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山為陳倉最高的山巔,群山相連,頗有一種鶴立雞群的感覺。
太清觀位於太白山山巔,清晨,山巔之下雲霧繚繞,雲霧之下則是連綿不絕的林海,在那林海之中不時的傳來奇珍異獸的嘶吼之聲,宛如仙境。
太清觀中數百弟子位於高臺之下正在舞劍,長劍劃過空氣的聲音整齊無一,頗有氣勢。隨著高臺之上手持令旗之人不停擺動,臺下數百舞劍弟子腳踏奇妙步伐不停換陣,隨著陣法之間的轉換其攻守的氣勢亦完全不同,極其玄妙。
此刻秦北川立於高臺之上正注視著下方,眼中異彩連連,激動之色溢於言表。如今太清觀不算青玄老祖在內的話一共有三代,第一代均為青玄老祖的弟子,留於道觀的還剩下3位,奉為太清觀三真人,分別為青陽真人,紫陽真人以及無為子真人,而青陽與紫陽則是一胎而出的雙胞胎兄弟。第二代弟子均為三位真人的弟子,二代弟子相對多一些,留於道觀的有20幾位。剩下的便全部都是第三代弟子,也是如今太清觀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每代弟子身穿的道袍亦不相同,第三代弟子皆身穿天藍色道袍,二代弟子則身穿藏青色道袍,而三真人則身穿黑色道袍。此時秦北川雖說只是5歲孩童,但身穿黑色道袍搭配著英俊的面容亦有一番英姿。
手持令旗之人見秦北川到來,眼中流露出毫無掩飾的羨慕之色,微微躬身行禮道:“小師叔,吾乃青陽真人門下,吾名王大壯。”
秦北川嘴角抽搐了一下,這名字……隨即眼中露出玩味之色,轉身鄭重回了一禮說道:“小師侄,吾乃青玄老祖門下,吾名秦北川。”
王大壯:……
王大壯臉憋的通紅,我叫你小師叔乃是尊稱,你怎麼能叫我小師侄!好歹我也是第二代弟子,你貴為青玄師祖關門弟子,怎麼可以如此調侃於我!你這樣我就……我就不理你了!
秦北川見王大壯臉色憋的通紅,心中暗笑一聲,再次鄭重行禮說道:“大壯莫怪,北川年幼,一時貪玩興起,並無惡意。”
見秦北川行禮賠罪,王大壯的臉色頓時好看了不少,隨即回了一禮說道:“小師叔多禮了,吾在山上已經20年,每日習武練劍,雖不改初心,但有時確實無趣,如今小師叔來此,想必會更有樂趣一些。”
待眾弟子晨課完畢,秦北川便去了師傅的居所,上午兩個時辰,下午三個時辰皆由老師親自教授武藝。
“北川,如今是你第一天習武,其實在傳統武學上來講,你習武的年齡已經晚了,孩童習武,三歲為最佳。而你卻晚了兩年,你可知為何?”
見師傅並沒有直接授課,而是問自己問題,便歪著頭想了一會道:“師傅,弟子愚鈍,想不出其中關鍵,但看到其他小郎君三歲便習武強身,北川心中甚為羨慕。”
青玄老祖笑了笑,用手指點了點秦北川額頭說道:“小傢伙,拐彎抹角的數落為師的不是,這點可不好。為師知曉你心中有怨氣,但為師又何嘗不是在一直等你長大。”
秦北川表情微囧,隨即行禮說道:“還請師傅明示。”
青玄老祖看著秦北川說道:“尋常武藝,皆是自三歲開始先修習其招式,待年歲稍長,體魄強健後開始修習其內功心法。天下的內功心法種類頗多,但你要記住,內功心法其實並無高低之分,只不過有些內功心法可速成,有些則需要循序漸進,但無論是何種內功心法,只要持之以恆的去修煉,都會大受其益。修為的高低,在於你內功心法修習的深淺,在於你修習的武藝招式是否玄妙。”
秦北川聽著青玄老祖所言,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但這些他都是知道的,和不讓他修習武藝招式有什麼關係?隨即繼續疑問的看著青玄老祖。
“為師期頤之年發現這天地有一物,月沉日升,乃混元一氣。混元指天地,混元一氣便是這天地元氣,這片天地萬物生靈皆離不開它,可偏偏又忽略了它,為師要教於你的內功心法便是這混元一氣。它和尋常功法不同,修習混元一氣之前並不能修習任何武藝招式。尋常武藝皆為內功心法催動招式,內功的深淺決定著招式是否凌厲,並且內功和武藝招式相輔相成,用劍的有用劍的心法,使棍的有使棍的心法,這也是為什麼如今天下武藝上佳之人皆精通某一種兵刃的原因。如若你所用的兵刃,沒有相輔相成的心法催動,其威力也會大打折扣。但這混元一氣則完全相反,混元一氣是由招式催動內功心法,如若你混元一氣修習成功,任何兵刃招式皆可催動你的混元一氣,甚至徒手皆可。也就是說,你修習了混元一氣,天下任何兵刃武藝招式,你都可以去修習。正所謂,一元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元氣混而為一,即是太初。如此,週而復始,持久不息。”
如此,秦北川才算聽懂了,有些疑惑的問道:“師傅,您修習的可是這混元一氣心法?”
