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場再作下一首詠柳詩?
“公孫監生,既然你沒有證據,那這首詩便是唐夫子當堂所作!”
蕭成彥當場訓斥道,不僅是他覺得有些過分了。
連國子監的學生們覺得公孫端是在強人所難。
不過。
唐寧會答應嗎?
講堂內一眾學子目光灼灼。
“好,那我就滿足你。”
唐寧肅目而答。
他竟然真的答應了!
這麼無理的要求都能答應的嗎?!
胡承宇和紀長卿與一眾國子監生眼中流露出難以置信之色,看向唐寧的目光唯有敬佩二字。
這下。
公孫端已經徹底不淡定了。
看唐寧這胸有成竹的樣子,再做一首詩詞似乎是並不是什麼難事,難道他真的是什麼都會麼?
唐寧走向窗前,看著湖畔的柳樹深思著。
大講堂內的國子監祭酒蕭成彥和博士學子們,一個個都屏住了呼吸,生怕打擾了唐寧的思緒。
“唐夫子,若是做不出來的話,認輸也沒有人會怪你的。”
公孫端大聲說著話。
現在他也只能透過打斷唐寧思緒的方法,阻止他做出詩來,讓自己不至於打臉的那麼狠了。
“結根挺湖涘,垂影覆清淺。
睡臉寒未開,懶腰晴更軟。
搖空條已重,拂水帶方展。
似醉煙景凝,如愁月露泫。
絲長魚誤恐,枝弱禽驚踐。
悵別幾多情,含春任攀搴。“
唐寧一氣呵成,回頭望著公孫端:“公孫監生,你覺得唐某這首題柳是否還是背下來的?”
他竟然真的做出來了!
這次是五言詩,速度似乎一點也不比方才那首詠柳慢。
公孫端啞口無言。
蕭成彥和講堂內的學子還沉浸在震驚中,而講堂外已經沸騰了。
“已經是第二首了,一日兩首詠柳詩,分別用了七言和五言,有沒有哪位同窗記下來的。”
“我已經記下來了,這就拿去給國子學博士過目。”
“咳,不必勞煩,我已經在這兒了,這兩首詠柳詩皆是佳作,爾等可以背下來以觀後學。”
“鄭師,您怎麼來了?”
“勿要喧譁,且看堂內。”
姓鄭的國子學博士輕聲點了學生一句,望著窗內講臺上的那名少年郎,滿眼都是驚羨。
本是無課,過來看看這位國子監最年輕夫子的熱鬧,沒想到竟然偶聽兩首詠柳佳作,還是出自如此年輕的少年之口。
天下英才出少年,古人誠不欺我。
“鄭師都說是佳作,學生這就去把它們謄抄下來。”
窗外有學子飛奔而去,圍向大講堂的國子監生卻越來越多。
“公孫監生,唐夫子已經按你的要求做出第二首詠柳詩了,還不快向唐夫子道歉!”
蕭成彥的聲音裡已然帶了幾分嚴厲。
唐寧這才是國之大才啊,詩詞算術無一不精,難能可貴的是還能造出利國利民之物,豈是靠父蔭才能進入國子監的公孫端這種跋扈世子能比?
“唐寧,本世子不信!這些都是你作出來的?你如今也不過二十歲而已,怎麼可能什麼都會,作詩你會,算學你會,百鍊鋼你會,也百姓用的農具你也會,這根本不可能!”
公孫端抓狂了,用顫抖的手指著唐寧怒罵著。
剛來京城就被他揍了一頓,父親給自己定好的愛妻也被搶了,進入國子監中後,好不容易有個清淨的地方,沒想到陛下還讓他來國子監授課。
本以為這是個可以報一箭之仇的好機會,最終的結果,卻唐寧被交口稱讚,而自己則被祭酒罰著向他道歉。
這一切,讓他無法接受!
“公孫監生,你今日當堂辱罵夫子,按國子監規,老夫可以將你逐出國子監,不過你乃陛下親允進入國子監,老夫一定會如實稟報陛下。”
蕭成彥對著京城的方向拱拱手,厲聲斥責。
堂下。
胡承宇完完整整謄寫下兩首詩詞,吹了吹未乾的筆墨,瞥了一眼胡言亂語狀若癲狂的公孫端。
今日他本可以不來的,可他卻偏要跟來,跟來也就罷了,可偏偏還要給唐寧難堪。
最後變成這個結果,他也只能嘆一句:咎由自取,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你信也好,不信也罷,我就站在這裡,是你眼中活生生的人,我從未想過為難於你,而你卻視我為仇寇,公道自在人心。”
唐寧只是淡淡看了眼公孫端,再度望向堂下學子:“我志不在國子監,也從未想過能教授諸位,一切皆是陛下旨意,今日唐某授一堂課便逼瘋一人,恐怕陛下也不敢讓我再來了,我有一言最後忠告各位:世間萬物皆有學問,格物方能致知,坐地空談不可取,下課。”
說罷。
唐寧邁步走下講臺。
世間萬物皆有學問,格物方能致知,坐地空談不可取。
國子監學子們品味著這句話,望著唐寧的背影遠去。
“恭送唐師,敢問唐師志在何處?”
紀長卿起身一禮,高聲相問。
“男兒何不帶吳鉤,壯志凌雲赴邊州。
封狼居胥關山外,飲馬笑談萬戶侯。“
唐寧頭也未回,遙遙揮了揮右手。
背後。
是鴉雀無聲的國子監講堂。
以詩明志,這是何等的志氣!
“我自幼跟隨父親學文舞墨,自詡經史子集無一不通,以父為榜樣,如今看來,不僅才學不如唐寧良多,志氣更不及他分毫,胡承宇,你還有什麼不服的?”
胡承宇喃喃自語,手上默默抽出了另一張宣紙,提筆而就。
“祭酒,學生今日想從國子監退學,還望祭酒恩准。”
紀長卿手捧一張書紙,來到蕭成彥身旁高高舉起。
“祭酒,學生幾個也想從國子監退學。”
又有幾人從座椅上站了起來。
“祭酒,還有我們!”
門口又擠進一群學子。
“這……你們這是為何突然想退學了?”
方才回過神來的蕭成彥,瞠目結舌望著圍過來的眾多學子。
“男兒何不帶吳鉤!”
紀長卿與一眾站著的學子彷彿約定好了一般,異口同聲。
“不準!想要退學,先回去問過你們長輩去!”
蕭成彥留下一句話,扭頭而去,可背在身後的手卻微微有些顫抖。
此明志之詩,可謂大夏首屈一指!
讓他這個年過甲子的老人,讀起來都不禁熱血沸騰。
男兒何不帶吳鉤!
壯志凌雲赴邊州!
封狼居胥關山外!
飲馬笑談萬戶侯!
高昂的朗誦聲,在國子監內經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