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任何後果我會獨自承擔
大秦:家父祖龍,你如何看待 安安好好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旁的秦軍甲士露出驚訝之色。
除了自家秦國,他們未見過其他國度的百姓敢於如此貼近秦軍,還開口請求寬恕。
各國的百姓往往一見到秦軍就會逃之夭夭。
但秦軍並不知道,這全都歸功於扶蘇的命令——大軍所行之地秋毫無犯,且一路宣示王師威德。
他們所駐之處皆變為秦民。
加上秦軍紀律嚴明,嚴格執行軍事法規,這讓他們建立起初步的軍民信任基礎。
況且,秦 隊已經深入齊地。
先前五個國家的經歷教訓深刻——所有對抗秦國的人都被消滅,因此民眾期望能夠尋找失蹤的家人和孩子。
面對眼前的景象,扶蘇眼睛明亮:”當然可以,但他們在臨淄還協助建造城牆對抗我大秦。
他們的行為等同於站在敵對陣營!”
“公子啊,他們這是無心之舉,請饒恕他們吧!”
望著那一地跪拜乞救的無辜民眾,面色蒼白、精神萎靡,明顯是餓到了極限。
“侍衛!”
“喚軍中官吏前來!”
“諾!”一名甲士駕馭著奔騰的戰馬返回營地報到。
“各位暫且先起身休息,這個事不必著急,我已說服有人退守到了臨淄城內,但還有一些人想要頑抗秦軍,這顯然會對你們親人的安全構成巨大威脅。
死的人已然夠多,如果可以避免武力交戰,無疑是最好。
不過此事,還得請諸位多多出力幫忙!”
“願意接受公子的指令!”
“明日,你們需去臨淄城下找尋你們的親人,勸導他們放棄抵抗,告訴他們大秦國是正義之師,並非濫殺無辜的!”
此刻,軍中的傳令兵抵達。
扶蘇對傳令兵說:”你是負責糧草管理的,還能供應我軍多少天的糧食?”
“報告公子,目前剩餘軍糧還能再維持十日調配!”
“十天,已經足夠。
你安排一些軍糧供給這裡的百姓,確保他們能夠吃飽。”
“可是,公子……糧草豈可直接分配予平民,況且他們是齊國人哪。”
“吩咐的事你就照辦,這次事情非常重要。
任何後果我會獨自承擔。
去做吧!”扶蘇堅決的命令。
“遵命!”
“各位父老鄉親,我已讓軍方送來了糧食,明天無論怎樣,請你們務必盡力勸阻自已的親人,臨淄已經無法防守,齊王都已經撤離,如果反抗秦軍,只會帶來更多 !”
“公子大義!”
離開百姓聚集地時,扶蘇的眼中充滿信心。
最初他還對勸降抱著五分的勝算,但現在,再加上親情這張牌,他相信成功機率已達到九成。
兵貴神速,尤其是軍心如堅石,關係到部隊的凝聚力與戰鬥力。
這是不戰而定人心、折兵於無形的心理攻伐。
“兵者,詭之道也,攻城次之,攻心為上。”
扶蘇返回秦軍大帳,立刻與王賁將軍詳談計劃。
走進中軍大賬,只見所有將領已齊聚一堂,整裝待發迎接明日的進攻。
見到扶蘇,眾將連忙行禮問候。
“公子,外頭髮生了什麼大事?還需要動用這麼多糧草?”王賁疑惑道。
“將軍,聽我說。
明日或許能以零傷亡拿下臨淄城,我軍營邊聚集了一大批齊國民眾,他們的兒子或丈夫被齊軍抓來做苦工,這其實是個機會。
我們可在攻城前,藉助民眾之力,進行勸降工作。
據我估計,這有九成的把握會成功,即使不能,齊軍軍心也一定會因之混亂,難以專心應戰。
此事非強力威嚇與溫和勸說皆不可少,對於我們的攻城大業將至關重要。”扶蘇闡述了他的策略。
眾將領沉默後深思,他們都認同這項計策。
無論成功與否,都會對齊軍軍心產生影響。
“好主意,若是計劃得以實施,那麼攻克臨淄的主要功勞應該屬於公子。”王賁笑答。
“怎敢貪此功勞,若無各位將軍明智指引,和精銳大秦士兵拼死奮勇,我又怎能施展出這樣的小小才智呢?”
“公子,這樣高妙的智謀應當多用。
用最少的犧牲換取最大勝利,才是真正的謀略所在啊。”
“呵呵,好啊,公子以懷柔為主導,我王賁便扮演兇頑的角色,文鬥武鬥並施,臨淄必將落入我秦的囊中!”王賁低沉有力的聲音迴盪。
將領們高舉著手臂吶喊:”臨淄定破,大秦千秋萬代!”
......
