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1a翌日清晨。

身穿紅甲,手持紅棍的緹騎,自洛陽而出,根據手中的名單,前往司隸地各縣拘捕涉事人員。

不到三日內,司隸境內所有因為賣官鬻爵坐上了官位的人,全部被關進了洛陽府衙的詔獄。

而那些本地的中小世家推舉出來的鄉紳、鄉老,要麼因為反抗被緹騎當場杖斃,要麼則是被關入了校事府的暗牢之中。

之所以分開關押,是為了讓他們難以發現各自的共同點,而劉辯也並不打算一次性誅殺所有人,這是會引起百姓恐慌的。

所以,首先要做的便是給他們定罪。

賣官鬻爵之人,要給他們定罪是真的不難,他們花錢買官,就是為了上任後搜刮民脂民膏,他們完全把這當成了一種買賣。

而對那些鄉紳和鄉老來說,則有些麻煩,其中能牽扯到董承謀反的,也只有那些臨近冀州的部分縣。

而剩下的,就需要緹騎從他們的家中搜出貪汙受賄,包庇族人的罪證了。

當日午時,滿寵已經整理好了大部分罪證,呈到了劉辯面前。

“啟稟陛下,非關鍵縣的鄉老豪紳,涉罪者極少,不知該如何處理?”

“難道連兼併土地的行為都沒有嗎?”

劉辯不解地問道。

“買賣土地的手續做得很漂亮,找不出實證。”

滿寵顯得有些疲憊,為了坐實他們的罪名,他已經兩天沒有閤眼了。

“伯寧,你這樣,將鄉紳按縣劃分牢房,隨後按照各縣的鄉紳名單,去提審該縣的縣官。”

“若是縣官已經在洛陽的詔獄之中了,那不用想也知道,定然有勾結的嫌疑。”

“若是縣官並沒有在詔獄中的,讓他們到京中來協助調查,若查實的確沒有罪名,罰沒一些錢財,便讓他們留在京中,看董承等人行刑。”

劉辯說罷,滿寵豁然開朗,原本疲憊的神色也被興奮替代。

“臣這就去做。”

“對了陛下,董承等人已經審無可審,要幾時行刑?”

滿寵剛轉身,又回頭問道。

“後日吧,洛水河畔,涉事主謀斬首,罰沒家產,還是不夷三族了吧。”

到了最後,作為現代人的劉辯終究是心軟了。

“這…敢問陛下,涉事主謀的家眷要如何處理?”

滿寵有些不解,繼續問道。

“也罷,你隨朕再去見一次董承等人吧。”

劉辯想了想說道。

“臣遵旨。”

一顆過後,滿寵命人將董承幾人聚在了一處牢房之中,劉辯踏入其中,開口道。

“朕,決定給你們一個機會,若是你們在法場前認錯,朕可不夷爾等三族。”

劉辯說罷,幾人面面相覷,他們都知道自己的死亡已經是定數,但是一旦夷三族,那就是徹底將自家血脈斷絕了。

對於古人來說,這無疑是最惡毒的懲罰了。

“陛下…此話當真?”

“不僅如此,你們家中的稚童,朕還會送入學宮之中,女眷也不會送入教坊司,朕耐心有限,莫要讓朕反悔。”

劉辯說罷,開始來回踱步,他的心中還是有疑慮的,留下這幾人的族人,的確讓有心之人利用起來。

但他真的不想在天下未大定之前,血染洛河,這樣的名聲不利於大漢的統一。

“臣,願認罪伏誅!”董承毫不猶豫地跪地叩首。

剩餘的幾人見董承都鬆口了,立刻跪下迎合起來。

“好,後日午時,洛河畔行刑,這兩日朕允准你們的家人來探視。”

劉辯說罷,一甩衣袖,走出了牢房。

身後,牢裡的眾人盡皆痛哭流涕,不斷高呼著陛下仁德。

“伯寧,朕是不是該斬草除根?”

