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

之前大燕吞併大理,引得周邊諸國開始重視大燕這個邊陲小國。

不僅派了許多探子來到大燕境內,更是對大燕極為關注。

因此。

當大燕這次又突然出征,並兵分兩路,閃電般拿下西邊的蒲甘王朝、南邊的吳哥王朝之後,這個訊息很快就被各國的探子得知,飛速傳回國內。

這個驚天動地的訊息如同驚雷般在各國炸響,瞬間就打破了原有的微妙平衡,使各國紛紛陷入了緊張的思索和應對之中。

探子們所繪製的大燕全新疆域圖,此刻也擺在各國皇帝的御案前,擺在各國官員的眼前。

不知不覺間,原本僅有區區一郡之地(15萬平方公里)的小小燕國,竟然在兩年時間裡成長為一尊龐然大物,版圖竟擴張到了與遼國相提並論的地步(遼國面積489萬平方公里)。

一時之間,各國人人自危,對強勢霸道的大燕警惕不已。

...

大宋。

收到大燕橫掃東南亞各國的訊息之後,大宋朝廷立即陷入了一片譁然和緊張之中。

朝堂之上,大臣們議論紛紛,各抒己見。

畢竟大宋與大燕相鄰,誰知道大燕哪天突然就發兵打過來了。

以司馬光為首的保守派大臣們皆是眉頭緊鎖,憂心忡忡,自從先帝不慎放走姑蘇慕容家開始,大宋就陷入了被動防禦狀態。

慕容氏家族的野心路人皆知,如今更是在短短兩年內便統一東南亞半島,已經對大宋的邊境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

“啟稟太皇太后、官家,老臣建議,應當加強邊境防禦,修繕城牆,增加駐軍,並加強對大宋軍隊的整頓和訓練,以防不測!”

司馬光站了出來,對皇位上的高太后和小皇帝說道:“同時,派遣使者前往燕國,探清其對大宋的真實意圖和實力底細,以便於制定更為妥善的應對策略。”

“司光大人此言差矣,我等不應當僅僅侷限於防禦,應該採取主動措施,加大對軍事的投入,提高軍隊的實力,並主動聯合他國,共同對燕國形成鉗制之勢。”

也有年輕的官員表示反對,鄭重的說道:“燕國狼子野心,不得不防,請太皇太后明鑑!”

高氏坐在幕簾後面,面色凝重,認真傾聽著大臣們的爭論,只覺得心煩意亂。

這燕國真是狼子野心,一朝不慎就使其坐大,以至尾大不掉,竟對大宋形成嚴重威脅。

同時,她深知此事關係到大宋的江山社稷和百姓安危,必須謹慎決策。

“就按司馬卿家所言,加強邊境防禦,派遣使者前往燕國。”

最終,高氏思索良久之後,鄭重的說道:“同時,加大對軍隊的投入,提升實力!”

“太皇太后聖明,陛下聖明!”

眾臣齊齊山呼。

...

宋燕邊境。

駐守邊境的大宋將領們在得知訊息之後,立即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他們深知自己肩負著保衛邊境安全的重任,絲毫不敢懈怠大意。

邊境重鎮守將郭逵,此人歷任殿前都都虞候、同籤書樞密院事、陝西宣撫使,判渭州。

神宗朝時,又升靜難軍留後,歷任知潞州、太原,目前是荊湖、廣宣撫使。

郭逵召集部下將領,站在城牆之上,望著南方的遼闊大地,神情嚴肅的說道:

“燕國的崛起,對我們來說是巨大的威脅,必須加強戒備,時刻保持警惕。”

“從即日起,增加巡邏次數,加強對燕國境內的監控,任何可疑跡象都不得放過。”

對面十里之外原本是大理國,如今成了燕國的地盤,燕國逐漸壯大,他不敢有絲毫的大意。

在沒有朝廷旨意之前,他身為邊關守將,只能下令加固城牆,修繕防禦工事,儲備足夠的糧食和武器,以防備燕國的突然來攻。

...

中原江湖。

自少林被除名,丐幫也因攻打燕國而一蹶不振,兩大幫派沒落。

江湖上風起雲湧,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上百年。

少林和丐幫的沒落,正好給了許多中小門派壯大的機會。

經過長時間的血腥擴張和廝殺,有一神劍門強勢崛起,令人側目。

神劍門門主卓不凡,有劍神之稱,其長劍一挺,劍尖上有半尺青芒吞吐,殺得血流成河。

與神劍門不相上下的勢力,還有不平山莊、芙蓉山莊。

不平山莊的莊主不平道人,號稱蛟王,與劍神卓不凡為結拜兄弟,武功高強。

而芙蓉山莊的莊主崔綠華更是被人稱為芙蓉仙子,飛刀絕技在江湖中算得上是數一數二。

這三大勢力的強勢崛起,漸漸取代少林丐幫,成為最近江湖上風頭正盛的三大勢力。

大燕統一東南亞半島的訊息在江湖上傳開之後,瞬間就引起了軒然大波。

此時,卓不凡、不平道人、芙蓉仙子三人齊聚一堂。

“不平道兄、崔仙子,小弟得到確切訊息,小弟的仇人,天山童姥竟是燕國太子的師姐。”

卓不凡首先開口,義憤填膺的說道:“當年我一字慧劍門被老賊婆滅門,若非我僥倖逃脫,怕是屍骨早已化為黃土,此仇不報,小弟誓不為人!”

