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南清軍的狀態讓吳三桂頭痛不已,各種謠言已經在全軍傳播,連燒灶的伙伕,餵馬的馬伕,運糧的民夫都知道戰局有變,需要儘快撤軍。
底層軍官和士兵精神高度緊張,能維持戰線已經殊為不易,一旦離開丘陵陣地,隨時有譁變、潰散的危險。
現在吳三桂再想透過“闢謠”來重整軍心已是不可能,越是遮遮掩掩,越是顯得清軍高層將領心虛,各種小道訊息會把事情越描越黑。
而且明軍也收到了最新軍情,吳三桂知道以後每天都會有無數的勸降書射到清軍前線,用各種優渥條件來動搖清軍的軍心。
即使他制定嚴酷的規矩去禁止軍官和士兵拾取和閱讀那些勸降書,也治標不治本,對重整軍心無濟於事。
到時士兵們不但確信明軍信中所說就是事實,而且還會猜測上峰知道一些明軍不知道的內情。比如昆明失陷,路南州失陷等等比鎮南州失陷還要壞的可能。
此情此景,讓吳三桂想起崇禎十三年到十四年之間的松錦之戰。
當年祖大壽部在錦州被圍,洪承疇率部出遼西救援,一度和清軍在遼西打得有來有回,甚至還成功突擊運糧進錦州,讓祖大壽得以繼續堅守。
可到了崇禎十四年八月,黃臺極率部抵達錦州,指揮清軍突襲明軍側後的杏山,端掉筆架山糧草重地。
被抄了後路的明軍頓時軍心大亂,十三萬人被圍困在松山一隅之地。
松山明軍本來還能繼續堅守,或者十三萬野戰軍一起抱團突圍,慢慢撤回寧遠,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但洪承疇同意撤軍後,各派系明軍終於心態崩潰,在毫無組織,毫無秩序的情況下爭相逃跑。
除了跑得最快的吳三桂部,其他突圍部隊短短几天就被清軍殺了個乾乾淨淨,反倒是沒有撤退的人還在松山堅持了半年。
現在滇南清軍和當年的松山明軍差不多,糧道即將被斷,大軍即將被包圍。在某些方面,他們的處境比當年松山明軍還要險惡。
松山距離明軍控制的寧遠堅城只有一百五十里,而開遠到下一個清軍控制的堅城貴州安順,則有一千多里山路。
八倍的路途,不到二分之一的兵力,吳三桂覺得如果按照當年洪承疇的撤退方式,這五萬精銳肯定會全部葬送在雲貴的群山之間。
清軍眾將在開遠城再次軍議的時候,所有非嫡系將領都紛紛提議馬上撤兵。
或急行軍趕回昆明守城,或趕在李定國佔領宜良、路南州之前走官道撤往貴州。
“大帥,快撤吧,來不及了啊。”
“大帥,軍情如火,不能再等下去了,危急,危急啊……”
吳三桂冷冷地看著這些外省將領,線國安、南一魁等人都是近十年老一輩大將凋零後才被火速提拔的新一代總兵、提督。
清軍席捲中原太順利了,很多新將帥都沒經歷過二三十年前他所面臨過的逆境,不知道幾十萬人爭相逃命的慘狀。
“知道大家都很著急,不過今天本王不會下達撤退的命令,明天不會,後天也不會。”
說著,吳三桂拔出佩劍,重重地擱在桌子上:“如果你們決心馬上就走,就殺了本王吧,然後向朝廷報一個我死於亂軍之中。”
“大帥言重了。”
將領們都嚇了一跳,紛紛退開兩步:“末將們怎麼敢有這種歹心?”
“嘿嘿,以前你們沒有這樣的歹心,可現在你們還會把本王放在眼裡嗎?老實告訴你們吧,洪經略已經率部返回貴州,昆明現在就是一座空城,我們已經回不去了。”
座下的將領則如遭雷擊,人人臉色慘白,仿如面臨世界末日。
“洪經略……怎能如此……”
“經略大人,這是,這是……這是不顧咱們死活了嗎?”
