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將軍切勿迷失,扶蘇就此告別!
大秦:家父祖龍,你如何看待 安安好好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好不容易才將秦軍的強大一擊逼退,坐下來還未喘息之際,無數的箭矢猶如狂風驟雨般落下,無情奪走剩下的齊兵。
看著同胞在哀怒之中被密集箭雨奪走生命,司馬內心也悲憤至極:這太殘酷了,太悲慘!
“將軍,你看!”他望向城牆下,又一波密密麻麻的秦軍正席捲而來,自早至晚的激戰使齊軍疲憊不堪。
此刻,臨淄的城破彷彿已是無法避免的命運。
看到秦軍開始攀爬城牆,司馬的危機意識讓他急切下令:”快,潑油!在城牆上灑上燃油!”
“可是,將軍,那樣我們也將會葬身大火之中,”一名同僚惶急道。
“形勢危急,抵擋不了,就潑!”他毫不遲疑地下達指令。
大批火油沿著城牆潑灑而去,正在攀爬的秦軍看到液體潑在自已身上的不明物,心中不禁疑惑:難道僅僅是水就能阻攔我們?有士卒嘗試取些品嚐,隨即驚恐地睜大眼睛。
“媽的,是燃油!齊軍瘋了,快逃命!”
“讓火燒死他們!”
“轟隆隆——!”
臨淄的北城牆頃刻間被烈焰吞沒,照亮半空。
王賁見狀,怒不可遏:”該死的傢伙們,這幫亡命之徒!”
“啊......”
無數秦兵被烈火吞噬,從 上翻滾墜落。
由於燃油的蔓延,整座城牆都陷入烈火肆虐,下方的秦軍陷入火海,城頭上的火勢更是無情擴散。
因高溫的烤灼,城牆結構出現了數不清的裂口。
城中的齊國士兵也在烈火裡苦戰,這招無疑是同歸於盡,足以看出齊人的拼死之態。
城裡的百姓凝視燃燒的城牆,儘管陽光未褪盡天空,卻被戰火映得如同白晝,火光照亮了天地,帶來的不是壯麗的畫面,而是無邊的恐慌和血腥戰鬥。
王賁看著眼前的火光,目光略顯感動。
而扶蘇,則完全被震撼得無法言喻,在火的烈焰中,齊軍將領和士兵,他們高舉齊國的旗號,手舞足蹈,高喊著:”大齊 !”
“大齊, !”
眼淚湧上扶蘇的眼角。
他們是炎黃的男兒,縱然立場相異,但他們在戰火中的行為證明,無論何時何地,華夏都不乏以身報國之士,他們值得我們尊崇為敵對的勇士。
王賁將佩劍重新插回劍鞘,右手錘擊著胸甲,同時,他面前二十萬秦軍仿效著他的動作,要麼捶打自身盔甲,要麼揮砍盾牌,整個陣營響起統一的金屬撞擊聲。
“咚、咚、咚...”
這是他們對抗的姿態,對敵人的敬意與尊重!
狂風怒吼,烏雲低垂壓向臨淄,風勢吹拂下,齊軍大旗被吹得瑟瑟作響,大雨傾盆而下。
大雨淋滅了燃燒的火焰,只剩下滿地的黑灰見證這場驚人大火的發生。
齊軍將領於雨幕下悲嘆:”蒼天!難道是要滅我齊國嗎?!”
在這雨中的扶蘇深知,這並非天降浩劫,而是由於大火引發強烈對流所造成的驟降暴雨。
雨點灑在秦軍陣營,砸在鎧甲和盾牌上發出沙沙響,隊伍寂靜無聲,士兵默默站立,因為所有人都明白,決戰時刻來臨在即。
經過連番挫折,秦軍不會給齊國再次喘息的空間。
...
感謝讀者們的捧場與鼓勵^-^
“核查軍隊傷亡狀況,傷兵立刻後撤!”齊軍司馬停止徒勞地咆哮,大火已成過往,秦國大軍即將全面發起攻勢,他們不容臨淄這座小城再阻礙秦軍進軍的步伐。
“將軍,士兵損失報告出來,還能持劍作戰的不足八千人。”
八千兵馬對決二十萬!
“整裝待發吧,秦軍即將到來了!”
靜謐的雨絲下飄落,輕柔的風吹起,雙方部隊皆屏息靜候,在瓢潑大雨衝過臨淄之後,汙穢之雨如鮮血染紅了城市下的土壤,形成一片血腥之海。
然而無人顧慮,也許下一場戰爭,自已也會淹沒其中。
雨勢漸弱,戰場沉悶氣息愈發凝重。
王賁又一次緩緩拔出佩劍,劍尖直指臨淄城池。
“全體將士!”
“譁!”
一隻手忽然扼住了王賁手中的長劍,阻止了他的號令。
“讓我來吧!”
