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誰不知道燕王殿下是大唐第一忠臣?
大唐:讓你造反,你怎麼成忠臣了 幸福的爬爬蟲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眾人還沒反應過來,泉蓋蘇文就已經死於亂刀之下。
李佑也驚詫了半秒。
一代梟雄泉蓋蘇文,就這麼死了?
他冷冷望著動手的兩人:“你二人倒是立功了。”
泉蓋蘇文死前遺言,在場所有人都聽得清清楚——
侯君集果然好手段,一旦見勢不妙,立馬殺人滅口!
“回稟殿下,我二人系潞國公府家僕,潞國公早已察覺泉蓋蘇文狼子野心,特命我二人潛伏其中,相機行事。”
二人平靜地回答道。
“這潞國公是個難得的好人啊。”
一旁劫後餘生的高祺不禁發自肺腑感慨道。
這下就連李德文都忍不住了,轉過身來白了他一眼。
這傢伙能活到現在,真是個奇蹟。
“這就奇怪了,潞國公為何不上報父皇,反倒擅自行事?”
李佑冷笑道。
“事從緩急,泉蓋蘇文今夜便要動手,國公大人還沒來得及上報。”
二人不慌不忙,顯然事先已經料到了這一幕。
“這話你們還是留給刑部和大理寺說去吧。”
李佑深深望了二人一眼,很快帶著高祺離開驛館。
侯君集是秦王府舊臣,早年立下汗馬功勞,又在玄武門之變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李佑很清楚,即便他現在入宮參劾侯君集,他爹恐怕也不會信。
“多謝師傅出手相救,救命之恩,徒兒沒齒難忘。”
馬車上,高祺結結實實向李佑磕了一個響頭。
“你可知泉蓋蘇文為何殺你?”
李佑決定最後再測試一波高祺的智商。
高祺思索半晌後才道:“也許是因為大將軍嫉妒我的才華。”
李佑:“......”
得,這傢伙沒救了。
除了難得的數學天賦以外,智商基本堪憂。
李佑又問道:“回到高句麗後,你有何打算?”
高祺聞言,無比興奮道:“徒兒一定將師傅的學問發揚光大,讓每一個高句麗人都能學習大唐的優越文化。”
李佑搖了搖頭,笑道:
“你沒那個能耐,因為你不是王位第一繼承人。等你的兄長成為高句麗王,他能不能讓你活下去都是一個問題,更別談讓你傳播思想。”
高祺瞬間道心破碎,低下頭喃喃道:“我不想死在兄長手裡,我只想鑽研學問。”
李佑鼓勵道:“等你成了高句麗的王,為師一定將畢生所學傳授於你。”
高祺聽後雙眼一亮,猛地抬起頭來:“師傅說的都是真的?好,我一定會成為高句麗的王!”
李佑道:“你現在過於弱小,沒有為師的幫助,想要登上王位,無異於痴人說夢。”
高祺點了點頭,無比恭順道:“師傅所言極是。”
“你回到高句麗之後,不要參與朝堂爭鬥,只記得八個字就行:閉門不出,韜光養晦。”
“這裡有一本《九章算術》,你拿回去好好學習,有不懂之處,可書信傳回長安,為師自會為你解答。”
話一說完,李佑從懷中取出《九章算術》,交到高祺手中。
《九章算術》雖然是西漢時期的數學著作,但其豐富超前的數學思想,依然代表了現在最高的數學水平,尤其在幾何和代數學方面。
高祺用激動顫抖的雙手接過《九章算術》,喜極而泣:“師傅大恩,徒兒來世願結草銜環以報!”
“報恩就不用了,以後多給為師寄點高句麗的土特產來。等到時機成熟,為師會出手助你一舉登上王位!”
李佑拍了拍他的肩頭,語重心長地教誨道。
......
燕王府。
【高祺成為了你的忠實信徒,你成功扶持了一位高句麗王儲。】
【你得到了國外力量的有力支援,這對你的謀反事業進一步拓展了無限的可能。】
【支線任務已完成,你獲得了獎勵:維生素C。(足量供應)】
李佑也沒有想到,這一個支線任務完成得如此順利。
這一次的獎勵也令他感到意外。
起初,他並不覺得維生素C有多大的作用。
後來,他猛地意識到了一件嚴重的事情。
維C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維生素,而這個時代的人們,只能從果蔬中獲取極為微量的維生素C。
除了治療壞血病以外,維生素C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功效:增強人體免疫功能。
二階段的主線任務是什麼?
是培養一支一千人的精銳武裝!
李佑決定將維生素C用在這一千人身上,進一步提高軍隊的戰鬥力。
至少從身體素質上來說,一支免疫力強大的隊伍,才能稱之為精銳。
......
次日,高祺遇刺一案,很快傳遍朝野上下。
李世民也沒想到,高句麗內部並非鐵板一塊,已經開始有人不滿高氏王朝的統治了。
若非現在大唐的軍事戰略重心轉移到了西北吐谷渾上,他一定會將目光對準遼東,一舉掃平高句麗!
除此以外,還有一件事令他頗為頭痛。
這次立功之人,又是燕王李佑!
李世民實在不知道該如何賞賜。
“啟奏陛下,此次高句麗王子遇刺一案,最後殺死泉蓋蘇文之人,乃是潛伏在他身旁的潞國公家僕。”
“燕王殿下以為此事頗為蹊蹺,故而讓老臣傳告陛下,深究此案。”
戴胄也沒想到,這麼快又和燕王打起了交道。
他也看出來了,侯君集家僕的確有殺人滅口的嫌疑,只是陛下即便看出這一點,也必然不會追究。
果然,只見李世民大手一揮,道:
“侯君集昨夜已給朕遞了奏章,此事不必再查下去了。”
“另外傳朕旨意,令兵部檢點折衝府五十軍士,護送高句麗王子安全返回。”
“至於燕王......來人,去內庫取一對玉如意來,賞賜燕王。”
戴胄聞言,忍不住勸誡道:
“燕王殿下屢建奇功,陛下若無起用之心,豈非令天下人寒心,以為陛下賞罰不明?錯失如此大才,於國於民,乃是一樁千古憾事啊!”
他到現在還記得自已欠了燕王一個大人情。
更何況憑心而論,燕王的能力滿朝文武有目共睹。
讓他為官,難道不是一件造福社稷的好事?
燕王殿下若入朝為官,屆時長安城誰不知道,他是大唐第一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