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楊奉中計,徐晃歸漢。
漢末征途如何一統天下 惟願無憂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當日午時,離石大營與石樓堡中的守將皆看到了中陽地冒出的黑煙。
楊奉見狀,立刻如同打了霜的茄子一般,半晌說不出話。
徐晃見了那黑煙,一開始也是心中狂跳,但過了片刻後,他竟發現中陽一地有一粗一細兩股黑煙升起,心中不禁疑竇叢生。
而此刻,胡才已經趕到了石樓堡下,大聲叫嚷著離石大營已經被攻陷,中陽糧倉也被漢軍截燒。
一時間絕望如同病毒一般在徐晃的軍中蔓延。
“王越將軍,此刻不攻城更待何時?”
郭嘉一拱手,立刻說道。
“好!下令攻城!”
王越一聲令下,從京中運來的投石機搭載著燃燒著黑煙的石油彈,一股腦地投入了石樓堡之中。
此刻的徐晃以及來不及去仔細分辨為何中陽會升起兩道黑煙的問題了。
他立刻躥下城頭,排程手下取水滅火,一旦石油彈引燃了城中的糧倉,那麼石樓堡中的大軍明日便要餓肚子了。
正當城內計程車卒無神地滅著火,不知是誰指著離石的方向說道,“將…將軍!又有黑煙!”
徐晃聞言,扭頭看去,這是他看到的第三股黑煙了,但這最新出現的一股,細弱蚊蠅,不細看根本發現不了。
他立刻再次登上城樓,向著遠方眺望。
這下,徐晃徹底陷入了絕望之中,他仔細觀察了三次,確定了那是離石大營的方向,此刻離石的黑煙說明胡才所言非虛。
一時間他的腦中開始推演起了楊奉兵敗,棄城而走,中陽被劫,漢軍燒糧的畫面。
這不想不要緊,一想起來那可就沒完了,平日裡楊奉在士卒面前作威作福,不考慮集體利益的種種事蹟全部在他腦海中浮現。
無數悲憤和曾經受過的委屈,此刻在他心中化為了一個問題,自己也是漢人,為何要與大漢為敵呢?
在士卒眼中,他們的徐將軍只是愣在了原地唉聲嘆氣,畢竟如此局面連大頭兵都知道結局是什麼。
但他們依舊感念著徐晃平日裡對他們的善待與關愛,所以此刻雖然士氣降至了冰點,但仍舊沒有一個人言降的。
而城外,胡才那廝,如同復讀機一般播報著離石和中陽的戰事。
喊的次數一多,徐晃不禁又想到了石樓堡中存糧不足三日的事情,這就又要在楊奉身上多按了一樁罪名。
他為了控制糧草的消耗,竟讓徐晃所部每次只能支取半月所需,實在荒謬之極。
“徐晃兄弟,降了吧!別連累城中的兵士們一同葬身火海了!”
“那楊奉能殺韓暹,難道就能信你在他棄城逃走後會堅守待援嗎?”
一道熟悉的聲音,便隨著兩句極有煽動性的話語灌入了徐晃在內無數守城白波軍的耳中。
一眾兵士皆是望著他們的將軍,說實話此刻的他們也希望,徐晃能同意投降。
“徐晃兄弟,漢軍每半月有一肉食!每日有小米粥!何苦跟著楊奉那賊子受苦呢?”
胡才話鋒一轉,立刻說到了吃的上面。
此言說罷,城中的將士皆是嚥了咽口水,雖然楊奉軍相較於李樂和胡才,已經算是糧草充足了,但士卒吃的依舊是麥糠之類只能果腹的東西。
“徐…徐將軍。”
徐晃的校尉走到了她的身邊,開口說道。
話未說全,但溢於言表。
“容我想想。”
徐晃丟掉了手中打水的水桶,獨自站在城樓上,開始深思。
而楊奉處,聽到了徐晃降漢的訊息,他立刻暴跳如雷,將徐晃的十八代祖宗都罵了一遍。
好在他事先設定了拒馬鹿角,這才讓趙雲他們沒下令強攻。
但此刻楊奉軍中也是士氣浮動,中陽火光四起,徐晃降漢,意味著兩天之內離石大營孤立無援,但好在楊奉還有韓遂的援軍可等。
“都給老子守住了!援軍最多還有兩日便可到!”
