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退董仲孫的怨軍,岳飛沒有出關追擊,而是趕緊修繕城防補缺口,檢視關內地形佈置關內防禦。

接下來,要啃的是金軍這塊硬骨頭。

蕭三狼和蕭五狼兄弟戰後一清點,發現只顧四下躲藏的兩千部曲,居然傷亡了三百多人,不由得心生畏懼。

蕭三狼不敢去找岳飛,對夏春弱弱地道:“紫荊關就交給你們了,俺們這就撤了!”

夏春冷冷地道:“作為降軍膽敢臨陣脫逃,你可想好了?”

蕭三狼一愣,心下一寒,這變化太快還沒有當降將的心理準備,被夏春點醒也被嚇到了。

夏春見狀拍了拍蕭三狼的肩膀,笑道:“我漢軍主力即將到來,紫荊關絕不會有失,這也是蕭兄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兄弟就先預祝蕭兄藉此機會在我天漢飛黃騰達!”

“夏兄弟之恩,哥哥沒齒難忘!”

蕭三狼再次被夏春點醒,身為亡國降將要是再拎不清,那就真的是在找死,天漢剛立國,要是表現好還真的可以在新朝飛黃騰達。

蕭三狼堅定決心奔到岳飛面前,拜道:“罪人聽從將軍將令!”

岳飛看到夏春使的眼神,就轉而說道:“請蕭將軍召集部曲以作後隊!”

“遵令!”

蕭三狼召集了千餘部曲,一番提醒警告之後分成兩隊,與弟弟蕭五狼各率一隊。

蕭五狼率隊奔上關牆,接替背嵬軍修繕城防填補缺口。

蕭三狼率隊從庫房裡將所有家當都搬了出來,岳飛看到箭矢數量不少很是欣喜,根據防守變化專門整編了兩部。

張顯部為弓箭手,王貴部為刀盾手。

“來了!”

岳飛看到了數千金軍趕到,也欣喜地看到蕭五狼部雖驚慌還是自覺加快填補缺口的速度。

有這千餘遼軍降兵相助,岳飛對守住紫荊關又多了幾分底氣。

岳飛也向夏春這個靖安司百戶投去感激的目光。

要不是夏春的判斷正確,紫荊關肯定是丟了,現在與金軍就是攻守易位,想要奪回紫荊關,背嵬軍將要付出巨大的傷亡。

-----------------

完顏銀術可率部來到,董仲孫疾奔上前拜倒在地,叩首稱道:“職下無能,兩千兒郎損折過半,但求將軍容職下收拾餘燼,誓報此仇!”

銀術可的目光掃視過怨軍殘兵敗將的模樣,翹起的嘴角,輕蔑之意顯露無遺,嘴裡卻說道:“董將軍辛苦了,且在一邊好生休整。”

說著,銀術可的目光注視在前方的紫荊關上。

紫荊關上,一隊隊遼軍正在修繕城防填補缺口。

看到關牆上的遼軍都是一幅畏畏縮縮的模樣,銀術可放下心來。

“廢物,當真是廢物……”

金軍毫無顧忌地辱罵嘲笑怨軍,怨軍上下是敢怒不敢言。

董仲孫鬆開捏緊的雙拳,在銀術可正要下令攻城前及時說道:“將軍,天漢軍入了紫荊關,請將軍務必小心。”

銀術可神情一愣動作一頓,問道:“有多少人?”

董仲孫恭謹地道:“職部攻入紫荊關正與遼軍激戰正酣時,天漢軍突襲而來,職部兩面受敵這才敗退……”

“本將問的是天漢軍人數有多少?”銀術可的語氣中滿是不善。

“以職下猜測,天漢軍人數不超兩千人。”董仲孫急忙跪下認錯:“職下有罪,未能第一時間向將軍稟報!”

董仲孫的先發制人,讓銀術可無語。

誰讓他沒想到這點,也沒給董仲孫說話的機會,銀術可透過怨軍估摸了一下,認為紫荊關裡的兩千漢軍不算什麼。

兩千怨軍這等廢物,在跟遼軍激戰時受到同等數量的漢軍偷襲,還能跑出來八百人,被吹噓起來的漢軍也是名不副實。

也是,之前宋軍是何等鳥慫,漢軍也只是換個皮而已,終究也還是廢物。

銀術可即使將紫荊關上的漢軍列為跟怨軍一樣的廢物行列,可他畢竟生性謹慎,喝道:“孫忠,率部為前鋒。”

孫忠,原遼國遼東漢軍將領,也是最早投降金國的一批人,就和明末的遼東將領李永芳、孔有德等人是一樣的性質,不同的是他們是遼國漢軍。

“遵命!”

