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被迫嫁給屠戶之後有聲書 邀之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第八十二章
桑葚,酸甜多汁,烏髮明目。
桃源村雖是離縣城遠,但距山近,對於鄉下人來說其實是極好的。不同時間,不同節氣,總是能在山中尋得不同的美味。
過去那些年,李青山摘野果摘得多,似乎都琢磨出經驗來了。
反正他們找到那幾棵桑葚樹的時候,樹上的果子還沒人摘。
一棵樹上的桑葚,有紅有黑還有些泛青的。
李青山會撿著黑裡帶著點紅的摘,說這樣的口感最好。
“多摘些,明天給娘和大姐帶過去一點,再給方哥兒他們送點。”
叢春花現在還因為晚上也想賣滷青豆,和李素芝一塊宿在鋪子裡呢。
“嗯。”李青山點頭。
這樣的板車拉起來也快一些,裝得還多,尤其等麥收的時候該是能派上好大的用場。
而後李青山挑水澆菜地去,柳魚和關老太太一起把他今個兒從縣城買來的豌豆淘洗了。
這日,柳魚跟關老太太一起在河岸處剪柳條,準備回家編些小筐子盛餅子、果子和小零嘴用。
剩下的自己洗了洗吃了,酸甜可口,味道當真是極好的。
於是,她今天就機智的少滷了點青豆。剩的那些沒滷的,勻勻吃了就是了。
柳魚還拿了幾顆餵給了大馬騾,它吃完之後高興地直蹭柳魚,可見是喜歡的。
叢春花一見他,就笑得牙不見眼,“今個兒有些燥,我覺著晚上或者明個兒興是要下雨。”
李青山望著這對手挽手說著話進家門的婆媳倆,哭笑不得。
還有叢春花,柳魚有些驚喜地問:“娘,你怎麼回來了?”
日子就這般忙忙碌碌但好似又慢慢悠悠的過著。
“你家青山可能耐了,又買了個大板車回來!那我一瞧,就比咱們平常用的結實啊!”
才剪沒一多會兒,便聽兩個端著木盆來洗衣裳的婦人說:“喲,魚哥兒你在這呢?”
柳條什麼時候割都不晚,關老太太和柳魚先回家。
這滷青豆應還是能再賣個三四天,柳魚還當叢春花要再過三四天才回呢。
兩人足足摘了一大籃子回家,一部分叫李青山明天帶到鋪子裡,一部分送給了李樂容他們。
走到家門口,正迎上了因為一路跟人說話而晚到家的李青山。
等晾乾後便上磨磨漿,經過濾晾曬後做成豌豆粉,之後好做涼粉賣。
“我買了兩隻雞,一隻晚上炒了,一隻等下雨了,到山上看能不能撿到榛蘑,做小雞燉蘑菇給你吃。”
柳魚笑了笑,這陣子晚上賣滷青豆和涼拌豬頭肉多賺了一筆錢,兩人才捨得一下花三兩銀子換了個更大更結實的板車。
她這快十天沒回家了,可是惦念呢,生怕柳魚吃不好睡不好。每日李青山一去鋪子裡,她就要拉著他事無鉅細地問。
叢春花走上前來,拉著柳魚轉著圈看了一會兒,更高興了,“不錯,胖了!”
誰還能記得幫他開啟大門?
到了傍晚,果然悶雷滾滾,天迅速陰了下來。
緊接著,豆大的雨點便落了下來。
正做飯的叢春花拿著鍋鏟站在灶房門口看著外頭的雨,急道:“可別下大了啊。”
再過幾個大太陽天麥子就快能收了,若在這之前下上一場大雨,對靠天指著地吃飯的莊稼人來說,無異於滅頂之災。
“應該不會。”坐在灶膛邊燒火的柳魚也探出了頭看雨,“這雨急,應當來得快去的也快。”
叢春花因為他的話稍稍安心,鍋燒熱了,倒油,也不必將油燒得太熱,只插筷子進去能冒泡泡便行,這時將加香料粉、醬油、蔥姜醃好的雞腿塊倒進去炸至金黃色撈出來。
再下蔥薑蒜和大量的花椒幹辣椒爆香,將雞塊爆炒,出鍋前撒上點白芝麻,一道麻辣幹香,超級下飯的辣子雞丁便做好了。
柳魚被嗆得直咳嗽,關老太太和叢春花將人攆了出去。
這菜是叢春花特意拆下來兩個雞腿專為近來非常愛吃辣的柳魚做得,就著剛剛炸雞塊的油,叢春花又迅速炸了一些蘿蔔丸子。
轉頭就把這些蘿蔔丸子加進了由剩下的雞肉所制的黃豆醬燜雞中,這黃豆醬是今年三月三新做的,正香的時候,燉雞塊和菇子可是香。
飯剛做好,去地裡轉了一圈的李青山也回來了,柳魚趕緊拿布巾給他擦頭。
“還好,我看咱們村的麥子還欠些火候,這點雨不打緊。”
“那就好。”柳魚找來乾衣裳,幫著李青山換上後,兩人一道去堂屋吃飯去。
辣子雞丁幹香,黃豆醬燜雞嫩滑濃香、湯汁醇厚,裡頭燉入味兒的菇子更是有肉的口感和味道,吸了一點湯汁但還不至於軟塌的丸子也別有風味,配著幹米飯吃實在下飯。
“咔嚓”一聲驚雷,雨更大了些,用過的碗筷就暫時不刷了,一家人坐在堂屋門前聊著天,就著那點亮光搓綁肉的穀草繩。
“等割麥子的時候,你把肉送到鋪子裡,我跟你大姐看著鋪子賣就行,你送過去就趕緊回來。”
即便是僱了人,也還是有自家人在那看著放心的。
李青山點了點頭。
大雨下了有兩刻鐘漸漸轉小,到夜裡李青山和柳魚睡下時都還在下著濛濛細雨。
屋裡點著燈,將為人父的漢子正趴在夫郎肚子上,試圖聽聽他孩兒的動靜。
做夫郎的小哥兒自是好笑不已,摸了摸俯在他肚子上的大腦袋道:“月份還小呢,能聽到什麼?”
