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李英姿:夫君,說好了帶我一起行俠仗義!
大唐:讓你造反,你怎麼成忠臣了 幸福的爬爬蟲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短短半日,透過以工代賑的方法,李佑成功在災民中招攬了兩千多青壯。
這還是經過一輪篩選才挑出來的人,如果不加以限制,人數只會更多。
疏通長安地下水道,根本用不了這麼多青壯,況且每日的工錢也是一筆鉅額的開支。
雖然李佑從頭到尾就沒打算讓自已出這份錢。
早在來雨棚的路上,他就已經規劃好了所有的事項。
首先,給長安排水的總體策略,他參考的是北宋年間劉彝在贛州制定的地下排水系統——福壽溝。
正是因為這條大名鼎鼎的地下溝渠,才使得贛州古城有了“千年不澇”的美譽。
“程世子可曾下地幹活過?”
李佑將第一份規劃草圖交到了程處默手裡。
程處默彷彿想到了什麼痛苦的回憶,苦笑道:“別說下地幹活了,以前為了給我爹抓牛,我在地裡被牛踹過......”
“牛沒事吧?”
李佑哈哈一笑,拍了拍他的肩頭,道:“既然如此,這樁重任交給你本王便放心了。”
他指著規劃草圖上標註的長安各處大型池塘,除了芙蓉池以外,基本所有池塘他都列出了詳細的引數。
程處默的任務,主要是帶人貫通這些池塘的地下溝渠,使得整個“長安溝”形成一套有序的排水系統,最後將城內的積水排入城外最近的大型河流中。
沒錯,“長安溝”就是李佑給長安城地下排水系統取的一個名字。
為此,李佑給程處默派遣了五百名人手:“明日本王會去現場指導,如有不解之處,可將所有問題彙集後再來詢問。”
程處默重重點了點頭:“定不辜負殿下之厚望!”
尉遲寶琳見狀,連忙湊了上來,比了比麒麟臂上那發達的肱二頭肌,自豪道:“殿下可有重任託付於我?”
於是李佑將第二份規劃草圖交給了他,他的任務主要是夯實長安溝的地基結構。
由於要和各種亂七八糟的黏土打交道,所以這個任務可謂又髒又累。
“我爹都說了,只要您以後多讓玉液之冠賣幾壇茅子給我家,什麼活兒我都願意幹!”
尉遲寶琳依舊是那麼的自信。
第三份規劃草圖交到了大舅子李德謇的手裡。
其份量遠比前兩份厚,因為它事關長安溝中最為關鍵的一環——水窗。
水窗,才是奠定長安千年不澇的基礎。
望著草圖上各種密密麻麻的圖形,李德謇撓了撓頭,尷尬道:“殿下,凡紙上所寫,我一個也沒看懂。”
水窗是長安溝中最具科技含量的一環,其結構由外閘門、度龍橋、內閘門和調節池四部分組成。
透過大量的水力學原理計算,結合不同出口、不同水位、不同季節等情況,才能打造最契合長安本土的水窗。
“你只負責督工和調配人力就行,施工上由本王親自操刀。”
李佑也頗為無奈,畢竟目前整個大唐只有他掌握了這一項技術活。
最後的磚拱、濾橋等幾個任務,也被李佑安排了各自的人手。
兩千多青壯轉眼間有條不紊地安排完了。
李英姿見狀立馬急了,嘟著嘴抗議道:“他們都有活幹,那我呢?說好了要帶本女俠一起行俠仗義的呢?”
李佑有心調侃這傻姑娘,道:“那麼敢問這位女俠,您除了舞刀弄槍以外,可有其它傍身之技?”
李英姿想了一會兒,道:“我力氣很大,可以跟他們一起下水挖溝。”
“那還是算了吧。”
李佑當然不捨得她這個未來的燕王妃幹這些粗活,道:“倒是有件大事交給你去辦。”
李英姿一把拽住他的袖口:“什麼大事!”
李佑煞有介事道:“你去災民中組織一批煮飯婆,負責這兩千多人的溫飽問題......民以食為天,你說這是不是件大事?”
李英姿笑了笑,兩頰旋出一雙迷人的梨渦:“吃飯自然是頭等大事。好,由我出馬,保管所有人都吃得飽飽的!”
眼見所有事宜安排完畢,李佑大手一揮,眾人便開始分工幹活去了。
這時,歷經多日的暴雨居然漸漸停了下來。
雲層裡悄悄鑽出了一絲微光。
幾名太監氣喘吁吁找到了李佑:“燕王殿下,您現在趕快進宮去吧,陛下十萬火急點你入宮覲見!”
李佑知道,一定是那三封奏章起了作用。
......
太極宮。
李世民只感覺手上的三封奏章重逾千斤,為了緩解內心的焦躁,他不由得在大殿上來回踱步。
底下的房玄齡和一干工部大臣,此時正交頭接耳議論著,其中就有負責治理渭河的幾名官員。
李承乾坐在一旁,哈欠漫天,百無聊賴,也不知道來的人究竟是誰,居然讓父皇如此重視。
一旁的李泰倒是沉住了氣,閉目冥思,也不知道在想什麼。
這時,李佑匆匆入殿,房玄齡見狀連忙起身,大喜道:“燕王殿下,可算把你盼來了!”
李承乾猛地一睜眼,咦,怎麼又是他?
“兒臣參見父皇,不知父皇此番召兒臣前來,所為何事?”
此刻的李佑古井無波,尤為平靜。
李泰見他這副模樣,嘴角不禁微微一翹——五弟藏得可真夠深啊!
“這三封奏章,可是你親筆所寫?”
李世民晃了晃手裡的奏章。
李佑道:“確為兒臣所寫。”
此話一出,工部眾官員頓時一片譁然。
《論大唐百年治水方略》,果真出自燕王之手!
李世民臉上的神色換了又換,又問道:“如奏章中陳述,朕若命你治水,你將從何處下手?”
李佑不急不慌 ,很快用講人話的方式,重新複述了一遍潘季馴“束水攻沙”的理論。
為了進一步補充理論的完備性,他甚至引用了清朝治水名臣靳輔和陳潢《河防述言》中的不少建議。
望著大殿之中滔滔不絕、口若懸河的李佑,李承乾臉色越來越黑,指甲緊緊扣進了掌間肉中。
憑什麼,他憑什麼知道這麼多!
這個五弟,擺明了和四弟李泰一樣,想搶奪本屬於我的功勞!
一旁的李泰,目光在李佑身上掃了又掃,臉上的微笑卻始終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