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要帶大家從猶太人的角來讀《利未記》這卷書。
我們繼續來談談摩西律法的幾個特點,這些律法是一體的,不能夠把它分開來看。,因為所有的律法都是一體的。因為聖潔的意思呢,就是做完全人,全部的法規形成一套完整的律法,只要違背了其中一項、就等於違背了全部。有點像項鍊,只要斷了,珠子就會散一地,項鍊一斷,就全部都散了。這一點很重要,不是守住大部分的規條就夠了。
以前我在皇家空軍當軍牧的時候,很喜歡逗那些阿兵哥,他們以為基督徒的定義就是守十誡的人。我問他們有多少人守住了十誡,卻沒人舉手,他們會說不可能守全部。我就問:那要守幾條才算呢?幾乎每次都回答六條。很有意思,大多數人都這樣想,儘量多守幾條,但是學生只要守六條就行了。其實,只要違背了一條,就等於違背了全部。只要失去了聖潔的生命,那麼就不再是個完全人。這是第一點,接下來我要再講兩點。
第一,上帝沒有為每一條律法提出解釋。為什麼不能穿兩種質料摻雜的衣服、牲畜為什麼不能混種、播種為什麼不能摻雜兩樣種子,上帝喜歡純潔,祂不喜歡摻雜衣料、摻雜種子,祂也不喜歡牲畜混種。因為祂是純潔和聖潔的,但祂不見得會告訴我們原因。
但是,大家都知道,現代人凡事都想知道原因,為什麼上帝不准他們做那些事。有些原因很明顯,也許只是比較衛生,比如跟如廁有關的規條,顯然跟衛生有關,用意就是為了他們的健康著想;又比如有些食物之所以不潔淨,那是因為在那個地區的那種氣候之下,豬隻很容易染病。我們凡事都想知道原因,但我要強調的是上帝並沒有給原因,祂沒有說:這是我禁止你們去做的原因。這一點非常地重要,因為如果你非得知道上帝為什麼給某個命令的話,那就表示你不願意讓上帝替你判斷好壞,你非得要自已來判斷才行。
我太太有的時候必須要對孩子說:因為爸爸這樣講。各位,非得知道原因才肯遵守命令,那麼就不是一個順服的子女,你並沒有信任下這個命令的人。瞭解嗎?這一點非常重要。
摩西律法大多並沒有說明,遵守某些命令或禁戒某些事情的原因。上帝在問:你信任我嗎?如果我叫你去做一件事,你相不相信我有充分的理由呢?你一定要先知道理由才願意去做嗎?還是你能信任我,願意聽從我,相信我知道什麼對你最好?瞭解嗎?
各位,我們現代人大多數都想知道上帝管教的理由,上帝做某些事的理由。如果你能夠說服我,相信這對我好,我就遵守,這種心態的人想要自已當上帝。就像亞當和夏娃當年吃下分別善惡樹的果子,我們想自已去決定和體驗,我們想要自已解決。如果你非得要知道上帝每個命令背後的原因,那就是不信任祂,也不是一個順服的兒女。
整本聖經就好像在在告訴我們:因為爸爸這樣講,你有多信任你爸爸?天父說的話,你願不願意聽。這一點非常的重要。祂要的是順服祂、信任祂的孩子,不是瞭解原因之後才願意去做的子女。祂要的是願意說:主啊,只要是你的吩咐,我就會遵守,您一定有您的理由。
有很多事上帝沒有給我們原因,畢竟祂並沒有義務向我們解釋祂的做法。你或你的家人所遭遇的事,你不見得明白為什麼,重點是:你信任祂嗎?你相不相信祂容許這些事發生,有祂很好的理由?還是你非得要知道原因是為什麼。
這是上帝律法的第一個特點,祂不給原因,但是祂卻是賞罰分明。上帝給不順服的人制定了刑罰,就是懲罰。上帝要求我們順服,同時祂也明白的指出不順服的代價是什麼,上帝並沒有為我們解釋命令背後的原因,但是祂制定了刑罰,而且是很嚴重的刑罰。換句話說,《利未記》26章為我們列出了順服會帶來的許多好處,信任又順服上帝的人會蒙福,並且得到獎賞;但是反過來說,一個不順服的人則會遭到咒詛。
假設我是一個猶太人,我在讀《利未記》這卷書,如果我違背了這些命令的話,會有什麼後果?各位,有三種後果:第一,我可能會失去我的家,我可能會失去我的房子;第二,我可能會失去我的公民身份,我的護照;第三,我可能會失去性命。