劉辯向前走著,悄聲詢問著身後的滿寵。

“臣覺得陛下如此做,甚好。”

滿寵微微一笑,說道。

“是嗎?這幾日不見文若,他定是生朕的氣了,他最見不到這類爭鬥了。”

劉辯哀嘆一聲,繼續嚮往走著。

“荀令君若知道陛下不夷他們的三族,定會理解陛下的苦心。”

滿寵說罷,將劉辯送回校事府後,他立刻安排下屬按照劉辯先前的提議去做,而自己則是坐上馬車,將劉辯不準備夷董承等人三族的事情告訴荀彧。

荀彧聞言後,愣了愣,隨後緩緩開口問道,“那詔獄和暗牢裡的那些人呢?”

滿寵再次說了一遍劉辯的處置辦法。

荀彧聞言當即拍案叫好,“好啊,那些賣官鬻爵之輩自不必說,但若是大規模的屠殺鄉老,的確會引起內部動盪。”

“若只是罰沒錢財,令其觀刑,不僅能威震人心,還能令他們有所收斂,究竟是何事讓陛下突然改口的?”

“荀令君,陛下見完董承等人後,問在下,是否應該斬草除根,又提到了令君多日不入校事府,在下想來,該是因為令君,陛下才收起了屠刀吧。”

滿寵微微一笑說道。

荀彧聞言,尷尬一笑,“主要是我這兩日要調配北地郡和上郡的糧草,有些繁忙了,我這就與伯寧一同回校事府。”

“你我一同審理,也好加快進度,到時候讓那些尸位素餐的貪官同謀逆的叛臣一道行刑!”

荀彧說罷,立刻拉著滿寵的手,坐上了他的馬車,回到了校事府。

這幾日,劉辯一直在校事府中處理政務與軍務,一入校事府,荀彧便來拜見了劉辯。

兩人君臣多年,四目相對後,啞然失笑,倒也算一切盡在不言中。

有了荀彧的幫助,貪官汙吏與鄉老勾結的案件審理得飛快,短短一日內,已經審完了幾十起。

荀彧粗略地算了一下,若是這些蛀蟲都處理掉了,那麼百姓和朝廷的歲收還能在原來的基礎上提高兩成。

這讓荀彧和滿寵都顯得無比興奮,“陛下,如此一來,便是明年就與袁紹開戰,我軍也有了足可維持半年以上的錢糧了!”

“朕知道了,罰款的事情怎麼樣了?”

劉辯微微一笑,問道。

“沒有涉事的鄉老,臣根據其在鄉縣中的名聲好壞為依據,以司隸中一戶民屯一年的收入為基礎,實行罰款,目前未遇到阻力。”

“粗略算下來,國庫透過罰款,可獲得十萬石糧草,錢五萬貫。”

滿寵拿出自己記錄的賬本,遞到了劉辯面前。

“好啊,兩位處理了外事,朕也該回宮處理處理內事了。”

劉辯說罷,拿起了太后和張常侍貪汙的賬本,便轉身離開了校事府。

皇宮之中,皇后得知劉辯回宮,立刻在宮門外相迎,卻見劉辯一臉的鬱色,不禁開口問道。

“究竟是什麼事,讓我們英明神武的陛下如此憂心?”

唐姬嫣然一笑,挽著劉辯的胳膊問道。

“皇后怎麼也同她們學得一般說話了?”劉辯伸手颳了唐姬的鼻子,繼續說道,“母后和張常侍勾結各地縣官,貪汙了今年民屯歲入的兩成。”

劉辯沒有絲毫遮掩,對於這位從小就在自己身邊的皇后,他有絕對的信任。

此言一出,唐姬愣得停住了腳步,“母…母后?怎麼會?自臣妾監管少府以來,從未少了母后用度啊。”

“哎,母后還有一個族兄何苗在朝中,他原本姓朱,隨母改嫁後,也改姓了何,自何進離京後,朕並未對何家之人有過重用。”

“所以我猜,母親應該是為了這位族兄吧。”

劉辯拍了拍唐姬的手臂,以示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