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徽微微頷首,從懷中拿出了一卷文書。

劉辯拿過文書,不用細看,只看了九品中正幾個字,便已經知曉了大致內容。

這九品中正制,原本乃是曹魏時期,曹丕當政時由司馬懿與陳群提出的選人法。

九品中正制一經實施,將原本在曹氏宗族手中的官員任用名額徹底收繳到了尚書檯與帝王手中。

不得不說此刻能見到九品中正制,已經是超越時代的結果了。

但對此,劉辯並不滿意。

因為劉辯此刻的困局與曹魏執政時期全然不同。

劉辯此刻面臨的也並不是官員任命權在誰手中的問題,而是大漢根深蒂固的察舉制。

劉辯嘆息了一聲,將文書交還給了司馬徽。

司馬徽微微一愣,開口問道,“難道陛下不滿意?”

“先生可有仔細讀過?”

“自然是讀過的,老臣覺得此制度正當時。”

劉辯聞言,有些無奈地搖了搖頭,“朕擔心的難道是官員任用的權利在何人手中的問題嗎?”

“朕要的是,打破察舉制,即便無法徹底打破察舉制,也該是在察舉制這一根本上動腦筋。”

“難道這種事情,還需要朕來提點嗎?”

劉辯不悅地說道。

司馬徽聞言,心中大驚,此刻他眼前的少年皇帝,要的不是簡單地從表面改革政治制度,而是徹底地從底層為大漢改頭換面。

“陛下難道是想乘著亂世,重鑄大漢?”

“若非如此,朕何苦親征?有勞先生告知司馬懿與陳群,若是他們弄不出來,朕並非是無人可用的。”

“五日,朕至多再給五日,袁紹下葬之後,若再拿不出朕想要的結果,先生便與他們二人一同回家種地吧。”

劉辯說得十分嚴厲。

此刻的劉辯狀態、氣度,已經與出征袁紹之前大有不同。

這不單單是答應了袁紹,等於同意了北方,更是劉辯自己大漢天子的名號,已經可以基本坐實了。

此刻的大漢已經不是那個在風雨飄搖的時代中苟延殘喘的舊朝廷,而是可以力壓群雄改天換地的新朝廷。

司馬徽聞言,立刻正色道,“老臣必定親自處理此事,一定會給陛下一個滿意的結果。”

“嗯,希望你們不會叫朕失望。”

劉辯微微點頭,拂袖離去。

司馬徽望著劉辯逐漸遠去的背影,回頭說道,“出來吧,早就對你們說了,做這件事前線問過爾等的父親。”

“你們偏是不信,倒叫老夫為爾等擔責。”

司馬懿與陳群兩人有些羞愧地出現在了司馬徽身後。

“陛下所言,爾等可聽清了?”

“世伯,我們聽明白了。”

司馬懿拱手說道。

“那你來說說,你們這篇文書,錯在何處?”

司馬徽將九品中正的文書交還給了司馬懿問道。

“哎,我等雖下了猛藥,但卻未對症,如此一來,藥下得越猛,錯得越遠了。”

司馬徽聞聽司馬懿此言,滿意地點了點頭。

“總結的還算不差,今日裡陛下回京了,爾等的父親皆不會太忙。”

“爾等不如將他們二老約到一起,問一問陛下要的究竟是什麼。”

司馬徽擺了擺手,示意他們二人離去。

兩人也聽到了劉辯給出的最後通牒,絲毫不敢耽誤,立刻相約邀請自家的老父親在京中的醉仙樓中相會。

時值晚膳,醉仙樓的包廂之中,司馬防與陳紀齊至。

兩老對視了一眼,便知道自己兒子此番邀請的大致目的。

“陳兄,許久不見了。”

司馬防拱手問好。

“賢弟不必多禮,我等一齊入座吧。”

陳紀比司馬防要年長一些,兩人相繼入座後,兩個小子也不藏著掖著,乘著上菜的時機,便將九品中正的文書交給了兩位老父親。

兩位老父親看過之後,眉頭緊鎖,皆是一臉的不悅。

“仲達,我說你啊,你也算是跟隨陛下出去打過仗的,怎會如此不知聖心呢?”

陳紀見司馬防先行開口,自己便不責罵陳群了。

“兒子愚鈍,請父親教誨。”

司馬懿十分真誠地看向自己的父親。

司馬防捋了捋鬍鬚,開口道,“你看陛下戰時之政,待百姓如何?”

“陛下待百姓自然是極好的,可這與九品中正有何干系?”

“愚蠢!陛下建立學宮,便是要給百姓一個機會,一個打破世家對於經史子集幾乎壟斷的機會。”

“由此看來,陛下所需要的新政,是能讓百姓之子出頭的新政,你這九品中正,如論從哪裡看來,依舊是從世家子之中選才。”

“其中區別只是甄選出有用的世家子任官而已。”

司馬防立刻點出了兩人的錯漏之處,繼續說道,“此刻不論是皇室宗親,還是朝中大臣,誰人有威望,有膽色與陛下搶奪任官之權?”

“你們還是沒有明白,陛下讓你們來處理這新政開篇的深意。”

陳群聽到此處,似如醍醐灌頂,立刻拱手道,“請世叔指點。”

“嗯,此刻朝中為官的世族,潁川佔據一半,其餘剩下的便有弘農楊氏與我河內司馬氏這一類各地的世家。”

“而作為潁川世族之首的唐老與荀家皆已經是陛下的近臣。”

“所以這新政開篇,便有了我司馬家一席之地。”

“陛下要的就是我等世家主動開口,打破對於書籍和知識的壟斷,你們可明白?”

陳群聞言,立刻拱手一拜,將自己的感悟記載了衣角之上。

但司馬懿卻有些疑惑地問道,“父親,如此一來,我等卻非自絕於世族之列呼?”

陳紀望向司馬懿,滿意地點了點頭,“我這侄兒確實比我這憨傻的兒子聰明些。”

“仲達啊,你們這新政一出,自然會自絕於大半世族,但絕不會自絕與荀氏和唐氏。”

“甚至是潁川的鐘氏,太原的王氏,都會視你們為至親盟友。”

“其原因無外乎陛下此刻空前的威望。”

“不論是哪個世家,此刻都喪失了與陛下討價還價的權利,若是稍有不順,別說是朝中的新銳臣子了,便是民間百姓的唾沫都能壓死他們。”

陳紀捋了捋鬍鬚說道。

“請世伯教誨。”

司馬懿對著陳紀恭敬一擺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