各位知道嗎,《利未記》中有15項罪行嚴重到要判死刑,是要處死的。老實說,假如你知道,如果不遵守《利未記》的命令,那麼可能會讓你失去房子,失去你的護照,甚至失去性命,那麼你讀《利未記》的時候會不會更認真一點呢,我想應該會。所以,我希望你們從猶太人的角度來讀這卷書,清楚知道只有遵守命令,你才能保住你的房子、護照、甚至生命。
違背命令就會失去一切,《利未記》更進一步地清楚指出,以色列國如果不遵守這些命令,可能會失去很多東西,尤其會失去兩種東西:第一是失去自由,會有外敵入侵,進而失去自由,等我們看《士師記》的時候、就會看到這件事發生。如果以色列全國漠視《利未記》,這是第一個要面對的懲罰;第二個懲罰是失去他們的土地、被趕出去。第一個懲罰是遭到外敵入侵,進而失去自由,第二個懲罰是被趕出去當奴隸,連土地都沒有了。後來這兩種懲罰都臨到了以色列國,所以,上帝的話是不會打折扣的。祂說:信任又順服我的,就會蒙福;但是不信任我、悖逆我的,必定會遭受懲罰。所以,你如果是猶太人,就會小心翼翼的讀這卷書。
上帝的意思其實就是——唯有聖潔的人,才有真正的快樂。聖潔和快樂密不可分,不聖潔就會不快樂,大多數人都想錯了。其實,上帝要我們今生聖潔、永生快樂,可惜大多數人都想反了,希望今生快樂、永生聖潔。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我們有肉體的慾望,但是上帝要我們今生聖潔、永生快樂。
你可以自已選擇:要今生活出聖潔,可能要忍受痛苦,因為上帝會容許不幸臨到你和你的家人。也許會有痛苦,但是會使你的生命更聖潔。當人生一帆風順時,你會比較聖潔嗎?還是在面對困難時,你會比較聖潔?到了這個時候,你才會真正明白自已的軟弱和需要,再度投向上帝的懷抱。你的品格在什麼時候會進步呢,是一帆風順的時候嗎?還是遇到困難的時候?
《利未記》上說:上帝會在今生管教祂所愛的人,在永生懲罰那些不遵守上帝命令的人。所以,今生活出聖潔,永生就會快樂。
我們從猶太人的角度讀完了《利未記》,現在改從基督徒的角度來看,《利未記》到底要告訴我們什麼?難道我不能再穿這個牌子的衣服了嗎?如果家裡有壁癌我得把房子燒掉嗎?我們要怎麼回應這些命令呢?
各位,先來看看保羅對提摩太所說的一句話,我讀給你們聽,他說:提摩太,你是從小明白《聖經》,這《聖經》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上帝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簡單地說,各位,請你們要記得,保羅指的是舊約聖經。保羅寫這卷書信時還沒有新約聖經,新約聖經中每次提到聖經都是指舊約聖經。耶穌說:你們要查考聖經,為我做見證的就是這經。祂是指舊約聖經。
保羅說,我們可以從舊約聖經學到兩件事:一個是救贖,一個是公義。我們可以從《利未記》學到這兩件事,這是讀舊約聖經的兩個原因:第一,會幫助你明白救贖,給你得救的智慧,你會明白怎麼樣才能得救;第二,會幫助你明白公義,明白如何活出屬神的公義。這兩個目的很明顯。
幾年前,有個牧師問我能不能替他講受難周的講道,那是周間的聚會,一共有五場。講完之後就是復活節的主日,我告訴他說:好啊,你要我講什麼。他說:我要你講十字架,因為最後是復活節,所以我要大家明白十字架的道理,請你連續五天都講十字架。我說:好。他說:那麼請你給我這五次講道的主題。我就說:《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他說:可是我要你講十字架。我說:我是要講十字架啊,我要講《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
