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這麼多魚,只靠村裡那點人買,根本賣不完。

李青山乾脆道:“等吃過午飯,路再幹幹,我趕騾車拉到縣城賣,你們去兩個人跟我一起。”

李青山從這一大堆活蹦亂跳的魚裡撿了兩條也就一斤沉的鯽魚,笑道:“賣得錢你們分,這兩條魚我拿回家燉湯喝。”

這些魚得有小一百斤呢,若是賣,可不止是兩條不值錢的鯽魚的事。

其他六人聞言都紛紛道不行。

“客氣什麼?”李青山剛要走,突想起來一件事兒又折返回來,“對了,順便問問你們那片兒的人賣不賣山水牛,要是想賣,咱們可以一塊拉去賣了。”

早先,柳魚幫著李大伯和楊秋芹他們在攤子上代賣野菜的事漸漸被村裡其他人知道了。

有些心思活絡的就上門問能不能幫他們代賣個雞蛋、鴨蛋或是小菜什麼的,給錢都行。

叢春花本想答應的,被柳魚給攔住了。

明明好心幫忙對方不知感恩不說,還叫自己白惹一身臊。因此,柳魚從最開始就拒絕了這樣的請求。

做小雞燉蘑菇是她昨天走半路唸叨起下雨來臨時起意的,本還想上山碰碰運氣看能不能找到榛蘑的。果不其然,沒到時候的東西就是有也不會被人輕易找到。

別看它小,牙大咬人很疼,叫天牛是因為會飛。

因著要賣的人太多,李青山便又抽了個吳姓的漢子跟他們一起,兩個姓的都有,這樣更妥帖些。

“等明個殺豬了,切點五花肉剁碎跟香窩兒一起做成醬,更好吃!”

叢春花說完又跟李青山道:“我跟你奶奶都沒找到榛蘑,一會兒你去縣城的時候,到乾貨鋪子裡看看有沒有賣的,買得時候可得看好,別有發黴被蟲子咬了的。”

叢春花和關老太太在山上也撿了不少好東西,有地皮菜和各色他們這裡常吃的菇子,屬香味濃郁的香窩兒最多。

李青山定睛一瞧,他們莫不是將家裡的浴桶都用上了?

“哥,別的東西都裝不多,我和小五一尋思,乾脆把這東西用上了!”

浴桶上頭紮了漁網,倒也不怕魚會跳出來,李青山拍了拍這沉重的浴桶道:“行!不錯!”

麵條上的澆頭是醬爆香窩兒末,香辣過癮,菇香濃厚,很是下飯。

“還得撿著聞著香的買!”

村裡得到信兒的人都紛紛提著自家清早去山上捉的山水牛到李青山家裡來。

李青山好生記下,等吃過飯便趕著騾車去了村口,大牛二牛等人早在村口等著了。

這人,就是心軟。

這麼多的山水牛送到自家院子裡來,一個搞不好飛出幾個驚著柳魚就不好了,李青山便道等未時會在村口等著,到時候人多,也算做個見證。

不過李青山這次說的山水牛倒是不打緊,它是數數直接賣給縣城藥鋪的,且死的活的一個價,不存在因為講價讓利少錢的事,這樣就能安心做好事了。

午飯便吃得手擀麵,下面的湯是用香窩兒燉出來,很是濃郁。

柳魚望著他剛剛應付完一個又來一個,不禁笑了。

不是嫌麻煩,也不是不想幫這個忙。而是一旦開了這個口,像楊秋芹這樣心思正不歪想人的還好,但若遇到個心思不正的人,他送給你的東西稱了重,你按他定的價,但最後因為做生意總要給客人讓些利,賣出的總額和他計算的只差個幾文,他沒準都會覺得是你偷偷昧下了錢。

一旁因為怕錯過時辰早早在這等著的村裡人也一窩蜂的圍了上來,李青山拿出從家裡帶過來的帶蓋籠子,從人群中叫了兩個常賣東西會算賬的人跟他一起數數,又把每家每戶各自多少記下來。

這山水牛又叫大牙土天牛,夏日雨後山上總是會有很多,它的壽命只有一天。能炒了吃,也能做藥材活血祛瘀用。

山水牛賣給縣城藥鋪是一文錢一個,到時候直接按數分給村裡人便好。

那約百斤的魚賣了有七百多文,李青山不要這錢,其他六個漢子每人都能分一百多文。

同去的吳姓漢子饞得眼都紅了,他娘以前還說李青山命不好,不叫他跟李青山一塊玩。就問,現在村裡還有誰能比得上李青山?

不跟他玩,不跟他玩能得到這個錢嘛?

吳姓的漢子開始一路跟李青山套近乎,話裡話外還打聽李青山現在一月能賺多少錢。

總之,很沒有分寸感就是。

李青山衝著話癆二牛使了個眼色,二牛胳膊攬上這個吳姓的漢子,把他拉到一邊聊“人生”去了。

不過這事傳得還是很快,傍晚時村裡好些人就都知道了跟李青山一塊去捉魚的這幾個漢子,一下就賺了一百多文。

“這家人可真是招財啊!”

“娶得那哪兒是魚哥兒,莫不是個錦鯉吧!”

反正,村裡好些人都打定主意了,要跟李青山家交好。

大牛的夫郎還特意回了躺孃家摘了些櫻桃送了過來,“有一點酸,但我吃著還不倒牙,酸酸甜甜的,還成!”

