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聞言,微微點頭。

“好吧,一切皆聽軍師安排。”

“還請關將軍前去勸降。”

戲志才稍作思考,立刻拱手說道。

此刻高覽與其麾下半數之兵,皆被圍在灘塗之上,難以動彈。

高覽見來人竟是關羽,而他早知關羽的威名,就連方才決定殊死一搏的想法,此刻也化作了風中殘燭。

“關將軍不必多言,在下只求將軍能饒了我手下兵士。”

高覽放下了手中的兵器,對著關羽一拱手說道。

“嗯,兵士好放,可你卻也是可用之才,倒不如一同加入我大漢之軍。”

關羽耐著性子,開口說道。

“在下只聞一人難侍二主,此刻主公有難,為將者不可救援,還兵敗被俘,已經是莫大的恥辱,若是再投降他處,他日有何臉面領軍作戰?”

“請關將軍給在下一個痛快的。”

高覽低下了頭,平靜地接受了自己的命運。

關羽聞言,不禁被高覽的忠義所打動。

“高將軍,若是再兵敗我手,你可願降?”

高覽聞言,微微一愣,“關將軍,你說什麼?”

“此次關某便放你回去又如何?但若是下一次還敗在我軍手中,你又當如何?”

關羽捋了捋自己的鬍鬚,開口問道。

“若是再敗將軍之手,某將願一生為將軍之副將。”

高覽聞言,拱手道。

“好,你主已入了丘合城中,你去尋他吧。”

關羽說罷,策馬讓開了一條道路。

而關羽身後的青龍軍校尉,不僅給高覽牽來了一匹馬,同時也命令青龍軍的兵士們,讓開了一條進入丘合城的道路。

高覽見狀,這才知道關羽沒有在開玩笑,他當即翻身上馬,對著關羽抱拳行禮,隨後策馬揚長而去。

關羽轉身看向戲志才,“抱歉了軍師,某會自行向陛下請罪的。”

關羽說罷,獨自策馬來到了劉辯的駐地。

關羽的到來,也意味著此次阻擊戰完美的落幕。

八萬人馬出城的袁紹,此刻從新集結在丘合城中的兵力,已經不足三萬。

而袁紹身邊的戰將也只剩下了高覽一人。

剩下的諸如文丑、蔣奇、周昕等人,雖然都已經領兵向著袁紹所在趕來,卻也是領著袁紹最後的家底,前來殊死一搏的了。

劉辯帳前,關羽單膝跪地。

“臣,私放敵將,請陛下責罰。”

劉辯聽聞帳外動靜,一處營帳,見到來人是關羽,趕忙將他扶了起來。

“放了便放了,一個人左右不了戰局,朕不怪你。”

關羽聞言,雖然起身,但還是做著躬身的動作。

“好吧,為明軍法,就罰將軍為攻城先鋒,若是拿不下丘合城,朕便唯將軍是問了。”

劉辯知道關羽的意思,索性借坡下驢,給他安排了一個攻城的任務。

“多謝陛下。”

關羽起身,神色略顯興奮。

“關將軍,朕不想讓袁紹有喘息之計。”

“朕命你先領甘寧、趙雲、張遼、高順四將,領本部兵馬,分晝夜,進攻丘合。”

“待鮑信與曹仁領兵至此,朕會令其手下之兵增援道丘合其餘城門之外。”

“此戰,整體戰略,全憑關將軍調遣。”

“朕只要一個結果,那就是袁紹不得出,文丑等將的援兵不得入。”

關羽聞言,認真地點了點頭,“臣,領旨,陛下放心,臣定然困死袁紹,丘合城中就算是蒼蠅也飛不出一隻!”

君臣兩人聊罷,關羽當即退出了大帳,領著劉辯營中幾乎全數兵馬,奔向了丘合城中。

趁著關羽調兵遣將,劉辯終於有時間接見自己安插在袁紹營中的暗線了。

“臣,參見陛下。”

一個文人模樣的中年人,帶著草帽,躬身在劉辯身前行禮。

“此番之事,有勞先生了。”

“陛下不必如此,自古謀士以身入局者甚多,臣能平安至此,已是萬幸了。”

那人解下了頭上的草帽,赫然是陳宮,陳公臺。

“陛下,當日青州一別,焦老勸我助陛下成就大業,事到如今,臣才知焦老用心之深啊。”

“臣雖無陛下軍中幾位軍師之才,卻能為大漢做成此事,也算是略盡綿薄之力了。”

陳宮拱手說道。

“公臺不必自謙,當日你負氣出走,朕便猜到了一二,後續之事,焦太守在信中言明,才知公臺所行之事。”

“如今既能全身而退,朕自當按功行賞。”

劉辯拍了拍陳宮的肩頭,緩緩說道。

“陛下,臣自知才疏學淺,臣願入學宮進修後,再從縣官做起。”

陳宮絲毫沒有猶豫,立刻說道。

劉辯沉吟片刻,對於陳宮來說,劉辯自然知道他治理方面的才能,不僅如此,陳宮在領兵方面雖然比不得郭嘉、戲志才、諸葛亮等人,卻也不算太差。

他可以說是一位相對全能型得到人才,若只是當個縣官,對如今用人荒的大漢來說,倒是有些殺雞用牛刀了。

“公臺不必妄自菲薄,朕同意你入學宮修習,但區區縣官,豈能讓公臺施展才華?”

“朕看不如這樣,公臺可立即去學宮報到,待朕歸來之後,公臺可入尚書檯,與文若一同輔佐朕之新政。”

劉辯沒有絲毫的隱瞞,甚至連新政之事都告訴了陳宮。

趁著陳宮聞言愣神的時間,劉辯從懷中掏出了荀彧與滿寵制定的新政大綱,交到了陳宮手上。

“朕也不會強迫你,新政等同國之新生,若非同路之人,卻也不可為之。”

“公臺看了,若是覺得這新政不好,可拒絕朕之所請。”

劉辯主動放下身段說道。

陳宮聞言,捧起新政的大綱看了起來。

只是一眼,其中的田畝再分配製度,便讓他熱血沸騰。

陳宮嚥了口唾沫,跪倒在地,“臣,願為陛下新政之先鋒,九死而無悔矣。”

“好啊,真好,公臺若是回了洛陽,文若和伯寧見了定然歡喜。”

“這是朕對文若與伯寧新政大綱的回信,有勞公臺帶回洛陽了。”

陳宮接過了劉辯的回信,不自覺的身軀一陣,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興奮感。

若說武將的巔峰是封狼居胥,那麼文臣的至高景色,便是建立福澤萬代的新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