後來我講了什麼呢?《創世記》我講到有一個人和他三十歲出頭的兒子,那個人是亞伯拉罕,他的兒子以撒、年紀約三十出頭。亞伯拉罕把他的兒子帶到摩利亞山獻祭,那裡就是後來的各各他、或稱加略山;他準備把兒子獻上,但是上帝在最後關頭阻止他動手,為他預備了一隻公羊,這隻公羊頭上的角被荊棘卡住;於是亞伯拉罕就稱那地為耶和華以勒,也就是上帝必預備,那就是十字架。因為以撒當時成人、可以違抗父親的意思,但是他順服了。
《出埃及記》,我談到逾越節羔羊在下午三點鐘被殺宰,只要哪一家有羔羊的血遮蓋,死亡天使就會越過。
《利未記》,我等一下再講好了。
《民數記》,以色列百姓有一次在曠野中得罪了上帝,上帝就讓蛇進來,他們被毒蛇咬了、生死垂危,就呼求上帝救他們。上帝吩咐摩西在杆子上掛一條銅蛇,豎在山上,那些被咬的人,只要看那杆子一眼就會痊癒。你們都會背《約翰福音》三章十六節,對不對?那《約翰福音》三章十五節呢:摩西怎樣在曠野怎樣舉蛇,人子必也照樣被舉起來。
再來《申命記》,十字架在哪裡呢?這段經節說:被掛在木頭上的人是受咒詛的。《加拉太書》三章再度談到這個咒詛
接下來《利未記》,我講了什麼?就是代罪羔羊
有一幅畫我很喜歡,是霍爾曼·漢特的作品,就是這幅畫,我覺得這是他畫得最好的一幅耶穌畫作。另外一幅畫我不喜歡,你們一定都看過《世界之光》那幅畫,耶穌在叩門,用了三個女人當模特兒,一個畫身體、一個畫臉、一個畫頭髮,穿著主教袍,站在穀倉門外。這跟《啟示錄》三章二十節完全不相干,因為那節經文是講耶穌在叩教會的門。這是霍爾曼·漢特的作品中,我最喜歡的一幅,他在死海岸邊呆了十八個月,在那個盜匪橫行的地區,冒著生命危險畫這幅畫,那邊是摩押山地,夕陽西下時,天空確實會變成那個顏色;那是尼波山,摩西當年死在那裡;這是承擔以色列全部罪債、垂死的代罪羔羊,旁邊是去年代罪羔羊的殘骸。你看這隻羊的眼神,很動人吧。你如果到威羅日光港的美術館,可以看見原畫,很感人的一幅畫,耶穌就是那隻代罪羔羊。
你知不知道猶太人流傳一個故事,這個故事的含意很深。他們說耶穌受死那年,那隻代罪羔羊竟然回到城中,把所有的罪帶回來。
上帝說:你不能用這種方式解決你的罪,現在不行;我有新的方式和新的代罪羔羊,祂會在營外受苦。
各位,我們從《利未記》這卷書學到很多,但是,現在來看看新約聖經是如何應用《利未記》,仔細研究新約如何運用舊約,總會帶來許多啟發。有人說:舊約在新約中顯現,新約在舊約中隱藏。新約和舊約兩者實在是密不可分、相輔相成
新約聖經有幾處直接引用《利未記》的經文,但是有兩段經文經常被引用。一段是: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另一段是:要愛鄰舍如同自已。這兩段經文在新約聖經中不斷的出現,所以《利未記》這兩段經文基督徒一定要讀,並且銘記在心。
但是還有其他的新約經文是以《利未記》作為背景,尤其是《希伯來書》,你非得先讀《利未記》才能明白《希伯來書》。
不要老是按照順序讀聖經,書卷順序不是按年代安排的,當初安排順序的人好像都是把最長的放前邊,最短的放後面,所以長的三卷先知書放前面,短的十二卷放後面;保羅書信也是,《羅馬書》放前面,《腓立門書》放後面。這些書卷並不是按年代編排的,所以你不要老是按順序讀,這樣會讀不通。我建議你輪流讀舊約和新約,可以把《利未記》和《希伯來書》放在一起讀,如果不先讀《利未記》,那麼各位可能就不能夠讀懂《希伯來書》。
我可以告訴各位,我發現新約聖經有九十幾處談到《利未記》,九十幾處,所以這是基督徒一定要讀的一卷書。
但我們要怎麼樣守摩西律法呢?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摩西律法一共有613條,不止是10條而已,那10條常常被貼在教會牆上,其實總共有613條。我們都知道自已不必遵守全部的律法,但是要遵守幾條才對呢?