齊國的元帥,手握長戟,整夜無法安眠。
此刻的夜晚,可能正是他生命的最後一章。
令人遺憾的是,夜空中沒有璀璨的星辰,只餘令人壓抑的黑暗和威壓。
他不懼死亡,但秦軍根本不給讓他光榮戰死的餘地。
他一旦殊死抵抗,秦軍就會屠城。
他可以獻出生命,但卻不能因他一人讓臨淄六十萬無辜百姓受害。
“哎,扶蘇,世人都傳言他的仁德,如今卻如此冷酷。
他不願意哪怕給予將軍體面的死,說要為了齊國民眾,實質上卻拿六十萬民眾當作籌碼來威脅我軍歸降。
但,齊軍甚至都無法獲得反抗的機會,這就是弱勢方的無奈。”
“將軍,決不能屈服啊,臨淄乃國都之地,若降,則齊國危在旦夕。
與其坐視不理,不如拼死戰鬥,至少能讓天下看到齊國仍在做最後的努力,我高唐還駐紮著五十萬大軍,足以振奮軍民的鬥志!”守衛宮殿城門的司馬勸誡道。
“但如果拒降,那臨淄百姓如何是好?秦軍一旦屠城呢?若是如此,我和你,便是齊國之過啊!”橫戟眉頭緊鎖,質詢。
“秦國長公子扶蘇自稱以仁為念,秦軍號稱王者之師。
如果果真大開殺戒,身為監軍的他將身敗名裂,天下之人從此再不會信任秦國。
至於那王賁敢於這麼做,不過是欺人之實罷了。
將軍,你儘管去拼殺吧!”
“戰!”
“轟轟轟……”
“呼呼呼……”
激昂的戰鼓與蒼勁的號角聲驅散晨霧,秦軍的大軍已再次排列於臨淄城牆外。
不論結果如何,這一次,臨淄必被攻破是秦將軍王賁鐵一般的命令。
今日之戰,齊國必然 。
在臨淄的城牆上,齊軍的軍旗依然飄揚,士兵們嚴陣以待,毫不顯露妥協之意。
面對這樣的陣勢,秦軍將領不禁嘆息。”公子呀,如此執著,非要把性命置之度外不可嗎?”
王賁揮手間,戰鼓聲驟停,戰場上一時陷入沉寂。
“成敗與否,現在下定論還太早,我去迎戰。”扶蘇手握令牌,催馬而出,馳往臨淄城下。
昔日激戰後的屍骨已被收集,地上只留下血染的痕跡,對映著昨日之戰的殘酷。
身穿白衣,扶蘇 於兩軍之間,有種超脫塵世般的氣質。
他毫無懼意地現身,昭示他的自信:這次對決,他確信齊軍難敵。
攻城還需他從中調解,確保臨淄不至於遭致命破壞。
若真除掉扶蘇,那臨淄城必將被徹底摧毀。
“將軍,這是你的選擇嗎?你是鐵了心要跟我國拼死較量嗎?””
“公子,我等軍人,國家存亡,怎能跪地乞生。
我只是履行一個軍人的使命而已。
你,連這點機會也不給我們嗎?”
“愚昧忠誠,一統天下乃是大勢所趨,為何還要抗拒呢?華夏的各個民族同出一源,你們頑固抵抗,卻讓臨淄的百姓受累,軍人上戰場無力拓展疆土,下守邊疆無法保障民生,你們簡直無足輕重!”扶蘇在城下大聲指責。
“公子,臨淄的百姓無辜,盼望公子慈悲為懷。
說到齊軍,寧死不降!”
“寧死不降!”
“寧死不降!”
“媽的,一群蠢笨的戰士,有什麼好討論的!我倒要看你們有多堅持到底!”扶蘇氣急敗壞,說出了不敬的話語。
話音剛落,臨淄城側走出一群身穿齊國服飾的民眾,多為老弱婦孺,他們緩緩朝著城下走來。
見到這幕,齊軍士兵拉弓引箭或握刀的手都不禁顫抖。
其中有人眼中看到他們的父輩、伴侶和子女。
“啊,扶蘇,你自詡仁德,兩軍相逢,生死在天。
把無辜百姓帶來只會顯露出你的偽君子面目,這違背天理!”齊國的大將軍氣憤得臉色發綠。
“為了你們,我才置天理不顧,若是沒他們的懇求,我才不會管呢!”
下方的臨淄百姓見到城牆上有至親的人影,忍不住高喊。
“相公,相公,我來找你了,別再打了,我們已經請求公子扶蘇的寬恕,放下武器便可免受處罰。”
“渾小子,給我下來!當完壯丁就變得傻乎乎的,別怕,你爹這就去救你!”
