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早言,此戰之敗,並非是袁軍將領無能,乃是袁紹之過。”

“將軍不必自責。”

許褚說罷,將張郃扶上了自己的坐騎,拉著馬兒便脫離的戰場。

一眾跟隨著張郃的新兵見到自家的主將已經被漢軍所俘獲,哪裡還有一絲一毫的戰意。

當即將手中的兵器一丟,便趴在原地,不再動彈。

張郃見狀不禁問道,“如此精準的打擊,不知是出自誰人之手。”

“自然是我家軍師啊,不過此間也有那許攸的功勞。”

許褚轉頭看向張郃,笑道。

“許攸!果然是這個惡賊!”

“賣主求榮之輩!”

許褚見張郃如此憤怒,不知怎的似是瞬間明白了些什麼。

當初他也見許攸不順眼,若不是他帶來了有利於劉辯的訊息,許褚甚至想直接殺了他。

但此刻,許攸又想到了劉辯先前的行事邏輯。

突然覺得留下許攸是一個絕對正確的決定。

隨著張郃全軍的潰散,劉辯的所有兵力,全部支援到了林中的戰場。

不過片刻的時間,麴義依仗的兵力優勢,與後方來援的張郃都已經變成了泡影。

與高順交手的麴義,不禁越打越急。

而高手之間的對弈,往往更多是心性的比拼,越是想速勝的麴義,出手就越沒了章法。

急躁之下,麴義的槍路被高順尋到了破綻。

高順當機立斷,長槍橫掃,如同長鞭一樣抽在了麴義的身側。

這一擊勢大力沉,饒是那麴義在瞬息間反應了過來,舉槍格擋,卻也因為高順的完全發力,被抽落馬下。

麴義剛一落馬,便被高順身側的陷陣營兵士圍了個水洩不通。

“要殺便殺!”

麴義起身剛想反抗,卻被四面八方湧過來的大盾擠在了原地,動彈不得。

“陛下愛才,將軍之能,能輔佐我大漢之軍,豈能輕易殺了?”

“將軍若是愛惜麾下將士,還是下令停戰吧。”

高順也是練兵的能手,兩人之間多少是惺惺相惜的。

麴義聞言,哀嘆一聲,扭過了頭去。

高順見此,立刻大喝,“敵將已擒!還不速速投降?”

這一句話,瞬間擊潰了先登營本就不多計程車氣。

一眾兵士看到被圍了個水洩不通的麴義,皆是再無戰意。

原本橫掃河北的強軍,此刻卻如同喪家之犬一般,丟盔棄甲。

“來吧,快些動手。”

麴義見狀,笑道,“保住這些兵士便好,要我投降卻是萬萬不能。”

高順聞言,擺了擺手,“將軍既然不願降,便要受一點苦頭了。”

高順翻身下馬,將麴義雙手困住繼續說道,“陛下既能放了文丑,也不會為難將軍。”

“將軍若是不願為我大漢效力,待陛下取勝之後,便會放將軍離去。”

“你們不殺我?”

麴義不可置信地問道。

“將軍之才,不下於我,我也是降將,陛下能以親軍將領容我,又豈會容不下將軍?”

高順此話,可謂是肺腑之言。

自他與張遼投了劉辯之後,從未因自己是降將而受到排擠。

不僅如此,劉辯甚至還給了他們二人許多輕易便能建功的機會。

這就像你的領導,知道你們的身份尷尬容易受到排擠,而特意給你們送上了融入集體的方法一般。

所以此刻高順提起劉辯,那是從心眼裡的敬佩。

麴義聞言,微微一愣,“可惜了,主公錯判了漢軍,也錯判了小皇帝。”

“到底是錯判,還是謊言,將軍心中明白的緊,此戰我軍的任務已經結束了,有勞將軍在我營中帶上幾日了。”

高順一拱手,開始指揮士兵們收繳投降袁軍的兵器。

而此刻趙雲與劉辯也恰好策馬趕到。

“啟稟陛下,軍師之計已成,我部已經完成了阻擊。”

“好!有勞了,速速命兵士原地紮營,建立渡口。”

劉辯聞言當即翻身下馬。

麴義見他一身鎧甲,手中之槍明眼人一看便知,若不是練家子,怕是拿不動的這兵器。

交代完後續的佈置。

麴義與張郃也被押到了一起。

劉辯穿著鎧甲,命人拿來了三支馬紮,大大方方地與兩人坐了下來。

“兩位若是願降,便納入我漢軍之中為將。”

“麴義將軍的練兵之法與朕麾下的高順將軍或可互補,乃是大才。”

“張郃將軍的才能朕也親眼所見,更是不必多言。”

“但若是兩位不願歸降,待朕擊敗袁紹後,兩位可領百金,大漢天下,隨兩位遊歷。”

劉辯說罷,自顧自地保養起手中的八寶陀龍槍。

兩人聞言,對視了一眼,身為武將,若是不能領兵,只怕會日夜哀嘆。

但此刻就答應了劉辯又好像自己的忠誠太過廉價了。

兩人糾結了半天,竟說不出一句話。

“不急,兩位即便是降了,朕也不會讓你們攻打舊主的。”

“兩位可在朕的營中,看朕是如何打敗袁紹的。”

劉辯見狀微微一笑,起身離開。

他領著趙雲、張遼等將,趕往了河道之畔,此刻甘寧的水軍正與袁紹的中軍在河道上激戰。

袁紹手下之兵皆來自河北一地,本就不善水戰,加之後方的又皆是漢軍的擂鼓助威之聲,一時間人數上的優勢竟無法徹底發揮。

而反觀甘寧,他帶著首選江夏兵,操作著趕製的筏子,繞著袁軍的舟船,不斷射箭干擾,造成了不小的減員。

若不是高覽指揮得當,只怕袁紹的中軍便要留在這河道之上了。

截止到此,此戰已經從辰時初刻打到了午時。

而袁紹雖然逃過了關羽與甘寧的伏擊,卻將高覽徹底留在了去往丘合的路上。

可憐那高覽,剛從河道之中領軍上岸,便被關羽麾下的青龍軍徹底圍困在了灘塗之上。

經過了河道上的突襲,高覽手下之兵已是身心俱疲。

此刻前有漢軍步卒,後有漢軍水兵。

不等高覽發令,大半士卒已經丟掉了手中的兵器,雙眼木訥地蹲在了原地,任由高覽上前打罵,就是沒有絲毫的反應。

關羽見狀,對手竟如此快地降了,大覺無趣。

剛想揮軍將這支袁軍於岸上趕入水中,就被身旁的戲志才阻止了。

“將軍莫急,此軍可降,何必趕盡殺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