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石家莊《贊皇縣》
華夏神州大地是什麼意思 學海無涯樂作舟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太行東麓的生態人文之地
贊皇縣地處河北省中南部、太行山中段東麓,是石家莊市下轄的重要縣域。其地理座標在東經114°17′ - 114°53′、北緯37°26′ - 37°46′之間,縣域總面積達1210平方千米,在石家莊各區縣中面積規模較大。東與高邑縣、元氏縣接壤,南和臨城縣、內丘縣交界,西連山西省昔陽縣、和順縣,北鄰井陘縣、鹿泉區,處於河北平原向山西高原過渡的關鍵地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兼具山地與平原的雙重風貌,自然與人文景觀豐富多樣。
贊皇縣現轄4個鎮、6個鄉,共計211個行政村。4個鎮分別為贊皇鎮、院頭鎮、南邢郭鎮、嶂石巖鎮;6個鄉是許亭鄉、西龍門鄉、黃北坪鄉、土門鄉、張楞鄉、曲江鄉。贊皇鎮作為縣政府駐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核心。鎮內政務辦公區、商業街區、教育醫療設施分佈有序,主幹道車水馬龍,商業店鋪種類繁多,從生活日用品店到特色餐飲店一應俱全,滿足居民日常生產生活需求;院頭鎮位於縣域南部,憑藉豐富的自然資源,在農業種植和旅遊開發上優勢顯著;南邢郭鎮靠近平原,農業基礎紮實,同時工業也在穩步發展;嶂石巖鎮因擁有知名的嶂石巖景區,旅遊業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各個鄉依據自身地形和資源條件,走出差異化發展道路,像許亭鄉依託良好生態和歷史文化發展鄉村旅遊;西龍門鄉憑藉平原優勢發展特色農業;黃北坪鄉作為革命老區,深挖紅色資源發展紅色旅遊;土門鄉、張楞鄉、曲江鄉則在生態農業、特色種植等領域持續發力。
贊皇縣歷史源遠流長,文化積澱深厚。“贊皇”縣名源自境內贊皇山。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正式設縣,至今已有1400多年曆史。唐代時期,這裡誕生了李吉甫、李德裕父子兩位名相。李德裕在政治上推行一系列改革舉措,對唐朝中後期的政治格局產生重要影響,還在文學創作上頗有建樹,被梁啟超列為“中國六大政治家”之一 。漫長歲月裡,贊皇縣見證諸多歷史事件,留存眾多歷史遺蹟。治平寺石塔位於贊皇縣城東南1公里處,始建於隋代,石塔造型優美,塔身雕刻有精美的佛像、花卉等圖案,線條流暢,工藝精湛,是研究古代建築和雕刻藝術的珍貴實物;李氏墓群埋葬著李德裕家族成員,墓群規模較大,考古發掘過程中出土大量陶器、瓷器、金銀器等文物,為研究唐代喪葬習俗、社會文化提供重要線索。
贊皇縣地形地貌複雜,地勢呈現西高東低態勢。全縣山區面積佔比81%,平原僅佔19% 。西部屬於太行山脈中低山區,山巒起伏,溝谷深邃,眾多山峰海拔在500米以上,嶂石巖主峰黃庵堖海拔達1774米,是贊皇縣最高點。這裡山峰陡峭,岩石裸露,呈現出典型的太行山脈特徵。東部為山前平原,地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是重要的農業生產區域。境內主要河流有槐河、漿水泉河等,槐河流程較長,在雨季承擔著重要的行洪功能,同時也為兩岸農田灌溉提供水源,但部分時段因降水不均,存在水量不穩定的情況。贊皇縣屬暖溫帶半溼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特徵明顯。冬季寒冷乾燥,常有寒潮侵襲;夏季炎熱多雨,降水集中在7 - 8月,偶爾會出現暴雨天氣;春秋兩季氣候涼爽,氣溫宜人。年平均氣溫13.5c,年平均降水量530毫米左右,年平均日照時數2600小時,無霜期185天左右 ,這樣的氣候條件適合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以及多種經濟作物生長,不過也會面臨乾旱、暴雨等氣象災害對農業生產的挑戰 。