楊奉怒吼一聲,罕見地親自出營督軍。
而此刻,中陽城下的劉辯已經傳令讓圍攻離石大營的趙雲等將撤軍了。
“陛下,我等是否也該撤了?”
諸葛亮開口問道。
“嗯,再過半日,便撤軍吧,若是期間徐晃能降便可攻入中陽,若是徐晃不降,我等也並未損耗什麼。”
劉辯目光深邃地看向了石樓堡的方向。
石樓堡內,王越已經下令停止投石車繼續攻城,好給徐晃一個機會。
“徐將軍!王越在此!你若願降,我願以命相保!保你城中士卒不受牽連,將軍就算不為了自己的前途,也為手下想一想吧!”
王越衝著城中高喊道。
徐晃聞言,他本就對王越心有敬佩之意,此刻對方如此說話,而自己又是孤城困守。
若是不降的話,這投石機再來上幾輪,恐怕這夯土城牆就要受不住了。
若是四萬漢軍一齊湧入石樓堡,只怕城中白波軍會被全數殲滅。
“將軍!咱們漢人降漢,有什麼可恥的?”
“降了吧!大傢伙都只是為了一頓飽飯啊!”
“將軍……”
徐晃望著身邊的將士們,聽著他們口中呢喃,他終於下定了決心。
“徐晃願降了!”
城外郭嘉聞言,激動得差點從馬上摔了下來,“胡才將軍,快去稟報陛下!”
“末將得令!”
胡才也是機靈,毫不猶豫地策馬衝了出去。
石樓堡的大門緩緩開啟,徐晃將降下的白波軍旗捧在手中,跪倒在了王越面前。
“徐公明,棄暗投明,當真豪傑也!”
王越接過軍旗,立刻率軍入城,將城中的白波軍收編入軍中。
隨後王越馬不停蹄,帶著收繳的白波軍迅速撤回了河東郡。
“這……”將一切都看在眼裡的徐晃有些發矇,此刻石樓堡城下只剩下他與郭嘉,還有護衛郭嘉的二十騎。
“公明,快隨我去見陛下!”
郭嘉拍了拍徐晃的肩頭,立刻朝著中陽催馬而去。
“難道是陛下親自帥軍襲取了中陽糧草?”
徐晃騎在馬上不禁發問道。
郭嘉笑而不語,只是一味地在糧道上策馬狂奔。
徐晃也是知兵之人,他在路上仔細回想著方才的一切,直到距離中陽城下十里的遠,他突然一拍腦門反應了過來。
“郭奉孝!你等竟然詐我投降!”
徐晃一怒,竟舉起了手中開山大斧。
郭嘉身邊的二十騎皆是劉辯從自己親軍中挑選的,即便鬥不過徐晃,但保護郭嘉回劉辯營中還是綽綽有餘的。
“公明,楊奉是什麼樣的人,難道還需要我來提醒你嗎?”
“你以為我真的會與楊奉私相授受,貪汙錢財嗎?”
“我與楊奉所談一切陛下都是知曉的,這是陛下授意,此舉只為了增加我司隸的人口。”
郭嘉擺了擺手,讓護住他的二十騎讓開後,繼續說道,“公明,你這般的良將,難道不想為國家立功?”
“難道不想福廕子孫?”
徐晃聞言哈哈一笑,“也罷,此刻我已是漢將,豈能再叛漢室重回賊營?”
徐晃說著便放下了手中的大斧,當初同楊奉起義,便是因為吃不飽飯。
而今能吃飽飯了,但他從心底裡看不起楊奉的所作所為,在他看來,夾在各種勢力之間當牆頭草,雖然能獲得短暫的好處,卻也為自己的未來宣判了死刑。
實則徐晃早有拜別楊奉之心,卻因為楊奉於他有恩,才實在開不了口。
如今被漢軍這一激,反倒是讓徐晃徹底放開了手腳,他開口說道,“陛下可是要我騙開中陽城門?”
郭嘉聞言,笑著點了點頭,隨後立刻調撥馬頭,轉向了中陽城下的劉辯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