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之中。
李綱一進門就質問皇帝,為何出爾反爾,已經答應他的事情又反悔。
皇帝無奈地嘆了口氣,說道:“李愛卿,此事並非朕所願。實在是迫於朝中大臣的壓力,朕不得不如此啊。”
李綱聽後,心中一陣憤怒。他深知皇帝的性格軟弱,如今受到他人左右,必然難成大事。
但他仍不死心,繼續勸道:“聖上,當初您可是信誓旦旦地答應了臣。若此時反悔,豈不失信於天下?望聖上三思啊!”
皇帝猶豫了一下,似乎有所觸動。然而,就在這時,李邦彥進到大殿在皇帝耳邊嘀咕幾句,皇帝臉色頓時一變,看李綱的眼神也多了幾分不悅。
“李卿,你先去吧!告訴將士們,只要他們打贏,朕一定不會吝惜賞賜。”
趙桓說完以後,李綱立即向前一步,拱手道:“聖上,如今軍中士氣低迷,非重賞不能凝聚軍心。”
“難道不發賞賜,軍隊就打不了仗?”趙桓看著李綱怒氣騰騰的質問道:“李卿,你難道不知道無功不受祿嗎?朕無功發賞,有罪不罰,如此一來今後誰還會聽朕的話呢?”
“聖上!”
“朕才是天子!”
趙桓氣憤的拍了下桌子,這態度已經非常明確了。
李綱見此長嘆一聲,在行了一禮後,他告辭離去。
他從大殿離去以後,皇帝望著他離去的方向,吐了口口水:“臨陣求賞,分明是要挾於朕,圖謀不軌。虧他居然還把自已說的如此大義凜然。
呸,朕還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說著,皇帝想起了自已那些連吃敗仗的將軍們,忍不住罵道:“若不是朝中無良將,朕安肯受此匹夫之辱。”
李邦彥在一旁趁機煽風點火:“官家聖明,李綱那群人賊心不死,您可要千萬提防。”
趙桓點點頭,目光和善的看著李邦彥:“賢卿,這次多虧有你,不然朕險些被李綱這群人所欺。”
李邦彥微微一笑,“此乃微臣分內之事。不過,官家,李綱在朝堂之上影響力頗大,我們還需從長計議。”
趙桓眉頭緊皺,“朕明白。李綱此人確實有些棘手,但他畢竟是忠心為國,若直接處置,恐引起群臣不滿。”
李邦彥眼珠一轉,“不如這樣,我們可以尋機削其兵權,再慢慢架空他在朝中的勢力。”
趙桓點了點頭,“甚好。只是眼下戰事緊急,還需依仗李綱督軍,此事還得從長計議。”
兩人正商議間,一名內侍匆匆跑來,跪地稟報:“啟奏官家,金兵開始攻城了!”
趙桓大驚失色,“這可如何是好?”
李邦彥獻計道:“官家莫慌,可派人前往金國求和,以暫緩戰局。”
趙桓無奈道:“也只好如此了。只是這求和之事,萬萬不能讓李綱他們知道,不然他們必然會阻撓。”
李邦彥彎腰拱手:“官家放心,此事包在微臣身上。”
此時,城門方面張叔夜正在城頭督戰,宋軍面對城下來勢洶洶的金軍,奮起抵抗。
李綱失魂落魄的回到城頭上,張叔夜急忙上去追問:“李大人,如何了?”
李綱望著他苦笑一聲,張叔夜瞬間明白,李綱這是失敗了。
“混賬!”張叔夜攥緊拳頭,看著城牆上不斷湧上來的金軍勃然大怒:“敵軍兵臨城下,官家居然還吝惜於些許賞賜,如此昏君,大宋亡矣!”
李綱聞言長嘆一聲,搖著頭說道:“如今,你我也只有死戰報國而已!”
金軍當日猛攻城池一日,不克。
第二日御史範宗尹上書皇帝彈劾李綱“名浮於實,有震主之威。”
皇帝收到範宗尹的彈劾後,立即將範宗尹貶出京師,前往舒州擔任知府。
處置完範宗尹,皇帝對自已的貼身內侍吩咐:“將這份彈劾奏摺還有朕的硃批交給李綱大人,請他過目。”
正在城頭督戰的李綱很快收到了皇帝送來的奏摺,看完這份彈劾他的奏摺之後,李綱明白,這是皇帝在告訴他,有人舉報你獨斷專權,朕都替你壓下來了,朕如此信任你,想必你也知道自已該怎麼做。
當天,金兵攻城一日又不克。
夜裡,城頭上宋軍戰心低迷。
“皇上出爾反爾,答應我們的事情又反悔。”
“我弟弟白天為了守城,已經戰死,朝廷連一分錢的撫卹都沒有,此等朝廷令人寒心……”
“要不是為了我的妻兒老小不受金人凌辱,老子造反了那個狗皇帝了!”