待會兒會有安息日教派的人來使用這個場地敬拜,他們仿效舊約時代、嚴守第四誡,所以敬拜會在今晚六點鐘開始、在明天晚上六點結束。他們是重生得救的基督徒,都相信耶穌。但是他們相信這條律法要嚴守。
另外還有很多教會教導什一奉獻,我在新約聖經中找不到這個命令,但是有很多教會教導會友要什一奉獻。
那麼安息日呢?很多人在討論禮拜天可不可以工作,許多基督徒主張禮拜天不工作。從人的角度希望能休息,這是很好。另外一個原因是要守安息日,但這是摩西的律法,摩西的律法有這麼多條,我們到底要怎麼守才守得住?每個基督徒都必須面對這件事,這件事變得複雜,是因為耶穌說:我來不是要廢除律法,乃是要成全律法,律法的一點一劃也不能廢去,都要成全。
那麼要怎麼樣成全摩西的律法呢?我們必須問:每一條律法是怎麼成全的?有些律法顯然已經在基督裡永遠成全了,所以你每個主日去崇拜時不必帶鴿子或羊,這條律法已經成全了。每一條律法都會成全,我相信安息日的律法已經為我們成全了,當我們每天停止做自已的工作、開始做上帝的工作,就是進入上帝為祂子民預備的安息。你可以每週選一天視為主日,也可以把每一天都視為主日,但是你不能夠強迫別人在星期天守主日,更別說是非基督徒了,我們在基督裡是自由的。重點是要弄清楚每一條律法如何遵守。
在十誡中有九誡,在新約聖經中的遵守方式就跟舊約聖經一樣,像是不可偷竊、不可姦淫等等誡命,但是,守安息日的誡命則有不同的遵守方式。很多摩西律法在新約聖經中有不同的遵守方式,比如有一條律法說,牛在場上踹谷的時候,也就是說牛在為人工作的時候,不可以籠住它的嘴,因為牛有權利吃它為人辛苦耕作的食物。牛在場上踹谷的時候,不可以籠住它的嘴,你知道新約聖經怎麼樣遵守這條律法嗎?就是付給牧師合理的報酬,《哥林多前書》九章就是這麼說的。保羅遵守這條律法,但是保羅所用的方式不一樣。所以要一條一條來,看這些舊約律法在新約聖經中,可以怎麼樣用更有意義的方式來遵守。
然而,我從《利未記》學到四件事是永遠不會改變的事實,這四個事實對舊約聖經跟新約聖經都非常重要。所以《利未記》這卷書裡面特別強調:第一,上帝的聖潔。《聖經》上最強調聖潔的一卷書就是《利未記》,忘記神的聖潔、人就有禍了。
我寫了一本書叫做《通往地獄之路》,出版後突然有很多本地電臺想要訪問我,每個電臺都問我一個相同的問題,那就是:一個慈愛的上帝怎麼可能叫人下地獄?問多了,我就開始覺得無聊了,但是我通常會先反問他們一個問題,這是我跟耶穌學到的技巧,把問題丟回去讓他們自已去思考答案。我問他們:你怎麼知道上帝是慈愛的?他們聽了都嚇一大跳。你怎麼知道上帝是慈愛的?他們說:這不是耶穌說的嗎。我說:對呀,但耶穌不也講到地獄嗎。你如果相信耶穌,就得要全盤相信祂的話,對不對?耶穌說上帝是慈愛的,也說地獄真的存在,對不對。你非得相信祂說的每一句話,你不能說耶穌這一句是謊話、那一句是真話。這就變成是你自已在判斷了。但是,我說其實耶穌對愛的理解跟人不一樣,人的愛都帶著血氣,但祂的愛是聖潔的,祂的愛大到恨惡罪的地步,很少有人的愛大到恨惡罪的地步
研讀《利未記》可以明白什麼是上帝的聖潔,所以你要學習用敬畏的心來敬拜上帝,聖潔的敬畏,今天的敬拜最缺乏的就是對上帝的敬畏,跟上帝稱兄道弟,卻少了一股敬畏之心。