孫忠不敢也不能拒絕,率領兩千剃成金錢鼠尾的金國漢軍朝著紫荊關發起進攻。

銀術可的目光緊緊地注視在紫荊關上……

-----------------

金軍準備攻城。

岳飛剛令修繕城防的蕭五狼部撤下,蕭三狼就率部衝上關牆,叫道:“將軍且坐壁上觀,這是金國漢軍,交給職下來應對!”

岳飛見蕭三狼就跟換了個人似的變得很是勇猛,也就不拒絕,畢竟正牌金軍還在虎視眈眈,就說道:“那就有勞蕭將軍了,我為蕭將軍掠陣!”

“兒郎們,跟老子上,讓狗日的金狗看看,咱們契丹人也不是慫鳥!”

蕭三狼厲喝著率部衝上去擋住孫忠的進攻。

這些遼軍之前到處躲避,這次也跟蕭三狼一樣換了個人,居高臨下頂住金軍的攻打,一幅死戰不退的架式,擋住了孫忠部的波波攻勢。

銀術可見孫忠部被遼軍阻擋前進困難,喝道:“回特,弓箭壓制!”

“諾!”

回特率領五百金兵衝上去,朝著關牆上的遼兵射箭。

緊盯戰場的岳飛見金軍開始支援立即下令:“王貴,盾牌防護。張顯,箭射金兵。”

“諾!”

王貴率領刀盾手衝上去持盾為蕭三狼部抵擋弓箭,張顯親自率領本部弓箭手對攻城的金兵進行壓制。

金兵的箭射得兇猛又準,可背嵬軍的盾牌遮擋得嚴實,而且刀盾手身上的輕甲足有兩層,即使被射中也不傷絲毫。

張顯率領的弓箭手箭術水平也不差,又是居高臨下,射得金兵弓箭手步步後撤,傷亡不小。

“連尋常士卒都身披輕甲,這漢軍難道富到這般地步了?”

看到漢軍亮相,銀術可等金軍上下無不是倒吸了一口涼氣,這太不可思議了。

即使大金滅遼獲得無數遺產,主力正牌金軍才勉強做到人手一件甲,這其中還包含了大量的皮甲和布甲。

關牆上的漢軍士卒身上的輕甲,一看就是精細上等好甲。

銀術可的親衛都沒幾個有這樣的輕甲。

董仲孫見狀暗自冷笑:若不是如此,老子會敗下陣來?你們這些賊廝鳥,真以為怨軍是弱雞?

-----------------

一條地道延伸到了尚州的城門下。

一口小號棺材被運入地道里。

當所有人都從地道口爬了出來,火炮將軍凌振親自點燃了引線。

“轟隆!”

一聲響徹天地的巨響過後,所有人都驚呆了。

無法攻破的城門不翼而飛,就連城門樓都塌了。

城門樓上的高麗守軍血肉橫飛,傷者哀嚎不已,其餘人驚得魂飛天外。

攻城的梁軍也無不是目瞪口呆久久無法反應過來。

“殺~”

驃騎大將軍黑旋風李逵率先醒悟過來,厲喝一聲揮舞一雙板斧殺入尚州城裡,見人就殺見狗就砍,所部三千旋風軍跟主將一樣狀若發狂,手下沒有一個活口。

“殺~”

李袞和項充率領三千藤牌手緊隨其後。

“殺~”

石秀和解珍、解寶殺入,同樣是大砍大殺。

大梁國主宋江入城,不但沒有阻止,還下令:“除了三十五歲以下女人,其餘人等殺光!”

要不是大梁國男多女少,更要以女人去引誘移民,宋江就下令尚州城雞犬不留了。

梁國上下如此惱恨仇視,實在是攻不下尚州城,傷亡慘重不說還屢被守將羞辱,不大肆殺戮一番怎能嚥下這口惡氣,怎麼震懾高麗人?

梁軍攻入尚州城,足足殺了兩天,這才將城中數萬高麗人殺了個乾淨,呃,除了七八千女人倖免遇難!