“慎言,別讓督戰隊聽到你這話。”
城頭上一隊督戰隊經過,他們早就聽到了這些士兵的議論,但督戰隊並沒去制止的意思。
督戰隊也對皇帝多有不滿,皇帝對軍隊的吝嗇,使得督戰隊也拿不到賞錢。
沒有賞錢,督戰隊當然不會冒的被那麼多丘八記恨的風險去殺人。
督戰隊執法也是很危險的,要是被丘八恨上,要時刻當心遭人家冷箭。
城內宋軍的情況,已經盡數傳到金軍的兩位元帥之手。
完顏宗望看著對面的粘罕:“元帥,城中宋軍士氣低迷,我們已有可乘之機,然汴京實在堅固,你可有什麼好辦法破城?”
粘罕笑道:“我已有良計,想要破城,希望還得放在趙桓剛剛派出的議和使者身上。”
……
不久後,求和的使者帶回了金人的條件。趙桓看完後,臉色變得極為難看。
“金人竟然如此貪婪!”他憤怒地將奏摺摔在地上。
李邦彥卻在一旁勸道:“陛下,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如今之計,只有先答應金人的條件,才能保住社稷安危啊。”
趙桓沉默良久,最終無奈地點了點頭。
得到了皇帝的允許之後,李邦彥立刻派使者前往金營,答應金人先前所提出的諸多條件。
收到了趙桓的恢復,粘罕大喜:“破城有望矣!”
第二日一早,粘罕將他們的議和條件,還有皇帝的回覆用箭射到城牆上,得知了他們的皇帝正在和金人議和,守軍瞬間炸了。
“我們這陣子為了皇帝拼死作戰,沒有賞錢,沒有撫卹,可他居然揹著我們和金人議和。”
“朝廷都議和了,還要我們做什麼?”
“金兵打上來了!”
守軍被這份議和表搞得戰意全失之際,金人趁勢攻城,外城很快失守。
訊息傳到宮中之後,趙桓大驚,急命李綱入宮問責。
面對趙桓的問責,李綱低著頭沉默不言。
“你根本就不是一個將軍,簡直是毫無廉恥,朕將整個汴梁的防務都交給了你,朕幾乎是無條件的信任你,可是你根本無能透頂!”
趙桓歇斯底里的咆哮著,他用盡各種詞彙侮辱人面前這個為他浴血拼殺的宰相。
“好了,朕決定解除你的一切職務,你立刻滾蛋吧!”
罵完了之後,趙桓癱坐在龍椅上,向所有人宣佈,李綱被開除了。
李綱默默地摘下了頭上的官帽,將帽子放在皇帝的桌案上,然後搖搖晃晃的轉過身離開大殿。
李邦彥心中暗爽,李綱走了,只剩一個何慄,這主戰派算徹底完了!
大宋的擔子,還得我們主和派挑起來!
“官家!”李邦彥站出來,看著趙桓說道:“李綱既然走了,那我們得趕快推動和金人的和談,不然等內城一失,我們可就徹底完了。”
皇帝點點頭,主戰派已經全面落敗,他現在只能將所有希望寄託在主和派身上了。“李卿,朕決定立刻任命你為右相,全權負責同金人議和。”
“臣定不辱命!”
李邦彥彎腰拜道。
當日,金軍掃清了外城,並且逐步向內城推進,與此同時進行的是,皇帝派出的議和使者又一次來到金營。
待到使者歸來之後,一份全新的和談條件被放在桌上。
金人新的議和條件和上一份差不多,大概就是要求大宋割讓黃河以北全部領土,開放兩國貿易,派太子做人質,以帝姬和親,賠款金銀若干,宋國稱臣於金國。
不同於上一份的議和條件,這次金人要求大宋方面必須由皇帝親自出城簽字,以展現和談誠意。
看到這份新的議和條件,趙桓表示無法接受。
他當然知道金營是龍潭虎穴,去了可能有去無回,所以他說什麼也不願意親自出城去簽字。
既然趙桓不願簽字,那就只能接著打了。
但是打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宋軍已經丟失了外城,內城岌岌可危。
這仗該如何打呢?
“官家!”左相何慄又一次站了出來,對皇帝說道:“如今局勢危急,想力挽狂瀾,只有重新啟用老種經略相公!”