我去年到西西里的時候,想去爬埃特納火山,那是歐洲最大的一座活火山,直到今天仍然有岩漿不斷流到山下的村莊,但是當時因為積雪太厚上不去。我們從卡塔尼亞機場搭英航離開的時候,駕駛員傾斜機身,飛在埃特納火山的正上方,我們往下看就是火山口,這是我們當時看到的景象,我們往下看那個火山口,飛機側身飛行,我坐在窗戶旁邊,直接面對那個火盆大口,我覺得很有意思,但是心裡忍不住,希望他趕快拉平機身飛回倫敦去,想到火山如果在那一刻爆發,我們就全完了。想到這個,我的胃忍不住一陣翻騰。
有一年,我在菲律賓火山大爆發之前,搭最後的一班飛機離開,之後那個機場就關閉了,因為累積的火山灰太厚。在我們腳底下,有一股巨大的力量,當你看見那股力量爆發,心中會很震撼,聽聽《希伯來書》怎麼說,《希伯來書》說:我們當用虔誠,敬畏的心侍奉上帝,因為我們的上帝乃是烈火。這是直接從《利未記》來的,所以我們在讀《利未記》的時候一定要謹記上帝的聖潔。不只知道上帝是良善的,世人說上帝是好的。沒錯,但基督徒知道上帝不只是良善,祂還是聖潔的。有了這個觀點,看事情會不一樣,我們會知道:不潔淨的不能來到上帝面前,不潔淨的不能接觸到聖潔,不能來到聖潔的上帝面前,但潔淨的可以。各位,這就是上帝的聖潔,《利未記》告訴我們這一點。
第二,《利未記》除了強調上帝的聖潔,很強調人類的罪惡,這是非常實際的,上帝非常瞭解人性。《利未記》是給大人看的書,兒童主日學不會教《利未記》。人性放縱到極致,可以無惡不作,做出逞獸慾、亂倫、迷信等等醜惡的事,這些都是上帝所憎惡的。
“憎惡”一詞的希伯來原文是非常強烈的一個字眼,英文表達不出來,這個詞的意思是令人作嘔、令人反胃、極端可憎。《聖經》所表達的都是上帝的情感,我嘗試找出其他的字眼來形容,但都遠遠比不上原文的強烈,這個詞在希伯來原文中是非常強烈的字眼,上帝一看到人類的罪惡就忍不住想吐,因為神是聖潔的、而人是罪惡的。
人的罪惡不僅僅是玷汙潔淨的,而且還是玷汙聖潔的。像一般所常聽到的粗話,就都是在玷汙聖潔的話。因為世界上只有兩種關係是聖潔的,一個是人和上帝的關係,一個是男女的關係,有九成的粗話都是來自這兩種關係。玷汙聖潔的和潔淨的,各位,這個世界一直在玷汙這兩種關係,
人的罪惡不只是把潔淨的變成汙穢的,而且還把聖潔的變成卑賤的,並且把聖潔的事物當作卑賤的來對待。
基督徒可以從《利未記》學到的第三個功課,就是基督的豐盛。上帝已經提供了潔淨之道,祂的難題是:在提供這條路的同時,如何兼顧公正和憐憫。祂是應該秉持公正來懲罰我們,還是應該存著憐憫來饒恕我們?上帝是公正和憐憫的神,祂必須找到兩者兼顧的辦法。罪惡的人怎麼樣都不能接近神,但是上帝為我們開了道路,祂為我們開的道路是:祂找到無罪的生命,來頂替有罪的生命。唯有這個做法才能夠同時滿足公正和憐憫。
《利未記》有關獻祭的律法幫助我們明白神的做法,獻祭是贖罪。“血”這個字在《利未記》中出現很多次,因為生命就在血中,讓人失血等於取他的命。所以獻祭是《利未記》的重點。
各位,你們還記之前談到的那些祭嗎?每一種祭都可以應用在基督徒的生命中:燔祭指出基督徒需要將自已全獻上;素祭指出基督徒的侍奉;平安祭指出我們在上帝裡可以得到平安,上帝的平安超越人所能理解。這是重生得救、心存感激的人應該要具備的三種特質。
