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苦笑不語,皇帝今天下朝後曾單獨召見過,撤銷了他的兵權,說是為了保護。
多年的宮廷生活,讓林晚習慣性察言觀色。取來了筆墨紙硯,默寫了《六國論》和《誰是最可愛的人》,《誰是最可愛的人》篇幅太長,記得不全,記不得部分只能自已編。
擔心皇帝看不懂這兩篇文章,林晚特意介紹了文章的寫作背景,備註上了作者的名字。讓李益告訴皇帝,是從天道門的藏書樓地看到的這兩篇文章,獻給皇帝陛下。
李益對《六國論》讚不絕口,將兩篇文章重新抄錄了一遍,派人送進了皇宮。皇帝看到《六國論》和《誰是最可愛的人》,很快明白了用意,派人將這兩篇文章傳了出去。
河洛城富庶,讀書人比例遠超其他城,更何況是從天翼閣裡傳出來的文章,《六國論》和《誰是最可愛的人》不到半天的功夫就流傳開來,不少學子爭著抄錄傳頌。
隨著兩篇文章流傳開來,很多學子改變了看法,一味求和換不來和平,只會換來敵人的變本加厲。李益找了幾個心腹,喬裝成百姓,混在人群當中,探聽訊息。
夜幕降臨,堵在王府門外的百姓還沒散去,府尹安排了兵丁守在府門外,保護寧王府的安危。李益吩咐管事給門外的兵丁50兩銀子,讓他們負責賣糧食熬粥給府外百姓。之所以不用王府中人,是擔心有人暗中使絆子。
管事特意提高音量,讓在場的百姓聽見,寧王殿下擔心府外的百姓挨餓受凍,好心給了50兩銀子給衙役,讓他們採買糧食給他們熬粥喝。等衙役熬好粥,寧王還好心安排了府中丫鬟幫忙分粥。
吃飯的時候,是人比較放鬆的時候,李益安排的人特意給他們分享了《誰是最可愛的人》裡最後一段。“親愛的朋友們,當你坐上早晨第一列電車走向工廠的時候,當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時候,當你喝完一杯豆漿。。。。。。請再深深地愛我們的戰士吧,他們確實是我們最可愛的人!”
有百姓聽完附和道:“是啊,就是有人替我們在前線打戰,我等才可以坐在這裡安心喝粥。我父親年輕時候走鏢,差點被西黎國的人殺死,幸虧被邊關將士救了。西黎國和我們國家打了很久了,只要他們年成不好,他們就南下打草谷,燒殺搶掠,俘虜宋國百姓去當奴隸。”
人群裡分享西黎國欺壓宋國百姓的事蹟多了起來,不少百姓義憤填膺,恨不得親自上戰場殺敵。隨著溫度降低,不少百姓選擇了回家。少數留著不走的,李益吩咐人生了火堆,保證人不會被凍死。
蹲守在王府前的百姓漸漸變少,到了第二天早上,只剩零星的四五個。李益安排的人起了很大作用,他們讓普通百姓意識到中原王朝和西黎國的戰爭由來已久,並非寧王個人挑起的戰爭。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李益找了一些說書先生,講述西黎國的歷史,講兩國之間的戰爭,講每次南下打草谷,邊關百姓的慘狀。
僅僅三天時間,民間的百姓情緒高漲,皇帝和太子不得不宣佈和談暫停。搬起石頭砸自已的腳,太子只是想利用和談的事打壓李益的威望,沒想到輿論反轉,主戰派佔了上風。
為了扭轉輿論,林晚沒少出力。李益忙著佈局,為在和談中多爭取利益,飛鴿傳書將河洛城的事詳細地報告給了慕侯爺。慕侯爺是三軍統帥,慕寒是慕侯的兒子,被留在河洛城。
舒冉出主意操作輿論,企圖利用百姓來陷害寧王,林晚也想利用舒老夫人的過往還回去。
舒老夫人被擄走後,在土匪寨子生活了半年,在那半年裡,負責洗衣做飯,供山寨中男子取-樂。半年後,被賣到城裡的風月場所,在那裡生活了一年左右,最終被林杏兒贖了出去。
舒家財產被強盜搶劫一空,盧杏兒為了贖回舒老夫人,強行變賣了父親留下的田地。在盧家溝,出嫁的姑娘是沒權利繼承孃家財產的,家中沒有兄弟,歸堂兄弟所有,因為私自變賣孃家田產,盧杏兒和盧家長輩鬧掰了。
舒老夫人回到舒家老宅後,盧杏兒辛苦勞作,供養婆婆。為了給婆婆治病,不惜去碼頭扛大包。這樣有情有義的兒媳,林晚想不明白,她是怎麼做到說拋棄就拋棄的。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只要將舒老夫人在土匪寨和風月場所生活過的訊息放出去,舒老夫人的好日子就都頭了,流言蜚語能要了她的命,甚至能影響她的子孫後代。
林晚坐在窗前,久久不能做決定,她從未忘記報仇雪恨,但是毀了一個女人的名節,比直接要了她的性命更狠。
盧杏兒上樓送茶水,見林晚站在窗前發呆,將茶壺和茶杯放到桌上,上前問道:“掌櫃有心事?”
林晚點點頭,沒有隱瞞,問道:“你說要不要把舒冉母親早年的經歷公之於眾?”
“我尊重掌櫃意見。”盧杏兒對舒冉母親厭惡至極,自然不會在維護她。
想起舒老夫人汙衊盧杏兒和她父親,沒有半點心思手軟,林晚收起了憐憫,嘴角勾起了冷酷的笑意,“等她生日那天帶個老相好去見她吧,真令人期待。”
日子如流水,一去不復返,很快到了舒老夫人的生日。林晚帶著盧杏兒和一位六十歲的老人,拿著請柬去了舒府。
雖然舒冉的流言蜚語不斷,巴結舒府的人還是多不勝數,舒老夫人的壽宴,來個半個河洛城的達官顯貴。
林晚來的比較晚,都快開席了。舒府的下人引導林晚一行人在主桌坐下,皇子的面子果然不一般。
看到林晚,李益眨了眨眼,意思是位置不錯吧。
舒老夫人看到林晚在主桌坐下,訓斥兒媳,“婉兒,你怎麼管理府中下人的,什麼阿貓阿狗就往這桌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