“秦國已經無暇浪費時間。”
“請賜我一搏的機會,若戰敗,明日攻破城池。”一個青年策馬疾行,握著令牌奔向臨淄。
“李信!”
“末將在!”
“務必護住公子周全!”
“是!”
李信脫離陣列,緊隨扶蘇,扶蘇回身對他點頭示意。
城牆上望見兩人,弓箭手蠢蠢欲動準備出手。
“不許亂箭射來,看見手持令旗了嗎?”
扶蘇站在城樓下喊道:”我是秦國長子扶蘇,你們城主是誰?我有話想當面談判!”
“長公子大人,秦國長公子,會不會設陷阱?”有人質疑道。
“不會,若秦國欲滅齊國何必如此費盡心思。
且是我大秦親王,身分尊榮,何需偽裝?”
“公子請稍待!”
扶蘇身邊,李信滿臉困惑:”公子,秦國已有壓倒性優勢,此舉豈非多此一舉?”
“這多餘之舉!不過,將軍,即便此舉看似突然,但我是深思熟慮的結果。
此刻夜幕已降,我方戰士疲憊交加,夜間行進在視線不清的戰場,恐怕會使我們付出極大傷亡。
更何況,若能毫不費力奪取臨淄,豈非更為妥善。
最重要的是,死者眾多。
如今決戰之時,雙方都會因仇恨而失去理智。
我軍攻克後,為發洩憤懣,是否會發生慘無人道的 ?如此一來,數十萬臨淄百姓無辜喪生,這絕非我扶蘇所願,我需有所作為。”
臨淄城門漸開,一個身影緩步走出,火把微光照亮了來者狼狽的模樣,那正是先前大火所遺留的痕跡。
兩人於護城河對峙,隨從舉著火把,為他們照明。
扶蘇開口問道:”您可是齊國的司馬,真是英勇無敵,恕我不便詢問您的名號?”
對方橫執長戈,恭敬抱拳回答:”愧領公子讚揚,我名為橫戟,乃上將軍之職以保衛齊國。”
“既是上將軍,何不在高唐率領全軍抵禦敵軍呢?”
“奸佞當權,宮廷動盪,君主昏庸無道”橫戟說著握緊拳頭,催促般地詢問,”請公子直接說吧!”
扶蘇毫不繞彎,直言:”我想您明白我的目的,言簡意賅——你應當率部投降,我承諾保障降兵安全!”
然而,橫戟堅定地回覆:”公子言重了,眼看戰事至如此境地,豈能輕言放棄?我們會奮戰到底,以保齊土!我們是齊國戰士,為了齊國獻身!”
“所謂忠誠與榮譽或許對你而言神聖,你的名字將會在史冊上留下忠誠與英勇的記號。
但我請問:你能考慮到城上士卒們的犧牲嗎?你們的激憤之舉將激起門外二十萬虎狼秦兵的怒火,屆時,臨淄將變為人間地獄,你要讓首都遭受毀滅、六十萬百姓為你陪葬嗎?”
故意高聲喊出:”齊王和其他官員已棄守而遁,那麼你的忠在哪裡?用無辜百姓的生命換取你的英名,後代真的會稱讚你嗎?不,你是齊國的罪魁,你將無顏面對於齊民。”
聽聞扶蘇之言,城上議論四起,齊國士卒不敢置信,王室竟然臨陣棄城。
一時之間,他們向下方將領發出質詢。
橫戟面紅耳赤,知道扶蘇所述之事並非危言聳聽,他可能讓整個城市面臨毀滅。
提到君主的逃跑已令軍心動搖。
這位曾經的上將軍彷彿衰老了許多。
“公子,請再給些時日考慮如何?”他語帶懇求。
“推遲時日,是在期盼高唐救援是嗎?可有這樣的選擇呢?我為秦國公子,僅身為監軍。
明日,整個秦 隊都將攻擊此城,若是沒有我的阻止,臨淄已在戰火之中化為烏有!我倆的對話目標只有一個:救那無辜六十萬的臨淄居民!”
橫戟將軍,我在戰場上已傳達了我的意志,今晚將是最後的寧靜。
我回到秦軍後,會約束我們的行為,至於你,是否該集結力量安葬齊軍的英靈,就由你自已決斷吧!
將軍切勿迷失,扶蘇就此告別!