經濟發展方面,贊皇縣構建起特色鮮明的產業體系。2022年,全縣生產總值達到75.2億元 。農業是贊皇縣的傳統優勢產業,也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河北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以大棗、核桃等特色林果種植為支柱。贊皇大棗是中國700多個棗品種中唯一的“自然三倍體”品種,果實個頭大,單果平均重量可達25克,果皮薄,果肉厚,含糖量高,味道甘甜如蜜,因而有“金絲蜜”的美譽。全縣大棗種植面積達45萬畝,年產量1.5億公斤,先後獲得“中國贊皇大棗之鄉”“中國棗業十強縣”等稱號 。核桃種植規模同樣可觀,面積超過20萬畝,產出的核桃果個大、果殼薄、果仁飽滿、味道醇香,深受消費者青睞。近年來,贊皇縣推進農業產業化,建設多個大棗、核桃深加工企業,開發出棗酒、棗飲料、核桃油、核桃蛋白粉等系列產品,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延長產業鏈。
工業領域,贊皇縣重點發展綠色建材、裝備製造、食品加工產業。依託當地豐富的石材資源,綠色建材產業蓬勃發展,形成從石材開採、切割加工到成品銷售的完整產業鏈,生產的石材產品銷往全國各地,部分還出口到國外市場;裝備製造產業透過招商引資引入先進企業,加大技術研發投入,逐步向高階化、智慧化方向邁進;食品加工產業以大棗、核桃等本地農產品為原料,生產休閒食品、保健食品,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
第三產業中,旅遊業發展勢頭強勁。贊皇縣擁有嶂石巖、棋盤山、竇家寨等多個優質旅遊景區。嶂石巖景區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以獨特的嶂石巖地貌聞名。這種地貌表現為紅色岩層堆疊,形成丹崖絕壁、碧嶺幽谷的景觀,景區內世界最大的天然迴音壁,高103米,弧長300餘米,人在壁前發聲,能聽到清晰迴音;九女峰、圓通寺、凍凌背等景點各具特色,吸引大量遊客前來觀光。棋盤山景區森林覆蓋率超90%,植被茂密,空氣清新,是天然的森林氧吧。山勢雄偉,登山步道蜿蜒而上,山頂的棋盤陣景點流傳著古老傳說,增添神秘色彩,景區內還設有露營基地,滿足戶外愛好者需求。竇家寨景區融合自然風光與歷史文化,山峰險峻,峽谷幽深,竇王寨、水簾洞、試劍石等景點讓人領略大自然魅力,竇建德文化展館則能讓遊客瞭解隋末農民起義領袖竇建德的生平事蹟和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2022年,全縣接待遊客300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5億元 。
政治建設方面,贊皇縣堅持黨建引領,推進縣域治理現代化。在基層治理上,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選拔優秀黨員擔任村幹部,帶領村民發展產業、建設鄉村。完善村民自治制度,透過村務公開欄、村民代表大會、線上村務平臺等方式,保障村民對村級事務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讓村民參與到鄉村規劃、專案建設等事務中。加強法治建設,開展“法律進鄉村”“法律進社群”等活動,舉辦法律講座,設定法律諮詢點,發放普法宣傳資料,提升群眾法治意識。在鄉村振興工作中,政府統籌各方資源,加大農村基礎設施投入,改善農村道路、水電、通訊等條件;出臺政策扶持特色產業發展,引導企業與農戶合作,促進農民增收,推動城鄉融合發展。
文化領域,贊皇縣特色鮮明。方言屬於冀魯官話石濟片,語音語調具有獨特地方特色,部分詞彙保留古語特色,在日常交流中承載著當地居民的情感和記憶。宗教文化方面,佛教、道教歷史悠久,治平寺、白鵲庵等宗教場所建築風格古樸,內部佛像、壁畫等儲存較好,定期舉行宗教儀式,吸引周邊信徒和遊客。贊皇縣以漢族為主,同時有回族、滿族等少數民族居住,各民族在生產生活中相互交流融合,形成多元包容的文化氛圍。
贊皇縣民俗風情濃郁,民間藝術豐富多樣。贊皇鐵龍燈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起源於清代。表演時,龍身由多個鐵製燈架連線而成,每個燈架裝有蠟燭,夜晚表演時,燭光搖曳,鐵龍在表演者操控下蜿蜒遊走,配合鑼鼓聲,氣勢十足。贊皇絲絃是地方戲曲劇種,唱腔高亢激昂,表演形式生動活潑,內容多取材於民間故事和歷史傳說,深受群眾喜愛,逢年過節或重要慶典,絲絃劇團都會在各村鎮演出。此外,春節期間的舞獅、扭秧歌,元宵節的花燈會等傳統民俗活動熱鬧非凡,舞獅隊伍表演獅子跳躍、登高採青;扭秧歌的村民身著鮮豔服裝,伴著音樂舞動;花燈會上,各式各樣的花燈造型精美,展現民間藝人的巧思。