“經略大人,經略大人把我們害慘了啊……”
眾將群情激憤,一起聲討洪承疇的無恥行徑。
如果不是礙於洪承疇受盡順治恩寵,武經略的位置權高位重,這些人肯定會大罵洪承疇是逆賊,問候他的十八輩祖宗。
本來大家還有一絲希望,如果洪承疇能死守昆明,還能為滇南清軍爭取個十天八天的時間。
滇南清軍或急行軍返回昆明防守,或經過昆明外圍的宜良、路南州回貴州,都還有搶時間的可能性。
現在洪承疇棄守昆明,腳底抹油逃之夭夭,滇南清軍只能期盼李定國路上中風這種神蹟了。
滇南明軍在洪承疇的坑害下,形勢愈發險惡。現在時間彌足珍貴,就是一天也最好不要再等,再拖下去情況只會越來越糟糕。
“大帥……末將絕沒有質疑大帥的意思,可如果不馬上走,就真的來不及了。一旦明賊斷掉回貴州的官道,大家被包圍在臨安府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是必死無疑啊。”
罵完洪承疇後,終於有人回過神來,重新提出儘快撤兵。
吳三桂見引起眾軍頭對洪承疇不滿的目標已經達成,決心再往這些人心裡再壓一塊石頭。
“昆明已經回不去了,我們只能撤往貴州。從開遠到安順,我們要走的路長達千里,而且全部都是崎嶇的山路。
就現在的軍心狀態,一旦本王下令撤退,大家肯定會一鬨而散,分頭亂逃。
五萬兵馬,十幾萬民夫,足以把所有道路塞得水洩不通,最後誰也跑不掉,只會像狗一樣被明軍追著砍死在路邊。
你們誰覺得自己有那個運氣,能夠活著回去?如果你們的部隊丟光了,你們以為朝廷不會問罪麼?”
說到這裡,吳三桂臉色一沉,森森道:“等到陛下降罪下來,把大家從重治罪之時,我敢斷定,你們一定會後悔的,後悔著急要走,後悔為什麼在路上和友軍打起來,為什麼在還有實力的時候選擇一條死路!”
這一長串質問讓將領們無言以對,雖然沒有吳三桂經驗豐富,但能坐到總兵、提督的位置,這個道理他們不會聽不懂。
他們手裡的部隊多則五六千、少則三四千,都是標營骨幹,精銳中的精銳。
丟失一個省這麼大的挫折已經是不可饒恕,如果嫡系骨幹部隊還全部折損殆盡,就算能逃回貴州,以後被京師問罪也是板上釘釘的事。
運氣好能一死了之,如果運氣不好,被扣上一頂作戰不力,臨陣脫逃的帽子,為這次失利背鍋,滿門抄斬還是輕的,誅九族也不是不可能。
雖然無法反駁吳三桂的話,但是誰都知道不盡快撤軍,繼續留在這裡和明軍糾纏更是行不通。
逃回去還能期待朝廷開恩,留在開遠難道期待偽帝開恩嗎?只要有一絲希望,沒有人肯留在開遠等死。
想到這裡,線國安終於鼓起勇氣,大聲提議:“大帥,我們這麼多人,比偽帝的軍隊強得多。只要我們約束部下慢慢走,撤回貴州的希望還是有的。我們還能在貴州重新練兵,過兩年還能打回來,留在這坐以待斃,實在是,實在是……”
吳三桂搖頭道:“營中的情況你們難道沒有看到?若是本王現在就下令撤退,你們敢說士兵還會老老實實地聽令慢慢走,你們還能控制住自己的手下嗎?
我統兵多年,斷然不會自尋死路,但只要我還活著,就不會允許座下兵將為了搶著逃跑而自相踐踏,自相殘殺。
與其死在路邊,本王寧願在這裡和偽帝繼續打下去。這樣至少可以晚死幾天,而且能夠殺幾個賊人為自己報仇。
本王戰死在這裡,起碼還有一個為國捐軀的榮譽,至親和族人能得以儲存。”
為國捐軀……
遇到這種危難情況,拔腿就跑和率部倒戈都是吳三桂的風格,為國捐軀則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誰不知道吳三桂是怎麼一步步攀到平西王的位置,就算全天下的人都在一瞬間變成大忠臣,吳三桂也和為國捐軀搭不上半點關係。
有些人暗暗猜測,吳三桂是不是已經和偽帝談妥了條件,要帶著這五萬清軍一起嚮明廷投降。
仔細算算,吳三桂和永曆也沒有什麼化解不開的仇怨,烈皇是李自成逼死的,放清軍入關也是打著為烈皇復仇的旗號。
這麼細細算來,吳三桂還是大明的忠臣啊!
