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這麼久的李知道好久沒有睡過這麼安慰的一覺了,於是等到有了知覺意識後感受到懷中的空空蕩蕩,不免有些悵然若失,再一睜眼看到還是在李家房間後,不知道是該感慨人生無常,還是該慶賀自已重獲新生。

李知道於是坐起身,輕輕給了自已一巴掌,暗罵道:沒出息的玩意,到底是選擇了禽獸不如,你咋得就不敢將她翻過去拿下她?

吱呀一聲!

刺眼的光亮便從門外照了進來,穿戴整齊的姜晴雲推門進入房間,看到睡眼惺忪的李知道,不由得捂著嘴笑著。

“冤家,日上竿頭,都要曬屁股了還不起床?若是讓夫人知道了,怕是又要數落你。”

“好哦,晴雲姐。”李知道於是伸了個懶腰,見到正主,剛才的下流想法蕩然無存,隨後姜晴雲早已為李知道準備等體合身的衣服。

寶藍色銷金雲紋團花直綴一穿,皮鞋套在腳上,鞋上面繡有花鳥文案彰顯氣質不凡,腰束金帶,上面的圖案是獅蠻紋,仔細看去,上面的圖案:有人牽著獅子,地上散漫了金錠、綵球,獅子與人對視栩栩如生。

緊接著李知道腰上又繫了一條通犀帶,遮蓋住了金帶。

最下面的金帶作為約束腰身用的束帶,而在上面顯示出外形的通犀帶,是為了顯示尊貴身份,專門給別人看的,稱之為看帶。

腰帶還要穿兩條,李知道不由得暗自咂舌這宣朝炫富攀比的花樣。

通犀帶若論顏色怕是比不過金帶色澤鮮豔,但若論尊貴珍稀,能把金帶遮蓋住的還得是這通犀帶。

通犀帶,顧名思義便是用犀角製成,犀角上有一道貫穿上下的紋路,於是稱之為“通犀”,上面的紋路幾乎是純天然的,雖然是褐色沒有金色看起來貴氣逼人,但識貨的一眼便能看出來佩戴者的地位,畢竟這玩意的數量在整個宣朝那也是屈指可數的!

非皇親國戚大富大貴的人家不能佩戴,小富人家更是沒有這個資格!

富,也是分等級的!

更別提身上的穿著,看一套衣服的貴賤,單從顏色便能分辨出來,金、紫顏色便是身份地位養尊處優的存在,更別提用料考究、紋路細緻了,腰側還懸有純白玉佩。

整套下來倒沒有想象中的繁冗複雜,一方面這套裝扮本就奔著輕便去的,另一方面是因為李知道本身就不好照顧,索性給他配的衣服全是好穿、好脫型別的。

對於古代衣物方面,李知道懂一些這方面的知識,但懂得不多,對於這些東西完完全全是出於門外漢的見識,但並不妨礙他一眼看出這身衣物的名貴。

穿衣洗漱全是姜晴雲親力親為,上一世加班到死習慣服務老闆的李知道頗有些不習慣,本想自已動手的,卻是被姜晴雲惡狠狠的拍下去不安分的手掌,於是便只能心安理得的享受美人的溫柔伺候。

“真是人靠衣裝馬靠鞍,這套皮真是不錯,我穿上去都人模狗樣的。”李知道樂呵呵的對著銅鏡,打量著自已的這身裝扮,一時間滿意極了。

“說什麼呢!哪有這麼說自已的?”姜晴雲沒好氣的戳了一下李知道,她實在是無力吐槽,哪裡有人這麼調笑自已的?

“時候不早了,該去用早膳了。”看著還在臭美不停傻笑的李知道,姜晴雲一把扯過李知道的衣袖,帶著他往膳廳走去。

晚上未能窺見李府的上下全貌,只有一個模糊的輪廓,可是到了白日的朗朗晴天下,李知道便將李府的花草名木、雕欄玉砌盡收眼底,高牆大院、寬闊甬道,硃紅的柱子、粉白色的屋牆,處處透著整齊潔淨。

穿過一處處院落,便有一亭廊綿延漫長,四周種著綠植古樹,樹枝下掛滿了毛色各異的珍鳥,由懂鳥、養鳥的鳥夫專門伺候,此刻正值放風餵養的時間,如此多珍鳥,李懂事每年光投入在這個院子花費的銀兩也是令人咂舌的。

這屬於是李懂事李尚書為數不多的愛好,因為李尚書這個愛好,便也有不少的為官重臣、豪紳闊商也緊隨著養起了鳥,掀起來一股難以壓下去的養鳥熱潮,甚至還延伸出了不少的賽鳥會,相互比較誰的鳥叫的響亮,誰的鳥毛髮豔麗,還有什麼飛起來的形象,等等等等,諸如此類,數不勝數。

畢竟越是上層的愛好便越能引起潮流……

每年的賽鳥活動總有黑馬出現,魁首幾經易主,也總能有讓無數人大飽眼福的珍品出現,其中有一年便出現了一隻全身通體雪白的叫不上名字的鳥一舉奪魁,甚至此事還驚動了深在宮中的皇上,這種珍品在古代人眼中那是天降鴻福,於是這隻奇鳥,最後作為祥瑞進獻給皇上,養鳥人也謀取了一份高官厚祿。

只是可惜,那鳥養在皇宮中沒有活過一年便死了,據說皇上為此還黯然神傷吃不下去飯,這就更加有人信誓旦旦的說這是祥瑞,畢竟祥瑞也是有期限的,而那一年宣朝的天下各地也確實少有的風調雨順。

這些比賽活動,倒也不是沒有人給李懂事寄來請柬邀請李懂事前往,然而李懂事從來都是一笑置之,將請柬隨處拋卻一旁,從不參加。

一方面,李懂事嫌這事太功利了,養鳥是我在遛鳥,若是去參加比賽以李懂事的性格,必然不肯淪為綠葉去襯托別人作為鮮花,那樣李懂事就要各方面費心搶佔第一,那樣到最後便不是自已遛鳥玩了,而是鳥在遛自已;

另一方面,若是李懂事真的參加了,怕也是沒有什麼意義,估計李懂事隨便拿過去一隻鳥便能輕鬆奪魁,不是因為李懂事的鳥各個都是奇品,而是李懂事李尚書的位置在這擺著,誰敢與之爭搶?所以,這比賽還有什麼意思呢?

因此,李懂事從不參加,這其中的原因大家也是心知肚明,但該走的形式、該送的請柬每年還是如期放在李懂事的書桌旁,這便是宣朝官場上的人情世故。

李知道小時候調皮搗蛋,正是最不安分的年紀,最愛的事情便是從地上抓些泥沙、石子砸向這些一隻可能便要千金萬兩的珍鳥,嚇得養鳥的鳥夫差點沒給李知道磕頭跪下,央求祖宗您砸我吧可不能砸這鳥。

一鳥一人,一個千金難買,另一個更是祖宗,鳥夫哪一個都得捧著。

事後,李懂事聽到鳥夫稟告得知後,雖有些心疼,但對自已的兒子可謂是極大的寬容,只是有些無奈的擺了擺手吩咐道:“他喜歡砸就讓他砸吧,砸死了再買幾隻回來……不愧是吾兒,用不完的勁兒……”

當時李懂事對於李知道的溺愛莫過於,李知道將自家房子點了,李懂事都會笑著誇他點的好,然後再給他買幾棟房子讓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