“孩子,你還活著真是太好了,快隨我回家,秦國都打到這裡,咱們該安享太平生活了。”
一時之間,哭喊聲、勸告聲此起彼伏。
扶蘇騎馬緩行,輕聲道:”一群不懂親情的人,自稱禮儀之邦的齊國,難道孝道二字都不識?那些千里迢迢趕到臨淄的老父母,是為牽掛的兒子而來,他們在旅途幾乎飢餓至死,又是為何?還不是為了你們!”
“的確,公子您的援手使我免於死途一條。”
齊國的大將軍望著身邊的守衛,眼神中流露出絕望。
“士兵們,堅守陣地,我們身後可是齊國、是臨淄啊!一旦投降,臨淄將毀於一旦,齊國也會淪陷!”橫戟盡力喚起軍心,試圖挽回頹勢。
“傳令,射箭,把這些叛徒趕下去!”橫戟已徹底狂亂,無視敵我的界限下達射箭命令。
士兵們緊握弓箭,卻久久未發,有個失手者不小心飛出一箭,幸好沒有傷人,但他反而遭到同僚攻擊摔倒。
“可真是敢射了?你們想害死自已爹爹嗎?如此豈不是比禽獸還要畜生!”一位士官指責道。
“就是家鄉親人你們都敢殺害,你們的老父老母不遠萬里而來只為解救困境中的你們,反而是你們兵戈相對?”扶蘇插口,擔心局面進一步惡化。
“沒錯,連箭都不忍心落下嗎?小狗崽,吃了咱們鄉里百家米湯長大的,如今長大翅膀硬了要傷害大夥的女眷了嗎?虧你家大嬸還一直惦記著你,看來你良心都被豬吃了呀!”
秦軍陣列中,一名面色赤紅的一百人指揮官匆忙地收起他的劍。
站在一位嬌美的少女面前,扶蘇問道:”你們為何而戰?是為了齊王嗎?他已經逃離,你們卻被抓來送命,你們可曾想過,家鄉的親人們也在面臨滔天之禍?
這位姑娘,險些受到抓捕官員的侮辱,只因夫君不在身邊。
幸好秦軍路過,才讓她逃脫,你們為國家奮鬥,然而那些禽獸卻對你們的親人下手,想想看,你們倒下後,誰來為他們撐腰?不要再執迷不悟。”
城樓上,一名齊軍士兵焦急地喊著:”秀兒,你還好嗎?都怪我,是我的錯啊!”
少女輕輕抬起眼眸,兩眼噙滿淚水:”許郎為了救我,已經被那些官差殺害,連我們的兒子都險些受害,幸好秦軍及時相救。
否則……嗚嗚。”淚水沿著她的臉頰滑落。
“我奮力在前方戰鬥,他們卻在我的家鄉作亂,傷害我的親人,更可笑的是,救援我們的是曾經對抗的人們,我在保家衛國,但我連自已的骨肉都無法守護。”說完,他便開始解開自已的盔甲。”我不再打,我要回家!”
見狀,雍門大夫抽出了大刀:”停下,你們這是背叛。
齊國有待你們歸隊!穿上盔甲回去。”
“我要回家,大王都逃走了,哪裡還談得上齊國!”
“哎呀!”雍門大夫欲砍向那個逃兵,但被齊國大將軍阻止。
“將軍!”齊大將軍喊道。
“讓他離開吧!是我們齊國虧欠了他。”
持戟者環視圍城的齊軍士兵,他們的戰鬥意志早已蕩然無存,他從他們眼中看到的是對生存的渴望,這意味著,齊國完了!
他看向扶蘇:”公子,你贏了,你的說服力使我無法反對。
有你在,實乃百姓之福。
我希望你踐守承諾,不會濫殺臨淄的民眾!”
“君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好的!全體士兵,放下你們的武器,遵從扶蘇的指令,開門投降,我去履行自已的職責!”
“大齊,我們堅守的大齊!”
“嚓!”手中的利劍毫不猶豫地割向他的頸項。”將軍!”尖叫聲隨後傳出。”嚓~嚓”,雍門大夫及親信的衛士跟隨主人,一同選擇了自我犧牲,他們為至死忠誠的國家赴湯蹈火。
扶蘇下了馬,挺立著身軀,恭謹地一鞠到底。
王賁緩步下車,一拳砸在甲冑上。
“轟!”
整齊劃一的秦軍隊伍恭敬地向他們的將軍致敬。
中華大地從不乏英勇悲壯之士,無數英雄崛起在這裡,那位戰士為齊國浴血奮戰,為蒼生忍辱負重,最終為道義甘願獻身。
他贏得了秦軍的敬畏。
中華對英雄讚頌從不吝嗇,這才能激勵更多英豪為國捐軀,這是一代代華夏傳下的美德。
每當國家面臨緊要關頭,定會祭莫忠烈,祭奠他們的英靈,
即使屍骨如山丘,血流成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