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石家莊《深澤縣》
華夏神州大地是什麼意思 學海無涯樂作舟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滹沱河畔的冀中腹地之城
深澤縣地處河北省中南部,位於太行山東麓、華北平原腹地,是石家莊市下轄縣。其地理座標介於東經115°1′ - 115°18′,北緯38°35′ - 38°51′之間 ,縣域總面積296平方千米,在石家莊各區縣中面積規模相對較小。東接安平縣,西依無極縣,南與辛集市、晉州市相鄰,北與定州市、安國市交界,處於石家莊、衡水、保定三市交界地帶,宛如石家莊向東連線衡水、保定的重要節點,是京津冀協同發展區域的組成部分,交通區位優勢明顯,多條公路幹線穿境而過,方便了區域間的人員往來與物資流通。
深澤縣現轄4個鎮、2個鄉,分別為深澤鎮、鐵桿鎮、趙八鎮、橋頭鎮、白莊鄉、留村鄉,共125個行政村 。深澤鎮作為縣政府駐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集中了政府機關、商業中心、醫院、學校等重要資源。街道上商鋪林立,超市、商場等商業設施齊全,滿足居民日常生活和消費需求;政務服務中心為群眾辦理各類行政事務提供便利;各類學校培養著當地的人才。鐵桿鎮是縣域內重要的工業和農業發展區域,工業上,部分製造企業和加工產業在此紮根;農業方面,有著較大規模的農田,糧食和經濟作物種植頗具成效。白莊鄉和留村鄉以特色農業種植為主,憑藉當地的土壤和氣候條件,培育出多種特色農產品。趙八鎮依託交通優勢發展商貿物流,貨運車輛往來頻繁,貨物集散能力不斷增強。橋頭鎮則在生態農業與鄉村旅遊方面不斷探索,逐步打造出具有鄉村特色的旅遊專案和生態農業產業。
深澤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其建制可追溯至漢代,據《太平寰宇記》記載,深澤縣“以界內水澤深廣名之”。西漢高帝八年(公元前199年)置深澤縣,屬涿郡;東漢時屬中山國;晉代屬博陵國;北魏時改屬定州;北齊時併入博陵;隋開皇六年(公元586年)復置深澤縣,屬定州;唐屬祁州;宋熙寧六年(公元1073年)省入鼓城,元佑元年(公元1086年)復置;金代屬祁州;元代屬保定路;明清時期屬保定府;民國時期先後屬保定道、直隸省;新中國成立後,深澤縣隸屬多次變更,1962年恢復原建制,屬石家莊專區,後隨行政區劃調整,一直隸屬於石家莊市 。在漫長的歷史程序中,深澤縣見證了朝代更迭與歷史變遷,留存下眾多歷史遺蹟和文化故事。
深澤縣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乾燥多風,氣溫回升較快,此時田野間開始煥發生機,農民們著手春耕播種;夏季炎熱多雨,雨水集中,雖然偶有暴雨天氣,但充沛的降水為農作物生長提供了充足水分;秋季天高氣爽,溫度適宜,是豐收的季節,金黃的麥穗、飽滿的玉米裝點著大地;冬季寒冷少雪,氣溫較低,萬物進入休眠期。年平均氣溫12.5c,年平均降水量510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2600小時左右,無霜期190天左右 。這樣的氣候條件適宜小麥、玉米、棉花等多種農作物生長,也為居民生活提供了較為舒適的環境,不過,春季的乾旱和夏季的暴雨等極端天氣,也給農業生產和居民生活帶來一定挑戰。
從地形地貌來看,深澤縣地處太行山東麓山前平原,地勢平坦開闊,由西南向東北緩緩傾斜,海拔高度在25 - 35米之間 。境內主要河流有滹沱河、磁河、木刀溝,其中滹沱河是流經縣域的主要河流。在過去,滹沱河河水流量較大,對當地的生態環境、農業灌溉和交通運輸產生重要影響,沿岸的村莊依河而建,人們利用河水灌溉農田、發展漁業。但隨著時間推移和環境變化,部分河流流量減少,不過依然是深澤縣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也在不斷加強河流生態治理與保護,恢復河流周邊生態環境。
在經濟發展方面,深澤縣形成了特色鮮明的產業體系。2022年,全縣生產總值達到73.8億元 。
