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衛青帶著許言離去之後,曹酩二話不說,直接轉身離開。

這是一件事情。

接下來……

他想……現在他更需要去農田裡看看!

幾乎同時,曹酩眼底就浮現了一抹希翼。

或許是埋藏在骨子裡的東西吧……每一次看到那麼大面積的農田以及其中青綠的麥苗,他總是沒由來地會從心底生出些許欣喜。

至於說金黃色的麥田……

他穿越至今還真沒怎麼見過,可即便沒見過,但只要一想到那樣的場景……忐忑!

那絕對是一種很難明說的情緒。

一點兒低落都沒有,有的只是止不住的心跳加速。

曹酩很清楚這代表著什麼。

別說超七石了,只要三種地最後的畝均產能上四石,這個功勞都足以讓他輕鬆留名史冊,甚至在在時間的發酵下,於廟宇當中位列神農之後。

糧活萬人可稱聖!

那萬萬人呢?

別tm說族譜上單開一頁了,就是在族譜上位列首頁,他都妥妥夠格!

對比之下,劉徹給出的封侯……誘惑力簡直弱到爆了好嗎?

很快,剛一來到農研所,許衍就立馬迎了上來:“院長,咱們啥時候能開始收糧食啊!”

他一臉興奮,雙手互相搓著,完完全全一副老農模樣。

“不急!”

“我先去地裡一趟!”

曹酩腳下絲毫不停,直接就錯開許衍往農研所後面的麥田走去。

小麥啊……不對!現在應該叫漢麥一號!

近了。

他站在田壟上,伸手拉過一根麥穗,絲毫不在乎麥芒是否扎手,就那樣在手裡輕輕摩挲著。

很飽滿!幾乎沒有癟粒!

就在此時,許衍從旁邊遞上一簇麥穗:“院長,這是普通麥子的穗……”

曹酩一愣,反應過來之後便立馬伸手抓過那簇麥穗,隨即放到漢麥一號的麥穗旁對比了起來。

二者的差距……肉眼可見。

只一眼就能看出來的那種!

原麥的麥穗更短,單粒也更小更癟,而對比之下的漢麥一號就跟壯漢一樣。

“嘿!”

“成了!”

他低低地笑著,眺目遠望,太陽底下的麥浪泛著金色。

“老許……咱們成了!”

“四年!區區四年咱們就成了!我原本還以為……最少還得來個五六年……”

許衍也是嘿嘿傻笑著。

一老一小的神情幾乎沒差。

曹酩是堅信雜交的路子沒錯,但也做好了短期內不會出現啥成果的準備,畢竟第一年那個樣誰都看在眼中。

而許衍的話……他本來根本不相信曹酩堅持的這條路是對的。

按照許衍的想法,應該是從地上下功夫,這樣才能讓糧食有更高產量……但最後還是拗不過曹酩,說難聽一點,從一開始兩人就屬於是道不同了。

但兩人的目標卻完全一樣。

要不是許衍再也找不到有共同目標追求的人了,估計幾年前兩人就已經分道揚鑣了。

至於說日子過得好壞……

許氏這麼多年自耕自作,再過回去了又如何?

但事實證明,曹酩堅持的,確實是對的。

“老許,其實我不覺得你當時堅持的是錯的,你知道吧!”

“只是對比於你那種一時的功夫,我更覺得我們眼下應該在更為長久的事情上面下大功夫。”

“只要糧種好了……下田變上田所需要花費的力氣不大的……不!或許是難度更小一些,而非所需花費的力氣不大。”

“這種事……誰都能幹。”

“但改良糧種這種事情,不是誰都能幹的!即便是咱們,我這幾年都花了多少錢出去了?千萬!這還不包括農研所中人的吃喝用度……”

“要是真盤算下來,不說兩千萬錢,一千五百萬錢肯定是有的!”

“我先前都在想,要是這兩年出去還出不了成績,我是不是應該再出去賣藝賺些錢來了……”

曹酩絮絮叨叨地,跟個老媽子一樣。

他是真的激動!

也是真的開心!

Tmd、tmd、tmd……

後世那位老爺子的成就他肯定是沒法全部復刻了……但即便能復刻其中一部分出來,也已經妥妥屬於此生無憾了!

