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激戰,在狹長擁擠的紫荊關內展開。
“殺~”
兩個手持盾牌的背嵬軍士卒狠狠地撞向怨軍,怨軍剛舉刀挺矛,兩杆長槍就從盾牌縫隙中刺入,狠狠地紮在了怨軍身上。
一具具倒在地上的屍身,被堅定向前推進的背嵬軍一腳腳地踏在泥濘當中。
“上盾,槍來,砍死這賊廝鳥……”
“哦吼,啊哈,啊……”
此起彼伏的呼喊慘叫之聲,響徹雲霄。
“頂住房門,頂住房門!”
“漢軍兄弟,我們投降了,我們投降了,是兄弟別砍我!”
天漢和金國兩軍在紫荊關內激戰,而身為主人的遼軍卻是四下奔逃到處躲藏。
隨著激戰的持續進行,泥濘的地面灑滿了鮮血,經過無數雙腳的反覆踩踏,讓這泥水呈現出詭異的紫黑顏色。
雙方人數相當,但怨軍終究是投降金國的降軍,作為降軍,裝備不可能會好,況且怨軍在遼軍序列中本就是炮灰的存在,裝備可想而知。
背嵬軍可是出自天漢皇帝的親衛軍,裝備在天漢各軍中都是數一數二的。
哪怕是尋常的背嵬軍士卒都有一副輕甲在身。
而怨軍,隊正都不一定有輕甲。
背嵬軍有甲冑在身,幾乎可以擋掉怨軍的絕大部分物理攻擊。
除了甲冑,背嵬軍的武器也不是怨軍所能比擬。
背嵬軍組成的鴛鴦陣,除了長盾手、刀盾兵、長槍手,還有弓弩手、鉤鐮槍手、標槍手等等……
背嵬軍的訓練有數,士氣高昂完全不在怨軍之下。
背嵬軍血厚攻高,隨著激戰的持續進行,打得怨軍步步後撤。
董仲孫鼓著一雙通紅的雙眼,不管他如何聲嘶力竭的呼喊,不管他如何率部死戰,可裝備上的巨大差異無法彌補,面對巨大的傷亡不得不認清現實。
“撤~”
再打下去,怨軍最後的菁華就得折損在這裡了,而怨軍的血海深仇還沒有報,董仲孫不得不咬碎牙關下令撤退。
怨軍被背嵬軍打出了紫荊關。
董仲孫清點傷亡,心都在滴血。
兩千怨軍最後的精華,只剩下八百人,而且還人人帶傷。
“直娘賊的,只聽說以前宋軍鳥慫,怎麼被顧誠篡位後就變得如此生猛?”
八百傷兵看著彼此的慘狀,回想剛才的慘戰,個個打著冷顫露出一幅後怕的神情。
“叔,現在咱們怎麼辦?”
董仲孫盯著前方紫荊關上忙碌佈防的背嵬軍,沉聲道:“只能讓銀術可來破關了!”
董仲孫還有句話沒有說出口,那就是“希望背嵬軍不要讓我失望”
只有銀術可也慘敗在背嵬軍的手裡,那麼大家半斤八兩大哥不笑二哥,甚至怨軍反而更有面子,畢竟在狂妄的金人眼中,怨軍這樣的窩囊廢,怎麼能跟他們相提並論。
董仲孫很明白,眼下只有銀術可也慘敗於背嵬軍手中,那麼他才會被金國看重,怨軍才有機會重新崛起,大傢伙才能找郭藥師那狗賊報血海深仇。
董仲孫剛要下令撤退,銀術可率領金兵來到。
站在關牆上的岳飛看到金兵到了,雙眸眯起緊握大槍,心中戰意洶湧而起,如雷貫耳戰無不勝的金兵來了,這回可以一戰決高下,看看誰才是天下第一強軍。
-----------------
遼國新帝耶律淳登基沒幾天就病死了,德妃蕭普賢女稱制,立耶律延禧的次子、秦王耶律定為帝,德妃為皇太后。
金國皇帝完顏阿骨打率軍攻破居庸關,德妃不顧勸阻,毅然決然地從古北口遁走,逃奔耶律延禧。
德妃逃走,燕雲人心更加渙散。
北有金軍佔據居庸關和得勝口,南有天漢軍虎視眈眈。
面對兩大強敵,燕雲覆滅成為定局。
在這種情況,何去何從就非常關鍵了。
身處燕雲的遼國大佬聚集在一起商議未來。
奚王蕭幹主張前往自己的奚王府立國。
耶律大石鑑於大遼在西北仍有一定的勢力,主張去豐州天德軍投奔太上皇耶律延禧。
駙馬都尉蕭勃迭認為於理確實應該投奔太上皇,但事到如今,“有何面目相見太上皇?”
