他們,扶起其中一名甲士。

“起來,你們何須行此禮,站起來,你們並未失敗,恰恰相反,是你們守護了臨淄。

哭泣無法解決任何問題,無論秦人還是齊人,同屬華夏族裔。

面對歷史大勢,你們的選擇並沒有錯誤。

但面對外來侵略者,我希望你們仍然擁有今日的勇武精神!”

“我們願意為公子赴湯蹈火!”

“其中有希望解甲歸田的人可以選擇離去,願繼續為軍之人,可加入我秦 營!”

“公子不是曾言,天下一統即停止征戰嗎?我聽聞秦軍建立功勳即可封侯,戰亂已止,如何還能積累功勞呢?”

齊兵提出了疑問,質疑之聲響起。

扶蘇聽到這些回答淡然一笑,人們向上攀爬是本能,他們這些在齊軍無晉升途徑者,此刻有機會入秦軍自然渴望靠著戰功改變命運。

這隊人群中,僅有小部分是因填充軍缺而來,大部分是經驗豐富的戰士,對他們而言,秦 隊可能是他們夢想轉機的最大舞臺。

“各國相互爭奪屬於內部紛爭,但外敵從未忘掉對中原土地的侵掠。

匈奴侵擾就是一個警示,想必不用贅述,趙長城本就防備的是北方之患。

一旦整個中華土地皆納入秦國統治,百姓們得以安居樂業,然而邊界仍將持續鬥爭。

有志為國家付出的,應去邊疆貢獻力量。

秦國按照軍功賜予爵位,不分高低,只 績!

“先與家人團圓,如有心入軍,請找我,秦國會永遠敬重那些為國英勇拼搏的人!”

“多謝公子!”

站於城牆邊,扶蘇目送著精銳的秦軍進入臨淄,秦兵經過他身邊時傲然抬頭,眼神流露出自豪,卻也充滿深深的敬意。

以他秦王儲的高貴地位,能與他們親切交談並贏得城市,僅憑才智之力就攻下一座堅城。

扶蘇的大德之名遠播四海!

駕馭馬車,扶蘇緩緩走進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它是東方政壇核心,也是富商豪傑聚集地。

城市街道開闊,內部規劃規整。

作為儒家聖地的齊國,臨淄的文化底蘊深厚無比,滿城的儒生數不勝數。

儒生手中的筆如利器,但他們又極其清高。

儘管統一後秦王朝仍然沿用法家思想治國,儒生們私下討論分封制和郡縣體制,反對始皇帝。

這令後者怒不可遏,燒燬所有六 籍史書及實用著作。

儘管始皇帝遭受後世千年責難,然而他的豐功偉績顯而易見:統一文字、車軌和度量衡,征伐匈奴,征服百越,修建長城和靈渠,將天下一統的理念深深地根植於人心,對華夏文明的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

誠然,人無完人,但總的來看他的功績超過過錯。

這批儒家學者必須要被收入大秦,他們的見解對治理國家至關重要。

與其讓他們的才智成為對抗的力量,不如運用到國家的建設之中。

撫蘇行進途中,發現城中民眾皆緊閉門戶,除了秦兵,街市幾乎不見其他百姓蹤影。

正當思慮之際,一人疾馳而來通報。

“公子在,大將軍召你前往齊宮商議要事。”

“知道了!”

本欲直往齊宮,但突然一陣哭聲傳入耳畔。

撫蘇循聲找去,看到一處貧窮卻不失體面的人家小院。

院內,一道橫屍地面,齊民跪在一旁,都是家中男子,幾名面目猙獰的秦軍士兵持刀逼問錢財之事,屋內尚有女子哭泣。

一名士卒將女子強拖入屋內,其撕心裂肺的悲泣傳出來,目睹此情此景,撫蘇拳頭緊握,旋即又緩緩放開。

他知道,這就是戰亂的殘酷,軍規雖嚴,也無法阻擋人性的慾望。

面對耀武揚威的秦兵,撫蘇踏上前去,一腿直接踢翻了他們。

“狗東西,誰讓你反抗?老夫劈了你!”

一名士兵揮刀欲斬,然而刀在空中戛然而止,無法再進一分。

“咚!”士兵齊齊伏地。

“公,公子!”

“把房裡的人趕出來!”撫蘇語氣低沉而嚴厲。

“是……是。”幾個士兵戰戰兢兢起身。

“還不快去?!”怒吼一聲,扶蘇催促。

士兵們倉皇而去,將屋內的人揪出。

憤怒的斥罵聲和跌倒聲隨之而起,緊接著是穿著凌亂的秦兵紛紛顫慄地跪倒在撫蘇腳下,畏懼不已。

“呵,還知道怕?你們這些剛進城的人就這樣無視軍令,我大秦豈容此等劣跡?”

此時,一名雪膚女子忽然衝出,絕望嘶叫,竟跳井自盡,這一幕更是引得全場哀聲四起。

屋外,整齊的腳步聲響起,那是督戰營前來支援的人馬。

看到撫蘇,來人立刻下跪:”參見公子!”

撫蘇充耳不聞,來到受驚的人群中,一一扶起。

其中一位青年憤然質問:”公子扶蘇,你曾言軍隊進城不傷百姓,我與你同屬秦國子民,你這就是對待國人的方式嗎?”