如果不是多尼還穩穩的坐在身側,可能已經有將領會試探著問一句“要不我們降了”,或者私下向吳三桂請教,到底和偽帝談了什麼條件,到時帶上他們一起投。
搞不清楚吳三桂和多尼的態度,眾將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廳又陷入沉默之中。
絕望、焦慮、疑惑充斥在每一個將領的心頭,卻沒有人能再說一句話。
見氣氛已經鋪墊得差不多,吳三桂和多尼對了一下眼色,沉聲喝道:“廣西提督線國安!”
“末將在。”
沉思中的線國安打了一個哆嗦,急忙應聲道:“大帥有何吩咐?”
“你打算扔下本王還有兄弟們,率先獨自逃生嗎?”
“末將……”
線國安感到一股怒氣湧上來,壓倒了心中的恐懼,猛地一挺胸膛:“末將願意與大帥共同進退。”
“好。”
吳三桂點點頭,轉過頭點了另外一個湖南武將的姓名,問了他和線國安同樣的問題。
“末將是湘江邊的好男兒,我們湖廣漢子斷不會丟下兄弟逃生!”
“好,有血性,是我軍的好漢。”
就這樣,吳三桂把所有的人一個一個地問了一遍,所有的人都給了這個三軍主帥滿意的答案。
吳三桂站起身,走到一旁的大桌子邊上。
眾將領不明所以,案上擺放的那張雲貴地圖他們早已經爛熟於胸,現在去研究作戰地圖還有什麼意義嗎?
“這,這是……”
線國安指了一下桌子上的地圖,上面一些新的路徑和據點標識墨跡未乾,顯然是吳三桂剛命人新畫上去的。
經線國安提醒,其他圍了上來的將領也有所察覺,注意到那張軍事地圖有了一些細微的變化,新增加的部分很快就被他們指出來。
兩個月前,貴州一萬安順軍前來開遠,走了一條崎嶇的山路。
現在那條路被重新描過一遍,顯得略微粗了一些,看起來和官道差距已經不大了。
看到這些細微變化後,很多人心中開始狂喜:“原來大帥已經有了萬全之策,剛才那是在激大家。我們怎麼能懷疑大帥的方略呢,三十年不倒的不破金身豈是浪得虛名,我等草率,草率了……”
“本王沒有說一定要大家困死在這,只是眼下軍心不穩,我們這個樣子撤兵和自殺無異。
大家一定要耐著性子再等幾天,安撫好手下的將官和士兵,等軍心穩定下來,本王會帶著大家一起走回貴州。
本王已經選好了一條安全的撤退路線,李定國絕不可能出現在這條路上截擊。”
有個將領是兩個月前走這條路從安順來的,遲疑著提出疑問:“大帥,這條路安全是安全,就是實在太小了。人走可以,輜重糧草走起來太慢。末將來的時候,一萬人也走了很久啊……”
“所以我們要慢慢走,前面的部隊為後面拓寬道路,後面的部隊為前面的人斷後掩護。
我們拋棄一部分輜重,在沿途的彌勒、瀘西、師宗這幾個州府就地補給,速度不會比走官道慢太多。
在貴州,我們還有大量後備部隊,無論多慢,只要我們一步一步走回去,會越走越強,而明軍則會越走越弱。
我們精誠合作,交替掩護,抱團一起走,就一定能安全撤回安順、貴陽。”
吳三桂說這些話的時候,臉上堅毅的表情富有感染力,全身散發著自信的光輝,彷彿和歷史上那些千古明將差不多。
帶著這樣的心情,所有的非嫡系將領都紛紛向吳三桂和多尼拍胸脯保證,一定全力約束部下服從號令,讓部隊一起後撤。
“大帥,有什麼命令您就直接下吧,末將為大帥馬首是瞻。”
“大帥,末將願意留在開遠為您斷後……”
“大帥,派兵來我們營督陣吧,誰敢亂跑,您直接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