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牆上守衛計程車兵,雖然表面上看起來與往常無異,但他們的眼神中卻透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慌亂,而且這些士兵軍官竟然都是些生面孔。

李思心中一凜,立刻意識到情況不妙。

“不好,有埋伏!”李思大喝一聲,指揮著士兵們迅速後退。然而,他的反應雖然迅速,但還是晚了一步。

只見城門轟然關閉,無數叛軍從四面八方湧來,將李思團團圍住,接著就是密集的箭矢射來。

轉眼之間就有數十名士兵死在箭矢之上。

李思此時幾乎是條件反射一般拔出佩刀,“將士們,跟我殺!”

李思沒有向城門殺去,反而選擇殺向北城軍營。

北城軍營中計程車兵皆是朔方軍的老兵,他不相信這些朔方老兵也會背叛。

李思的行動完全出乎蕭逸與崔灝的預料。

雖然他們提前做了被李思發現的預案,但也以為李思會在第一時間奪取城門出城。

因此主要兵力也被安排在城門方向,北方兵力反而比較單薄,因此竟然讓李思一下子衝破了包圍。

兩人本質上不過是出身世家的文人而已,兵書雖然也看了不少,但不過是紙上談兵而已。

如今見李思竟然殺向城北軍營,兩人頓時慌了神。

“追,給我追!”

在崔灝與蕭逸的命令下,兩人手下計程車兵向李思追去。

此時北城軍營的駐軍也被驚動。得知城中發生戰鬥,軍使韓奉當即下達了備戰的命令,並同時派出了斥候。

“將軍是李將軍與蕭太守的人打起來了!”

韓奉聞言一驚,高聲問道:“到底是怎麼回事?”

“現在還不清楚,李將軍剛剛入城就被蕭太守伏擊……”

“該死的蕭逸!”

聽到這裡韓奉就已經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他大吼一聲當即下令出營。

不過這個時候,知道已經瞞不過去的蕭逸已經下令自己屬下的團結兵進攻韓奉。

韓奉軍剛剛出營就撞上了鄴郡團結兵,領兵之人正是蕭逸的外甥薛然。

薛然騎著高頭大馬,手持長槍,威風凜凜地出現在韓奉面前。“韓將軍,你們已經被包圍了,還是束手就擒吧。”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戲謔。

韓奉怒目而視,咬牙切齒地說道:“薛然,你這個叛徒!我韓奉就算戰死,也絕不會讓你得逞!”

說罷,韓奉便拔出佩刀,下達進攻的命令,他自己也親自上前與叛軍展開了殊死搏鬥。

“將士們今日有死無生,殺啊!”

雙方士兵都認為自己是正義一方,皆是奮勇殺敵,一時間,戰場上刀光劍影,血肉橫飛。

然而,叛軍人數眾多,且早已設下埋伏,韓奉軍漸漸陷入了苦戰。

另一邊李思也發現韓奉部陷入了重圍正在與叛軍交戰。

李思快速判斷了一番形勢,若是正面衝擊,恐怕所有人都要陷在城內。

“跟我殺!”

他靈機一動,大呼一聲,卻是又轉向西門方向。

追擊的叛軍見狀也立即跟著改變方向。

李思見狀冷冷一笑,隨即又改變了方向。

對這鄴城李思可是熟悉的很,七轉八拐之後,他竟然轉到了薛然部的後方。

“進攻!”

李思當即向薛然部發起了衝擊。

叛軍沒有想到竟然會有騎兵從背後殺來,慌亂之下竟然一下子被李思透陣而過。

這個時候韓奉軍已經岌岌可危,韓奉自己也受了傷,就在韓奉以為今天就要交待在這裡時。

李思衝殺到了他的面前。

“跟我走!”