這陣子林氏、桐哥兒和大莊媳婦跟他說了不少懷胎期間的事,他已經知道孩子得到四個月的時候才會有點動靜。
“聽不到也要聽嘛。”李青山坐起來,向前挪了挪將柳魚攬在懷裡道:“我得叫他知道,他爹爹喜歡他,盼著他呢!”
柳魚唇角翹得更厲害了,摸了摸自己的肚子,他也盼呢。
第二日還是陰天,早上又下了一會兒小雨。
李青山沒殺豬,起床後先去地裡轉了一圈。雨下得時間雖不長,但昨個兒那兩刻鐘下得還挺大的。
這時候的麥子“頭重腳輕”,因著下了雨,土壤溼潤,有些倒伏。
不過好在只有很少很少的一部分,李青山小心翼翼地將這些有些歪了的麥子慢慢扶正。
地裡走了一圈再出來,草鞋上已滿是淤泥了。
李青山在家門口的石頭上將泥巴蹭乾淨了再回家。
院子裡此刻滿是白米粥的香氣,柳魚正在灶房門口剝青豆。
見狀,李青山洗了手趕緊去給他幫忙,“這是要做什麼?”
“青豆炒臘肉。”
昨個兒剩的那點青豆,給李大伯家和大莊家都分了一些,自家也還有剩的,趁著新鮮還是早些吃了好。
李青山聽罷,又衝著灶房喊:“娘,再給小魚蒸碗蛋羹,他愛吃!”
“還用你說?”叢春花高聲嫌棄道。
現在家中賺得錢比以前多的多,家裡的雞下蛋又多,自然也捨得吃。
蛋羹是一人一碗的,叢春花還別出心裁在上面撒了些青豆。
四碗白米粥、四碗蛋羹、一碟青豆炒臘肉、兩個鹹鴨蛋、幾張烙餅是一家人的早飯。
吃過早食之後,叢春花興沖沖地拿上小提籃和關老太太一起上山撿菇子去了。
雖說在縣城看鋪子賺錢是很好,也不累,比在家裡忙這忙那的似乎還輕快。但相比之下,她還是更喜歡在家裡撿這撿那的日子。
當然,要叫她選,她自然還是選擇賺錢了!
得在他大孫子出生之前,多為他存點錢!
雨後泥多路滑,柳魚就不去了,在家煮豬食鍘豬草餵豬、喂騾子。
而李青山,早早被其他漢子喊走,說要一塊下網捉魚去。
雨後空氣新鮮,是夏日久經悶熱的魚兒最活躍的時候,比平日裡要更好捉些。
一到地方,李青山自然而然的就成為了指揮的那個人,“大牛二牛到中間撒網,石頭小五大貴二柱在左右兩邊守著魚籠,機靈點!我來趕魚。”
李青山選的這個地兒,是吳白河分叉出來的一條小河,也就到腰那麼深。興是魚兒太悶,這處水又淺,李青山向跟漁網相反的方向扔了塊石頭,水面上頓時滿是魚泡泡。
“乖乖。”大牛愣在原地道:“這是要幹票大的啊!”
“別說話。”李青山輕聲提醒他,待水面重新恢復平靜後,他開始拿著竹竿敲打水面。
水下的魚頓時受驚開始向漁網的方向亂竄。
抓著漁網繩子的大牛二牛是最直觀感受到手底下漁網重量的,心中不禁激動起來,但還牢記李青山說得,安安靜靜地守著,別把魚嚇走了。
夏日的天,陰晴變化的總是很快。
早上天還陰著下了小雨,到了午時太陽已從雲層中探出頭來了。
正在院子裡納鞋底的柳魚抬頭望著從稠密的樹葉縫隙間撒下來的陽光,緩緩笑了。
而另一邊,下網捕魚的人也獲得了“大豐收”。
“乖乖。”口頭禪同樣如是的二牛望著再一次滿滿當當的漁網,讚道:“李青山你真是神了!”
“特別招魚!”
這話,李青山愛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