縱然,切實操作並非他來操作的。

許衍老臉上也滿是激動:“所幸,現在已經成了!”

“不!”曹酩一手在麥穗上輕撫:“還沒有!我們只是邁開了第一步!”

“接下來……農研所還會有第二步、第三步……乃至於第一百步、一千步、一萬步!”

“令耕者有其田,不是我們應該做的……”

“但是!”

“農研所……一定要乾死了饑荒!”

“大漢不能再有饑荒,眼下……遠遠不夠!”

只要糧食夠多,什麼災年不災年,都不會是什麼大問題。

更何況,所謂的災年,不是說糧食絕收,而僅僅是糧食大規模減產,只要糧倉裡有足夠的糧食,一年兩年的災年熬過去,然後只要朝廷應有的功能不缺失,很快天下就能恢復正常。

到那時候,什麼耕者有其田還是沒其田都不重要了。

如果能走到少數人種糧養活社會層九成的人這一步……那接下來大漢必然會迎來一個真正足以騰飛的時代。

糧食,是根本性動力。

都說飽暖思**,但若是連吃都吃不飽,平民百姓又怎麼會有更多的精力去創造更多的東西呢?

無論是推動工具革命還是更深層的工業,抑或者更高程度的精神文明,統統都是建立在吃飽這一個前提上的!倉稟實而知禮節!這句話從來沒錯!

“嘿嘿……”

許衍也沒有多說什麼,就那樣背手站在田壟上,妥妥一老農的樣子。

曹酩回頭看了他一眼,而後也咧著嘴作出了一副老農姿態蹲了下去。

禮節?

都tm扯蛋!

在整個華夏曆史上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老農,才是最為神聖的形象!

也是華夏百姓最為形象的外表!

“老許,水田那邊開始蓄水了吧?”

許衍:“那群臭小子都已經過去忙活了,稻種也已經下去了。”

稻田開闢在河谷當中,倒是距離農研所這邊比較遠,但好在那邊也是屬於人跡罕至的一塊兒地方……

如果真要說有什麼問題的話……

可能也就只有剛開始在河谷開闢稻田的時候比較困難了—那邊石頭石子挺多,地力也薄。

不過這都是人力所能改善的,這幾年下來,肥力也算是已經養起來了。

“新稻種?”

“對!”許衍咧開的嘴依舊沒有合攏,他的門牙明顯豁了個口子。

曹酩沒有再多問什麼。

新一代水稻的種子……眼下還不知道其是否配得上那個名字。

畢竟現在也只是剛種下去而已。

一切,最起碼等到結穗才能看出來。

與這邊不同……

長安城,皇宮。

劉徹的詔令早已下達,內容也很簡單,當朝所有中兩千石及以上官員,直接前往長安學院。

這是他在從許言口中得知具體事情之後就作出的選擇。

他也很清楚,糧食這玩意兒耽擱不得。

就算有著太常觀天,夏天的天氣也不值得信任。

萬一突然下雨了呢?

那不是要命?

糧食熟了,就算是本來就生長在水田當中的水稻也一樣見不得水,不然就是一個壞字。

尋常用來吃的還好說,趕緊收拾收拾或許還能下肚。

但如果要拿來做種子的話……

能不見水,就不見水吧。

雖然也能救,但以眼下農研所的規模,就算收成出來了,那麼些種子,別說封侯世家了,就是皇莊都未必能種滿所有的地……

可以說,就算一粒麥種丟了,那也是莫大的損失。

這一點完全不需要考慮。

而後,劉徹匆匆安排了一下宮中事務,當即就帶上了一些護衛跟衛青、許言兩人一同出發。

輕裝簡從……違制的那種。

但不會有人噴他。

簡單來說,老劉家從劉徹之前的每一任皇帝都輕裝簡從下過民間,尤其是劉邦那個流氓頭子。

他最喜歡乾的事情就是帶上兩三個人出宮。

至於去哪兒……沒人知道。

雖然劉邦有很多次都被人給認出來過。

老劉家皇帝乾的這種事情……放到後世那些帝王身上,那是能吹一輩子愛民的!就算他們只做了一次……

就算他們的‘輕裝簡從’只是為了遊玩。

但依舊有人將這種勞民傷財之舉吹捧為一代明君。

可謂是不要臉之至!

