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張魯乘冬起兵,劉辯欲攻袁術。
漢末征途如何一統天下 惟願無憂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正當一眾人都陷入緊張的氣氛之時,劉辯拉著兩匹馬與馬雲祿兩人出現在了守衛大帳計程車兵的眼中。
“典將軍、許將軍,陛下回來了!”
許褚聞言立刻問道,“在何處?”
“就在帳外不足百步之遠。”
聽了那兵士的話,許褚趕忙丟掉了手中的野兔,飛也似的衝出了大帳,迎著劉辯而去。
“陛下!”
劉辯見許褚飛奔而來,下意識地看了一眼日頭,便知是自己誤了一些時辰,索性也加快了幾步。
“快看朕打的公鹿,雄壯得很啊!”
劉辯立刻指了指兩匹馬上馱著的鹿。
許褚見了微微一愣,倒也忘了其他,立刻端詳起這鹿兒來。
“陛下,臣生平所見,此鹿體型是最大的了。”
許褚立刻拱手說道。
“嗯,朕在林中任馬前行,悄然見到此鹿尋食,奈何朕與雲祿皆不善射,只得策馬擲槍。”
“索性追了幾里地,還是擲中了此鹿。”
“此鹿甚大,烤與眾人分食,鹿皮取下後給皇后制一件衣服。”
劉辯說罷便把韁繩遞到了許褚手中。
“臣知道了。”
許褚聞言立刻照搬。
待到劉辯回到大帳,已是午後時光。
眾人見劉辯安全而回,武將們便獻出了各自獵到的野獸,文臣則是飲酒作賦,各自歡樂。
“陛下,益州急報。”
張讓小聲走到了劉辯身側,遞上了書信。
劉辯拆開蠟封一看,竟是劉備親自寫的求援信。
劉備作為皇室宗親,是可以直送文書入御前的。
此刻劉備用到了這個特權,可見其遇到了處理不了的麻煩。
“張魯一反常態,竟在冬季用兵,遣漢中大半兵力急攻益南,此刻劉備孤掌難鳴,若短時間內沒有援軍,便只能撤回荊南了。”
劉辯看罷書信,看向身邊的荀彧說道。
“陛下,看來我們還是小看了賈詡等人。”
“他定然是看穿了我等在荊州做的事情,與其來年被我等捏住了貿易的命脈,不如與冬季消耗雙方有生力量,減輕自己的負擔。”
“當真是毒計啊。”
荀彧感嘆道。
“最可恨的乃是那劉焉,當真不知好歹,朕助他守衛益州,他竟將劉備拒之門外。”
劉辯有些生氣的說道。
“陛下息怒,劉焉久不出益州之地,自然是少知天下之變。”
“朕已經決定,讓劉備撤出益州,且讓益州鬧去吧。”
“再讓孟德陳兵漢中邊境,只待張魯取勝,便讓孟德奪取漢中,斷了益州出川之路。”
荀彧聞言,微微點頭道,“以現在的情況,陛下所定已無錯漏,料他賈詡能耐再大,陷於益州地勢,也難有太大作為。”
“只是臣擔心,張魯在益州得勢之後,會於袁術勾結,汝南難比益州之地,陛下若要用兵,以臣之見,當先滅袁術之流。”
荀彧說出了自己的見解。
劉辯思索片刻後答道,“文若所言有理,那便讓劉備撤回漢中邊境,以待天時,孟德便秘密領兵進入兗州之地。”
“看來今年的年節,要讓陶謙與劉表同來了。”
“陛下聖明。”
荀彧拱了一禮,立刻開始處理相關的政務。
而劉辯的目光也落在了孫策身上。
孫策見狀,馬上會意,立刻讓周瑜扶著自己坐到了劉辯的身側。
“伯符,朕也不同贅言了,益州出了問題,張魯竟在冬季發兵,急攻益南。”
“朕料定,其中必然有賈詡、呂布作祟,若是如此,張魯若是拿下了益州,必然會與袁術勾結。”
“屆時,揚州便危如累卵也。”
劉辯說罷,身側的皇后立刻起身,走到坐下,開始替劉辯照顧諸臣,便讓張讓守在劉辯身側,攔下與此事不相干的人去打擾。
孫策聞言,微微嘆息,“不瞞陛下,其實臣本也打算在冬日起兵,強攻袁術,只可惜……”
“伯符不必傷春悲秋,不可親自上陣,卻也能指揮若定。”
“朕已經決定了,年節之時,邀請陶謙與劉表同來,一同商議如何聯合出兵,剿滅袁術。”
劉辯說罷,周瑜眼神似有一些意動。
“陛下,若真要剿滅袁術,只怕還需一支強悍的水兵,直插袁術心腹,將他在豫州的根基與揚州的連線徹底斬斷。”
“如此一來,伯符便可徹底剿滅袁術留在揚州的兵力。”
周瑜說罷,孫策有些驚訝地看向了劉辯。
兩人是同窗,孫策自然是知道周瑜的習慣的,若是此刻劉辯麾下沒有水兵,周瑜決然不會以如此口吻說出這計劃的。
“不瞞兩位,朕的確一直在暗中籌備水兵部隊,這件事情,遊歷過學宮的公瑾應該是可以察覺的。”
“朕的水兵,根基來自江夏,也算是與劉表的水兵同出一脈了,若論此刻大漢水兵何處最強,朕以為除卻揚州之外,便是荊州了。”
劉辯大方地承認了這一點。
“此事沒什麼好隱瞞的,袁術本就是朕的心腹大患,豫州富庶,久落賊手,終究不合天道。”
“張讓,你且喚興霸前來。”
劉辯說罷,不出一刻,甘寧便出現在了眾人面前。
“興霸,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明年開春之後,朕欲沿江下豫州,平定袁術。你麾下水兵,可做好準備了?”
甘寧聞言,又有仗可打,自然是興奮不已。
“陛下,若論精兵,自然是臣帶來的江夏兵更擅水戰,但若是再給臣兩月時間,定然能給陛下一支震動天下的水軍。”
“如此便好。”
劉辯說罷又看向了周瑜,“公瑾既然提及水軍之事,想來必然在水軍之道上頗有造詣,公瑾是否願意加入興霸的水軍?”
“這…微臣乃是外臣,驟登高位,執掌一軍,倒是叫臣惶恐。”
周瑜見劉辯如此直白,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
“天下之事,當有能者擔之,朕敢用,你敢接,或可成為一段佳話。”
“不知伯符意下如何?”
劉辯說罷看向了孫策。
“臣以為,公瑾之才,領一軍不足為慮,若是陛下信任微臣,請讓公瑾獨領一軍。”
孫策忍著疼,拱手說道。
“你看,還是伯符說的好,倒是朕有些小氣了,既然如此,興霸就吃些虧,將水軍一分為二,你二人各領一支水軍,各自訓練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