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

一道光芒閃過,慕容復重新回到了天龍世界。

結束與三人的見面之後,他又去射鵰世界陪蓉兒和兩個孩子三個月的時間。

前面積攢了一個月的本源之力消耗完畢,才得以從射鵰世界返回。

這三個月時間裡,陪陪妻兒的同時又處理了前面積壓的一堆問題。

他大膽放權給文武百官們,垂拱而治,無為而治。

官員們乾的好,那是皇帝英明。

但若是幹得不好,官員就是背鍋俠。

文武互不統屬,錦衣衛掌監察,三權分立,也不怕官員們聯合起來矇騙他。

因為他有著絕對強大的實力,不怕別人造反,大不了推翻一切重開天地!

“咦,〈混元無極經〉之所以給我延長一倍壽命,難道是怕我早早死在穿越異界途中?”

驀然間,慕容復腦海中冒出一個念頭,臉上不由露出怪異的表情。

修煉了《混元無極經》之後,他的壽元極限是其他同階兩倍。

同階的先天境武者只能活一百五十歲,他卻能活三百歲。

同階的宗師境只能活三百,他卻能活到六百歲。

看似壽元延長了一倍,但如果將慕容復不斷來往於射鵰、碧血劍的時間,這兩倍壽命也不算長。

按天龍世界的時間來算,他現在才二十一歲,但他的人生卻已度過了二十五個春秋。

天龍世界的人每過一年長一歲,他每過一年實際上已經過去了四年的時間。

也就是他晉階宗師境之後,壽元大增,衰老速度大減,容貌幾乎沒變,這才沒有讓人看出來。

“六百年的壽元看似很長,但按這樣來算,我在天龍世界只能活到一百五十歲....”

“還是得提升實力,進而延長壽命,才能活得更久啊!”

想到這裡,慕容復心中不由生出一股急迫之感。

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讓我想想,大唐世界裡還有哪些寶物....”

“若是將〈長生訣〉融入〈混元無極經〉之中,能不能再次延長壽命?”

“還有〈戰神圖錄〉,能不能讓我悟道,實力大增?”

“又或者是和氏璧和邪帝舍利,它們能否提升我的實力?”

盤點一番,大唐世界裡的寶物並不多,除了武學秘籍之外,僅有兩項。

(和氏璧)

和氏璧內蘊含著強大且純淨的能量,能夠大幅度提升接觸者的功力。

還具有正道的力量,能淨化他人的心靈和精神,以及剋制邪物的力量。

除此之外,它還能預知未來,雖然這種預知模糊且充滿不確定性。

(邪帝舍利)

還有邪帝舍利,乃魔門邪極宗一脈相傳的黃色晶體,歷代魔門聖君臨死前都會將畢生功力灌注其中,裡面蘊含了歷代魔君的功夫。

若是能吸收舍利中的元精和元氣,定能大幅度提升實力,在武道之路上更進一步。

“不急不急,且看婠婠回去後,祝玉妍是何反應。”

“若是祝玉妍能聯合魔道兩派六道,一起滅了慈航靜齋,那就有望奪得這兩項寶物。”

“去一次大唐世界對本源之力的消耗太大了,為了搶奪這兩項寶物,不划算啊!”

本源之力獲取太過困難,入不敷出,他也無可奈何。

“殿下,鄧將軍求見。”

這時,一名小兵從門外進來通報道。

“哦,請他進來。”

慕容復心神迴歸現實,發現四周是風格奇異的建築,眼神閃過一抹茫然。

他很快就反應過來,這裡是吳哥王朝的京師吳哥城。

不過,現在吳哥王朝已滅,成了大燕的地盤!

“末將參見殿下,這是我軍傷亡名單,請殿下過目。”

鄧百川走了進來,鄭重的行了一禮後,呈上一份名單。

“哦?”