“种師道?”趙桓眉頭一皺,隨後就如同抓住救命稻草:“賢卿,你是說老種經略相公能拯救大宋?”
何慄點頭道:“老種經略相公深得軍心,官家啟用他,必定能提振低迷計程車氣。只要我們能在內城守上十天半個月,十八王爺也就該回來了。”
“好,朕就依賢卿所奏!”
老種經略相公再一次被啟用,在種師道的帶領下,大宋軍隊計程車氣重新恢復,並且接連扛下了金人數次猛攻。
金人也沒想到,內城會是如此一塊難啃的骨頭。
夜晚,金軍幾個將領聚在一起商議對策,但商量了半天,也沒商量出個所以然。
“我看,我們可以派人去挖黃河,水淹汴京。”
完顏宗望提出以水淹的方式攻克汴梁。
這個提議一出,郭藥師立刻搖頭否決:“元帥,不行,黃河距離汴梁數十里,想要挖通至少也得一兩個月,我們根本沒那麼多時間。
按照目前獲得的情報,十八王爺趙榛正在相州募兵,聽說他已經招募了兩三萬軍隊,這不是個好的訊息。”
完顏宗望看著郭藥師:“那郭將軍有何高見?”
郭藥師盯著面前沙盤上的汴梁城牆,沉聲道:“卑職看,想要攻城希望還得放在汴梁內部,堅固的堡壘都是從內攻克的。”
粘罕不耐煩的說道:“你他孃的有話就說透了,別老在這賣關子。”
郭藥師長嘆一口氣,說道:“很簡單,聯絡一下我們在汴梁的內應,讓他們想想辦法助我們破城。”
……
皇宮中。
李邦彥來到宮中,面見了皇帝趙桓。
一見面,李邦彥就興沖沖的說道:“官家,臣有打敗金人的良策了。”
趙桓聞言大喜,忙問:“丞相,有何妙計,快快講來!”
“最近汴京有傳言,郭京楊適劉無忌,得一可得天下。官家若是能找到這幾人,以他們為將,何懼金人?”
面對李邦彥這個聽著就不靠譜的主意,趙桓居然心動了。
“愛卿,既然如此,就請你快去城中尋訪,先從近衛中找起,一定要找到這三個人!”
趙桓也算病急亂投醫,他已經顧不得這種傳言可信不可信,他只想有人能打退金人。
不久之後,李邦彥來到內城的城牆上,向正在指揮守城的張叔夜詢問,軍中有沒有讖語中所提到的三人。
張叔夜一聽,頓時愣住了。
先前趙榛臨走的時候交代過,要他們從軍中找到一個叫郭京的殺了,此人是金人的細作。
趙榛走後的第二天,他就已經把那個郭京斬了,但是這事情張叔夜肯定不能告訴李邦彥,要不然這位浪子丞相肯定不會跟他有完。
想著,張叔夜搖搖頭:“啟稟丞相,卑職在軍中,從未聽說過有什麼郭京楊適劉無忌。”
李邦彥聞言並不死心,他又前往其他幾個城門尋訪,終於在一群民夫裡,找到了一個叫劉無忌的。
此人以前在汴梁是個混混,靠矇騙他人錢財為生,劉無忌做夢也沒想到,這破天的富貴有一天會降臨到他的頭上。
當李邦彥詢問他是否懂兵法的時候,劉無忌立刻開始大吹大擂,自稱自已祖上是什麼中山靖王,他自幼熟讀兵法雲雲。
李邦彥大喜,立即帶著劉無忌來到皇宮拜見趙桓。
劉無忌在皇帝面前聲稱,他會使用六甲神兵,只要7777人就能打敗金軍,生擒對方的兩個元帥,趙桓對此深信不疑。
當天,趙桓下旨封劉無忌為忠成郎,賞賜他金十萬,錢百萬貫,請他在城中招募士卒,組建六甲神兵。
劉無忌以前有個好哥們叫郭京,可惜那傢伙倒黴,前陣子不知道因為什麼被砍了。
而他那個好哥們以前是神棍,跟著他那個神棍哥們,劉無忌也學會了些看八字的本事。
當他接到招兵的任務時,所招募計程車兵,完全都是按照八字來看,只要八字元合就招,全然不顧其他。
靖康元年九月中,劉無忌已經將他自已的六甲神兵組建完畢,並且在城中大造聲勢,稱他這支軍隊所向披靡。
早已喪失希望的汴京百姓,紛紛將希望寄託在劉無忌的六甲神兵身上。
許多百姓,權貴,都讓自已家值錢的財物捐獻給劉無忌,期待他能帶著六甲神兵打敗金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