農業領域,深澤縣是傳統的農業縣,以種植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和蔬菜為主。近年來,大力發展特色農業,蔬菜種植規模不斷擴大,透過建設蔬菜大棚,採用現代化種植技術,實現蔬菜的反季節生產。設施蔬菜產業發展迅速,形成了多個蔬菜種植專業村和生產基地,如鐵桿大蔥、深澤西紅柿等特色蔬菜產品品質優良,不僅滿足本地市場需求,還透過冷鏈物流銷往周邊城市 。此外,畜牧業在農業經濟中佔據重要地位,生豬、蛋雞等養殖產業朝著規模化、標準化方向發展,部分養殖企業引進先進裝置和管理技術,提高養殖效率和產品質量 。
工業上,深澤縣以醫藥化工、裝備製造、紡織服裝等產業為主導 。醫藥化工產業是全縣的支柱產業之一,擁有一批具有一定規模和技術實力的醫藥化工企業,產品涵蓋原料藥、醫藥中間體、精細化工等多個領域,部分企業與國內外科研機構合作,不斷研發新產品,提升產品競爭力;裝備製造產業近年來發展迅速,在金屬製品、機械加工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產業基礎,透過技術創新和裝置升級,逐步向高階裝備製造領域邁進;紡織服裝產業則依託傳統優勢,不斷進行技術升級和產品創新,從過去簡單的布料加工發展到如今能夠生產各類時尚服裝,產品遠銷國內外市場 。
第三產業方面,深澤縣積極推進商貿流通、電子商務、文化旅遊等產業發展。縣城內商業設施不斷完善,購物中心、超市、商業街等商業業態豐富,滿足了居民和周邊群眾的消費需求;電子商務發展勢頭良好,當地政府搭建電商平臺,鼓勵企業和農戶開展線上銷售,幫助本地特色農產品和工業產品拓寬銷售渠道,一些農產品透過網路直播等形式,走向全國市場;文化旅遊產業雖然處於起步階段,但憑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鄉村田園風光,正在逐步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遊品牌 。
政治層面,深澤縣堅持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不斷推進縣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各村鎮,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透過黨員帶頭,帶動群眾參與鄉村建設。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利用村務公開欄、村民代表大會等方式,推進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保障村民對村級事務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加強法治建設,開展普法宣傳活動,透過舉辦法律講座、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提升群眾的法治意識,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政府發揮統籌協調作用,整合各類資源,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改善農村道路交通、水電供應、網路通訊等條件;同時,引導產業向農村延伸,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在文化領域,深澤縣有著獨特的地域文化特色。方言屬於冀魯官話石濟片,其語音、詞彙和語法具有鮮明的地方特點,在當地居民的日常交流中廣泛使用,承載著深澤人的情感記憶和文化認同 。例如,一些方言詞彙生動形象,保留了當地獨特的生活印記。宗教文化在深澤縣也有一定分佈,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均有信眾和活動場所。佛教寺廟和道教道觀歷史悠久,建築風格古樸,部分場所還保留著古老的宗教儀式和傳統;天主教和基督教則在近代傳入,相關教堂和聚會點為信眾提供宗教活動空間。