接過名單,慕容復眉頭一挑,翻閱名單。

此次由他親自主持的南征吳哥王朝一戰,初期帶領了大燕的南右和南左兩軍共計七萬人。

隨著地盤越打越多,人手逐漸不夠,就將北右軍調了過來,將北左軍派去幫助喬峰征伐西部的蒲甘王朝。

順便還將擔任刑部尚書的鄧百川調了過來,讓四大家將跟著混軍功,好給他們封侯。

言歸正傳。

南右、南左、北右三軍共計十萬兵馬,兩個月裡先後經歷十數場大戰,共計犧牲九百七十四人,重傷殘疾者兩千四百一十八人,輕傷四千六百三十五人。

這個傷亡比例還算合理,十萬人馬犧牲不到一千人,不到百分之一的戰損比。

畢竟吳哥王朝也不是軟杮子,慕容復也不是無所不能的神,做不到面面兼顧。

他在前面衝鋒,將士們跟在他身後,吳哥王朝拼死反抗,大燕一方不可能沒有傷亡。

除了陣亡將士的名單之外,後面還有立功將士的名單,以及軍機處官吏給出的獎賞意見。

看完名單,慕容復心裡沉甸甸的,開疆擴土必有傷亡,一將功成萬骨枯。

這種種犧牲都在他的預料之內,但看著一個個年輕的生命凋零,他的心裡頗不好受。

“鄧大哥,將陣亡將士的遺骨火化之後,一定要帶回京師,不能讓兄弟們為大燕流血犧牲卻被拋棄在外。”

“至於對陣亡將士的撫卹、傷殘將士的安排,以及立功將士的獎賞,待孤回京之後與父皇商議再行定奪。”

“待得內閣所派官員到任之後,我們就班師回朝。”

沉吟了片刻,回想到前世的英烈陵園以及英烈紀念碑,他瞬間便有了決定,對鄧百川說道。

“是,末將遵命!”

鄧百川恭敬的領命。

“鄧大哥,你還有何事?”

見鄧百川並未離開,慕容復問道。

“末將接到密報,城中以跋摩優陀耶迭為首的權貴暗中勾結,妄圖發動叛亂,請殿下明示,該如何處置?”

鄧百川快速說道。

吳哥王朝歷史悠久,可追溯到西漢時期,柳葉女王建立第一個封建王朝,名為扶南王朝。

柳葉女王將原本處於母系氏族時代的吳哥帶入封建王朝時代,後嫁給丈夫混填,並將王位讓給了丈夫。

扶南王朝時期,甚至還沒有完全擺脫母系部落文明的影響,出現過好多位女性國王。

公元550年,扶南王朝被真臘王朝所滅,歷經數位國王后,真臘王朝分裂成水真臘和陸真臘。

公元802年年,闍耶跋摩二世統一水陸真臘,建立吳哥王朝,以吳哥城為都城。

傳至如今,兩百多年過去,吳哥王朝已是曷利沙跋摩三世在位。

慕容復攻破吳哥城之後,將大部分王室弟子都處死,只留下一部分權貴。

鄧百川所說的跋摩優陀耶迭,就是所遺留權貴之中爵位最大的一個。

“發動叛亂?看來孤還是太過仁慈了!”

慕容複眼中閃過一道寒光,殺氣騰騰的說道:“有多少人參與了?”

他能理解對方的想法,舊朝的權貴失去了往日的統治地位和崇高榮譽,暗中勾結在一起,謀劃叛亂,這種行為是慕容復所不能容忍的。

“回殿下,幾乎所有的權貴都有參與。”

鄧百川恭敬的回道。

“幾乎所有的權貴都有參與?好好好!看來孤要大開殺戒了!”

“鄧大哥,立即封鎖全城,將所有參與叛亂者抓起來,再召集全城之人,將叛亂者公開處決!”

慕容復迅速起身,下達命令。

掃黑需要證據,反恐只要名單,平叛只要座標。

現在,就是平叛!

“是,末將遵令!”

