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紫霄宮內。

沖虛道人忽然整了整衣冠,眼中閃過一絲灼熱的光芒,拱手道:“未知先天之妙,老道不才,想請真人賜教一二。“

他雖貴為武當掌門,年逾古稀,早已淡了爭勝之心,但此刻面對的卻是傳說中的先天之境。這就像一個浸淫丹青數十年的畫師,忽見王羲之真跡,怎能不心癢難耐?

道靠修,武憑打。

太淵聽聞,微微垂眸,他明白沖虛道人的心思,這一求,既是武學上的切磋,也是對未知境界的探索。

他略一沉吟,便頷首道:“可以。“

沖虛道人見太淵應允,眼中閃過一絲欣喜,旋即試探詢問道:“那我們移步外面?”

他心中自有考量。

這場切磋,算得上是閉門研討,讓武當派的後輩弟子們觀瞧,既能讓他們見識到真正的高手過招,知曉天高地厚。

這些年擔任掌門,沖虛道人敏銳地察覺到武當派呈現出日薄西山的老朽之勢,門下弟子無論是資質還是武學造詣,與前幾輩相比,都明顯遜色。

但他並不清楚太淵這位貴客是否願意讓眾人圍觀,所以先行探問,以免惡了對方。

“貧道是客,客隨主便。”太淵神色淡然,語氣平和地回應。

“多謝,太淵真人請隨老道來。”

沖虛道人取了隨身佩劍,一路在前方引導。

待太淵幾人來到廣場時,只見二十餘人已在一旁圍成一圈。這些人瞧見沖虛道人,立刻整齊行起大禮,想來應是武當派的後輩弟子。

太淵一觀立刻了然,沖虛道人應該是想讓弟子們觀看難得的高手交戰,若有所得就更好了。

對此,太淵神色平靜,並無半分不悅。

“沖虛道長,請吧。”

太淵神色從容,微微側身,做了個請的手勢。

沖虛道人目光掃過太淵空蕩蕩的雙手,想起靈虛師弟的密報——這位真人隨身帶著一柄木劍。

他略一遲疑,拱手道:“真人的兵刃可是放在山下解劍池?若不嫌棄,不妨先用我武當的制式長劍?“

“貧道其實空手也……”太淵話說到一半,目光不經意間掃過圍觀的武當弟子。

他心中一轉,暗自思忖,與沖虛道人交手,有無兵刃對自己而言確實並無區別。

然而,若是自己空手三兩招便贏了沖虛道人,極有可能極大地損害沖虛道人在弟子們心中的威信。

若對方是真正的敵人或是仇家,太淵自然無需顧慮這麼多。

可他與沖虛道人往日無怨、近日無仇,做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情,實在不符合自己的行事風格。

更何況,之後自己還打算借閱武當派的藏書室,可不能平白無故地結下樑子。

“貧道的兵刃其實帶了。”太淵話風一轉。

沖虛道人聞言,目光直直地看向太淵空空如也的袖口,那袖口平整,別說長劍,就連一把短小的匕首都藏不住。

太淵隨後仰頭望天,雙唇輕啟,運用束音成線之術,一聲清越的長嘯穿透雲霄。

“白鳳,劍來!“

聲音直直地穿透雲層。

看到太淵的這般舉動,除了林平之和緋村劍心知曉緣由外,其餘人,包括沖虛道人在內,皆下意識地抬頭仰視,全然不知太淵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嗝!嗝——!“

忽然,九天之上傳來清越的鶴唳。

小道童清微眼睛一亮,激動地拽著身旁師兄的衣袖:“是那隻仙鶴!我上次見過的!“

“快看!天上!“一名弟子突然驚呼。

只見碧空如洗的蒼穹中,一道黑線破雲而下。

初時細如髮絲,轉瞬間已化作貫日長虹。

“哧——”

尖銳的破空聲撕開寂靜,那物體下墜的速度越來越快,快到空氣都開始發出淒厲的嗚咽。

快到了眾人根本看不清楚這到底是何物。

沖虛道人急忙運功於目,眼中精光暴漲,隱約捕捉到黑線的形狀。

“那似乎是一根鐵條?不,是一把劍!”

話音剛落沒幾秒,黑線已然離地面不遠。

此時,太淵不緊不慢地緩緩伸出右手,掌心朝上,真氣在掌心處如沸騰的江水般吞吐翻湧,噴薄發勁。

那股勁力仿若實質,透過掌面,直直地撕扯著上方三尺處的氣流。

如龍捲扶搖,在方寸之間形成肉眼可見的漩渦。

“呲——“

一聲輕響,黑線穩穩懸停在太淵掌心上方三尺之處。

極動變為極靜。

劍尖朝下,兀自微微顫動。

直到此刻,其他人才終於看清這神秘黑線的真面目——竟是一把木劍。

那木劍在距離太淵右掌心上方三尺之地,緩緩地旋轉著。

劍身周圍的氣流依舊在微微盪漾。

太淵正是憑藉那股螺旋氣流,巧妙地化解了木劍從高空急速墜落的衝擊力。

否則,即便太淵肉身強橫,也絕不敢真的以肉掌去接這把高速墜落的木劍。畢竟他的肉身雖強,但還遠未達到刀槍不入的境界。

全場鴉雀無聲。

武當弟子們何曾見過如此出人意料的取劍手法。

內氣外放,三尺氣牆。

不知是誰先起的頭,人群中突然爆發出一陣壓抑不住的驚歎。

沖虛道人喃喃自語:“今日始知《獨異志》記載所言非虛吶!”

據《獨異志》載,唐朝開元年間,有人裴旻,擲劍入雲,高數十丈,若電光下射,漫引手執鞘承之,劍透空而入,觀者千百人,無不涼驚慄。

被拋起數十丈高的劍,竟然能用手持的劍鞘接住,使其直入鞘中,真是劍技絕招。

和太淵剛剛的接劍方式有異曲同工之妙。

而且,沖虛道人眼力不是其他弟子能比,他看得最真切——那木劍下墜之力何止千鈞?

太淵卻以精妙到毫巔的真氣操控,在電光火石間化剛為柔。

這份舉重若輕的功夫,已非“武功“二字可以形容。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太淵散去真氣,氣勁消失殆盡,木劍沒有氣流託著,立馬跌入太淵的掌中。

“真人好手段。”

沖虛道人讚道。

無論是真氣透體而出三尺外,還是凌空入手天上劍,都是顯示出這位太淵道長那深厚的能為。

“老道就來領教一下真人的高招。”

只見他走馬如飛,左旋右抽,身子緩緩右轉,左手持劍向上提起,劍身橫於胸前,左右雙掌掌心相對,如抱圓球。

起勢完畢,沖虛道人左手劍緩緩向前劃出,成一弧形,向前點出。

【朝陽劍】。

這一劍蓄勢而出,寒氣逼人,似慢實快,瞬間就逼近了太淵身前。