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無為之道
唐朝小金佛真品圖價格 南希北慶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雖然《十萬個為什麼》引發極大的爭議,但他們爭議的目的,其實不在於這個理論的對錯,而是在於無名學院,之前因為義演一事,就弄得大家是非常惱火,自然見不得無名學院好。
當時他們眾志成城,彷彿將無名學院給壓得喘不過氣來。
可才過幾日,這無名學院又憑藉面膜是大出風頭,他們沒法反駁面膜,效果太立竿見影,只能從《十萬個為什麼》著手,利用這一點去攻擊無名學院。
至於這理論到底有何用,根本就沒有人放在心上,甚至可以說,大多數人都認為無論對錯,都是沒用的。
因為儒家思想的原因,使得實用主義一直是佔據著主導,而力學是理論,暫時看不到實際利益,但不是說這樣不好,只是說凡事都有兩面。
有好的一面,必然就有壞的一面,思想這東西,其實是最難做到魚和熊掌兼得的。
從古至今,絕大多時候,都必須為了這好的一面,去接受那些負面影響。導致很多人都無法理解,明知這一點不好,為什麼不改,其實是沒有辦法,看似簡單,但如果你拒絕負面影響,那好的一面,也會受到影響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這個有沒有用,對於李隆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他如今一直在推行重道抑佛,並且他在也渴望在朝中推行道家思想,他已經自封為道士皇帝,這是一個很明顯的訊號。
故此,對於他而言,面膜好壞,只是其次,關鍵是這一套理論,到底有何作用,沒有作用,就很難在朝中推行下去。
“當然有用。”
王熙立刻道:“如果能夠確定這萬有引力,那就可以解釋很多事情,當這些事情解釋清楚後,就知道該如何去完善。”
“例如?”
李隆基又問道。
王熙想了下,道:“例如造船,為什麼一顆石子在河上浮不起來,但一根更大的木頭卻能浮起來,這跟什麼有關,又與什麼無關。
當弄清楚這一切後,就可以先計算好,再來製造,如此一來,既可以提高成功的可能性,又可以製造更大的船,而且還能根據河道去製造船。”
李隆基只是稍稍點頭,旋即又道:“你說得雖有道理,但這只是對工匠有用,想要讓朝中大臣信服,恐怕還是不能夠的。”
要講好道家故事,關鍵是在於能否說服統治階級。
到底這是封建時代,百姓認同與否,根本不需要考慮。
王熙故作恍然大悟,道:“原來姑父問的是這個,姑父可真是小瞧了這門學問,這裡面可是包含著道家的至高奧義-——無為之道。”
提到無為之道,李隆基頓時來了精神,這的確是他想問的,“這與無為之道有何關係?”
王熙不答反問道:“敢問姑父,何謂無為。”
李隆基思索一會兒,道:“節用省斂、重農務本、與民休自、廢除煩苛政、從簡易等施政措施。”
王皇后也是頻頻點頭。
她其實很贊成無為之道的。
而王皇后這一細微的舉止,被王熙捕捉了個正著,突然靈機一動,滿臉崇拜道:“姑父可真是厲害,這一語便道盡這無為之道,其實總得來說,就是一個字——簡。”
“以簡來解釋無為,也是十分恰當啊。”李隆基點點頭。
王熙道:“但是如何做到這‘簡’,可就是難於上青天,用最簡單的政策,締造一個盛世,那必須刀刀精準,不能有絲毫偏差。
我家先生以為,自古以來,也就漢高祖、漢文帝,太宗皇帝,以及當今陛下,有此能力。”
李隆基面色一喜,嘴上卻道:“當真是你家先生說的,還是說是你將朕給添上的。”
暫時來說,他也認為自己比不了這三位同行,但這並不丟人,因為縱觀古今,能跟這三位皇帝相比的,那真是鳳毛麟角。
王熙道:“如果先生沒有加上姑父,侄兒的確也會加上的,因為在侄兒看來,姑父可是英明,不過先生確實有說到陛下。
在先生看來,自姑父即位以來,一直在廢除多餘的規定,這就是在遵從道家思想,可許多皇帝不敢這麼幹,生怕會引發動亂,只有如太宗皇帝和陛下這般英武、自信,才敢這麼幹。”
李隆基哈哈一笑,“先生真是謬讚了,朕也受之有愧啊。”
雖然事實是如此,但那是因為武則天為了穩固一個女人政權,弄了太多不必要的規定,或者說變形的政策,他撥亂反正,自然是要廢除很多很多規定,他也不願意在這事上面,自欺欺人,於是又問道:“對了,此與這萬有引力又有何關係?”