鄧百川應喏之後,立即下去傳令。

很快吳哥城被封鎖,大燕將士大索全城,搜捕叛亂者。

剎那間,吳哥城沉浸在一片緊張的氣氛之中。

叛亂很快就被平息,吳哥城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但慕容復知道,這只是一個開始,他必須要殺一儆百,徹底消除吳哥人的反抗。

【殺人雖然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卻能解決提出問題的人!殺人能解決世間絕大多數事,如果不能,那是殺得不夠多!------多爾袞】

對於試圖發動叛亂的吳哥權貴,慕容覆沒有絲毫心慈手軟。

當天下午,大量百姓被大燕將士強行召集而來,聚集在吳哥城的中心位置。

慕容復坐在臨時搭建的高臺之上,滿臉威嚴,下方跪著一名名叛亂的舊權貴,加上家眷一起足足有數千人。

“跋摩優陀耶迭等人身為舊朝權貴,不思感謝大燕之恩,妄圖發動叛亂,破壞大燕的和平與穩定,罪大惡極,天理難容!”

鄧百川站了出來,請示了慕容復之後,目光掃視全場,大聲說道:“本將鄧百川,奉大燕太子殿下令諭,將他們當眾處決,以儆效尤!”

“#@¥*\u0026#¥%#.....”

他的話音一落,一名翻譯嘰裡呱啦將他的話翻譯成高棉語言。

“譁~!”

聽完翻譯所說的話,無數吳哥百姓齊齊譁然,現場熱鬧得跟菜市場一般。

“#@¥*\u0026#¥%#.....”

“#@¥*\u0026#¥%#.....”

“#@¥*\u0026#¥%#.....”

嘰裡呱啦的聲音響起,慕容復眉頭一挑,露出淡淡的笑意。

他惡補幾天學會了高棉語,和後世柬埔寨語極為相似。

百姓們很憤怒,認為舊權貴們是在找死,自作自受。

如此看來,錦衣衛和三十六島七十二洞的宣傳工作搞得不錯嘛。

在慕容復的計劃裡,蛇吞象般吞下吳哥王朝和蒲甘王朝只是開始,如何治理好這兩處地方才是關鍵。

因此,他派了錦衣衛的探子和三十六島七十二洞的人隨軍,將士們每打下一處,他們就跟著做起了宣傳工作。

宣傳大燕的各項政策,大燕皇帝尊貴神聖,太子殿下仁慈寬厚,對待所有臣民一視同仁,不會歧視吳哥百姓。

不僅如此,大燕的將士每打下一處,就將地主們的財富和糧食分給百姓,自是讓百姓們感恩戴德,不再排斥大燕。

因此,得知舊權貴們妄圖發動叛亂推翻大燕、重建吳哥王朝時,百姓們都很憤怒。

“太子殿下有令,斬!”

場中,鄧百川列舉了跋摩優陀耶迭等人的罪行之後,一聲令下。

其中包括陰謀叛亂、欺壓百姓等等,每一項罪名都引起了百姓的憤怒和譴責,

“噗....”

“噗....”

隨著一聲令下,手起刀落,所有參與叛亂的舊權貴們的頭顱滾落到地上。

在場的百姓們無不拍手稱快,而寥寥幾名倖存的權貴則嚇得膽戰心驚。

慕容復相信,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再有人敢膽犯上作亂了。

....

又等了幾天,內閣安排的官員到任之後,慕容復便抽身班師回朝。

當然,他沒有將所有將士都帶走,而是留了一部分兵力鎮守。

畢竟是剛剛打下的地盤,統治極不穩定,若沒有將士鎮守那相當於白來一趟。

半個月後,慕容復終於回到了京師升龍城。

這一天,升龍城一片歡騰,旌旗飄揚,馬蹄聲如雷貫耳。

城中百姓們早早的聚集在城外,翹首以盼著英勇善戰的太子殿下得勝歸來。

皇帝慕容博帶領文武百官,親自出城百里相迎。

“踏踏踏....”