美食文化是贊皇縣的重要名片。贊皇醃肉選用本地優質豬肉,經過醃製、晾曬等多道工序製成。醃製時加入花椒、八角等多種香料,晾曬後的醃肉肉質緊實,鹹香可口,可直接切片食用,也能搭配蔬菜炒菜、燉菜,是當地餐桌上的常見美食。贊皇核桃餅以贊皇核桃為主要原料,將核桃仁研磨成粉,與麵粉、糖、油等混合,經烘焙製成,外皮酥脆,內餡香甜,帶有濃郁核桃香味,是遊客喜愛的特色伴手禮。還有贊皇大棗粥,選用優質贊皇大棗與大米一起熬製,大棗的甜味融入粥中,口感軟糯香甜;槐河魚湯用槐河新鮮魚類烹製,魚湯鮮美,魚肉嫩滑,體現贊皇縣的飲食特色。
旅遊資源方面,贊皇縣為遊客提供豐富體驗:
- 嶂石巖景區:景區內天然迴音壁是一大奇觀,遊客站在壁前喊話,聲音迴盪,可親身感受聲學奇蹟。九女峰由九座山峰組成,形態各異,如仙女亭亭玉立;圓通寺歷史悠久,建築古樸,可在此感受佛教文化;凍凌背冬季冰瀑景觀壯觀,冰柱、冰掛晶瑩剔透。遊客可安排2 - 3天深度遊覽,景區內有不同檔次農家院提供住宿,品嚐農家菜,體驗鄉村生活。徒步登山時,注意穿著舒適運動鞋,按照景區指示路線行走。
- 棋盤山景區:適合喜歡親近自然和戶外運動的遊客。沿著登山步道向上,沿途能觀賞到各種樹木花草,春季山花爛漫,秋季紅葉滿山。到達山頂棋盤陣,聽當地老人講述棋盤陣的傳說故事。景區露營基地提供帳篷租賃服務,夜晚可仰望星空,清晨欣賞日出。
- 竇家寨景區:喜歡探險和了解歷史的遊客不容錯過。攀登竇王寨,感受山峰險峻;探秘水簾洞,感受洞內清涼溼潤;觀賞試劍石,想象當年竇建德揮劍劈石的場景。參觀竇建德文化展館時,可跟隨講解員深入瞭解歷史背景和人物故事 。
各鄉鎮旅遊攻略:
- 贊皇鎮:作為縣城所在地,遊客可先參觀治平寺石塔,近距離觀察石塔雕刻細節,瞭解古代建築藝術。隨後前往縣城商業街,品嚐贊皇醃肉、核桃餅、大棗粥等特色美食,購買贊皇大棗、核桃、核桃餅等特產。商業街有多家特產店,可對比價格和品質後選購。晚上到縣城公園散步,感受城市夜生活氛圍。
- 院頭鎮:前往鎖雲湖景區,欣賞湖水清澈、群山環繞的美景。可參與垂釣、划船等水上活動,釣魚愛好者需提前準備好漁具。參觀當地大棗、核桃種植基地,瞭解種植技術和生長過程,果實成熟季節可參與採摘。鎮內有農家院提供住宿,品嚐農家自養的土雞、湖魚等美食。
- 南邢郭鎮:參觀現代化農業園區,瞭解智慧溫室種植技術,如無土栽培、滴灌技術等應用。在園區內可採摘新鮮蔬菜、水果。周邊鄉村保留傳統農耕文化,遊客可體驗耕地、播種等農事活動,感受田園生活。當地農家提供特色農家飯菜,如貼餅子、蒸紅薯等。
- 嶂石巖鎮:以遊覽嶂石巖景區為主,合理安排行程,第一天可遊覽迴音壁、九女峰等景點,第二天參觀圓通寺、凍凌背。住宿選擇景區農家院,提前電話預訂房間。農家院主人熱情好客,可向他們瞭解景區未開發區域情況,但切勿擅自前往,確保安全。
- 許亭鄉:許亭村古建築群儲存有明清時期民居、祠堂等建築,遊客可漫步古街,觀察建築木雕、石雕工藝。前往棋盤山景區時,可選擇徒步登山或乘坐景區擺渡車。徒步過程中注意補充水分,遇到岔路按照指示牌行走。景區內設有休息點和小賣部。
- 西龍門鄉:在鄉間道路騎行或漫步,欣賞大片農田風光。春季可觀賞油菜花、桃花盛開景色,秋季感受豐收景象。參觀當地養殖基地,瞭解生豬、蛋雞養殖模式,部分基地允許遊客參與餵養體驗。
- 黃北坪鄉:參觀中馬峪村冀西特委舊址,透過歷史照片、文物資料瞭解革命歷史,感受革命先輩奮鬥精神。周邊山林適合徒步穿越,可沿著山間小道探索,但需注意避開危險地形,不要單獨行動。
- 土門鄉:攀登壇山風景區,在山頂可俯瞰周邊鄉村和山脈全景,欣賞日出日落美景。遊覽傳統村落,與當地老人交流,瞭解村落歷史和民俗文化。村裡有手工藝品作坊,可購買剪紙、草編等手工藝品。
- 張楞鄉:春季前往,可觀賞漫山遍野山花,如野杜鵑、山杏花等。秋季是收穫季節,參與核桃、大棗等農作物採摘,體驗勞動樂趣。鄉內設有農家樂,提供野菜餃子、山蘑菇燉雞等特色美食。
- 曲江鄉:在山林中開展生態探險,尋找珍稀植物和野生動物蹤跡,但不要驚擾它們。當地農家利用野菜、山貨製作原生態美食,如涼拌野菜、山蘑菇炒肉等,遊客可盡情品嚐。
贊皇縣憑藉獨特的自然景觀、深厚歷史文化、濃郁民俗風情和多樣美食,成為值得深入探索的地方。無論是追求自然之美、歷史之韻,還是美食之樂,都能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旅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