深澤縣民族構成以漢族為主,同時還有回族、滿族等少數民族,各民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相互交流融合,形成了多元包容的文化氛圍 。
深澤縣民俗風情濃郁。民間藝術豐富多彩,深澤墜子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唱腔獨特,表演形式生動,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過去,每逢重要節日或慶典,墜子戲班都會在各村鎮搭臺表演,吸引眾多村民前來觀看,成為當地重要的文化娛樂活動 。深澤泥模則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它以當地特有的膠泥為原料,經過塑形、雕刻、晾曬等工序製作而成,造型多樣,有神話人物、歷史故事、飛禽走獸等,兼具藝術價值和民俗研究價值 。此外,民間花會也是深澤縣的一大特色,如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等,在春節、元宵節等傳統節日期間,各村鎮的花會隊伍走上街頭,熱鬧非凡,展現出當地人民的活力與熱情。
深澤縣的美食極具地方特色。深澤西河肉糕是當地的招牌美食,它以綠豆、紅薯澱粉為原料,加入驢肉等食材,經過熬製、冷卻等工序製作而成。肉糕口感勁道,味道鮮美,既可涼拌,也可熱炒,是餐桌上的常客 。深澤扒糕以蕎麥麵為主要原料,蒸熟後切成小塊,搭配蒜泥、醋、辣椒油等調料,口感爽滑,味道酸辣可口,是夏季消暑的佳品 。此外,還有深澤鹹驢肉,肉質鮮嫩,鹹香入味,深受當地人喜愛 。
深澤縣的旅遊資源雖然不算豐富,但也有獨特之處。北極臺位於深澤縣城北城牆正中,始建於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為四稜臺形巨型土臺,檯面闊20米,長50米,高7米,分三階,臺上建真武大殿 。殿內雕樑畫棟,古色古香,是研究古代建築和宗教文化的重要實物資料。遊客來到這裡,可以登上北極臺,俯瞰縣城風光,感受歷史的厚重 。深澤縣的鄉村田園風光也是一大特色,在白莊鄉、留村鄉等地,大片的農田和蔬菜種植園構成了美麗的鄉村畫卷。遊客可以走進鄉村,體驗農事活動,採摘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品嚐農家美食,享受寧靜的鄉村生活 。
各鄉鎮旅遊攻略如下:
- 深澤鎮:作為縣城所在地,遊客可以先參觀北極臺,瞭解深澤的歷史文化。遊覽結束後,前往縣城的商業街,品嚐深澤西河肉糕、鹹驢肉等特色美食,購買一些當地的手工藝品作為紀念。晚上可以在縣城的公園散步,感受縣城的夜景和居民的休閒生活。
- 鐵桿鎮:在鐵桿鎮,遊客可以參觀當地的農業種植基地,瞭解蔬菜和糧食作物的種植過程,參與採摘活動。如果對工業生產感興趣,還可以參觀部分製造企業和加工工廠(需提前聯絡),瞭解工業生產流程。午餐可以在鎮上的餐館品嚐農家菜,感受鄉村美食的魅力。
- 趙八鎮:趙八鎮以商貿物流為特色,遊客可以前往當地的物流園區,感受貨物運輸和集散的繁忙景象。在鎮上的集市逛逛,挑選一些特色農產品和生活用品。此外,趙八鎮周邊的鄉村風光也很不錯,可以選擇騎行或徒步,欣賞田園景色。
- 橋頭鎮:橋頭鎮發展鄉村旅遊,遊客可以前往生態農業園,體驗採摘水果、種植蔬菜等農事活動。還可以參觀當地的鄉村民宿,瞭解鄉村生活的特色。如果時間合適,參加橋頭鎮舉辦的鄉村文化活動,如民俗表演、農產品展銷等,深入感受鄉村文化氛圍。
- 白莊鄉:白莊鄉以特色農業聞名,遊客可以走進蔬菜大棚,親手採摘新鮮的蔬菜,瞭解現代農業種植技術。參觀當地的農產品加工企業,瞭解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過程。在鄉村小道上漫步,呼吸新鮮空氣,感受鄉村的寧靜與美好。
- 留村鄉:留村鄉同樣有著豐富的農業資源,遊客可以參觀當地的養殖基地,瞭解生豬、蛋雞等養殖情況。在留村鄉,還可以體驗傳統的鄉村手工藝製作,如泥模製作(若有相關體驗場所)。品嚐留村鄉的特色農家美食,享受悠閒的鄉村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