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遠城清軍大營內,吳三桂和多尼,還有滿營將領都對著一份情報默默無語,震驚得說不出話來。

和明軍一樣,吳三桂也收到了李定國大破鎮南州的報告。

吳三桂第一個看到這份情報,多尼是第二個。

多尼看到這封信後第一個反應就是下令手下敲鑼鳴金,讓八旗子弟馬上撤下來。

吳三桂當時本應攔住他,等打到黃昏,兩軍都打到精疲力盡再撤也不遲,後來想想還是算了,多尼這個皇二代要把自己的屬下往死裡坑,自己何必去當好人。

當六成多八旗兵逃回到清軍陣地,吳三桂還暗地裡惋惜了一番,可惜沒有多死一些。

吳三桂緩緩向所有將領宣讀完手中的重要軍情,卻沒有進一步解釋。他知道在座的所有高階將領都有基本的判斷能力,知道這條訊息意味著什麼。

包括多尼在內的所有將領的臉色都已經發白,有一些將領甚至已經驚駭得雙手發抖。

位於他們中間的吳三桂雖然還是鎮定自若的樣子,但心中此時也是苦澀萬分,受到的震動一點不比幕僚和部將少。

他本以為鎮南州最少還可以堅守三個月到半年,他也本打算再過幾天就撤兵回昆明,保住這個雲南大本營。

如今鎮南州突然陷落,以至於他還沒準備好臨陣撤退的部署,至於返回昆明,增援鎮南州的計劃更加不用說了。

總兵、提督一級的將帥對後方空虛的情況知道的並不全面,對各地駐軍的具體數字也不是處處清楚,但吳三桂很明白昆明到底空虛到了什麼地步。

昆明是整個雲南毫無疑問的中心,有大量的堡壘和工事。但沒有充足的守軍,再堅固的防線也發揮不出威力。若是幾萬明軍從楚雄殺出,昆明眼下根本就是紙糊的,一捅就破。

鎮南州失守後,吳三桂判斷昆明陷落的時間是以天來計算,而且極有可能撐不過二十天。也許自己收到這份軍情時,昆明已經易手了。

右路一萬多,左路五萬多,總計六萬大軍,所有的糧草補給都要從昆明,或者昆明附近的宜良轉運而來。

而且雲南和其他省份不一樣,別的省份可以通行的道路很多,省城失陷還可以從別的地方撤退。

而云南幾乎所有出省的官道都在昆明附近,昆明一旦失陷,如果沒有強有力的應對,六萬大軍就要全軍覆沒在滇南。

所以這次的形勢比兩年多前磨盤山失利還要險惡,那次所有將士還能不停地安慰自己,說昆明還有十萬部隊,只要能走回省城就能安全,還能東山再起。

但這次所有主力都一起被套進了羅網,而李定國數萬甲士兵鋒正盛,這樣強大的兵力,除非滇南所有清軍全部回到昆明才有可能守得住,但五六萬大軍從臨安府慢慢走回昆明,那要到猴年馬月了?

“退兵吧。”

郭壯圖腿一軟,一個踉蹌竟然差點跌倒在地。等他反應過來後,立刻撲向吳三桂:“大帥,火速退兵!”

周圍的人也都被郭壯圖的這句話從噩夢中驚醒,一起湧上來勸吳三桂火速回師。

一生經歷過無數次變故的吳三桂沒有回答周圍人的求告,反而屏退左右,開始和多尼單獨密議。

開遠城很快鬧成一團,大家都忘記阻止訊息擴散,各種謠言很快在清軍中傳播開,迅速演變成昆明已經丟失,現在大家都已經陷入死地等等。

這些真真假假,混淆不清的謠言傳出城外,一直蔓延到丘陵前線。

吳三桂在丘陵一帶也佔領了兩個山頭,並以此為中心佈置了營地和防線,隨時準備迎頭痛擊反擊的明軍。

現在丘陵前線的清軍不僅要面對來自友軍的謠言,還要面對明軍的宣傳攻勢。

在明軍射來大批夾帶信函的箭矢後,個別識字的軍官讀了其中的內容。

朱由榔倒很實在,只是在公開信中實話實話,傳遞了李定國大破鎮南州的訊息,要求前線的清軍不要負隅頑抗,儘快繳械投降。

前線的清軍本應對這種宣傳攻勢不屑一顧,然而結合開遠城傳過來的謠言,明軍信中內容的可信度直線上升,前線清軍的傲慢很快演變成驚慌,驚慌再演變成恐懼。

但現在無論是這些火器兵,還是弓箭手、刀盾兵,都變得惶恐不安,有些人甚至離開了自己的崗位,去尋找訊息靈通之士求證各路訊息的真假。

那些訊息靈通之士第一次的回答往往都是“一派胡言”,“偽帝的攻心計”,只有收到一筆不菲的銀子後,他們才會透露出真實的內情。

“大帥正在安排退兵,大家悠著點打吧……這個訊息不要透露出去,千萬要保密。”

“退回昆明,還是直接回貴州?”

“天機不可洩露,大帥的決策你們還信不過嗎?保準生命無憂,萬無一失……”

得到這種模稜兩可的情報後,那些出了銀子的人就會回到崗位,將這條訊息轉賣給自己的同袍和手下。

如果當初得到這個訊息花費的代價是五兩,那麼他們就會一兩的價錢再賣給十個人,這樣不僅能回本,還能撈一筆。

這樣真真假假的訊息經過一晚上的發酵,第二天已經沒有人做繼續進攻的準備。

而清軍高層的反應也如他們所料,根本沒有任何一個高階將領下達繼續攻擊明軍陣地的命令。

吳三桂和多尼密議結束後已是深夜,本著維持軍心,從容應對的原則,他打算第二天才釋出撤往貴州的號令。

不過當他知道很多前線將士連夜打包好行李,連搶到的金銀細軟也裝好馬車準備撤退時,他又及時改變了主意。

此次遠征滇南,左路軍共計五萬五千多清兵,連戰一個多月後也有五萬之數。

這樣全是百戰精銳組成的部隊實力非常強,是一支絕對不可小覷的龐大力量。無論是進攻還是後撤,吳三桂都覺得遊刃有餘。

他和多尼也談妥了條件,放棄昆明,帶著這支強軍直接退到貴州去。

可這個計劃可以成功的關鍵是軍隊要穩定,必須要交替掩護一步步脫離危險。

就現在軍隊的軍心狀態,南盤江渡口都能自相殘殺到全軍覆沒,還談什麼回貴州,屍體隨著南盤江水流回貴州還差不多。

可南盤江要流也是流到廣西南寧,流不到貴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