“小弟準備找燕國報仇,道兄、仙子,可願助小弟一臂之力?”

卓不凡本是福建一字慧劍門的弟子,一字慧劍門被天山童姥滅門時他僥倖逃脫,至死不忘師門被滅之仇。

之後他逃到長白山,偶然撿到一本劍譜,苦心修煉了二十年,劍術得以大成,練成了劍芒。

近期才離開長白山行走江湖,他發現中原江湖亂成一鍋粥,他便持著劍芒強行打服了一個名為神劍門的小門派,瘋狂擴張,四處收人,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這半年時間的發展,竟讓他將神劍門擴張到了上萬人的規模,成了天下第一大派。

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卓不凡得知,天山童姥竟然與燕國太子是師姐弟關係,還將靈鷲宮搬去了燕國。

正好這次聽到燕國的訊息,卓不凡不想再等下去了,他迫不及待要去找天山童姥報仇血恨。

“卓兄,那燕國太子可不是易與之輩,報仇之事,依我看還是得再三慎重才行。”

不平道人面色凝重,回道:“少林和丐幫,可是前車之鑑!”

“不錯,盛名之下無虛士,燕國太子能踩著丁春秋、玄慈等人的屍體成名,絕非良善之輩。”

芙蓉仙子也不是蠢貨,能活著,誰會傻乎乎的去送死啊!

她可不會拿自己的小命開玩笑,反正她和天山童姥無仇無怨。

“你們!”

“以慕容復那猖狂霸道、唯我獨尊的性子,你們認為大宋能撐多久?”

“若是有朝一日,大宋被燕國給滅了,咱們這些江湖中人何去何從?”

卓不凡心中勃然大怒,但他還想借助兩人的力量報仇,不想和兩人反目,只好耐下心來勸說。

“這....”

不平道人和芙蓉仙子聞言,齊齊面色微變,沉默不語。

他們何嘗不知道這個道理,大燕太子的霸道,早就傳遍五湖四海。

“他總不能對江湖人士趕盡殺絕吧,我們又沒得罪過他。”

芙蓉仙子皺著眉頭,不確定的說道。

“是啊,不管是誰當皇帝,大宋也好大燕也罷,總不能將我們全殺了吧?”

不平道人也跟著附和道。

“罷了罷了,既然二位不願意摻和,小弟也不強求,告辭!”

見兩人的神情,卓不凡起身離開。

他打定主意,不管是刺殺也好、偷襲也罷,一定要找天山童姥報仇。

“哎,卓兄!”

...

遼國。

耶律洪基坐在龍椅上,聽著大臣們討論燕國崛起之事,臉色無比陰沉。

太快了,燕國崛起的太快了,快到讓人反應不過來。

之前燕國吞併大理,耶律洪基只是笑笑而過,並沒有太過放在心上。

但一轉眼僅僅半年的功夫,燕國就接連吞併兩國,疆域擴張到與大遼相當的地步。

實力如此強大且野心勃勃的燕國,讓耶律洪基感受到了深深的威脅與恐懼。

“大汗,我大遼應當積極應對,先下手為強,聯合宋國、西夏一起出兵,剷除燕國,以除後患。”

大臣們商議一番之後,一名老將站了出來,說道:“若是任由其發展下去,怕是對我大遼構成威脅,請大汗三思!”

“老將軍說的不錯,之前沒有理會,已經失了先機,我大遼絕不能再容忍其發展下去了。”

“是啊,燕國太子慕容復野心勃勃,絕不甘願屈居於東南之地,勢必會揮軍北上,征伐我大遼。”

“臣聽聞,那燕國與西夏有過節,疑似綁架西夏太后,勒索西夏皇帝交了數千萬貫的贖金....若我大遼願意對燕國出兵,西夏皇帝肯定同意參與。”

“不錯不錯,那宋國與燕國接壤,他們應該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也不會拒絕。”

“集咱們三國之兵力,以雷霆掃穴之勢攻滅燕國,免除後患!”

老將的話音一落,眾臣們也紛紛附和,一致認為要先下手為強,聯合其他諸國一起對付大燕。

“先下手為強麼,可以。”

耶律洪基沉思片刻,點了點頭道:“傳朕旨意,立即派使者前往西夏和宋國,說服其聯合出兵之事。同時,我大遼也得加強軍隊的訓練和整頓,積極做好開戰的準備。”

“大汗英明!”