背對著紛飛夜色,扶蘇身影漸逝,橫戟將軍無力地跪倒在地,彷彿連脊背也被這份無力所抽走。
他被士兵們小心翼翼地抬回臨淄,每一步前行都令他逃避與士兵對視,唯恐發現他們眼神中的絕望或是整個城市的哀傷目光。
他的靜默昭示著他公子所說的無假,齊王已離開臨淄,如今只有他們身處絕境,為一個遙遠的目標而孤軍奮鬥。
黑如烏鴉的夜空,數以百計的秦軍士兵默默地搬運戰友遺骸,與此同時,齊國敞開一縫門,齊軍也出來處理自已同伴的喪事。
在微弱火炬的照耀下,兩個隊伍默默翻找,雖然命運使然,曾經談笑風生的兄弟如今化作永恆安寧,收斂完畢後的兩隊擦肩而過,彼此漠視,宛如路人。
此刻,沉者為尊;現在,他們只求妥善安置好戰友的身軀,才能讓英魂得以安息。
他們聚精會神地執行,深思著未來的某個時刻,他們可能同樣如此安靜等待他人的收斂,以及自已的歸屬之地。
——乘馬緩行,扶蘇朝著秦軍營地而來,望著那一連串數百里綿延的營賬與篝火的溫暖,使他感到家中溫馨。
“李信,我是不是過於猶疑不定?”他忽然提出質疑。
“公子何出此言呢?恕我大膽,以前的公子可能確有猶豫。
但現在,您展現了一個坦蕩的豪傑風範。
普天之下,人皆分楚、齊、秦、趙等區分,公子心中並無這類偏執。
公子以手擋劍,制止即將降臨於臨淄無辜民眾的屠戮,那是大仁大義啊。”
“唉,不過僅是暫時的困境。
明早,是玉石俱焚還是和平曙光,我心中仍無把握。”扶蘇輕嘆一聲。
“可公子已經付諸行動,這就足矣!臨淄將何去何從,現在掌握在他們自已手裡。”李信試著寬慰他。
“謝謝你,李信!”扶蘇微微一笑,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也多虧了公子您的智慧,以殺伐消退暴力,戰爭永不會結束,唯有民眾心向一處才是穩固國家的基石。”
“回去營地吧!”
騎馬迴歸秦軍駐地,扶蘇準備去找王賁,對於阻止他出兵的行為,他深感內疚,那本已是兵家忌諱之事。
步入主營,見王賁正在擦拭長劍。
王賁察覺到扶蘇到來,立刻起身行禮:”公子大人安!”
他對上來的扶蘇道:”公子,關於先前的事情,請原諒我。
以監軍的身份攔阻將領號令是我錯,我甘願接受軍法懲處。”弓身向他致意的他態度謙遜有禮。
“將軍,我們無需再言責備,我考慮後再返回,我承認當時的判斷有欠周詳,那場夜戰視野不清,魯莽攻城必使軍隊遭受不可估量的損失。”扶蘇真誠地向他表示歉意。
而且,臨淄遲早將成為我大秦手中的獵物。
如果我們盲目進攻,大軍控制力下降,一旦發生屠城的慘劇,身處高唐的齊軍必然拼死反抗,那樣事情就複雜了。”
“我只是努力避免平民受傷害,將軍,攻城事宜還需明日繼續準備。
我看那齊國司馬已然失去理智,陷入了瘋狂,瘋人行事難以預料。
我們要防範萬一,若他拼死一搏,我們要給予猛烈的打擊!”
“報告上將軍,公子,我軍側翼發現了大量百姓群眾,是來自臨淄各地村莊的饑民!”
“饑民竟然膽敢在我秦軍營地附近遊蕩,這事查證清楚了嗎?”王賁詢問道。
“我已經徹底核實清楚了。”
“好,將軍您先歇息,我親自去瞧瞧。”扶蘇跟隨哨兵離去,他總覺得這些齊國民眾極為關鍵。
不久後,一支數十人的秦軍騎兵隊伍離開發營地,直趨側翼方向。
遠遠觀察,能看到大約在營地側面兩裡的地方聚攏了許多百姓。
這樣的位置已經非常接近,足以對秦軍營地構成威脅。
若秦軍有動作,這些人會陷入絕境。
靠近之後才發現,這的確是一些身無寸鐵的百姓。
或許是因為長時間的奔波,他們都疲憊不堪,蓬頭垢面。
見到全副武裝的秦軍到來,他們驚恐地向後退了一段距離。
“別害怕,我秦國的長公子在此!”一名士兵報出了身份,盡力安撫人心。
“啊,長公子扶蘇啊!他是個仁厚之人哪。”有幾個年紀較大的老人對身邊人講述道。
扶蘇微笑從甲冑中走出來:”我就是扶蘇。
你們為何到此?這裡可是戰場,武器不會區分誰是誰。”
“大人,情非得已啊。
這些時日, 不斷抓捕壯丁,以抵抗您的軍隊。
現在您帶領大軍已至臨淄門外,我們只是想來看望因反抗秦軍被囚的兒子、丈夫,公子,能否饒過他們?”
“對啊,放過他們吧!”這群百姓當即下跪,連連磕頭懇求饒恕他們的親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