“不是,為師已修習其他心法,不能在修習此心法。切記,更換內功心法乃習武之人的大忌,你若開始修習混元一氣,便不能輕易更換。”
“老師,那這混元一氣心法是否為上佳的內功心法?修習成功後是否厲害?”
“內功心法並無高低之分,為師剛剛說過,你忘記了嗎?絕頂高手交手過招講究的是以招拆招,待你摸清對手招數之中的路數,在專門去修習針對其招數的武藝,而又不需要更換心法,難道不厲害嗎?”
秦北川見太玄老祖如此作答,面露了然之色,咬了咬牙又問道:“老師,那可曾有人修習過此心法?”
“此心法只是為師的構想,並沒有人修習過。”
見狀,秦北川頓時一頭黑線,這還沒有人修習過,而且只是師傅的一個構想,有你這麼坑徒弟的嗎?坑的還是關門弟子!
青玄老祖見秦北川黑著臉,大笑了一聲道:“徒兒勿憂,修習與否全憑你自己抉擇,即便你選擇其他內功心法,為師也不會怪你,雖然你修習武藝晚了兩年,但為師願將畢生所學盡數傳授於你。待你跟隨為師十年期滿,下山之日必能學有所成,名震天下。”
聞言,秦北川的臉色才算是好看了一些,隨即又陷入了沉思。
青玄老祖見狀只是微笑的看著,並不打擾。
半晌後,秦北川抬起頭看著青玄老祖再次問道:“師傅,為何此前您沒有讓其他弟子修習這混元一氣?往年來太清觀拜師的弟子難道就沒有向北川一樣的孩童嗎??”
見秦北川有此問,青玄老祖心中感嘆,此子果然心思細膩,笑了笑便說道:“北川所言沒錯,每一年來此拜師學藝的人並不少,並且有很多像你一樣沒有任何武藝的孩童。甚至為師雲遊四海5年,見過不懂武藝的孩童更是無數,但沒有任何一個孩童能修習此功法。”
“師傅,修習此心法的標準又是什麼?北川符合嗎?”
太玄老祖眼神玩味的看著秦北川,良久後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說道:“這片天地的眾生對這片天地太過熟悉,為師剛剛說過,混元一氣人人皆需要他,但人人皆忽略了他,如若是原本就屬於這片天地之人修習此心法,怕是要像為師一樣,期頤之年才能將其發現,甚至恐怕終生都不能找到這混元一氣。而你不一樣,你並不屬於這片天地!”
你並不屬於這片天地!你並不屬於這片天地!你並不屬於這片天地!
秦北川睜大眼睛,瞳孔微縮,抬頭看著青玄老祖滿臉的震驚之色!輕輕舔了舔發乾的嘴唇,聲音有些顫抖的說道:“師傅……何意?”
青玄老祖輕輕撫摸著秦北川的頭說道:“北川勿要憂心,不管你來自何處,但你心地善良,身懷正氣,為師深感欣慰。你可知為師為何要你跟隨十年?”
秦北川還在震驚中,下意識的搖了搖頭。
“因為為師的壽命只剩下十年,待我徒北川學成之日,便是為師駕鶴西去之時。此後這唐國百姓便需要你來守護了。”
震驚中的秦北川聽聞青玄老祖之言,心中莫名的難過,僅剩的十年全部都用來傳授自己武藝,隨即行了弟子大禮說道:“師傅,北川願隨恩師修習天地一氣。”
青玄老祖見如此面色由憂轉喜,扶起秦北川說道:“好,好徒兒,相信為師,你定能開了這天地的先河!”
秦北川神情堅定,重重的點了點頭。
此後,秦北川便正式跟隨青玄老祖修習這天地一氣的內功心法,而尋找這天地一氣的方法,青玄老祖也悉心教導。寅時雞鳴便起,子時月朗而歸,與青玄老祖盤坐于山巔,隨著季節的更替,感受天地萬物之變化,感受這天地間元氣之變化。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轉眼間五年便過去了。
……
唐國帝都,長安城。
唐國立國已過十載,在唐皇的治理下,四海百姓安居樂業,國強民富,萬民歸心,大有鼎盛之勢。
如今又是一年上元節,長安城中繁華依舊。
行墨閣,長安城首屈一指的筆墨商家,分店遍佈長安城各個街道,而出自行墨閣的墨筆皆為上品,深受文人墨客們推崇,甚至朝廷大員皆用行墨閣所產出的墨筆,大有壟斷之勢。
行墨閣閣主韓元,藉著上元節的熱鬧,在其總店之內舉辦了一場空前浩大的文比,而吟詩作賦與丹青之技則是重中之重。在長安城聞名已久的大儒皆被韓城邀請至此參與評比,聲勢浩大,可見其手筆著實驚人。
眾文人聞信後皆驚,有諸多文壇泰斗同時出現,能不能拿到頭魁暫且不提,即便在文比過程中得到諸位大儒的認可,對自己的名望也是大有益處的。如若能摘得頭魁,那便可以走向人生巔峰,如此機會誰能放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