這時候,如果按照顧誠所在的歷史,耶律大石會命左右將蕭勃迭牽出斬首,並傳令道:“有敢異議者,斬。”
耶律大石和蕭幹意見不同列陣相拒反目成仇。
而現在的歷史已經改變,多了天漢軍的崛起,使得金國投鼠忌器沒有對燕雲展開進攻,這就給了燕雲喘息機會,也給了大家一個新的抉擇。
在知樞密院左企弓、虞仲文等大臣的遊說下,耶律大石和蕭幹被說服,認為太上皇手裡還有數萬大軍,各地抵抗的遼軍也有幾十支,而燕雲的各部遼軍更是不下二十萬。
只要守住燕雲拖住金國和天漢,只要太上皇振作起來重振河山,遼國就不一定會完蛋,還有一戰之力。
意見得到統一。
蕭幹前往雲州大同,耶律大石駐守燕京,二人守望相助。
耶律大石和蕭幹採取強硬手段,埋頭整頓軍隊,這麼做果然收到奇效,致使金軍一直停留在居庸關和得勝口,不敢朝燕雲發起進攻。
連帶著身在天德軍的太上皇耶律延禧所面臨的壓力都銳減了。
阿骨打駐留居庸關一直按兵不動,也面臨了不小的壓力。
實在是皇帝陛下起家後,帶領族人一路發展壯大勢如破竹,連強大的遼國都打得支離破碎,卻在居庸關和得勝口駐留這麼長時間始終不對燕雲發起攻勢,這在金兵看來是膽怯了。
這是心高氣傲的金兵所不能接受的。
各部金軍將領請戰聲此起彼伏。
畢竟,擁有戰略眼光的金人是少數。
大金雖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可崛起太快短時間就吞併遼國大半國土,這導致了大金的消化不良。
阿骨打根本沒那麼多兵力去鎮守大片領土,靠的是精銳的兵馬來震懾投降的各方勢力。
這兵馬就是金國賴以統治的基石,要是折損過大失去威懾力,那些投降的各族勢力就會群起而攻。
大金根基淺薄,一旦基石松動,倒塌甚至會比崛起更快。
阿骨打和弟弟吳乞買都清楚這點。
可面對部將日益高漲的請戰潮,阿骨打也不能再視而不見了,否則就傷了部將計程車氣人心。
阿骨打經過深思,決定先打一打燕京東北的檀州看一看,看看耶律大石的能力,看看天漢會有何反應,就在調兵遣將之時,來自天漢的軍情緊急傳來。
天漢北軍多路出擊,奪取了應州和朔州,出兵進入易州,說降涿州郭藥師。
阿骨打一聽不驚反喜,哈哈笑道:“好,顧誠終究年輕沉不住氣,這下耶律大石和蕭幹可以去跟顧誠打個兩敗俱傷了。”
完顏婁室跟著笑道:“陛下,臣以為咱們可以撤出主力,好讓遼軍後顧無憂地去跟天漢軍打個痛快!”
完顏斡魯說道:“陛下,正好可以分兵先去滅了耶律延禧,到時再回師收拾殘局,奪取燕雲向天漢發起進攻。”
金國高層達成一致,阿骨打下旨完顏斡魯駐守居庸關,完顏宗弼駐守得勝口,親率大軍前往攻打在豐州的耶律延禧。
阿骨打下旨完顏銀術可撤兵回奉聖州永興城駐紮。
阿骨打這招驅虎吞狼的確高明,沒了北方壓力的耶律大石和蕭幹,不得不對天漢採取反擊。
-----------------
去年數十萬人辛苦開荒,今年就獲得了好收成。
一年兩三熟,收穫的糧食無處堆放。
好在天漢商人的船隊絡繹不絕地到來,帶來了各種各樣的貨物,都是寶島百姓急需的生活用品、生產工具。
以物換糧,皆大歡喜。
一船船的糧食,分別運往滄州北部宋遼邊境的泥沽寨、大梁國的全州。
運往泥沽寨的糧食,由戶部出錢購買,這批糧食是用來安撫燕雲百姓所需。
運往大梁國的糧食,則是商賈們自行跟大梁國的商業行為。
大梁國處於跟高麗的交戰中,高麗也不是產糧之地,糧食是短缺的,好在高麗雖說沒什麼礦產,高麗參和松子、蜂蜜等在國內也是暢銷好貨。
天漢商人運輸生活必需品前往大明寶島換了糧食,運往大梁國換成高麗參等特產,再運回國內售出高價,這般一圈轉下來,處處都獲得豐厚利潤。
只要有利可圖,人們就會爭相競逐。
商賈們紛紛聯合起來組建海上商隊,這就需要大量海船,從而促進了造船業的發展,商品流通又使得各種工坊如雨後春筍般地四下冒了出來,這都需要大量的工人。
兩浙路的商業,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蓬勃發展。
兩浙路經歷方臘造反以及移民,人口大量流失,商業的發展又需要大量的人口,可天漢新政的施行,使得各地百姓更加不願意背井離鄉。
用工荒居然就這般神奇地出現了。
金國滅遼,產生了大量的難民南逃,難民逐漸匯聚於漢遼邊境。
界河(海河)南岸漢境,一個個窩棚裡,一口口大鍋冒著熱騰騰的霧氣,米粒在大鍋中不斷地翻滾,漸漸地變成了一鍋鍋略顯稀薄的粥。
密密麻麻的難民擠滿了河邊。
有漢軍維持,秩序倒也井然。
一個個捧著一碗稀粥的南逃難民,狼吞虎嚥幾口就喝完粥,隨後將碗遞給了排隊的難民。
每個排隊領粥的難民隊伍只有六塊碗,難民們接碗接粥喝粥遞碗,居然都沒有絲毫停歇的空擋。
幾艘大海船駛入海河停了下來,從海船上下來了一群人,穿行在難民中放聲大喊:
“去寶島了,去寶島的人上船了,寶島冬暖夏涼土地肥沃一年三熟,去寶島的每人發半年口糧五畝良田!”
