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蒙面人登時大怒,爆發潛力找到了藍骨頭,大刀橫在藍骨頭脖子前。
正要收割藍骨頭的腦袋,刀刃突然猛地顫動。
緊接著在霎那間碎裂成齏粉。
黑衣蒙面人目瞪口呆,沒想到這群靠著禁衛軍保護送行的天辰國皇室宗親還有修氣之人,而且必定在清氣三階以上!
他連忙逃命,又將目標鎖定在杜明月身上,擄走她掐著脖子威脅燕玄安,哪知另外一個男人朝他不斷逼近,表情冰冷,比他還像威脅人的殺手。
“別過來,再過來我殺了她!”
黑衣蒙面人出聲威脅,沈之雲卻置若罔聞,持劍朝他步步逼近。
沈之雲的劍甚至都未出鞘,杜明月卻感覺掐著自己脖子的黑衣蒙面人的手都在顫抖,她耐心告罄,從袖口裡掏出火統槍,學著藍骨頭一樣嘲諷黑衣蒙面人。
“老孃沒這麼多耐心陪你玩過家家,趕緊死去吧!”
一聲巨大的響聲,黑衣蒙面人死不瞑目,轟然倒地,這輩子都起不來了。
眼見著首領都死了,其餘黑衣人更是如鼠般四處逃竄。
燕玄安身上也有多處傷口,卻痛快極了,沒有任何事情比血刃仇人更痛快,如果有朝一日他能割掉流雲國國君的頭顱,燕玄安敢肯定自己連著幾日做夢都要笑醒。
“燕大人,你堂堂使臣,在天辰國都沒受過這樣的窩囊氣,咱們跟著你到了流雲國,竟然又被挾持又被擋在城門之外,真是好大一個下馬威啊。”藍骨頭戲謔燕玄安。
她和燕玄安混熟了,以前這話是萬萬不敢說的,現在也只有她敢這樣隨口就來地戲謔燕玄安。
“呵,這可不是下馬威,這是流雲國國君下賤,求著讓人折辱他呢。”沈之雲拔劍,劍光一閃,出鞘只是一瞬間,藍玉寶劍便又回到劍鞘中。
而黑衣蒙面人已經人頭落地。
“燕大人,把他的腦袋掛在郢都城門上吧,以謝流雲國國君即墨非夜的夾道歡迎。”沈之雲開口提議,聲音不鹹不淡,卻很是期待即墨非夜知道自己的愛臣之首懸掛在都城之上後的反應。
杜明月捂嘴,沈之雲想幹什麼?流雲國和天辰國才化干戈為玉帛,現在把人頭懸掛在流雲國的都城,這不明擺著是宣戰嗎?
皇帝可沒下這個命令啊。
不待她出聲制止,燕玄安已經提著黑衣蒙面人的腦袋飛上城門,滴答著鮮血的腦袋就此懸掛在城門之上。
剛才還查驗燕玄安使臣令牌計程車兵早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城門緊閉,看樣子今日是不準備讓他們進流雲國了。
杜明月看著落地後不斷髮笑,越笑越大聲,卻越來越悲涼的燕玄安,制止的話也哽咽在喉頭,再也說不出口。
她不知道燕玄安在流雲國經歷了什麼,就像沈之雲說的,有時候太過刨根問底無疑是揭開受害者的傷疤,在重新鮮血淋漓的傷口上撒鹽,朋友嘛,就應該支援朋友做的一切決定,哪怕為天下不容,他們也心甘情願。
杜明月和沈之雲對視一眼,皆是心照不宣地沒有上前,只是任由燕玄安笑夠了,目送他上了馬車。
他們的隊伍就在郢都城門前安營紮寨,直到第二日大早,杜明月在馬車內被嘈雜的議論聲吵醒,她湊到車窗前,就見他們的馬車已經行駛進了郢都城門,而兩側的流雲國百姓皆是對他們一隊人馬指指點點,說個不停,目光都還看著他們隊伍最後的方向。
杜明月回頭一看,視線凝滯。
昨日城門之上僅僅懸掛了黑衣蒙面人的腦袋在上,今日一早,一百多個黑衣人的腦袋統統都掛在了郢都城門之上,鮮血燃盡郢都牌匾,一副要血洗流雲的架勢。
這不僅是對國君的侮辱,更是對整個流雲國的挑釁。
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響起,原本圍在隊伍周圍的流雲百姓頓時讓開道來,就見一隊人馬趕來,為首的人右耳垂著黃金耳飾,身材高大面板黝黑,相貌粗獷,標準的流雲國人長相。
而百姓們都俯首帖耳,尊敬非常,這架勢,不是流雲國國君,便是流雲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高官啊。
杜明月暗自咂舌,就見為首的人翻身下馬,朝著燕玄安的馬車行了大禮,“為臣即墨天龍,奉國君之命前來迎接流雲國使臣,燕玄安大人。”
燕玄安既沒下馬車,也沒掀開車簾,聲音從車廂內傳來,氣定神閒,卻不怒自威,“昨日本大人就已到郢都城門之下,你那個時候在哪呢?”
即墨天龍一點都不害怕,只是語氣平穩地回答:“微臣收到大人到流雲國的訊息是今日。”
“昨日大人我遭遇刺客,這便是流雲國的待客之道?這些刺客的人頭全都懸掛在城門之外,你趕緊查清楚到底是何人所為。”燕玄安明知故問,要即墨天龍給自己一個交代。
即墨天龍也是演技派,表情頓時驚訝萬分,“這城門懸掛的人頭竟然是大人所為?國君正為此事震怒不已,還請燕大人隨臣下進宮一趟。”
“自然要進宮,當年多虧國君照顧,本大人才得以有今日的輝煌。不過本大人不著急,先去行宮休息好之後再去見國君便是。”
燕玄安聲音冰冷,一字一頓地說道。
即墨天龍握緊雙拳,雖然對燕玄安所作所為怒不可遏,可這畢竟是燕玄安和國君的鬥爭,他只是一個臣子,不能參與進來,旋即朝燕玄安伸手邀請。
“行宮正在整修,國君已經為大人安排好了住所,大人和一眾遠客隨臣下前往便是。”
“住所在哪?”燕玄安不緊不慢地下了馬車。
即墨天龍眼中掠過一抹輕蔑和嘲諷,同樣一字一頓地回答道:“這個住所想必燕大人十分熟悉了,正是大人在流雲國的故居,囚羊地宮。”
此話一出,杜明月皺起眉頭,這個地名似乎聽過,記憶從她腦海裡一閃而過。
她想起來了,金帛錦繡圖的背面,正是繡的囚羊地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