尚州城失守,慶尚道也就剩下東部的都城開京。

也意味著高麗國的首都開京徹底孤立無援。

宋江得到尚州城,留下孫立、石秀、解珍、解寶等大將鎮守尚州,率大軍前往奪取開京。

國主太子大臣嬪妃御林軍早就逃走了,開京城能守到現在算是難能可貴了。

當宋江率主力而來,開京守將得知尚州城已經被攻克,宋江主動招降並且約法三章,開京投降。

得到高麗南部半壁江山,大梁國形勢大好。

高麗丟了都城開京,丟了最為富庶的全羅道和慶尚道,元氣已經大傷,要是不能扭轉劣勢,滅國已經不遠。

屋漏偏逢連夜雨。

高麗王朝第16任君主王俁,也就是字世民的睿宗皇帝,在先後得知尚州城失守滿城被屠和都城開京投降的訊息,驚怒之下接連吐血,沒幾天就駕崩了。

王太子王楷繼位為高麗第17任國君。

王楷年幼,由其外祖父李資謙執政。

李資謙當機立斷派出使者向金國求援,並許諾向金國稱臣,同時還派出使者前往豿國,以唇亡齒寒來說服豿屎天皇出兵攻打梁國。

火藥建功,宋江欣喜若狂寄予厚望,冊封凌振為火德侯,令凌振全力提煉火藥,製造天棺火雷。

顧誠的火藥還沒用到戰場,宋江倒是先用火藥炸塌了尚州城。

-----------------

明國今年只從天漢運來萬餘人,嚴重低於預估。

好在東方不亮西方亮,從北地運來了遼國漢人六萬餘人,按照明國的來年預估,從開春解凍後加大運力,明年將會運來三十萬的遼國漢人。

在未來三年內,明國力爭島上的漢人總數突破百萬至一百二十萬人,再馴服島上土著二十萬。

年關將至,北方海面封凍,而島上以南卻是天氣暖和、氣候宜人。

明國主方臘站在寶南碼頭上望眼欲穿。

“來了,來了!”

隨著眼尖的石寶的叫喊聲,海面上出現了船帆,漸漸地出現了幾艘船的影子。

當船上飄蕩的旗幟出現在方臘的眼中,方臘這才放下心來。

是大明火焰旗。

出海七艘船,回來七艘船。

七艘船都靠岸,船上下來了方臘熟悉的身影。

“兒臣拜見父王!”

太子方天定領銜,下船的一群人朝方臘拜倒在地。

方臘一把扶起方天定,迫不及待地說道:“我兒快快起來,快為父王說說情況!”

婁敏中笑道:“大王莫要著急,殿下久航疲憊,且回去沐浴一番擺下接風宴,再聽殿下慢慢講訴也不遲。”

“對對對,是本王著急了,諸位將士辛苦,且去沐浴休息,本王設宴為大家接風洗塵!”

“謝大王!”

在之後的酒宴上,方天定和方傑等人,為大家講訴了此番出海的情況,為了賣弄,更是將一箱箱的寶物特產搬到殿中。

“父王,麻逸國比聽聞中還要好,麻逸國山勢平緩,土地肥沃氣候溫暖,絲毫不比咱們島上差。而且製鹽、釀酒、織布都很在行,看看這些花布,這些五采紅布、紅絹,品嚐一下這些酒……”

方臘驚呼:“麻逸居然能出產這等質量的布?”

“叔王,諸位叔伯兄弟,請看這玳瑁……”

“父王,婁相,麻逸盛產木棉、黃蠟,還有這檳榔,您嚐嚐!”

“酸!”方臘吐掉了檳榔。

婁敏中嚐了一個檳榔,說道:“史記有載:漢武帝兵徵南越,以檳榔解軍中瘴癘,功成後建扶荔宮於長安,廣種南木其中就有檳榔。”

方臘一聽說道:“那這檳榔還是好東西了,就是不知島上能否種植。”

方傑說道:“叔王,肯定能種植!”

“那就好,咱們種上一批賣給天漢和梁國!”

方天定說道:“父王,這檳榔麻逸多得是,待咱們佔了麻逸,這些都是咱們的,又何需種植在島上上!”

方臘點頭道:“太子所言甚是,島上還是要以種糧為主,家中有糧心中不慌,糧食才是根本!”

糧食是重中之重,只有種出足夠多的糧食,才能換取更多的物資,引來更多的移民。

要將麻逸化為明國土,就需要足夠多的自己人。

人口是制約明國發展壯大的最大障礙。

“諸位再好好想想,如何才能獲得更多的人?”

方臘再一次丟擲這個話題,眾臣都盡皆搖頭!

這個問題,大家都想了無數次了,當天漢百姓的日子好過起來,百姓就不會選擇背井離鄉遠赴海外討生活。

除了那些只想賺錢的商人!

祖士遠看到方天定身後側立的崑崙奴,靈光一閃說道:“大王,臣有一策!”

方臘大喜,忙道:“祖卿,快快道來!”

“大王,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也要看地方,咱們島上的那些土族世代居住於此,就跟咱們漢人居住中原一樣有了家園觀念,梁國治下的高麗人也是如此。”

婁敏中雙眼一亮,道:“祖相的意思,是咱們用土族跟梁國換高麗人!”

“沒錯,高麗人到了島上,到了麻逸,就是無根的浮萍,想要生存下去只能依附效忠大明,有了高麗人和土族相互制衡,對咱們的統治也能事半功倍。”

婁敏中讚道:“好主意,當真是好主意。只是土族咱們也不嫌多,還是用糧食和特產向梁國換高麗人。”

祖士遠道:“也可以跟天漢換遼人、奚人、西夏人,甚至是金人。只有更多的部族進入麻逸,咱們統治起來才能更加得心應手。”

“好,來年,咱們就這麼辦!”

方臘和眾大臣開啟了新思路,制定了來年新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