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翻了翻天工開物,對李楓道:“李縣男此書中的這些個技術都能實現嗎?”

“絕大多數可以。”李楓自行的點了點頭。

“李縣男此話可當得真?”長孫無忌問道。

“二位請隨我來。”李楓沒有回答,帶著兩人前往工坊。

李家莊的工坊面積很大,分為農機,織造,造紙和建造四個部分。

農機部負責製造改良農業用具,包括但不限於掠子、脫粒機、風車以及各類水車。

織造部門負責製造改良各類織機,以及染色技術。

造紙部門負責造紙術和印刷術的改進研發。

建造部門負責各類工程器具改良,以及建築工程。

看著面前巨大的工坊,長孫無忌人都呆了:“李縣男,你家這是工坊?怕是比你莊外的倉房都大吧?”

“東西三百步,南北一千步。”

“這得有多少工匠啊?”

“沒多少沒多少,也就二百多人。”

“二百多人?你莊上不是隻有七八十戶莊戶嗎?”長孫無忌有些懵了。

“工匠不屬於莊戶啊。他們時候某簽了契約的,按月給他們發放錢糧,做得好還有獎金。”

“不知匠人月奉幾何?”

“小工每月一貫錢粟米一石,大工每月五貫粟米三石。”

“你這工匠月奉這麼高?”

這年頭,官員得工資並不高,從五品官員祿米一百六十石,奉錢四十三貫,按一石米二百錢算也才七萬五千錢。要不是有職分田口分田和各類隱性收入,從五品京官那點兒錢比李家莊的工匠也高不了多少……

“廢話,錢不給高些,跑了怎麼辦?”

“那你請的那些教書先生月奉多少?”李世民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

“每年粟米五十石,錢五十貫,另有鹽糖醬料等雜料費合計二十貫。他們也可以考科舉,全憑自願。”

“那他們可願意啊?”

“大多不願。”

“這是為何?難道是學問不精?”

“那倒不是,主要是他們沒甚子背景,哪裡那麼容易考得上?還不如在某這裡謀份差事養家餬口來的實在。”

“李縣男,聽你這話是對朝廷科舉不滿啊?”長孫無忌挖坑。

“怎的?想套某話回頭去告某得刁狀?”

“某沒這個意思。”長孫無忌尬笑了兩聲,解釋道。

“某的確覺得科舉不行。”

長孫無忌:“……”

“不是科舉制度不好,而是科舉的施行有問題。”

“什麼意思?”

“每年開科時間太趕,很多外地學子根本不可能在開考前趕到長安,應該定時定期舉行科舉。其次,嚴打投卷之風,此風絕不可長。第三,派專人謄抄試卷,並對試卷糊名。”

“投卷乃是自薦,科舉主要還是看才華吧?”長孫無忌問道,每年都有不少人給他投卷,他也舉薦了不少人。

“萬一投卷者和舉薦人相識呢?萬一投卷者安中使錢呢?某接了你的投卷,舉薦了你,你當了官,得跟某同進同退吧?”

“那謄抄糊名呢?”

“考官若是認識考生,會不會網開一面?糊名就是讓考官不知道考生名字,謄抄就是杜絕考官透過筆跡認人的可能。”

“妙啊!”李世民讚了一句。

三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著話,走進了工坊。

“這裡是做什麼的?”李世民好奇的指著工坊裡的一個院落問道。

“紙。”

“紙?”

“對啊,宣紙竹紙廁紙都有。”

“廁紙是什麼紙?”長孫無忌表示自己見識有點淺。

“擦屁股的。”

“用紙擦屁股?簡直是有辱斯文!”長孫無忌開噴了。

“李縣男,你這個的確是有點鋪張浪費了。”李世民也提了一句。

李楓看著這倆人,略有些不懷好意的問道:“攪屎棍(沒錯,廁籌別稱攪屎棍)大多是竹子的吧?”

長孫無忌被攪屎棍這仨字噁心了一下,但還是回答道:“沒錯,那又怎麼樣?”

“用紙擦屁股有辱斯文,那沒有紙之前,用竹簡刮屁股就不有辱斯文了?”

“這……”

“再說了,廁紙本身就不適合書寫,成產成本低廉,不拿來擦屁股難不成當寶貝?”

一聽廁紙廉價不適合寫字,李世民便不再糾結,問道:“這裡面就只造紙嗎?”

“還有印刷。”

“印刷?”

“對,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都有。”

雕版印刷這技術很早很早以前就有了,但是技術是在中唐時期成熟的。印刷術的技術難點不是雕刻字塊,而是油墨和紙張,二者缺一不可。

“活字印刷?”

“一種新技術,比雕版印刷方便些。”

“哦?可以讓我們看看印出來的書嗎?”

“當然可以,隨某來。”說著李楓就把倆人帶進了院子。

院子裡還分了三個院子,一個造紙一個印刷一個倉庫。李楓將二人引進庫房,那倆院是不能帶他們去看的,裡面超過時代的東西略有些多,萬一被這倆貨瞄去那不就虧大了?拿了幾本書和一些成品紙張遞給李世民和長孫無忌。

李世民看著手裡雪白細膩的紙張,嘖嘖稱奇:“這紙張好啊!比黃紙好多了!”

隨後又翻了翻成品書籍,看著書頁上清晰的字跡,李世民長嘆一聲:“由此書,何愁教化不興啊!”

長孫無忌瞅了庫房一眼,問道:“李縣男,你造這麼多紙和印這麼多書幹嘛?”

“賣錢呀!”

“賣錢?”

“對啊,要不某印書幹什麼玩意兒?”

“你就不怕有人覬覦你的印刷術?”

“這玩意兒又沒啥好保密的,你要回頭我那份工藝手冊你。”李楓很無所謂的說道。他根本不在乎活字印刷術通傳天下,這玩意兒傳的越開書籍價格越低。

最重要的是,他手裡掌握有凸版印刷機,比印刷速度質量,李楓可以吊打這個時代所有印刷坊,跟別提他手裡還有彩印技術。

“不知這此書價格如何?”

“五經八十文一套,量大價優。”

“八十文!”

“八十還嫌貴啊?我賣給各地士族批發都四百文一套,就這價錢還得排隊等呢。”

“……”

長孫無忌很想讚一句:你心是真特麼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