當然,劉徹如今還是‘戴孝’出行。

作為皇帝,守孝的事情用不著他自己來做,自然會有人代他在霸陵守著,但孝他還是要戴著的。

而劉徹又向來不怎麼喜歡坐馬車。

所以他的速度很快。

即便如此,在他到學院外軍隊駐地的時候,還是已經看到了所有中兩千石以上的官員。

所有人身邊都是齊刷刷的馬匹,沒有一人敢怠慢。

年紀大的那些或許還有家僕騎著馬跟在旁邊,年輕的那些,如張湯之流,直接就是一人一馬,啥也不帶。

田蚡自然也在其中。

不過他眼下還沒能被扶正替代許昌的丞相。

“陛下……”

許昌帶頭行禮:“不知陛下讓我等前來長安學院是有什麼事情嗎?”

老太太喪事未過,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

“有!”

劉徹直接翻身下馬:“還是比較重要的事情。”

說完,他就再重複了一遍:“很重要!”

對於老太太提拔上來的許昌,眼下劉徹也並沒有那麼不滿,畢竟也是這麼幾年的磨合。

做事方面,許昌雖然沒有太大的功,但他卻有一個其他人都無法相比的優勢。

那就是—穩!

不出彩也不出錯,確實是一個很不錯很不錯的丞相人選了。

雖然未來他肯定不適合,但眼下很適合。

這一點,劉徹倒是很認可。

尤其是現在眼看著就要強推新糧種了……嗯……就是漢麥一號,這個節骨眼上,他並不想換掉許昌。

這也是半個月以來,王娡無數次明裡暗裡示意他都沒有答應下來讓田蚡出任丞相的原因了。

孰輕孰重,別人不知道,劉徹知道。

當然,也確實有更深層的原因。

有曹酩和老太太臨死前給他打過的預防針,從一開始劉徹就已經提防著某件事了。

田蚡一旦上位,那接下來王娡會不會就打算著奪權了?

暫時的話……

他還不想跟親孃扯破臉皮。

大漢以孝治國。

當然,如果實在避無可避了,那也就只能撕破臉皮了。

許昌雖然年紀大了,但劉徹話語裡的重視,他還是聽得出來的。

當即許昌就表示他明白了。

丞相帶頭作用還是玩得挺不錯得。

最起碼劉徹很滿意沒有人站出來找麻煩。

衛青也及時下馬,上去就驅散了那些軍士。

劉徹一馬當先:“走吧!許子欽,你帶路!”

“喏……”

許言沒有帶他們去農研所,而是直接繞開了農研所往農田走去。

除劉徹、衛青外,其餘朝廷中人都是一臉懵。

不過更多人眼中也有著好奇存在。

學院,向來就是外人的禁地,除去學院學子、老師以及那麼有數幾個人外,其餘人一概沒有資格入內。

這裡是世外桃源,也是長安轄下唯一一個不為世俗權力浸染的地方。

只可惜,他們註定不可能更多看到學子們了。

—農研所在教學生活區的另外一面。

很快,再走過一片比較幽靜的林子,面前豁然開朗。

劉徹也是在第一時間就被面前的麥田給震驚到了。

一眼望去,皆是金黃。

眼力所能及處,一老一少,一站一蹲在田壟上。

只是如此景象卻沒能維持多久。

隨著一陣嘈雜聲音傳入耳中,曹酩下意識就轉頭。

而後他就挑起了眉頭。

“這麼多人?”

原本他以為劉徹只是帶一些比較重要的朝臣一起來……比如說三公九卿之流。

沒想到啊……

所有中兩千石包括以上者都來了……

至於他怎麼判斷出來的……張湯,中兩千石。

眼下的張湯就是標杆。

曹酩沒有看到比張湯更低官職的人了。

而此時,劉徹已經帶著眾人走到了近處:“酩兒,如何?”

“成了!”

曹酩咧嘴笑著,而後就站直了身子,將手中麥穗朝劉徹遞了過去:“舅舅,你看,這是普通麥子的麥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