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想到青紅下藥時的心思,哪怕她是受人指使,那都是在害小主子們的命啊。
她現在,竟然還不把背後的主謀,供出來。
越想心中就越氣憤,就越用力,想打死這賤婢。
小宮女叫得太慘。
冬扶怕她嚇到殿內的小主子們,扯了塊破布,塞到她的口中堵住。
但大廳裡的人們,還是聽到了她的慘叫聲。
在門口的小宮人們,甚至還看到她被打得皮開肉綻,鮮血飛濺的樣子。
個個膽戰心驚。
直到外面,小宮女一點聲音都發不出來。
冬扶去探鼻息,發現沒氣了,才讓停手。
冬扶則單手拖著屍體,出了大門,往宮外去。
大廳內,唐菀這才向旁邊的溫御醫:“溫御醫,你先照顧下他們,本宮去做解藥。”
她帶著夏妍先離開了。
不一會兒,溫御醫帶著林央,宋明湘,端來些湯藥,讓每人喝了一碗。
“這些湯藥,能夠讓你們再熬上一兩個時辰,娘娘的解藥,很快就會出來。”
喝完湯藥,大家就被送回了各自己的院子。
一個時辰後,唐菀才讓宋嬤嬤,將藥送到楊嬤嬤她們所在的西殿去。
主子們躺在床上,奴才們躺在地上,包括幾個乳孃在內,大家都被疼痛折磨得不成樣子。
但唐菀也沒有一次性就把解藥全給她們,而是分了三次。
“今天晚上喝一次,明天早上再喝一次,你們體內的毒,就能完全解了。”宋嬤嬤安慰她們。
“你們可要儘快好起來,小主子們,還等著你們呢。”
楊嬤嬤:“……”
趙氏幾人:“……”
當夜,西殿的主僕們,也都疼得一夜沒睡好。
等到第二天一早,宋嬤嬤帶人,把藥送過去,她們服下之後,疼痛才得以緩解控制。
但她們都已經被折磨得下不來床,還得臥床休息。
宮裡又清靜了幾天。
唐菀帶著大家,製藥,製衣,制乾糧,效率都高了很多。
十月的最後一天,下午。
溫御醫高高興興來報:“娘娘,皇上批准了!”
林央和宋明湘,也激動得熱淚盈眶。
“娘娘,我們也要跟著溫御醫學解剖。”
唐菀笑著摸摸宋明湘的頭:“好,本宮支援你們。”
她們有了支撐和解底氣,就敢大膽勇敢隨心地去學習,去探索了。
唐菀藉著機會,大概給她們三人講了下解剖學的要領。
並要溫御醫,去寫設計和方案,如何在御醫院,開展這項醫學研究。
溫御醫是醫學淵博之人,讓他自己多思索,她再提點,比直接跟他講,更有效。
溫御醫們離開之後,天快黑了。
唐菀這才開始吃晚餐。
夏妍心疼:“娘娘最近越來越忙,晚飯也吃得越來越晚了。”
唐菀安慰她:“那是因為,我的身體越來越好了。”
宋嬤嬤來稟報:“娘娘,楊嬤嬤和趙氏她們,讓老奴問一聲,她們明天能不能來陪小主子們玩玩。”
蘇嬤嬤,春茵,冬扶,正抱著三個孩子,在餐廳裡走來走去逗著。
大家面面相覷。
這一次,還是治了治她們。
“娘娘,要讓她們來嗎?”春茵擔心地問。
她到底年輕,又緊張小主子們,擔心得很。
生怕那些人一靠近,又會做出什麼事來,傷害到孩子們。
唐菀嘴角彎了下,露出玩味的笑:“讓她們來吧。”
大家暗吸了一口氣,都打起十二分精神。
飯後,天已經完全黑下來。
唐菀站在窗下。
窗戶沒開,冷風都從窗稜的縫隙中,一陣一陣地灌進來。
這個時代的建築技術,遠無法與22世紀相比。
木製的牆面,和窗戶,無法做到不透風。
冷到這種程度,風又大,還是會有冷風進屋。
但只要暖氣燒熱點,就不會冷了。
而且這個時代,大自然界的炭和木材資源都非常豐富,不用膽心。
“娘娘,您快別站在這裡了,風灌進來,吹著您了。”蘇嬤嬤忙過來扶她。
“外面太冷了,風又大。”
“要下雪了。”唐菀開口說道。
今天是十月最後一天,明在,就進入十一月,進入冬天。
今夜就會開始下雪。
周明帝元年的第一場雪,暴雪。
不過要到十二月中下旬,才會特別冷。
寒災,疫病,饑荒,凍死,然後引發民亂……
她還有一個半月的時間來做準備。
蘇嬤嬤一頓,反應過來:“看這樣子,是要下雪了。”
“下雪也沒事,咱們這會兒,不冷……”她的聲音小了下去,臉上是擔心難過之色。
也不知道北邊的老爺,他們怎麼樣了。
還有京城的老夫人們。
“蘇嬤嬤別擔心。”唐菀安慰了句。
蘇嬤嬤這才稍稍安心。
唐菀轉身,進了寢殿,喂好孩子們,就早點歇下了。
壽康宮。
風拍得窗稜“哐哐哐”直響。
“砰!”窗被吹開。
莊嬤嬤忙跑過去關窗。
“先別關。”坐在床上,只穿著淺黃色裡衣,卸了珠釵,披著一頭青絲的太后起身,走過去。
莊嬤嬤嚇到了:“太后,風太大,太冷了!”
“哀家膝蓋不疼了。”她穩步走過去,正對著開著的窗,看著外面。
風捲著雪,在園中迴旋。
視窗燈光照映下,可見細小的雪粒。
“下雪了?”她不由一震。
莊嬤嬤心裡慌慌的:“是,看樣子不小呢。”
“娘娘,這個冬天,怕是要冷。”
這個年代,禦寒的水平低下。
對於處於北方的人來說,每個冬季都不好過。
大家都渴望著,冬天不要那麼冷。
“不過好在太后您膝蓋大好了,這個冬天,也不會那麼難受了。”
以往入冬的時候,每逢這樣的雪夜,太后的膝蓋就疼得徹底難眠。
但是今晚,她幾乎感覺不到疼了。
太后沉默地看著外面,感受著風雪吹在臉上,如刀子一般割得疼。
由衷地說道:“希望是個暖冬。”
她在宮裡,享受著最好的房屋,衣食,有最好的炭火。
但是大周北方的子民,在經歷了十幾年的前朝禍害之後,他們已經陷入了貧瘠。
他們扛不住太嚴酷的寒冬。
莊嬤嬤說了聲“會的”。
這是她內心的乞求和期盼。
“明天,哀家去看看哀家的皇兒們。”她興致頗高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