難民們正對未來充滿不安,聽到這些人說去什麼寶島有這麼好的待遇,一個個雙目放光卻也將信將疑,世上哪有這麼好的地方?
“本官滄州知州孫軼具保,此乃千真萬確的事!”
孫軼帶著一群人走來,為去大明國寶島的船隊具保。
天漢收容難民提供庇護供食供暖,獲得了難民的信任,有知州這般大官具保,走投無路的難民們紛紛登船。
幾艘剛卸下糧食的大海船滿載著難民駛離海河,駛向寶島。
“大梁國已經打下了半個高麗,要去高麗的人上船了,每人分二畝地一個高麗奴隸,沒婆娘的送一個高麗小娘子……”
大明國的船隊剛走,大梁國的船隊又來了。
高麗跟遼國接壤,之前梁山的反賊去了高麗搶奪高麗國土,這件事有很多從遼東逃來的難民都聽說了。
見官府做了具保,又聽到有婆娘田地可送,之前趕不上去寶島的難民紛紛上船。
很快,船隊就裝滿了難民駛向大梁國。
大梁國和大明國都非常缺人,來自遼國的漢人,就成為了兩國急需的人口來源。
“兩浙路招收工人……”
兩浙路的工坊缺少大量工人,眾商家自然不會放過遼國難民這等廉價勞動力。
江南繁華眾所皆知,又是天漢治下,難民們蜂擁上船。
船運難民到各地,直到海河封凍這才停運。
海運停止,進入冬季天氣寒冷,可難民的數量有增無減。
“向南去天漢,有吃的!”
這句話口口相傳,難民們可不就蜂擁而至了。
幸好顧誠未雨綢繆運來了大量的糧食,又幸好重整了官道,規劃出一條通道,讓難民沿著通道從河北到京東,再到淮東,最後到兩浙。
這一路上,各州府縣都可以安置一部分難民。
更多的是天漢軍進入遼國邊境州縣,就地安置災民。
-----------------
香河郡主召開新品釋出會。
香河郡主,原前宋柔福帝姬。
十二三歲的趙嬛嬛發出請柬,請的全是東京貴婦、閨秀貴女。
收到請柬的貴婦貴女們無不是面面相覷。
一來這小屁孩在搞什麼名堂?
二來這小屁孩身份特殊,誰也不想沾染上。
原本貴婦貴女們是不打算理會的,當得知皇后娘娘和淑妃娘娘都會參加,而且長公主殿下,國公侯爵的夫人小娘都會捧場,也就紛紛前往。
香河郡主,有單獨的郡主府。
釋出會就放在郡主府舉行。
貴婦貴女們走進郡主府的釋出會現場,無不是懵逼了。
現場佈置、自助酒會等等,無不是亮瞎貴婦貴女們的雙雙美眸。
這些佈置,自然是長公主殿下主使和策劃的。
當皇后娘娘和淑妃娘娘登場站臺,釋出會開始。
趙嬛嬛上場,首先感謝諸位嬸嬸姨姨姐姐妹妹的捧場,接著宣佈香河商行正式成立,再之後香河商行推出第一款商品。
香河香皂!
這是顧誠給顧盼的配方之一,顧盼早就研發出來了,只是沒有推出市場,當趙嬛嬛跑來撒嬌,於是就給了趙嬛嬛來獨家經營。
當眾試用,得到眾貴婦貴女的一致好評。
釋出會推出的一萬塊香皂,秒空。
第二款商品:小圓鏡
“哇~”
貴婦貴女們拿到小圓鏡,驚得跳起來。
連根毫毛都看得清楚,這也太清晰了吧?
小圓鏡,自然也是出自顧盼的手筆。
是的,玻璃被顧盼的研發部門給研發出來了。
釋出會推出的二十面小圓鏡,被貴婦貴女搶破頭,以拍賣的方式競拍出了高價。
物以稀為貴。
顧盼和趙嬛嬛可是打算在鏡子上面賺上足夠的錢!
香皂和鏡子,讓香河商行一炮而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