王熙道:“如果侄兒沒有記錯的話,高宗皇帝曾體恤民力,故而下令不見大船進攻高句麗。”
李隆基點點頭道:“確有此事。”
王熙道:“這就是儒家思想,體恤百姓,以仁政治國,可如果說只需要一州百姓服役,且每天只需勞作四個時辰,每月只需服役三日,便能建造百艘大船,那高宗皇帝還有必要停止造船嗎?”
“那自是不需要。”說罷,李隆基眼中一亮,似乎明白了什麼。
王熙又問道:“自古以來都有山澤令,漁獵令麼,為的又是什麼?”
李隆基道:“自然是防止百姓破壞山林,竭澤而漁。”
王熙道:“不錯,但若以道家思想來說,住在河邊上的人,就會以漁獵而生,住在山下的,就會以伐木為生,若以無為而治,就不應該禁止砍伐和漁獵。”
此話一出,李隆基不禁雙目一睜,又低眉陷入沉思之中。
總感覺自己懂了什麼,但具體是什麼,卻又說不上來。
王熙又道:“其實最佳的方式,就是懂得萬物生長的規律,以打魚為例,只要懂得魚產卵的習性,便可規定網空大小,等產卵季節一過,便可上船打魚,而且只打大魚,如此一來,便可生生不息。”
李隆基聽得是頻頻點頭,“有道理,有道理。”
王熙嘻嘻道:“姑父也覺得有道理麼,但侄兒再說一個理論,保管姑父為此叫絕。”
李隆基忙道:“是嗎?你快說來聽聽。”
王熙道:“自漢武帝以來,其實並非是獨尊儒家,而是儒法並行,可以這麼說,朝廷一直將儒家思想作為指導,然後用來法家的手段來制定政策,治理國家。”
李隆基點點頭道:“的確如此。”
王熙道:“這麼一看,似乎就沒有道家的位置,其實不然,之所以許多朝代沒過多少年就沒了,就是因為其中缺少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才是一切思想的根本,任何思想都必須建立在道家思想上面。”
李隆基哦了一聲:“此話怎講?”
王皇后也是充滿困惑地看著王熙。
撇開法家不說,因為不管怎麼樣,這法律是不可缺少的,只是說獨尊法家是不可行的,但是法家的立法原則,立法思想,這是必須得用。
而儒道兩家思想,雖不說勢如水火,但做不到像儒法,道法那樣的結合。
這也是李隆基最頭疼的一點,他想要推道家思想,但不是說,他要廢掉儒家思想,二者如何共存,一直是他在考慮的事。
王熙解釋道:“再說回方才打魚的例子,假如姑父為了保護河道,禁止某一州百姓漁獵,使得當地百姓失去生計,那麼儒家是必然反對的,此為不仁也。
這是對的,但儒家的辦法,往往很糟糕,無非就是讓百姓少打一點魚,朝廷少收一點稅,亦或者乾點別的活,這麼一算,不是朝廷虧,就是百姓虧。
導致許多政策,往往是以仁為先,但等到施行下去,便成為暴政,於國於民,皆是不利。”
王皇后聽罷,眼中一亮,“說得真妙啊!”
李隆基也是笑著點點頭道:“確實說得好,就是這麼回事。我看許多宰相,未必能有雀兒說得這般透徹。”“是麼?”
王熙得意一笑,又道:“在這個時候,姑父只需要多問一個問題,就能問出道家思想。”
李隆基忙問道:“什麼問題?”
王熙道:“少打多少是最合適,朝廷少收多少又是最合適的。而這就是道家思想。”
李隆基如醍醐灌頂一般,是如夢初醒啊!
王熙又道:“不管是以仁治國,還是以法治國,都應該遵循一個客觀事實,而這個客觀事實,就是指萬物變化的規律,這就是道家思想。
任何一個政策,只要基於萬物變化的規律,必然是隻有一個最優解,政策自然就會簡化,這就是無為而治,無為而治,根本就不是主動去追求,只需要順其自然,那便是無為。”
“妙極!妙極!”
李隆基激動的撫掌道:“雀兒這一席話,真是令姑父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
王熙說得這套理論,太符合他心中的治國之策,也讓模糊的無為而治,在心裡變得非常清晰,儒法基於道。
完美!
王皇后也是欣慰地直點頭道:“看來雀兒在學院裡面,可沒有少努力啊!”
王熙呵呵道:“姑姑有所指,侄兒根本就沒有努力,純屬天賦,嘿嘿.!”