眾臣齊齊應喏。

...

西夏國。

朝堂之上,西夏皇帝李諒祚召集大臣們商議對策。

“諸位愛卿,燕國賊子竟統一東南半島,我西夏該如何應對?”

李諒祚對大燕和慕容復可謂恨之入骨,恨不得啖其肉、食其骨、斷其筋、飲其血。

半年之前,他派使臣第二次去燕國,花了巨大的代價將太后李秋水、丞相梁乙埋等人贖回。

哪知竟被慕容復給擺了一道,太后武功盡廢還成了傻子,赫連鐵樹和段延慶也被廢了武功。

相當於花了巨大的代價,卻贖了幾個殘次品回來,賠了夫人又折兵,虧大發了。

尤其是看到太后李秋水蒼老的模樣時,李諒祚更是差點氣得吐血而亡!

當然,萬事必有利有弊。

太后李秋水的武功被廢,李諒祚順理成章的收回了全部權力,掌握了原本就應該由他掌握的皇權。

但李諒祚絕對不會感激慕容復,因為沒有李秋水的武功,西夏國沒了先天境的武力威懾。

她又失去了相關的武學記憶,根本就無法使西夏出現下一位先天境武者。

不僅如此,一品堂中招攬的武者們得知此事後,近半數都退出了一品堂。

聽說燕國連續吞併吳哥、蒲甘兩國,仔細一想,搞不好燕國出兵的軍費用的就是西夏交付的贖金,李諒祚更是恨得差點牙都咬碎了。

這也太特麼的欺負人了,還有王法嗎,還有法律嗎?

“陛下,臣認為我們應當審時度勢,不該盲目的與燕國對抗。”

丞相梁乙埋站了出來說道:“目前敵強我弱,不宜輕易與他們結仇,請陛下三思。”

被燕國俘虜的日子,是梁乙埋一生的黑點,也是他不願意回憶的一段苦難歲月。

但他首先是西夏的丞相,不能帶有絲毫的個人恩怨,首先要為西夏國著想。

此一時彼一時,此時的燕國已遠非西夏可以抗衡。

若是西夏國繼續與其敵對,實乃自招禍患之源!

“不錯,丞相大人所言有理,我們可以和遼國與宋國聯絡,先看看他們的態度,再做定奪。”

“與此同時,咱們應該加強軍事準備,提高軍隊的戰鬥力,以防萬一。”

“燕國的崛起,首先著急的應該是宋國,咱們應該先放下成見,聯合宋國和遼國。”

丞相的話音一落,其餘大臣們也紛紛附和贊同。

皇帝受辱,自然是君辱臣死,但燕國太過強大,報仇無望啊。

不如先行忍耐下來,日後再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嘛!

“也罷,就按大家說的辦,立即派使者前往宋國和遼國,與他們商討合作事宜。”

李諒祚深吸一口氣,強忍著內心的氣憤,說道:“同時,準備應戰。”

不約而同的,遼國、宋國、西夏三國都有結盟對抗大燕的想法。

...

吐蕃國。

大雪山,大輪寺。

“呼....慕容先生家的公子竟如此威猛,小僧幸好沒有得罪他。”

“不過,我大輪寺也該考慮,該何去何從了。”

得知大燕統一東南亞半島的訊息,鳩摩智輕吐出一口濁氣,眼神複雜難明。

因吐蕃政變,鳩摩智急流通退,向新的吐蕃贊普辭去了國師之位,恢復了自由身。

他早有預料過,燕國絕不會安份守己,勢必會對外擴張,開疆拓土。

果然沒料錯,僅僅才過不到一年時間,大燕的版圖就已和吐蕃國差不多大小。

雖說吐蕃國佔據著青藏高原的優勢,不懼怕他國來攻,就連當年的盛唐也拿吐蕃沒辦法。

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以慕容父子的強勢,征伐吐蕃也是早晚的事。

身為大輪寺住持,鳩摩智不得不為大輪寺的未來,考慮何去何從的問題。

“難道要投靠慕容老先生,提前為本寺傳承做打算?”

大燕太子慕容復太妖孽了,除了主動投靠之外,鳩摩智想不到其他辦法。

若是他知道慕容復已突破宗師境,怕是驚訝得下巴都要掉下來。

“早知如此,上次小僧就該主動投靠慕容老先生了。”

說到投靠燕國,上次他前去大燕拜訪慕容博之時,就是投靠燕國最好的機會。

可惜那時的鳩摩智並沒有想到這一點,已完美錯過最佳時機。

“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哎!悔之晚矣!”