過了沒多久,遠處捲起一陣陣灰塵,一陣沉重的鐵蹄聲由遠及近傳來。

慕容復一馬當先,他騎著高頭大馬、身著戰甲、手持長槍,帶領南征將士得勝歸來。

“陛下萬歲,太子千歲!”

瞬間,人群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聲。

這一次,太子殿下的威名更是如日中天!

《燕史·太宗本紀》卷二:『....蕞爾吳哥,罔不臣服,猶拒王化。太初二年五月,歲在乙丑仲夏,太宗親率大軍南征,兵鋒所過,吳哥諸城望風而降,方歸皇燕,乃命內閣遣官吏歸化。初秋,太宗掃平諸城,開疆擴土,闢地千里,遂班師回朝,太祖大悅,出城百里親迎。』

...

班師回朝後,不免又是一通吃吃喝喝的慶功宴。

宴席散場,慕容復和老登來到御書房。

內侍沏了一壺熱茶送上,關上殿門,退了下去。

“南征吳哥王朝一戰而定,復兒辛苦了。”

慕容博笑得嘴都合不攏了,心中的興奮幾乎凝成實質。

兩個月的時間,好大兒攻下了南邊的吳哥王朝,喬峰也隨後就攻下了西邊的蒲甘王朝。

經過內閣計算一番赫然發現,得出一份令人瞠目結舌的資料對比:

(大燕目前的疆域大概如上圖)

征服吳哥王朝和蒲甘王朝之後,大燕的領土面積已達到455萬平方公里,人口數量暴漲至3800萬,軍隊數量約45萬。

而中原大宋呢,其領土面積約300萬平方公里,人口數量約8000萬,軍隊數量在300萬左右。

西夏國,領土面積約77萬平方公里,人口約500萬,軍隊數量約25萬左右。

吐蕃國,領土面積約475萬平方公里,人口約800萬,軍隊數量約25萬左右。

遼國,領土面積約490萬平方公里,人口約3500萬,軍隊數量約120萬左右。

這是什麼概念?

按領土面積來看,大燕已超過大宋,足以和遼國吐蕃相比。

但遼國處於中原以北,乃苦寒之地,而吐蕃處於青藏高原,有高原氣候,地理環境都不如大燕。

按人口數量來看,大燕確實不如大宋,但也遠勝遼國、吐蕃、西夏各國。

原本吳哥王朝有1600萬人、蒲甘王朝有1200萬人,加上大燕的1220萬,應該是4020萬。

但這一次的大戰,包括王室權貴、將軍士兵、地主百姓在內,死亡人數超過200萬。

從軍隊數量來看,大燕僅有45萬人,遠不如大宋和遼國,僅僅比西夏和吐蕃國多而已。

大戰之前,大燕更是僅有27萬餘將士,收攏了吳哥和蒲甘兩國18萬餘的降兵,才堪堪達到45萬。

但是,兵貴精不貴多,大燕將士的整體實力可比遼國、大宋等國強多了。

大燕軍中已普及《龍象般若功》,修煉到第一層的將士有近十萬人,修煉到第二層的有八千餘人,修煉到第三層的有兩千餘人,暫時沒有修煉到第四層的將士。

總而言之,經過兩年時間的發展,此時的大燕已從蕞爾小國一躍成為東方大陸上的強盛帝國。

如此快的發展速度,誰聽了不高興?

所以,慕容博才會笑容滿面,興奮的快要暈過去了。

即便他現在駕崩了,那史書也得將他寫進大燕太祖本紀,名垂青史!

去了陰曹地府,慕容家的列祖列宗見了他,也得對他端茶倒水、捶肩捏腿!

他這輩子,已經死而無憾了!

“這有什麼辛苦的,對我來說,簡直易如反掌。”

慕容復笑了笑,私下裡也沒那麼多規矩,隨口回道。

“哈哈,復兒的實力已經超過爹了,以你宗師境的實力,確實沒有難度。”

“既然如此,那復兒你要不要再辛苦一下,揮師北上,滅了大宋、西夏和大遼等國?”