李思大呼一聲,隨即再次向叛軍發起了衝鋒。

韓奉部也快速跟上。

這時叛軍士兵們也認出來了,帶隊騎馬衝殺的竟然是李思。

從士兵到低階軍官此時都感覺到了不對,攻擊也變得遲疑起來。

這就給了李思和韓奉機會。

兩人帶著殘餘兵馬終於殺出了包圍,抵達了北門。

北門校尉見李思和韓奉兩人帶兵逃來,當即下令士兵攔截兩部。

但士兵們不但沒有聽命,反而在隊正張雲的帶領下殺了城門校尉,隨後開啟城門,跟著李思、韓奉兩人出了城。

此時城外也在發生激烈的戰鬥,雖然李思在離開前就做了佈置,但還是被史思明成功突襲。

左軍死傷慘重,六千精兵幾乎全軍覆沒。

左軍都尉周興也身受重傷,鮮血染紅了戰袍。

周興此時正無力地倒在地上,鮮血染紅了大地。不過他的眼神中依然閃爍著不屈的光芒。

李思與自己的騎兵主力匯合之後,立即下達了退兵的命令。

今日這一戰史思明部騎兵也是死傷慘重,他見李思軍依然進退有據是以並沒有下令追擊。

此時還有一個最美味可口的果實正等著他,那自然就是鄴城。

史思明抵達鄴城城下的時候,蕭逸、崔灝帶著人出城列隊迎接。

史思明誇讚了兩人一番後,這才帶著兵入城。

為了招待史思明,蕭逸讓出了自己的太守府,崔灝也獻上了自己的美妾。

當天叛軍與城中百姓還是相安無事,不過第二日就發生了衝突。

一夥叛軍士兵衝進一戶百姓家中強女幹了一名婦人,最後還把那婦人給虐殺了。

那婦人的丈夫本是鄴城團結兵的一名火長。

回家得知此事後,心中咽不下這口氣,帶著自己趁著夜色摸入叛軍營中殺了那幾名叛軍兵士。

就在他們準備逃出鄴城之時,卻被巡邏的哨兵發現。雙方當即打鬥了起來。

那火長見被發現,知道自己幾人是逃不了了,乾脆在軍營中放起了火。

這個時候叛軍還以為是鄴城團結兵反水了,當即對鄴城團結兵發動進攻。

鄴城團結兵自然不會束手就縛,也立即展開了反擊。

最終本來只是一個小問題結果演變成了全城混戰。

到第二日天明之時,竟然死傷達數千人。

史思明收到報告後大怒,當即下令洗城三日。

蕭逸得知訊息之後,大驚當即前往準備勸說史思明收回成命。

史思明哪裡會聽他的,自己命人把他也綁了起來。

短短三日時間,原本富庶繁華的鄴城就變成了人間煉獄。

全城幾乎都被百姓的鮮血給染紅了。

不過城中百姓在面對叛軍的屠殺之時也沒有逆來順受,而是奮起反抗三日洗城,竟然也給叛軍造成了近千人的傷亡。

憤怒的史思明下令以被殺的百姓頭顱築京觀於四門之外。

隨後史思明方才發兵繼續向北進攻。

天寶十六載七月十日,史思明叛軍攻入九門縣城,接著攻陷藁城、趙郡。

叛軍每破一城,就將城中的財物、婦女搶掠一空。

男人,強壯的便讓他們肩挑揹負運輸軍資,老弱病殘年幼無力者就用刀槍挑著戲弄後殺死。

不過叛軍的如此做法也激起了各地百姓的憤怒。

尤其是鄴城之事傳開後,就連許多原本被崔灝說服的世家大族也不再支援他。

崔灝也勸說過史思明,不過卻並沒有效果。

此時不管是蕭逸還是崔灝心中都頗為後悔,不過如今兩人已經是騎虎難下,悔之晚矣。

隨著鄴城之屠的傳開,兩人和其背後的家族也遭到了天下人的唾罵。

……

另一邊,李思與韓奉退到常山之後,也終於重新站穩了腳跟。

七月十四日,就在史思明攻破邯鄲之時,盧全誠集結的一萬二千援軍也抵達了常山。

加上兩人帶回來的殘兵還有常山原本的駐軍,如今兩人手中又有了三萬七千人。