現在回頭一想,他瞬間悔得腸子都青了。

“不行,哪怕錦上添花,也好過什麼都不做,坐以待斃可不行。”

鳩摩智一咬牙,決定帶大輪寺弟子南下,主動投靠老友。

他一聲令下,大輪寺所有和尚悄然離開了吐蕃,趕往大燕。

....

大理城外,一個名為王家村的小山村。

山環水繞,竹籬茅舍錯落;

石徑蜿蜒,穿林而過。

田畝阡陌縱橫,農夫荷鋤而歸。

炊煙裊裊,雞犬相聞,屋舍古樸,苔痕上階綠。

桃花灼灼,映於溪邊,暮靄沉沉,一片靜謐。

村子的西面,半年前新搬來了一戶六口之家,三個娘們,三個小孩,沒有男人。

當看到三個娘們時,村民們當時看得眼睛都直了,第一次見到這麼漂亮的女子。

村裡的光棍和懶漢們本來想上前搭訕,卻被村長嚴重警告,嚴禁他們前去打擾。

有一個懶漢不信邪,很快就被衙門的人給抓走,到現在都沒有回來,生不見人、死不見屍。

從那以後,村民們對這戶人家避如蛇蠍,不敢輕易招惹。

此時。

村子的西面矗立著一排四間房子,院子旁邊開墾出一塊菜地,旁邊是幾畝田地。

段譽垮著臉,彎著腰,拿著鋤頭在地裡挖地,旁邊還有刀白鳳、甘寶寶、秦紅棉、鍾靈、木婉清五人。

為了活下去,他們一家六口在不停的幹活,一刻也不敢停歇。

親自體驗了半年多的農田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黃土背朝天。

壓彎了他們直挺的腰,曬黑了他們白嫩的臉,也打碎了他們的驕傲和自尊。

“聽說了嗎,太子殿下滅了南邊的吳哥國,已出征歸來、班師回朝了。”

“什麼,太子殿下又打勝仗了,真好啊,大燕又變得更強大了。”

“還是大燕皇帝好,發放給我們的紅薯、土豆種子畝產上千斤,可比以前種水稻好多了。”

“是啊是啊,大燕皇帝陛下可比以前大理段氏皇帝好十倍、一百倍、一萬倍呢。”

“希望帝皇陛下長命百歲,我們也能過幾年好日子。”

就在這時,不遠的農田隱隱傳來一陣說話聲。

其中所提到的內容引得段譽臉色大變,抬頭看去,是村裡的幾個農戶。

“譽兒,別放在心裡,一群無知農民,他們懂什麼?”

刀白鳳也聽到了這段對話,見到兒子的表情,連忙安慰道。

“是啊譽兒,不要和他們一般計較,憑白跌了身份。”

甘寶寶和秦紅棉兩人也相繼開口安慰。

鍾靈和木婉清累得沒力氣說話,也懶得說話。

“呵呵,娘、兩位姨娘,你們說他們無知農民,我們難道就不是農民了嗎?”

段譽苦笑道:“我們不能練武、不能讀書,只能一輩子做農民,和他們又有什麼不同?”

經過這半年多的勞動,段譽已懂事了許多,不再像以前那麼無知和愚蠢。

他知道,如果不發生意外的話,以現在的情況來看,他一輩子都只能面朝黃土背朝天。

他們一家六口連這個小山村都出不去,四周都是監視的人,說什麼為皇伯父、父親他們報仇,簡直是痴心妄想。

他甘心嗎?

初始之時,段譽確實很不甘心,恨天無把、恨地無環!

但餓了幾天之後,他就老實了,終於認清了現實。

他,段譽,已不再是大理國鎮南王家的世子,只是一個卑賤的亡國奴!

失去了所有光環的他,若是不去田裡勞作,那就只能餓肚子!

哪怕他餓死了,屍體發臭,也沒人會在乎!

聞言。

刀白鳳、甘寶寶等五人也都齊齊愣住了。

是啊,段譽說的沒錯,現在的她們,和田間的農民有什麼區別呢?

“譽兒你別喪氣,有機會的,只要活著,我們就還有機會!”

刀白鳳很快就意識到寶貝兒子的心態不對,連忙安慰道。

報仇不急於一時,將段家的血脈傳承下去才是目前唯一重要的事。

“娘,我知道的,我不會輕生,你放心好了。”

段譽一愣,明白孃親的話外之音後,有些哭笑不得的回道。

他不僅不會輕生,還會努力的活下去,將段家血脈和仇恨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先不說了,快點幹活吧,天快黑了,早點把地挖好,明天要將紅薯種下去。”

“有這說話的功夫,早就幹完了。”

抬頭看了一眼天色,段譽掄動鋤頭,繼續埋頭苦幹。

至於他心裡到底怎麼想,唯有他自己清楚了。

“幹活吧幹活吧。”

刀白鳳和甘寶寶、秦紅棉對視一眼,也不再講話,埋頭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