“正是如此。”扶蘇自嘲一笑,然後謙恭低頭向眼前的齊民表示歉意:”我,扶蘇,會給予你們一個交代,給臨淄城百姓一個交待!”

撫蘇緩步走近那隊伍的指揮者,手中緊握劍鞘。

“啪!”重重擊打在他臉上,那人嘴巴因被打而鮮血直流,卻連頭也不敢抬起。”啪!”扶蘇毫不留情,再度出手。

“知道我為什麼懲罰你嗎?”問得嚴厲。

“回公子,知道!”對方低聲回應,但明顯底氣不足。

“你知道什麼鬼!”扶蘇怒斥道。

在一場戰爭之後,勝者如盛宴般狂歡,而敗者則沉浸在永恆的恐怖中。

、劫掠,人的罪行在此刻無所顧忌,被無限放大。

扶蘇清楚這些甲士的所作所為,他們是趁秦軍接管臨淄空隙,冒險進行私刑,存有僥倖心理。

他知道這樣的情況在整個城市的陰暗角落持續著,而且上級對此也是預設的態度,能大能小,視若無睹。

但今時不同往日,當他遇到時,絕不再縱容,他的指令已明令嚴禁 擾臨淄的百姓,不得隨意進入民宅,違規必依法嚴懲。

遺憾的是,有些趾高氣揚的勝利將領置法規不顧。

哼,你們以為軍規無用?那我就要讓你們清醒明白它的分量。

扶蘇手持劍鞘敲擊督戰隊士官的面頰,”下次,不僅僅是劍鞘,我會把那些敗壞秦軍名譽之人帶到齊國皇宮大門前。”

“其餘人,履行自已的職責。

如果臨淄再發生此類事情,首當其衝的便是你們,”他的目光嚴峻,語氣不容置疑,”腦袋落地。”

“遵命!”看著公子的凜冽神色,督戰營士官認出,那是秦國那位剛毅果斷的 ,那個至高無上的王者。

慌亂中將秦軍帶走,其他人立刻動員起來,整肅隊伍,準備巡邏守護臨淄城。

剛開始,他們可能還會姑息違法 的秦軍人

此外,高唐還有五十萬齊軍駐紮,這確實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若處理不當,恐怕會造成大規模戰亂。

他與幾位在齊國頗有名望的老儒士一同到達,經過秦軍的組織,已經有眾多齊國百姓集結在皇宮門外觀看動靜。

“嘿,聽說了嗎?公子要懲處秦軍!”

“怎麼可能?秦軍剛打了勝仗,公子扶蘇這就準備過河拆橋嗎?”

“你懂得什麼?我聽說有幾位秦軍士卒違抗命令,私入民宅強搶良家女子甚至傷及無辜,扶蘇公子是為我們齊人出頭!”

“混賬!就應該這樣!這種敗類不死,也虧扶蘇公子了,換了別人,哪裡還會在乎咱們齊人的生死!”

“什麼齊人,都已經六 朝不在,現在都是秦國民眾,說話要講明這個。

否則,說不定哪天就會以‘懷念故土’為藉口找你的麻煩,那才真是冤枉呢。”

“說得對啊,我們現在都是秦國民眾。”

這番言語反映出普通民眾的樸實願望,他們希望得到公平和和平,只要有人能讓他們的生活安穩平淡,他們就會懷有感激之心,這便是民心得向。

作為一名來自兩千年的靈魂,扶蘇深曉民心的重要,擁有它便能得到無盡支援,無論是兵源還是糧食供給,這些都是穩固政權的關鍵。

扶蘇登上戰車,面向士兵和百姓大聲說:

“臨淄的鄉親們,我扶蘇對你們深感愧疚。

當初在秦軍進城前,我承諾絕不擾民、絕不任意徵召,但今日我失信了。

在此萬目之下,我扶蘇甘願以身死謝罪!”

此話一落,周圍的人包括將領和百姓都被這話驚得目瞪口呆,連笑意連連的老者也不例外。

扶蘇跳下戰車,轉向監督軍隊的官吏下令:”愣著做什麼?身為將領,犯錯就得有人負責,對本將軍,行 !”

監戰官員渾身戰慄,趕緊雙膝跪地,怎能如此魯莽,萬一公子出了意外,我家上下還不都被牽扯進滔天罪孽,連皇上都會怒拔我的皮!

“哆嗦什麼?都快刀子拿不住了,何謂軍法執行?!”

“譁~”

一時間,只見扶蘇拔出監督部隊的官方劍刃,擺出要自我了斷的架勢。

千鈞一髮時,一位百夫長從呆怔中回神,飛快攔截下來,單臂接住劍鋒,鮮血立即溢位。

“公子,萬萬不可啊!”

此言一出,場面瞬時炸開了鍋,眾人忙不迭磕頭求救:”公子,千萬不能這麼做!”

“住手!犯錯必須有人負責。

雖我下達了命令,仍有人違反。

要對這些無辜百姓有個說法!”

“公子,您的身份是監軍,士兵觸犯軍規,您至多算管理不清,罪不當死!公子您務必三思啊!”

看著下方的懇求,扶蘇微微動搖,就在這時,那位百夫長眼疾手快,一把搶過長劍。

下方有一位老者道:”公子,你是當今秦王的公子,尊貴的身份不能做這種不當之事!”

“老者的話有誤。

什麼貴胄出身只是虛言,現在秦國是我的天下,凡人皆需遵照國家法律,人人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