柳魚道了謝。

大牛夫郎又道:“真是多虧青山兄弟了,不然就他那笨樣兒的,一輩子也別想一下賺一百多文錢!”

“哪裡了?”柳魚道:“這魚本來也是大家一起捉得,那是大牛兄弟應得的。”

“嗐!你家就是愛做好事不留名?那要不是青山兄弟選對了地方,又幫著趕騾車把魚送到縣城。那魚早死了,還賣什麼錢!”

現在村裡誰不知道順大娘逢人就說柳魚是他見過的最好的小哥兒。

這裡面定是有什麼事,不過外人都不清楚罷了。

柳魚笑了笑,又給大牛夫郎切了好大一塊涼粉,“中午新做的,你回家拌了吃。”

大牛夫郎一下都不知道該說什麼了,這涼粉去年八月他是從柳魚這裡買過的,知道價。他是因為感謝人家上門送東西的,最後怎還又好拿人家的東西。

大牛夫郎推脫不要,被叢春花硬塞了,“你要不想叫嬸一會送到你家裡去,就給我實誠地拿著!”

大牛夫郎推脫不過最後還是接了,心想那他得多回孃家說說,給李青山家拉來更多涼粉生意才成。

等大牛夫郎走了,柳魚舀水將這些櫻桃洗了洗。

吃第一顆的時候確實酸牙,但再吃第二顆又不那麼覺得了,能咂出點甜味來。

柳魚將洗好的櫻桃裝到可以瀝水的小筐子裡,端去灶房給關老太太和叢春花吃。

這兩人吃了第一顆後都再不肯吃第二顆了,嫌酸牙。

柳魚狐疑地餵給從山上打柴回來的李青山吃,李青山咬開的那一剎那頓時被酸的齜牙咧嘴,柳魚心想莫不是那大牛夫郎也有了吧?

晚上做得小雞燉蘑菇,用得李青山從縣城買來的榛蘑,乾的榛蘑賣相雖不好看但更香,泡發之後跟雞一塊燉了,簡直是一絕。

雞肉軟爛、湯汁濃郁、榛蘑特殊的香味兒是所有的菇子都不能比的,怕不夠吃還加了些涼粉和叢春花吊的薄薄的雞蛋皮,這些配菜都吸足了湯汁,味道並不輸給雞肉。

柳魚一頓吃了兩個半大饅頭,夜幕時分,李青山便扶著他在院子裡慢悠悠的消食散步。

而後天氣又好了起來,甚至比下雨之前還要熱。

鋪子裡也開始賣涼粉和鹹鴨蛋了,鹹鴨蛋一次性從小販那買多一些約合三文錢一個,他們賣得鹹鴨蛋是五文錢一個,最初買的人不多,後來興是吃過的都說好,漸漸也賣的開了,一日起碼能賣出去十多個。

至於涼粉,一斤豌豆磨出三兩多的粉子,加十倍的水做成三斤多的涼粉,且沒拌的只賣兩文錢一斤,需要拌的才多加一文錢。

因為太便宜,還是沒見過的吃食,第一日就願意嚐鮮的人就非常多。

這生意簡直就是暴利!

往後越熱,尤其入伏之後它賣出去的應是越多,叢春花彷彿已看到好多錢在向她走來了。

才第一日在鋪子賣涼粉生意就這般好,柳魚實在沒法不開心,高興過後又想到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娘和大姐她們能忙開嗎?”

起先只賣滷肉和滷青豆,這兩樣東西都是上午做好,之後看著鋪子賣,說起來只涼拌豬頭肉賣的緊的那一陣兒有些忙。

但現在做涼粉雖是不費勁,可買涼粉的十個有八個都要涼拌,買的人又多,只她們兩個人的話,肯定是忙不開的。

“確實。”李青山將柳魚端過來的正好能入口的溫水一口氣灌了下去,才擦了擦嘴道:“我賣完肉之後光在那剝蒜拍蒜都忙了好一陣兒。”

本來備的一整天的量,竟在中午那一陣兒就賣光了。

生意這麼好,叢春花就不捨得回來了,說下午還要再做一些留著傍晚的時候賣。

李青山還得收毛豬又怕柳魚擔心就先回來了。

一旁的關老太太剛想說那她去鋪子幫忙,可一下又想起來她上午還得教三個丫頭繡活呢,根本走不開。

不過即便是她能走開,李青山也不會讓她去,一來她年紀大了年前又病過一場,炎炎夏日裡來回奔波難免勞累,再生病就不好了。二來柳魚懷著身孕,即便是現在行動還方便也並無任何不適之處,只叫他一個人在家,李青山也不放心。

同樣的,李青山也心疼他娘,所以他早想到了對策,“麥收這段時間,我打算僱個縣城的人在鋪子裡做工,就只午時和申時那兩個時辰上工。”

再等過了麥收、種下穀子後,他得閒,他留在鋪子裡幫忙便成了。

“嗯,這樣好。”見李青山洗完了臉,柳魚把擦臉的布巾遞過去,想了想又道:“現在比之前事情多了,那給大姐的月錢再多加些。”

“嗯。”李青山點了點頭,洗過臉之後的他暑氣稍解,臉上揚起了個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