王皇后當即賞了他一記白眼。
你這小子真不經誇啊!李隆基哈哈一笑,又道:“你家先生真是身懷大才,可惜卻頗具道家的隱士之風。”
語氣中透著一絲遺憾。
但王熙聽得卻是汗流浹背,悶不做聲。
他這話什麼意思,不就是想要讓陶莫來朝中輔助他。
那就全完了呀。
李隆基好奇道:“雀兒怎不說了。”
王熙鬱悶道:“姑父,這裡面有些道理,是先生講給侄兒聽的,但很多是侄兒自己悟的,跟先生可沒關係。”
王皇后好奇道:“哪些是你悟的。”
王熙道:“先生只是跟我們解釋清楚儒道法,但先生從不講治國,儒法基於道,可就是侄兒的理論。”
王皇后又驚又喜道:“真的麼?”
“嗯。”
王熙一臉傲嬌,“因為先生講得很明確,道家這思想是不能治國的,可姑父又讓侄兒講道家故事,侄兒就想著如何用這道家思想治國,故而就想到儒法基於道。”
王皇后笑道:“原來你是為了講好道家故事。”
“當然。”
王熙道:“要不是姑父吩咐的,侄兒才不廢這腦筋。”
李隆基只覺不可思議,哈哈道:“雀兒真是天賦異稟啊!”
“那是。”
王熙嘿嘿道。
李隆基哈哈一笑,又正色道:“不過你應該著重宣傳此理才對。”
足見王熙這一套的理論,令他非常動心,其實以他的性格,崇尚無為之治也並不奇怪,他不是那種很喜歡去約束、管教百姓的皇帝,他連宰相、將軍都敢直接放權,可見他對於自己的天賦是非常自信,甚至有些盲目,所以到後期就直接崩盤。
王熙道:“姑父是讓侄兒去講道家故事,這可是跟人辯論不一樣。
故事首先一點,就得吸引人,就得精彩,無它。
其次,這理論光說是不行的,是沒人會信的,得先擺出事實,如此再說此理,自然會是事半功倍。
所以,侄兒先用面膜吸引夫人們前來道觀,再借戲曲,去宣傳道家思想,然後又用道家思想來解釋這面膜,那麼為求養顏,他們必然會去鑽研,若有成果,也必將會更加信服。
一傳十,十傳百,如此便可讓人人都信服,到時姑父再推道家思想,自然是輕而易舉”
李隆基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條理清晰,環環相扣,引人入勝。”
王皇后見李隆基恁地開心,心裡自也是非常欣慰,道:“還是先生教的好。”
“姑姑,可不是哦。”
王熙很是較真道:“就連先生都承認,這可是侄兒的天賦。小滿他們可就沒這舉一反三的能力。”
李隆基笑著點點頭道:“雀兒也不可驕傲自滿,你要知道,這無名先生的教學法,就是激發學生的天賦,這裡面先生可是有很大的功勞。當然,雀兒在這方面,的確很有天賦,姑父很是欣慰。等到雀兒你學成之後,朕就立刻讓你入朝為官。”
王皇后不禁喜出望外。
王熙卻是問道:“姑父,多大的官?”
王皇后嚇得一驚,忙道:“不得無禮。”
“哎!”
李隆基擺擺手,“無妨,無妨,不過雀兒,姑父倒是想封你做一個大官,但是你年紀尚小,又不熟悉政務,只怕還須得歷練一番,否則的話,姑父就是給你個宰相當,成天忙於處理公務,只怕你還會怨朕。”
王熙立刻道:“那還是小官好,小官好,要不,還是算了,侄兒可還想多玩幾年。”
李隆基一擺手道:“不行。想都別想,哈哈。”
從皇宮裡面出來後,王熙便馬不停蹄地趕去無名學院。
當陶莫見到王熙闖入進來時,就如同看到惡魔一般,滿眼盡是恐懼,“少少郎,你不會又要給老朽佈置作業吧。”
王熙喜道:“老陶,你真是越來越聰明瞭。”
“王少郎!”
陶莫聞言,當即淚崩,直接趴下,抱住王熙的大腿,“少郎饒命啊!原本這作業就多得做不過來,好在那些學問老朽還能理解,但自從多了這萬有引力,老朽真的是力不從心了,少郎,你瞅瞅,老朽頭髮都快掉光了。”
他已經處於崩潰的狀態,要說學一些理論,那他還比較容易上手,但這物理學,可真是要了他的老命啊!王熙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莫怕!莫怕!等你頭髮再多掉一些,便能進化成強者,恐怖如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