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在這樣一種鶯鶯燕燕、軟玉溫香的場合裡擠進一個糟老頭子,確實挺煞風景的。

但在常升的眼中。

不論這貨是抱著怎樣一種心思跑上來確認他的平安。

至少這種由心而發的忠犬般的態度,還是挺讓常升欣賞的。

“些許倭寇而已,就靠他們那簡陋的甲冑,不過多費了些箭矢便全殲當場。”

“對,就這,多揉揉肩頭,唔。”

被灌了一口進口美酒的常升,頗有些樂不思蜀的提點道“張大人如今應該關心的是,這幫倭寇是從何而來,又是如何越過水師營寨的防線直達船坊的。”

“以及,該如何處理這場突襲的善後。”

張同知回過神來。

對啊。

要是在水師營寨外發現的倭寇。

甭管是從哪流竄過來的,那都是實打實的軍功,上書準備受賞就完了。

可一來這船坊見不得光。

二來這倭寇已經驚擾了今夜的船客,就算已經全部殲滅,也難保洩露風聲,好好的軍功,就這麼變成了一塊要命的燙手山芋。

上奏是不可能上奏的。

如果單單牽扯到李亨,上奏之後,就算不能把他扳倒,至少也能因檢舉有功與他決裂,被平調他處,從此逃脫藩籬。

可是這船坊如今還牽扯了水師營寨。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

明日最早發現倭寇來襲,來援船坊的也是他們。

要是被他們知道自己有意上奏,捅破簍子,只怕營寨主將將整座船坊上的人全部圈進,滅口的事也不是狠不下心來。

等等。

如果是這樣的話。

最後被推出來背鍋的會是誰?!!

縱觀整個蘇州府上下,有一定身份地位,影響力,與船房脫不開干係,丟擲來頂罪也能平息朝廷怒火的人……

張同知背後衣衫已被冷汗浸溼,根本不敢再往下細想。

保一個雖能辦事,但已日漸脫離掌控的下屬和,推他做一次掉腦袋之責的替罪羊之間的抉擇,別說李亨,只怕任何一個初入官場的人都知道如何去選。

“還請少詹事救我!”

“若沒有您擔保,只怕下官明日就要與這船坊一起,背上私通倭寇的罪名,被拿下問罪了。”

常升呵呵一笑,反問到:“你要我保你,可你又能提供給我什麼價值,讓我替你去直面這些蘇州府的高門大戶和蘇州知府呢?”

“李亨有能力,有手腕,知進退。”

“我為什麼不直接與他合作呢?”

張同知瞬間啞然,竟一時答不上話。

見狀,常升也沒有為難他。

“此時距離宵禁結束還有幾個時辰。”

“就當做是給你的考驗。”

“若你能夠以自己的智慧,調動人手在這場危機中化險為夷,並藉機將他扳倒。”

“那你可以跟我。”

“因為我不在乎你忠於我”

“只要忠於太子,忠於陛下,忠於大明就行。”

“我只要有能力的。”

隨著常升最後一句話落下,張同知仿若失了魂一般,跌跌撞撞的走下來樓。

與此同時。

在下游的營寨處。

伴隨著月光和營寨的火光,銀光粼粼的江面上,突然浮沉出一團黑影。

要是尋常時分,守寨計程車兵說不定已經輪流歇息了。

但今晚還有一群倭商要攜帶貨物通關,他們便不得不打起精神,全員堅守。

也正因如此。

江面上的黑影很快就被守寨的水師士卒發現。

“江上飄的是什麼玩意,看著像是個人?”

“真的假的?”

“你們兩個過去瞧瞧。”

隨著瞭望塔計程車卒彙報,守關的小旗指揮著兩名士卒前去檢視。

當他們用長長的鉤爪將黑影從江面中勾到了岸邊。

那熟悉的明軍甲冑和被射穿了喉嚨,已經有些水脹的屍體瞬間就引起了士卒的驚呼。

“不好了隊長,這是船坊上的兄弟。”

“船坊遇襲了!”

“不好,剛才過去的那群肯定是化身倭商的倭寇,趕緊去敲戰鼓,向將軍彙報!”

“是!”

不過盞茶功夫,一陣沉悶的鼓聲,頓時將整個水師營寨震的雞飛狗跳。

守寨的將軍甚至來不及升帳點兵,直接就對副將喝令到:“此事十萬火急,各部立刻調集所有兵馬,乘快船馳援船坊!如有拖延,定斬不待!”

不過一柱香的功夫,一艘滿載兵卒的大明戰船,就已經張開風帆向著船坊所在,先行逆流而上。

其身後至少還有四艘戰船計程車兵在不停登船。

搖槳的力士也拿出了吃奶的力氣。

自家將軍已經下了軍令。

一炷香內趕不到船舫,所有力士全部重杖八十。

不過一炷香的功夫,他們就撞上了那已經被倭寇遺棄的三艘貨運船。

為首的將領心頭深處一陣不妙的預感。

但願這些襲擊船房的倭寇只是剛剛登船,否則就算他們全殲了這夥倭寇。

蘇州府的那幫高門大戶和知府也必將彈劾於他。

直至看見那兩艘嵌進了船坊的倭商貨船,水師主將的心終於涼了半截。

瞧瞧這周圍江面上那還未完全散去的殷紅,再看看船坊船壁上還在依稀往下滲去的紅色。

此時的主將只感覺一陣目眩。

“快,殺倭!”

聽見自家將軍低沉的咆哮,甲板上計程車卒們已經從身側拔出了腰刀,殺氣騰騰的準備接舷後隨時爆發的白刃戰。

可當聽見對面的船坊上突如喝出的一聲字正腔圓大明官話“敵襲”時,滿船計程車卒和帶隊的將軍心頭又不由復燃起炙熱的希望。

“敵襲你奶奶個腿!”

“你給老子看清楚了,老子是誰!”

聽見來船上熟悉的罵娘聲,船坊上警戒計程車卒喜出望外到:“侯爺,是侯爺來了!”

當帶隊主將踏上船坊,看著被守船士卒一聲敵襲又嚇回了各個樓閣裡的姑娘和船客們,他又喜又疑的問到:“你們把倭寇擊退了?”

“可有傷亡?”

因為被倭刀劃了一刀,被迫站崗計程車卒聞言咧開了大嘴。

“侯爺您別擔心。”

“那群倭寇不自量力的衝擊船坊,在兄弟們的齊心協力和一位貴人的神箭協助下,把二百倭寇全殲當場,而弟兄們無一人身亡。”

“屍體都全部丟進倭人的貨船裡了。”

雖說有兩個弟兄死於倭寇偷襲。

但這麼高興的時候,就別說這麼喪氣的事情了,事後自家將軍肯定會給予他們遺孀補償的。

水師主將聞言,直接吩咐身旁的親衛前去檢視。

二百倭寇打五十明軍被全殲,明軍還無一陣亡。

就算有裝備上的優勢。

這已是一個相當值得吹噓的戰績。

倭寇要真有那麼容易對付,就不會在兩淮、福建、廣州一帶形成倭患,逼的老朱多次向倭國傳送文書,勒令他們管好自家倭寇了,還反覆與倭國斷交了。

當親衛帶著滿臉的震驚回來,將倭人的死因上報。

水師主將頓時兩眼放光到:“那位神箭手何在?”

“今夜之事,我說什麼也得好好謝謝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