十日之後,史思明大軍兵臨常山城下。

李思趁叛軍新到立足不穩之機,親領騎兵對叛軍發動了一場突襲。

史思明派手下突厥和同羅騎兵迎擊。

常山城中儲備有一些火炮,還有不少的火藥。

兩軍交戰之時,李思軍突然投擲出大量由黑火藥製作的手榴彈。

這些原始手榴彈的威力其實很小,也就是大號的炮仗而已,本身並無多少殺傷力。

但它弄出來的聲響可不小,叛軍騎兵的戰馬大部分仍然沒有經歷過專門的訓練。

非常懼怕這巨大的聲響,戰馬突然受驚是非常恐怖的。尤其是在兩軍交戰之時。

李思軍原始的手榴彈本身沒有炸死幾個人,但因其爆炸聲的受驚的戰馬卻是讓史思明手下的突厥和同羅騎兵全軍崩潰。

李思軍趁勢掩殺,竟是幾乎全殲了史思明手下這支精銳騎兵。

史思明發現自己的騎兵情況不妙之時,立即命步兵進攻常山城,欲逼迫李思回軍,給自己的騎兵爭取一線生機。

可誰知叛軍才剛剛抵達城下,城頭上的火炮就開火了。

缺乏攻城武器的叛軍,在炮火的打擊下士氣大跌。

史思明本人也對上一次敗於炮火之下,心有餘悸。

在左右眾將的勸說下,無奈下達了退兵的命令。

常山城下的首次交鋒以史思明叛軍大敗而告終,這一戰也徹底打消了叛軍的囂張氣焰。

此戰之後史思明也意識到,想要拿下常山並不容易。

經過一番思考之後,第二日史思明,以主力繼續圍困常山,另外分兵進攻井陘關。

他的目的是奪取河東通往河北的關卡要塞,為自己攻取常山爭取時間。

不過這一次他的戰略再次失敗,李惲在出師討伐李亨之時就已經加強了井陘關的防禦。

史思明叛軍攻城三日,自身傷亡兩千多人,卻連井陘關的城牆都沒有摸到。

無奈之下,史思明只能選擇像東發展,他派部將康沒野波率四萬大軍進攻魏郡。欲圖奪取齊地。結果又被李峴擋住了。

如此河北戰據再次陷入僵持狀態,史思明這一次北征只奪取了河北南部三郡。

……

李惲收到河北告急的訊息後,當即下令回師關中,不過剛剛才抵達扶風就收到了盧全誠和李思等人送來的訊息。

得知河北戰局已經穩定之後,他那顆懸著的心也放鬆了下來。

好事成雙,第二日馬漢也傳來了好訊息,河西平叛大軍七戰七捷,已經把叛軍包圍在武威城,破城已經是指日可待。

馬漢除了發來捷報,還特意給李惲寫了一封舉薦信。

他要舉薦的正是在戰爭中逐漸嶄露頭角的趙武。

馬漢平日裡是很少誇讚別人的這一次卻是把趙武誇上了天。

信中還詳細記錄了趙武在河西平叛之戰中的具體表現和戰功。

李惲看完舉薦信之後,卻是露出了笑容。

因為舉薦趙武的不僅僅是馬漢一人,劉策也在前些時日舉薦了趙武。

李惲在經過一番思忖之後,決定給趙武一個表現的幾乎,如今九曲城還在吐蕃人手中,如今隴右、河西皆以平定也該收回了。

隨後李惲以天下兵馬大元帥的名義,下令組建九曲軍,全軍編制為一萬二千五百人,其中騎兵為兩千五百人,以趙武為九曲軍使,以自己的親兵校尉張超為副軍使。

處理完此事之後,李惲又親自帶著人去拜訪李光弼。

李惲思來想去還是對河北的局勢不太放心,因此準備讓李光弼主持河北戰局。

用了半天時間,李惲終於抵達了涇陽。

駐守涇陽的這些日子,李光弼一直在為收復長安做準備。

得知李惲到來後,他當即帶著人出城迎接。

一見李惲李光弼就是一個大禮。

“拜見郡王殿下!”

因為李惲已經被李隆基封為靈武郡王,是以李光弼對他的稱呼也變了。

“李將軍辛苦了!”