老登對好大兒突破宗師境雖然略有驚訝,但轉念一想,好大兒疑似仙神轉世,區區宗師境,揮手可破。

統一了東南亞半島之後,老登已經迫不及待要北伐中原,做那中原天下的九五至尊了。

畢竟,中原才是天下正統,即便大燕現在統一南部,也比不得中原正統對他更有吸引力。

“別急啊爹,咱們剛剛打下一塊這麼大的地盤,還沒好好消化呢,你就得隴望蜀,這種心態可不行。”

慕容復搖搖頭,沒好氣的瞪了老登一眼道:“打天下僅僅只是開始,治理天下更耗費時間和心力。”

“我估計啊,咱們最快也得花三五年時間,才能將新得到的地盤消化完畢,才能揮師北上。”

老登這是在想屁吃,還北伐中原,他怎麼不上天呢。

“咳,爹我也就隨口一說,復兒你這麼激動幹嘛。”

慕容博尷尬的笑了一下,心中的興奮才漸漸平息下來。

他不由自嘲,真是被大勝給迷了眼,竟然還不如好大兒沉穩。

“我怕你頭腦發熱不聽勸,非要揮師北伐,那就麻煩了。”

慕容復撇了撇嘴,毫不客氣的拆穿他的小心思。

“哎,復兒,要不然這皇帝乾脆就讓給你來當,爹退下來算了。”

慕容博笑了笑,鄭重其事的對好大兒說道。

好大兒說的對啊,萬一哪天他頭腦發熱怎麼辦?

不如退位讓賢,將皇位讓給好大兒算了。

“爹你想退位?你認真的?”

慕容復皺了皺眉,老登這話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

他之前確實沒想過,這麼早就接替皇位。

怎麼也得等老登年紀大了再說吧?

反正老登就只有一個兒子,這皇位跑不掉,他不急!

“當然是認真的,這還有假?”

“爹認真想過,我根本就不是當皇帝的料,每三天一次小朝會、十天一次大朝會,煩死了。”

“還不如退下來,每天跟無崖子老兄喝喝茶、聊聊天、論論武,這多逍遙自在啊。”

慕容博倒也不是心血來潮就做出的決定,在收到吳哥蒲甘兩國被滅的戰報之後,他就有這種想法了。

之前他是打算待北伐中原、推翻大宋,一統天下之後,他才正式退位讓給好大兒。

但現在大燕已橫掃東南亞半島,好大兒突破宗師境,他的使命也就完成了。

“爹你讓我考慮考慮,我還沒做好準備呢。”

慕容復皺了皺眉,老登不願意上朝,搞得他好像就願意似的。

“這還用得著考慮?想當皇帝的人得從升龍城門口排隊排到中原的汴梁。”

慕容博瞪大了雙眼,喝道:“你就不怕爹將皇位傳給別人?”

“呵呵,一個皇位而已,以我的實力,再打下一塊這麼大的地盤也不是難事。”

慕容復一點都不慌,有實力就是這麼任性!

“行吧行吧,你愛當就當,不願意當就算了。”

慕容博拿好大兒無可奈何,只好妥協。

“不瞎扯了,說正事。”

慕容復喝了一口茶,正色說道:“我打算在京師城外修建一座英烈陵園,再立一塊英烈紀念碑,以紀念自大燕開國以來,為大燕犧牲的將士們。”

“將犧牲將士的骨灰放入陵園之中,讓他們的英靈永享大燕香火和祭拜!”

“不僅京師要建,大燕境內的每一個縣城都必須要建一座英烈陵園,再選定一個日期為英烈日。”

“每年的英烈日,由皇帝親自率領皇子皇親、功勳權貴、文武百官前往陵園祭拜。”

“英靈永存,與國同休;大燕不滅,香火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