而在接下來的其他的祭中,我們則會看到祂的犧牲。各位,到了今天,我們所需要獻的祭,只有讚美和感謝的祭,應該要恭敬的預備、獻上給神。
但是,這兩種祭則是由耶穌獻上,我們來看看。贖罪祭的意義是無罪的為有罪的頂罪;贖愆祭則幫助我們清楚的明白,這祭可以滿足上帝的公正原則,而且可以滿足一些律法的要求,新約聖經很清楚地指出這點。
最後的一個功課,剛才說我們從《利未記》裡面可以清楚認識到上帝的聖潔、人類的罪惡,還有基督的豐盛能滿足我一切所需,第四個功課是敬虔的人生。
《利未記》教導我們在生活當中,各方面都要敬虔。在猶太人的祈禱書中,有一段上廁所用的禱詞,很好的一段禱詞,為身體運作正常讚美主,為通便順暢讚美主,為輕鬆的感覺讚美主,一面走出來、一面讚美主。西方基督徒會覺得這樣做像是個瘋子,不太屬靈。我上過一些基督徒的廁所,牆上掛滿了經文,旁邊還有一疊靈脩的材料,目的像是要讓我轉移注意力,反正就是要我忘記我正在做什麼、轉而專注在屬靈的事上,各位,我們常常都會這樣,我們常常會去侷限屬靈的層面。可是我告訴你,等你年紀大了以後,大小便失禁的時候,你會後悔當初身體運作正常的時候,沒有好好的讚美主。新約聖經談到我們這卑賤的身體,隨著身體狀況的衰退,我們會越來越謙卑。要知道上帝關心你身體的各個層面,聖潔是全盤性的。所以聖經裡面鉅細靡遺地談到,怎樣把上帝的聖潔應用在生活的各個層面,聖潔的生命是全盤性的,只要有一方面做不到,就不是聖潔。
不過,從舊約聖潔的聖潔到新約聖經的聖潔有兩大轉變,兩大轉變。前面,我們談到聖潔、潔淨和汙穢這三者之間的差別,這在新約聖經中仍然適用。但是在觀念的本質上,有兩個主要的轉變。
第一是聖潔的觀念從物質層面轉變到道德層面,這一點很重要。以色列子民從前就像小孩子,要用教小孩子的方式教他們,比如食物方面,潔淨和不潔淨有什麼差別;可是對於基督徒來說,食物沒有潔淨與不潔淨的分別,彼得在約帕曾經辛苦學到這個功課。各位還記不記得,耶穌曾經說過:入口的不能汙穢人,出口的才能汙穢人。
很多年前,有一個傳道人向一群小孩子講道,我是那群孩子當中的一個,他問:潔淨的汙垢和不潔淨的汙垢有什麼差別。大家一片沉默,他說:潔淨的汙垢在你們外面,只要用肥皂和熱水就可以很輕易地洗刷乾淨;但是不潔淨的汙垢在你們裡面,很難洗乾淨。我們都聽懂了,兩者有很大的差別,他們的重點是衣服和食物潔不潔淨,但是我們的重點是道德上潔不潔淨。從物質轉變成道德,瞭解嗎?現在我們已經不必遵守衣服和食物的規條,但是我們要注意的是,在道德上持守聖潔。
從舊約聖經到新約聖經的第二個大轉變,就是今生的賞罰變成在永恆裡的賞罰。聖潔的人在今生也許會受苦,得不到獎賞。但是焦點已經轉變,因為新約聖經的眼光更遠,人生不只有今生,今生是要為將來在別處更長的生命預備,所以新約聖經說:你的大賞賜在天上, 不在地上。所以聖潔、潔淨和汙穢的差別仍然適用,只不過是適用在道德上,而不是在物質上;第二,順服的人得獎賞和不順服的人遭懲罰,,這賞罰從今生轉移到永生。
《利未記》中記錄了這兩大轉變,所以基督徒讀這卷書會有很大的益處。《利未記》告訴我們四個重點,就是:上帝的聖潔,人類的罪惡,基督的豐盛,還有敬虔的人生。盼望你們讀的時候把他的精神讀進去。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