李惲快步上前把李光弼扶了起來。

兩人簡單寒暄幾句之後,就一起回了李光弼的大帳。

“不知殿下此來有何吩咐!”

李光弼此時已經感覺到李惲今日前來是有大事。

李惲也沒有矯情,直言道:“如今河北的形勢,將軍當也清楚……史思明捲土重來,我心甚憂!”

“如今史思明勢力日盛,河北之地岌岌可危。我思來想去,唯有你能擔此重任,前往河北主持大局,對抗史思明。”

李光弼聞言,眉頭微皺,但隨即又舒展開來。他拱手道:“殿下,光弼願往。光弼定當竭盡全力,不負殿下所託。”

李惲聞言,心中大慰。他拍了拍李光弼的肩膀,說道:“有將軍在,我就放心了。”

李光弼再次拱手道:“殿下放心,有某在那史思明翻不了天!”

李惲此時起身對著李光弼鄭重的躬身拜道:“如此河北之地就託付於公了!”

這一次為了趕時間,李光弼並沒有帶領大軍返回,而是隻帶了五百親兵。

……

洛陽城中,安祿山先是收到李惲李隆基被加封為靈武郡王並已經回師關中的訊息。

接著又收到了史思明送來的最新軍報,再加上這幾日收到的財政緊缺的報告,這就讓他心情很是不好。

鬱悶之下安祿山卻是沒有帶隨從一個人走到了紫薇城御花園,打算散散心。

到了門口侍衛就要拜見,卻被他揮手所阻止。隨後一個人進了御花園。

在園中行了一段路,忽然聽到前方居然傳來嬉笑打鬧之聲,這就讓他更加不爽了。

他加快腳步,轉過一座假山,眼前的景象更是讓他火冒三丈。

原來那假山之後竟然是安慶緒正在與人行苟且之事。

安祿山感覺那女子有些眼熟,待看清之後發現竟然是陳希烈進獻給自己的妃子。

“好膽!”

安祿山大呼一聲。

正往我的兩人一下子被驚醒過來,一看竟然是安祿山,兩人頓時嚇的全身都癱軟了。

“狗入的豎子……”

暴怒的安祿山一邊大罵,一邊踢打著安慶緒。

安慶緒跪在地上蜷縮成一團,也不敢求饒。

這麼大的動靜,很快迎來為周圍的侍衛和太監。

安祿山踢打一陣之後,還不解氣,當即命侍衛把安慶緒給捆綁起來,隨後他命人取來一條鞭子,對著安慶緒就是一頓狂抽。

侍衛們不敢阻止,只得通知嚴莊、蔡希德、陳希烈等人。

得到通知的嚴莊等人趕緊趕到御花園。

此時安慶緒已經被抽打的奄奄一息,再打下去怕是就沒命了。

嚴莊此時也顧不得許多,感覺上前用身體護住安慶緒。

蔡希德、陳希烈也上前勸住了安祿山。

在三人的勸說下安祿山方才停了手,不過仍覺不解氣的他,口中仍舊怒罵著。

“某總有一日要殺了你這逆子!”

安慶緒眼角露出怨毒之色,不過劇烈的疼痛讓他很快就暈了過去。

“陛下息怒,年輕人難免會犯錯誤,陛下就饒了殿下這一次吧!”

在眾人的苦苦哀求之下,安祿山這才同樣嚴莊帶著安慶緒下去醫治。

安慶緒離開之後,安祿山這才想起與安慶緒苟且的女子。

此時那女子早已經被嚇得大小便失禁,癱軟在地。

“陳希烈淫亂宮闈該處以何刑!”安祿山面無表情的詢問道。

陳希烈按下心中對不安道:“當處以極刑!”

“哼”安祿山冷哼一聲,面露不滿之色。

“不夠,我聽說羯趙之時,常常烹人而食,不知是真是假!”

陳希烈心中一顫,面色已然大變,他已經猜到安祿山想做什麼了:“確實如此,石虎常常……”

安祿山轉過他那肥胖的身體,看向地上的女子,面帶微笑的向侍衛輕聲吩咐道:“烹之,分予宮人食用,最肥美的那塊送去給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