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佑剛一起床,就看到燕王府的家丁僕役們正在忙著清理院子裡的積水。

連日大雨,院子裡的天井淌滿了水,水面幾乎沒過人的腳踝。

“雨還沒停啊,這都多久了?”

霧濛濛的天空讓他心情尤為不爽。

用過早膳後,韋文振頂著兩個偌大的黑眼圈,興沖沖前來彙報:“殿下,崔翼把知道的東西全交代了出來!殿下真乃天人,這審訊的法子果然管用。”

崔翼終究沒有扛過催眠審訊的手段,一五一十交代了拐賣馬家莊孩童的內幕。

“揚州刺史崔琰和江州司馬崔璟,皆為清河崔氏人,他二人在暗中運作,使送往兩地採生折割的孩子不曾被朝廷發現。據崔翼交代,今年已有一百多個孩子遭了毒手。”

韋文振說話時,臉上帶著巨大的憤懣。

當他得知審訊結果後,氣得當場抽了崔翼幾個耳刮子!

“背後還有人主使麼?”

李佑知道採生折割是一條龐大的黑暗產業鏈,背後牽涉的利益絕不僅有清河崔氏。

至少僅憑一個正四品的州刺史,遠遠不足以充當背後的保護傘。

韋文振搖了搖頭:“崔翼知道的只有這些,他只負責從京畿一帶將孩子送去揚州。”

李佑臉色凝重道:“把崔翼好生看管起來,本王不希望看到他不明不白忽然死了。”

韋文振聽懂了他的意思,當即調派更多人手去看住崔翼。

誰也不知道,清河崔氏會不會殺人滅口......

李佑又吩咐道:“玉液之冠在南方的分部,優先設立在揚州和江州兩地。”

“屬下遵命。”

韋文振剛出燕王府,迎面撞上了正準備翻牆的李英姿。

那動作熟練得令人心疼,一看就是慣犯。

“外頭雨大,小姐還是從正門進府吧。”

韋文振見狀哭笑不得。

未來的燕王妃身上,怎麼沾著一股江湖匪氣?

李英姿來了,李佑便吩咐下人煮了些點心給她吃。

“我家都快被水給淹了!今天早上,院子裡的兩面土牆突然就倒了,都怪這雨下個不停。”

李英姿坐在爐子旁,一邊烤火烘乾衣服,一邊吧唧吧唧吃著點心。

李佑沒有隱瞞,把崔翼交代的事情轉述了一遍。

“總有一天,我要把崔琰和崔璟的狗頭砍下來!”

她兩旁的腮幫子鼓鼓的,也不知是氣得還是撐得。

李佑笑道:“你和你孃的脾性真是如出一轍。”

風塵三俠紅拂女,當年在江湖中素以嫉惡如仇著名。

李英姿傲然道:“那是當然,我娘可是我心中的大偶像。”

二人正言語間,陰弘智神色匆匆進來了。

見了李佑便道:“有一個好訊息和一個壞訊息,佑兒想先聽哪一個?”

不等李佑回答,李英姿搶先道:“先說壞訊息。”

李佑笑道:“那就先說壞訊息吧。”

陰弘智愁容滿面道:“昨夜渭河水位漲了近半丈,今日一早,果真決堤了,下游的十數個農莊悉數淹沒,數千人被大水沖走,毀壞的農田不計其數。”

“我在那裡置辦的幾百畝良田,這會兒全泡水裡了,一顆秧苗都沒剩下。”

李佑問道:“好訊息呢?”

陰弘智頓時眉頭舒展開來:“秦懷玉傳來訊息說,你在城外種的上千畝稻子,居然半點沒受水災的影響,簡直絕了。”

自從翼國公府成為李佑的勢力後,他當即安排秦懷玉去負責Y兩優957超級水稻的種植。

對此李佑不置可否,這本來就在他的預料之中。

即便放在後世,Y兩優957超級水稻抗澇性,也堪稱雜交水稻中的翹楚。

......

次日。

“啟奏陛下,雨災席捲北方,關內、陝東、隴右各道均受雨災襲擾,百萬黎民無家可歸,淹沒的農田更是不計其數......”

“涇水、渭水決堤,萬年縣轄下清河鎮、峪河鎮已遭淹沒,今年的秋收只怕顆粒無存......陛下,朝廷宜早作決策。”

“陛下,臣在老家的宅子被水淹了,臣在長安的宅子也被水淹了......休說臣,今日早朝,有哪位同僚的靴子是乾的?西市數坊的百姓家,水都淹到半人高了。”

太極殿內,但見李世民坐在上位,聽著百官關於雨災、洪災一股腦地上奏,撫額長嘆。

“難道是朕好大喜功,欲封禪泰山,故而觸怒上蒼?”

李世民發出了靈魂一問。

長孫無忌聞言慌忙跪下:“陛下豈可自咎?此乃天災,絕非人禍!”

百官也齊刷刷跪了下來。

李世民擺了擺手,長嘆道:“都起來吧,爾等都說說,如今雨災水災淹了半個大唐,該以何策應對?”

良久,房玄齡率先出列:“啟稟陛下,臣以為朝廷各級官員宜當早作準備,工部官員調派各州,疏通水道,儘早解黃河水患燃眉之急,涇河、渭河之氾濫水災,刻不容緩。三司上下各司其職,尤以戶部、工部為主。如此君臣上下一心,水災可除。”

李勣也上前奏道:“草原各部也受了雨災影響,薛延陀、鐵勒諸部鮮有異動,倒是漠北吐谷渾,見我大唐北方遇災,近來蠢蠢欲動,有南下窺伺河西之心。”

李世民淡淡道:“慕容伏允的狼子野心,朕隔著數千裡都能聞到!傳令隴右、關西各折衝府,厲馬秣兵,給朕把刀磨好了!”

朝中武將聞言,無不精神一振。

陛下終於要對吐谷渾用兵了!

“房玄齡,法子是你提出來的,戶部、工部抗災諸事宜,朕便交給你去辦了。”

李世民淡淡掃了一眼房玄齡,又對下方的太子詹事于志寧道:“你去東宮告訴太子,讓他代朕巡視涇、渭水道,以安撫百姓。”

于志寧恭敬道:“陛下英明。”

不遠處的魏王李泰聞言,忽然出列了:“父皇,孩兒也想為抗災出一份力。”

眾多皇子中,李世民只讓李泰一人參與了百官朝議,就連太子李承乾也只能老老實實窩在東宮讀書。

“去吧,你有這份心,朕甚是欣慰。”

李世民高興地點了點頭。

皇宮外,滂沱大雨不間斷下著,長安城籠罩在晦暗的天空下,頃刻間褪去了往日亮麗的色彩。

明明是七月上旬,這裡卻冷的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